我們通常所說的尺寸實際上是由長度、寬度和高度的單位組成的。一個維度只有一個長度,兩個維度是長度和寬度,三個維度是長度、寬度和高度的組合。這就是我們所說的三維。
任何高維都是在低維的基礎上形成的,低緯度的水平移動然後形成高維。
螞蟻是典型的二維視角。在螞蟻的世界裡,只有前後左右,對於螞蟻來說,沒有高度。最直接的體現就是人們把食物放在螞蟻的前、後、左、右四個方向,最後螞蟻才能找到食物所在的地方。如果螞蟻去樹上,不是因為螞蟻有高度感,而是因為螞蟻只是在尋找氣味。如果一隻螞蟻碰巧爬到它前面的樹上,其餘的螞蟻也會繼續追逐氣味。它們只是在尋找氣味,沒有意識到上升。
當我們把食物掛在螞蟻上面時,我們會發現螞蟻會一直在食物下面徘徊,而不是在上面探索。對於螞蟻來說,高度是一個無法識別的區域。
人類也是一樣。我們的認知極限有三個維度:長、寬和高。換句話說,四個維度是由長度、寬度、高度和時間組成的。因此,我們可以知道,在這四個維度中,事物可以自由地與未來聯繫在一起,也就是說,它們可以穿越時空。目前,我們人類意識的局限性還處於三維階段,許多神秘失蹤的案例無法得到根本合理的解釋。就像螞蟻一樣,食物不會消失。它是三維的。它們不可辨認,所以找不到。人類也是這樣。神秘失蹤的東西可能在四維空間,但他們找不到它們,因為他們無法理解四維空間的存在。
因此,四維空間限制了人類的發展和進化。人和螞蟻之間有很大的區別。螞蟻一生都在「吃」和「做」。人是不同的。人類有自己的意識。他們思考和尋求進化,他們渴望探索新事物。
但是,如何進入四維空間?這是一個大難題。人類渴望突破三維,進入四維。但進入四維的「鑰匙」又在哪裡呢?
99%的人睡覺時進入四維空間?
很多人可能都做過一種被稱之為「預知夢」的美夢,這些夢會在未來某一個時間後突然發生,好像穿越了時空一樣。還有當我們在睡覺的時候都有一種感覺,明明沒睡多久天就亮了,感覺只有幾分鐘而已。
黎國雄先生曾經做過一個夢,夢中自己撞上了一輛車。第二天開車時他便很小心,可後來他還是撞到了。這輛車和他夢中看到的一模一樣。像這樣類似的事情經常發生。
科學家認為,它們是在睡眠中無意中突破了人類認知的瓶頸,暫時進入四維空間。而進入四維空間大門的「鑰匙」就藏在人類的大腦裡面。
然而,如何開發和利用右腦打開四維空間的大門,科學家們仍在努力。既然有人可以無意識地進入四維空間,那麼一定有人有意識地進入四維空間。對於人類來說,進入四維空間暫時只是時間問題。
所以我們只能無限地想像它存在的可能性,但劉慈欣《三體》中的說法令很多人認同。
劉慈欣的成名小說《三體》,當中有一個涉及4維空間的劇情,說,這時候進入者在四維空間裡發現三維空間的一切事物變換都在他們眼裡,猶如"天眼"一般,能看到千萬事。
在了解了四維空間的情況後,入侵者進行了深入思考,試圖找到一條拯救人類的途徑。最後,他們意識到四維空間中的高智能生物屬於矽基生命。最後,他們找到了摧毀四維空間的方法,成功地回到了自己的三維世界。
在國外的一部科幻電影《星際穿越》中,我們也看到了它對高維空間的理解,並通過電影手法表現出來,讓觀眾感受到高緯度空間的存在更加立體。
劉慈欣還認為,在進入四維空間之後,我們將掌握時間,因此壽命的長短將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數千年來多少帝王企望的長生不老或將實現。
當然,目前這些都只是猜想,但不能否認的是,劉慈欣所寫的《三體》絕對是科幻界的裡程碑之作,它不僅僅是一本精彩的小說,同時也具備著很高的現實意義和參考價值。
正是這些顛覆的新概念,挑戰人類想像力極限的思想實驗,這就是《三體》的魅力。難怪劉慈欣能打敗歐美作家壟斷,拿下雨果獎(文學界的諾貝爾獎)的原因。如馬雲、馬化騰、雷軍、扎克伯格、歐巴馬等都是它的忠實粉絲。
《三體》共3本,分別是:《三體I》——地球往事、《三體II》—— 黑暗森林、《三體III》—— 死神永生,一部比一部好看。很久沒看小說的我,花了一星期,一口氣讀完的。
讀時酣暢淋漓,不僅在於文字的精彩,更在於深層次的思維震撼。
例如,這幾年很流行的「降維打擊」。這種思維的提升,幫助了我還有無數《三體》迷們的思維躍遷, 這比階層的躍遷,更激動人心。
在這裡,我特別推薦還沒看過《三體》的朋友,一定要看一看這本書。看過之後,你的整個思維層次,會得到質的提升。
讓人看了能夠有更透徹的全新領悟,對理想、現實、人性、生存、文明、醜惡,都有一個嶄新的認知。比如這幾年流行開來的「降維打擊」概念,就是來自《三體》這本書。
馬上一年一度的新年都要到了,把這本書自己看或者送朋友、親人禮物時,強烈建議送這套科幻盛宴。
點擊下方連結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