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一艘觀光船在日本四國島附近海域沉沒,船上共62人,包括52名小學生。據報導,該批學生是坂出市立川津的小學生,正在進行畢業旅遊,觀光船不幸撞上不明物體後船艙進水,幸運的是包括52名小學生在內的62人全部都穿上救生衣跳入海中,最後被救起,事故並沒有造成任何人員傷亡。
這裡提幾個關鍵詞,小學生,撞船沉沒,穿救生衣跳海,沒任何人傷亡。一聽到這幾個關鍵詞,我想大家心裡都會有一種有驚無險的心態,但是過後想想,更多的是佩服和讚揚日本是如何讓這含小學生在內的62人,居然可以做到撞船沉沒後,還無一傷亡的經典案例。
首先我們拋開撞擊的損傷程度,我們先看下日本人在遊泳和安全知識這方面是怎麼樣做的。
日本是一個頻繁地震的島國,所以從幼兒園就已經開始每一個月進行一次的安全知識培訓。如防災訓練、避難訓練、交通安全教育等。所以每個日本人,從小在應對突發事故的時候,都會有些心裡準備,先不說遇到突發事件知道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至少心裡不會恐慌的像個女司機那樣,一撞車只會啊啊啊的叫。所以說日本人在面對突發事故的時候,心靈這塊並沒有受到太大的恐慌,一般都會按照自己的角色,把記憶中的操作再演練過一遍。所以日本這次的沉船事故,我認為船長和水手非常關鍵。
我們先看另外一個案例,2014年,韓國「世越號」客輪在全羅南道珍島郡近海發生沉船事故,船上當時載有476人,事故最後造成遇難和失蹤人員共304人,生還者只有172人,而遇難和失蹤人員多為高中學生。
我們對比兩起事故,韓國死亡304人,死亡率超過63%,多為高中生。而日本觀光船62人,無一人傷亡,則基本都是小學生。為什麼兩者相差這麼大?
原因就在船長和水手身上。韓國世越號發生撞船事故後,船長,大副和水手等15人在發生事故的時候,不是第一時間進行救援,而是第一時間逃生。當然韓國民間也有流傳著各種各樣船長和水手逃生的緣由。但犯下如此罪惡的事,就應該受到法律的制裁。2015年11月,韓國大法院終審判決「世越號」船長李某無期徒刑,殺人罪成立,其餘人員均被判決無期徒刑,15到30年有期徒刑。
所以說日本觀光船的船長和水手的應急能力很得當,才這沒有造成這次事故的傷亡,否則又是震驚世界的日本版「世越號」
當然,這裡除了船長和水手,學生也非常關鍵。
報導說的是6年級畢業的小學生。在我國按六周歲入學,讀到六年級也大概只有十二歲左右。大家可以想想十二歲的你假如碰到這種沉船事故你第一時間反應是什麼?或者是家裡有相符年齡的學生你也可以問問他們第一時間會怎麼做?
先跳船?還是找救生衣再跳?假如沒救生衣直接跳船,那你會遊泳嗎?
日本文部省相當於我國的教育部就規定,在日本無論是公立學校還是私立學校只要空間條件許可,從幼兒到大學都必須修建一個屬於學校的遊泳池,所以說遊泳課在日本是屬於標配課堂,當然人家並不是喊喊口號就算了,人家在基礎設施方面也是給了充分的保障。
截至2006年,日本全國就擁有超過3萬家公共遊泳池場所,其中人口僅有625萬的千葉縣就擁有超過225家公共遊泳池。
所以說日本此次事故的人員,無論是12歲的小學生,還是成年的船長和水手。他們從心裡的消恐能力到身上的技能應對能力,都是有著充分的準備。但是對比韓國「世越號」的船長和水手,他們就真的沒有突發事件應對能力?還是另有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