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事件 "回顧

2021-01-19 諸子春秋2019

  "9·11事件"(又稱"911'、"9·11恐怖襲擊事件") ,是2001年9月11日發生在美國本土的一起系列恐怖襲擊事件。

2001年9月11日:911事件:美國世界貿易中心和五角大樓先後受到恐怖分子劫持的飛機的撞擊,共造成2996人死亡。

2001年9月11日上午,恐怖分子劫持三架民航客機分別撞向了美國紐約世界貿易中心一號樓、世界貿易中心二號樓以及美國華盛頓國防部五角大樓;遭到攻擊後,世貿中心雙子塔相繼倒塌,五角大樓局部結構也遭受破壞並坍塌。


當天,襲擊事件令曼哈頓島的上空布滿塵煙,近三千人遇難......


以上是911事件全程高清回顧,選用原聲視頻,雖然沒有字幕,但足夠震撼,許多室內鏡頭首次公布。讓我們一起祈望世界和平。

「911」事件是發生在美國本土的最為嚴重的恐怖攻擊行動,遇難者總數高達2996人(含19名恐怖分子)。對於此次事件的財產損失各方統計不一,聯合國發表報告稱此次恐怖襲擊對美經濟損失達2000億美元,相當於當年生產總值的2% 。此次事件對全球經濟所造成的損害甚至達到1萬億美元左右 。此次事件對美國民眾造成的心理影響極為深遠,美國民眾對經濟及政治上的安全感均被嚴重削弱。
「911」事件發生後,全美各地的軍隊均進入最高戒備狀態  。雖然塔利班發表聲明稱恐怖事件與賓·拉登無關,但美國政府仍然認定賓·拉登是恐怖襲擊事件頭號嫌犯。作為對這次襲擊的回應,美國發動了「反恐戰爭」,入侵阿富汗以消滅藏匿蓋達組織恐怖分子的塔利班,並通過了美國愛國者法案。2001年10月7日美國總統喬治·沃克·布希宣布開始對阿富汗發動軍事進攻 。‍

來源:騰訊新聞


在美國思想界的諸種論點之中,"文明衝突"論成為解讀"9·11"事件根源的主要論點之一。世界上的許多媒體指出恐怖主義的重要根源是美國的中東政策。以巴長期的軍事衝突和以色列人對巴勒斯坦人的殺戮及美國對以色列的偏袒"製造"出具有必死決心的狂熱激進分子。英國廣播公司BBC、法國《世界報》都指出"問題癥結在於美國的中東政策。"英國《衛報》以《最好的防禦是公道》為題,指出美國人必須"公道","才能真正制止奧薩馬在阿拉伯和穆斯林社會中得到的廣泛支持。"

美國人去較遠的地方,習慣於坐飛機,美國機場也是全世界最多的,很小的地方都有機場。911事件發生時,美國領空至少有數千架飛機在飛行。

有觀點認為襲擊是一場政治陰謀。當中的主要疑點包括飛機撞毀一摩天大廈的可能性,五角大樓的缺口直徑與飛機直徑不符,聯合航空93號班機的碎片以及劫機者的生死等疑點。陰謀論者認為該襲擊目的是布希政府自導自演為維護美國的國際地位,達到霸權和平目的,以便控制世界。
2002年9月11日美國國防部公布了9·11恐怖襲擊事件的遇難者和失蹤者的統計數字,總數為3025人 。最終的統計數字2996人得以減少是由於統計人員證實並刪去了一些重複的名字。

  這份報告揭示的最大謎底是在劫機嫌疑犯薩卡利亞斯·穆薩維被美國當局逮捕後,「基地」組織有可能會擔心陰謀敗露,而放棄發動「9·11」恐怖襲擊。但是由於消息傳遞緩慢,導致「基地」高層無法獲悉這一不利消息,最終仍然按計劃行事。 
  被美國當局逮捕的「9·11」襲擊協調者拉姆齊·本·謝巴赫在調查中說,穆薩維在2001年8月16日被美國當局逮捕後,無論是賓·拉登還是「9·11」襲擊策劃者哈立德·謝赫·穆罕默德都不知道這一消息,否則他們很可能取消行動計劃。 
  謝巴赫招供說,哈立德並不喜歡穆薩維,最初只是將他列入「候補劫機者」的名單,但是賓·拉登卻執意讓他參加「9·11」行動,所以哈立德和穆薩維之間並沒有什麼聯繫。直到「9·11」發生後,哈立德才知道穆薩維被捕的消息,不由得嚇出一身冷汗。 
  哈立德告訴謝巴赫,如果他當時知道了穆薩維被捕的消息,很可能出於安全考慮取消行動。哈立德還慶幸地表示,幸虧沒有讓穆薩維和其他劫機犯進行聯繫,否則很可能打草驚蛇,使行動被美國警方察覺。  「9·11」事件發生後,美國傳媒廣泛報導的一則消息說,在遭到劫持的聯合航空公司93號航班上,乘客們衝進駕駛艙和恐怖分子展開搏鬥,導致飛機最終墜毀在賓夕法尼亞州的曠野,沒有使飛機襲擊白宮的計劃得逞。
  但是,「9·11」調查報告披露的真相卻並非如此。報告說,當時飛機上的乘客的確試圖進入駕駛艙,但並未成功。劫機者按照原計劃讓飛機墜毀在賓州。 
  調查人員根據飛機上的對話錄音得出的結論認為,勇敢的乘客們曾猛力撞擊駕駛艙的艙門,試圖進入機艙重新控制飛機。駕駛飛機的劫機者齊亞德·賈拉將飛機左右晃動,但許多乘客仍然繼續撞門。
  報告說,在9月11日上午10時左右,賈拉問他的同夥:「我們該結束了嗎?」 
  另一名劫機者答道:「不,現在還不。等他們都來了,讓我們結束這一切。」這時錄音中可以清楚地聽見乘客砸門的聲音。
  又過了不到一分鐘,賈拉再次詢問:「這次該結束了嗎?」這次的回答是:「是的,撞下去。」然後錄音中就出現猛烈的撞擊聲和玻璃碎裂的聲音。
  美國媒體和遇難者家屬最初認為玻璃碎裂的聲音意味著乘客已經撞破艙門,但是調查報告的結論是,那只是飛機墜毀後發出的聲音。 
  報告不無遺憾地說,當時乘客們也許「只需幾秒鐘」就能闖進駕駛艙制服歹徒,但是就差那麼「一點點」,最終沒能改寫悲劇。   這份調查披露的另一個鮮為人知的內幕消息是,賓·拉登曾經向葉門官員施加壓力,迫使他們放走了一名「基地」組織重要頭目。
  1999年年初,「基地」組織重要頭目陶菲克·本·阿塔什在葉門被捕,因為他當時駕駛的汽車屬於一名被葉門政府通緝的宗教武裝人員。阿塔什是賓·拉登的心腹,曾先後參與策劃對葉門亞丁灣美軍「科爾」號的爆炸襲擊和「9·11」恐怖襲擊。
  1999年夏天,當時已經遭到通緝的賓·拉登親自出面和葉門政府官員進行接觸。值得一提的是,本·阿塔什的父親和賓·拉登是莫逆之交,當時在國外逃亡,他獲悉兒子被捕的消息後,也四處活動。
  報告說,賓·拉登向葉門官員威脅說,如果和他為敵,不釋放本·阿塔什,那麼葉門政府將面臨報復行動。在賓·拉登施加的壓力之下,本·阿塔什最終獲釋。不過他於2003年4月在巴基斯坦的喀拉蚩落網,目前被美國關押在秘密地點。本·阿塔什招供說,當時賓·拉登非常擔心他會洩露有關襲擊「科爾」號的有關情況,所以要想方設法將他救出來。
  調查報告強調說,一名通緝犯居然能和政府討價還價,從這件事不難看出,賓·拉登在阿拉伯世界擁有呼風喚雨的巨大影響力。     調查報告強調,美國政府和情報機構在行動中先後出現9次失誤:  (1)未能及時將兩名劫機犯哈立德·米扎爾和納瓦夫·哈茲米列入黑名單。
    (2)未能共享信息,否則就能知道2000年美國軍艦「科爾」號在葉門遭襲事件中的部分嫌疑犯與米扎爾有聯繫。
   (3)未能及時採取有效措施及時找到米扎爾和哈茲米。
   (4)未能將2001年8月被捕的薩卡利亞斯·穆薩維與即將發生的恐怖襲擊聯繫到一起。
   (5)未能發現部分劫機者申請籤證時提供的信息有假。
   (6)未能認出部分劫機者的護照系偽造。
   (7)未能及時把黑名單上一些人列入禁止上飛機的人員名單。
   (8)未能搜查一些被機場電腦安檢系統認出的可疑乘客。
   (9)未能加固飛機駕駛艙門或採取其他防範措施,使劫機犯有機可乘。上午8時19分,美國航空公司11次航班的一位服務員打電話告訴美國航空,說「駕駛艙沒有回應,商務艙有乘客被刺死,我們可能被劫機。」這位空姐名叫鄧月薇,美籍華裔,是首位向地面控制中心報告客機被劫機消息的人。  在經過長達20個月的調查後,這份報告最終對「9·11」和相關事件得出6項結論,為這場曠日持久的調查畫上沉重的句號。 
  結論之一:兩屆美國政府都沒有對「基地」組織的威脅予以足夠重視。 
  結論之二:恐怖分子的行動中存在諸多失誤,但是美國國防部和中情局的失誤更大。  
  結論之三:從理論上說,美國情報部門有機會阻止「9·11」恐怖襲擊的發生,但並不能肯定在實際操作中如果採取類似措施,襲擊一定能夠避免。  
  結論之四:美國政府在處理「9·11」危機時也存在著失誤。  
  結論之五:美國仍不安全。  
  結論之六:薩達姆並非「基地」同謀。  這份調查報告的另一個重點是為美國政府開出「藥方」,避免美國再次遭受如此大規模的恐怖襲擊。調查報告主要提出了8項建議:  
  (1)美國政府應該重視並找出現存或有可能成為恐怖分子的庇護所,找到具體國家或相對應的地區戰略,加強和那些能夠幫助美國的國家之間的關係。  
  (2)美國和國際社會應當長期加強對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援助。  
  (3)美國應當正視沙特的問題,和沙特之間建立超越石油利益的關係,確保兩國公民的安全。  
  (4)建立全國反恐中心,統一負責反恐行動中的戰略情報和行動計劃工作,消除情報工作在國內和國外的界限。  
  (5)建立新的全國情報部門主管,負責美國全國的情報事務。  
  (6)建立以網絡為基礎的信息共享系統,解決傳統政府部門之間的交流障礙。  
  (7)強化國會對情報部門的監督作用,及時發現並解決情報和國土安全中出現的問題。  
  (8)加強聯邦調查局和本土安全機構的作用。
  

對於全世界的人民而言,反恐怖活動將是人類社會一項長期、艱苦和複雜的鬥爭。這次事件沉重地告訴我們,在今天的文明世界裡, 我們還有一個共同的敵人——「恐怖主義」,它是現代的魔鬼撒旦, 它那陰冷的利爪, 隨時會奪取我們身邊親人的寶貴生命。恐怖分子可能隨時隨地用各種辦法製造事端,打擊世界金融和商品市場,瓦解人們的信心。國際投機基金也會興風作浪,利浪,利用恐怖活動提供的機會進行投機活動,通過製造恐怖事件牟取暴利,增加金融風險。

正常來說,恐怖分子劫機後,利用飛機上的乘客要挾,同政府進行一個激烈的談判,以實現自己的目標,比如釋放同夥、給予贖金等等,基本都是同樣的模式。人類歷史上歷史上,從來沒有不進行談判,直接用飛機進行自殺性攻擊的先例,所以,防不勝防。

2004年10月,拉登通過錄像承認正是他本人下令發起的襲擊行動:「蓋達組織最初並沒有襲擊美國的念頭,但由於美國偏袒以色列的做法,促使該組織產生襲擊美國的念頭。」他同時還說,「美國人民的安全既不掌握在民主黨候選人克裡手中,也不掌握在現任總統布希手中,而是掌握在美國人民自己的手中。」而「美國要想避免遭受新的襲擊,最好的做法就是停止損害穆斯林的安全和利益。

因此,一方面,要加強和國際社會的合作,嚴厲打擊恐怖活動;另一方面,應研究增加對國際戰略商品的儲備特別是石油儲備的問題,儘量減少恐怖活動引發的金融動蕩對我國經濟的影響。打擊「恐怖主義「,保護公民生命安全,是我們共同的責任, 起碼在這點上各國的利益是一致的。


直至2011年5月2日,美軍海豹特種部隊第六分隊,在巴基斯坦西北邊境擊斃了拉登。整整追蹤了十年,美帝用行動向世人證明了「犯我美利堅者,雖遠必殊!」的諾言。如果你覺得本文有趣或有所收穫,請關注我們的微信號,點擊右下角在看或轉發朋友圈,分享給更多朋友,你們的支持就是我寫作的動力,謝謝您的關注和傳播!溫馨提示:我們希望在資源共享的同時,與您共同維護網際網路的良好生態, 版權歸原創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鳴謝!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諸子春秋2019」,謝謝!


相關焦點

  • 新聞/"瘋狂麥斯"風格大魔鬼—DUCATI DIAVEL和DIESEL聯名車款.
    由於原廠車的性能已十分強悍,Diavel DIESEL只在車身外觀上做變動,但造型十分狂野,很容易令人聯想到電影"瘋狂麥斯"的主題風格,如同一輛能恣意馳騁在末日荒漠裡的性能車種兩側涵道上印有DIESEL專屬的莫希幹人標誌,而排氣管全段則鍍上英國專業隔熱廠ZIRCOTEC的專利黑色陶瓷鍍層,消音器口周邊的金字塔三角形造型概念來自DUCATI,Diavel和DIESEL三個"D",意為三強鼎立。
  • " 我可能不會愛你了 "
    然後告別,關上門,他倚在門上說:"我卻只能活在沒有你的城市"你不知道我的手機裡還留著你的照片,你不知道我盛飯的時候還習慣兩人份,你不知道我現在不敢出去逛街,你不知道我不敢一個人去看電影。許多事情來不及後悔,有些人說走就走,說散就散。我再也看不到你下班接我的樣子,我再也不能和你鬥嘴了,我好不習慣。
  • 中芭《蝙蝠》"2014國家藝術院團演出季"專場如期與觀眾見面
    9月13日晚,中央芭蕾舞團年度大戲《蝙蝠》的"2014國家藝術院團演出季"專場如期與觀眾見面,文化部董偉副部長以及來自舞蹈界的專家、評委在馮英團長等中芭領導的陪同下與現場近1200名觀眾共同欣賞了中芭的精彩演出。
  • 這些辱華事件不能忘!
    正當國人在抗疫取得階段性勝利而為國家感到自豪之時,最近,總是不斷聽聞一些留學生辱華事件,真是大煞風景。聲稱"自己作為一名中國人,非常遺憾,因為中方的拖延才導致了疫情的擴散,並稱讚美國是一個偉大的國家"……許可馨,留美學習,最近發微博說,"能走到今天,一靠爸媽的錢和人脈,二靠蘇州的平臺和資源……""反正作為留學生我一點不想回國,不是什麼大局為重,老娘從來不把集體利益放在心上"……這些崇洋媚外、行屍走肉的敗類,刷爆存在感後,
  • 911事件十八周年 911事件是哪一年死傷多少人?
    【911事件十八周年 911事件是哪一年死傷多少人】時隔十八年,你是否還記得十八年前的今天那曾經震動世界的恐怖事件?當地時間11日凌晨,一枚火箭彈在美駐阿富汗首都喀布爾大使館附近發生爆炸,而當天正是「911」恐怖襲擊18周年的日子。
  • 911事件回顧:四艘被劫持的飛機,將紐約雙子塔撞成廢墟
    所有地球人都知道世貿雙子塔是在911事件中被摧毀的,但卻很少人知道911事件的發生的經過,而今天我們就以旁觀者的角度,去回顧這一場震驚全球的災難事件。 而倒塌後美國聯邦也進行了調查,僅72小時 調查結果就已經出爐,據了解該次恐怖襲擊是19名劫機犯造成的,而美方認為,他們來自蓋達組織,共計有2996人因此遇難 ,還有6000多人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勢,也成為美國有史以來最大的恐怖事件
  • 《以你的心詮釋我的愛》真人事件改編,今年最好嗑的糖來啦
    可是這麼高質量的電視劇,只有短短五集,到目前為止尚未明朗的劇情讓大家紛紛去導演的推特上留言,希望能夠讓"有情人終成眷屬",迎來一個happyending。甚至有網友表示,如果導演最後遺憾收場,那就不是寄刀片那麼簡單了,他立馬要到雲南去跳湄公河,遊到泰國去,讓導演編劇們看看什麼叫"迢迢江水未曾把我阻攔",這一波來自中國網民的熱情成功引起了導演的關注。
  • 一次小意外,人間有值得,東莞紅燈事件反轉很溫暖
    通過該事件的反轉,我反思幾點:1、事情的真相也許並不是我們開始了解的那樣,所以建議自己沒徹底了解情況前,不要輕易過早地下結論;>3、行政機關調查判定事實,其實有醫院和車內視頻已經足以推斷司機的緊急避險事實的存在;4、交警其實也可更加主動作為一點,依舊職權要求網約車平臺提供乘客的聯繫電話;網約車面對交警的正式要求,不得再以隱私保護為由拒絕提供,尤其是在已經提供車載視頻及錄音的情形下;交警與平臺都有疏忽大意的過失,即輕信了"乘客已經拒絕作證
  • 奔跑吧兄弟第五季第一期回顧:出場彩蛋baby抱娃現身 陳赫笑容"詭異"
    原標題:奔跑吧兄弟第五季第一期回顧:出場彩蛋baby抱娃現身 陳赫笑容"詭異"  原標題:奔跑吧兄弟第五季第一期回顧:出場彩蛋baby抱娃現身 陳赫笑容"詭異"  原標題:奔跑吧兄弟第五季第一期回顧:出場彩蛋baby抱娃現身 陳赫笑容"詭異"  原標題:奔跑吧兄弟第五季第一期回顧:出場彩蛋baby抱娃現身 陳赫笑容"詭異"
  • "維爾貝克的付出了得到了回報"
    會員定製版加農炮限量兌換進行中2017/18官方賽季手冊先睹為快回顧
  • "mouchoir de poche",是什麼意思?
    往期回顧在這個空調普及率只有4%的法國,法國人怎麼活?回歸正題,還是來說說今天想要分享的這個expression吧。
  • 嫌疑人X的獻身:如何理解回歸模型中的"調整"和"獨立作用"
    經常會有小夥伴問到,從統計分析的角度,應該採用什麼樣的分析方法,來探討暴露/處理因素與結局事件之間的關聯,而且還能保證這種關聯不受其他因素的影響呢?其實在多數研究中都用到了多因素回歸的方法來解決這一問題。
  • 真假美猴王事件中,四大菩薩為何沒有觀音?其真實地位究竟怎樣?
    此外,後文中還有一處描述,證明觀音的確不屬於四大菩薩:"那獼猴聞得如來說出他的本象,膽戰心驚,急縱身,跳起來就走。如來見他走時,即令大眾下手,早有四菩薩、八金剛、五百阿羅、三千揭諦、比丘僧、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觀音、木叉,一齊圍繞。"這裡將四菩薩與觀音並列,就更能說明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