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花三月下揚州,原是揚州與武漢的約定!

2020-12-04 綠楊夜話

王資鑫

你住江中遊,我住江之尾。武漢與揚州的親緣,源遠流長。揚州援湖北醫療隊隊員陸續回到了揚州,他們像春燕帶來了遠方的好消息。揚州人民熱情期盼,黃鶴樓下的你,何日再下揚州?

1

「煙花三月下揚州」,不是揚州與武漢的約定嗎?這約定已然1293年了!還記得嗎?開元十四年(726),26歲的李白走天下的首選地,便是揚州。盛唐揚州,第一等繁華,第一等富庶,第一等風流,李白迷戀了!第二年就慫恿湖北襄陽大詩人、也是他的大媒人——比他大12歲的孟浩然也作揚州破冰之旅。於是便有了李白「故人西辭黃鶴樓」的絕世麗句,也才有了孟浩然「宿揚子津、渡揚子江、寄廣陵、還揚州」的千古漫遊。

感謝大唐詩仙的牽線,一位湖北詩人與一座淮左詩城,就這般牽手了,這是湖北與揚州的牽手,在唐詩中,也許是第一次;而在歷史中,已然無數次了。至遲可上溯春秋末期,揚州城在孕育分娩期幸遇了一位恩公,天工作巧,居然也是湖北人,籍貫監利,名叫伍子胥!

這伍子胥原是楚國名將伍舉的後裔,其父兄因遭楚平王迫害致死,伍子胥為免斬草除根之禍,也為復仇遂亡命東奔,傳說他一夜白了少年頭闖出昭關之後,逃至揚州西端儀徵段長江邊時,楚軍迫近,前有江阻,後有追兵,生死關頭,一當地馮姓浣紗女出手搭救,讓他躲進蘆葦叢中,同時騙走楚兵。險狀消除,這位浣紗女為了保持名節,更為了免除伍子胥後顧之憂,毅然投入滔滔長江香消玉隕!在這位大義的揚州普通女子面前,伍子胥跪倒哭拜,英雄淚飛大江邊!後首伍子胥感浣紗女救命大恩,特地買雞祭祀,這地兒叫留雞山,他南渡的江岸叫胥浦,至今仍存。伍子胥投身吳國後,輸送楚國先進文化,輔佐兩代吳王興邦,原本借兵復仇之圖,無意卻成了開發東南之舉。

公元前486年,吳王夫差為討伐齊國,爭霸中原,西進我們這方寶地築邗城,以要塞屯兵;開邗溝,以運送軍需,但在客觀上卻掀開了揚州建城史第一頁。作為吳王夫差的首席國師,第一謀略大臣,伍子胥是否伴王左右,未見史載,但是,由吳國水上陸戰隊帶進揚州的栽稻、種桑、鑄銅、冶鐵、造船、制陶、紡織、城建經驗中,無不凝聚著伍子胥的傳授心血,無不珍藏著楚人的技藝成果,無不是吳楚文化的結晶。也就是說,揚州城從呱呱墜地第一天起,吮吸的便是吳楚文化的融和乳汁。更何況,其後50年間,揚州之地曾經歷了一個戲劇化的歷史輪迴,越滅吳,地屬越;而公元前334年楚又滅越,揚州這地界兒就歸楚了,15年後楚懷王又在邗城基礎上築廣陵城,這是「廣陵」之名首次亮相於世。是故,論家將揚州文化源頭定位於「楚尾吳頭」,恐不為謬。

2

如此這般,擁有同一條母親河的揚州與武漢,便用同一根長江紐帶,連接起揚鄂情緣,綿延千年。儘管,一座月城,秀水秀湖秀揚州;一座江城,大江大河大武漢,兩座城市風格迥異,兩個地域人群個性有別,但本質一致,品格相同。這是我30年前五進武漢的切身感受:

第一次,我在湖南瀟湘電影廠改定《天國恩仇》劇本,返程繞道武漢遊,一文友領我看了號稱「京劇之母」的漢劇,我感嘆了,武漢不虧是大角兒滿臺的戲碼頭,同時也想起乾隆年四大徽班從揚州出發進京為高宗祝壽,進而誕生京劇被稱為「京劇搖籃」事;武漢黃陂出了老生鼻祖七代譚門,揚州府屬泰州就遙相呼應出了四大名旦梅派伶王;有緣人總是多相會,被譽為同治光緒年間十三位京昆表演藝術家的「同光十三絕」中,不但有揚州的青衣梅巧玲、武丑楊鳴玉、徽班領袖程長庚,還有武漢大名鼎鼎「小叫天」的譚鑫培,機緣巧合的兩塊京劇聖地!由此我感受到了藝術的揚鄂情緣。

第二次,我為參加全國水滸理論研討會赴武漢,有趣的是,水滸作者施耐庵是揚州興化人,水滸原型故事發生在揚州裡下河,而與水滸八竿子打不到一塊的武漢卻紮下了水學研究會大本營,我欽嘆了,這是怎樣的文學擔當?其後湖北長江文藝出版社《水滸爭鳴》發表了我——一個來自揚州的名不見經傳的業餘作者的兩篇論文,而成為本人拙著《水滸與武打藝術》的發軔之源,由此我感受到了文化的揚鄂情緣。

第三次,我代表揚州市金屬材料公司出差武漢鋼鐵公司,我驚嘆了,為15萬英雄工人組構的巨無霸鋼城,為鋼水飛濺的華中大工業氣派,為助陣的九省通衢大鐵路大港口大機場;也為改革開放之初,正是多虧了武鋼工人老大哥慷慨支援了緊俏的板材,儀徵才可能開出現代製造業的奠基之作——黎明牌汽車,錦上添花固然好,雪中送炭更可貴,由此我感受到了經濟的揚鄂情緣。

第四次,我瞻仰了武漢地標建築海關大樓,猛然,我想起了咱揚州號稱「江南孤例」的寄嘯山莊,又叫何園,園主人恰恰來自武漢,他就是清光緒年光祿大夫、一品大員、湖北按察使何芷舠。這位何芷舠與湖北感情太深了,他先後在湖北主辦過軍需局、代理過鹽法道、補任過督糧道、接任過漢口、黃岡、德安三地區道臺,期間就主宰過這座海關大樓——兼任了負責對漢口海關進行督察的「江漢關監督」。武漢是1858年強迫籤訂的《天津條約》規定增開的十處通商口岸之一,何芷舠作為主事通商口岸的愛國官員,在朝廷腐敗無能的背景下,本著愛國主義正義感,為了維護國家尊嚴,爭取海關權益,抗議列強欺凌,不得已於光緒九年(1883)便掛冠辭職,那年他才當壯年49歲。

而他的歸隱地不是安徽望江老家,卻選擇了十年一覺夢的揚州,他奉獻給揚州的,不僅是雜糅傳統與西式風情的晚清第一名園,以表達他沉鬱悲涼的心境和寄傲舒嘯的情態;而且傳遞了武漢自鹹豐年開埠後的社會進程信息和改革理念,以及號稱「東方芝加哥」的恢弘。這為古城揚州封閉的視野天幕,帶來了一線近代化曙光。揚州與武漢,從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由此我感受到了人文的揚鄂情緣。

第五次,我參觀了武漢「二七」紀念堂。我十分自豪地看到了爆發在1923年漢口的那場震驚中外的京漢鐵路二七大罷工中,那位面對反動軍警槍口,緊緊護衛在京漢鐵路總工會江岸委員長林祥謙、大律師施洋身邊的猛將,正是我們的揚州老鄉——他就是手持鐵棍、高舉大旗的糾察團團長曾玉良!曾玉良是揚州北郊邗江槐泗人。生於1886年,曾氏兄弟姐妹七人,他排行第三。青少年時,家境貧寒,父親和哥哥都以佃農打魚為生,他以鐵匠為業,肌肉強壯,身材結實,而且自幼習武,練就一身揚州功夫,擅長雙錘並鐵棍法,舞動起來呼呼生風,凜凜生威。

1906年,他經人介紹到湖北省漢陽兵工廠當工人。他秉性耿直,豪放熱情,不畏強暴,愛包打不平,又會武術,一派古代豪俠遺風,還會哼揚州戲,拉二胡,工友們稱他是能文能武的曾鐵匠。辛亥革命後,他和林祥謙、楊榮伍分別被江岸機務大廠工人推選為江蘇、江西、浙江「三江幫」、福建幫、湖江幫的頭佬,多次為了爭取工人生存權利,與法國廠長杜拉克較量,與監工鬥爭。1914年,他改名入了江岸機廠。1921年9月,領導工人運動的機關——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武漢分部成立,曾玉良積極投身工人運動。1922年,京漢鐵路總工會江岸分會在老君殿成立,曾玉良因為勇敢剛強,被選為糾察團副團長,上任之後,他選拔年輕力壯者組成糾察團,訓練出一支工人自己的武裝力量。自此,他與大律師施洋成為共產黨員工人領袖林祥謙一文一武左右手。

1923年2月4日,一場三萬多工人參加的京漢鐵路總同盟政治大罷工爆發了!三小時內,全線客貨軍車全部停駛,長達1200公裡的京漢線陷於癱瘓!曾玉良帶領糾察團員,臂帶紅袖章,手拿齊眉棍,站崗巡邏,警示鐵路,維持秩序,保衛罷工。2月7日,反動軍閥兩營全副武裝,亮起屠刀,屠殺工人!林祥謙和60名工人被捕,曾玉良揮舞團旗大聲喊:「爭生存,爭自由,爭人權!衝呀!」高舉鐵棍榔頭,猛虎一般衝向敵人!這是一場血色無極的殘酷廝殺!最後他中彈倒地,壯烈犧牲。揚州漢子倒在了江漢大地,雖魂歸揚州龍尾田安葬,但是,他的雄姿定格在電影《風暴》中,他的事跡記載在武漢工團《二七工仇》中,他用熱血將揚州與武漢連在了一起!揚州與武漢的交流與融合是相互的,血染的風採讓我感受到了革命的揚鄂情緣。

3

揚州與武漢,就是鑲嵌長江之濱的兩顆明珠,其實只要稍稍比較,就會看到蜀岡三峰與龜蛇二山的相峙,瘦西湖與湯遜湖的相通,仙鶴寺與黃鶴樓的相望,梅花書院與嶽麓書院的相映,教場牌匾「我武惟揚」與貢院牌樓「惟楚有材」的相盛,元末吳王張士誠義軍與漢王陳友諒義軍的相雄,熊成基安慶起義與辛亥首義的相連,中國第一懸索橋潤揚大橋與長江第一橋武漢大橋的相應,揚州評話與湖北評書的相惜,揚繡與漢繡的相融,東關街與漢正街的相萃,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與早嘗戶部巷、夜吃吉慶街的相諧……一江春水向東流,流走的是歲月,流不走的是情緣。這正印證了,君住長江中,我住長江尾;同飲一江水,同是一家人。

所以,在這個春天,在江畔,當疫情在武漢爆發,打斷骨頭連著筋,揚州豈能作壁上觀?危難當頭,抗禦毒魔,這是考驗我們真情緣的時候,上陣父子兵,打仗親兄弟,「同呼吸」成了我們與武漢共患難的最酷壯舉,揚州兒女匯入全國援鄂洪流,用烙印「五亭」標誌的白衣鐵臂,緊挽武漢,用我們的「血肉」共築新的長城。有道是板蕩識英雄,烈火煉真金,這不止是情緣相通,更是生死與共!

戰疫總會落定,江城亦會解封。三月年年,煙花飄飄,真情伴你走,春色為你留,我的楚地「故人」,當你再下揚州,極目大江浩浩流水長,感喟人生代代無窮已,我們會沉下心來思考同一個哲學命題嗎?人類該如何共處於地球?人類該如何與地球共處?……

相關焦點

  • 「煙花三月下揚州」中的「煙花」是什麼意思?
    揚州的繁榮程度隨著王朝盛世的變化而改變。揚州擁有著2600餘年的歷史,當之無愧是中華歷史上的歷史名城。他的歷史地位之所以能夠在不斷的朝代更迭中長盛不衰,主要跟它的地理位置以為文化和經濟的繁榮昌盛有著重大關聯。隋煬帝楊廣特別鍾情於揚州,他曾三下揚州,長期逗留居住在揚州,最後在揚州宮中被殺,死後依然葬於揚州。
  • 江蘇省資訊|「煙花三月下揚州」中的「煙花」是什麼意思?其實有...
    江蘇省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煙花三月下揚州」中的「煙花」是什麼意思?其實有另外的含義!走遍祖國的大好山河,胖狗與豬帶你見識各地的風土人情。因為有詩云:「煙花三月下揚州」,那麼我們就先從這首詩說起吧!煙花三月下揚州出自《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唐代詩人李白的名篇之一。全詩內容是: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在襄陽,他聽說前輩詩人孟浩然隱居在城東南的鹿門山中,特地去拜訪他。公元730年陽春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廣陵,便託人帶信,約孟浩然在江夏相會。這天,他們在江夏的黃鶴樓愉快地重逢,各訴思念之情。
  • 「煙花三月下揚州」:揚州,詩意與繁華並存的城市
    今天,介紹的城市是古代繁華富庶之地,也是充滿詩意的城市——揚州。揚州,是無數文人墨客為之傾倒的城市,唐代詩人杜牧說「春風十裡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徐凝說「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張祜說「人生只合揚州死,禪智山光好墓田」。揚州,是活在古詩詞中的城市,其詩意氣息,可見一斑。
  • 江南好,江南好,煙花三月下揚州,西湖美景看不停!
    自古以來,讚美揚州的詩句就層出不窮,如「二十四橋春水綠,蘭橈隨處傍花行」;「春風十裡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等等,說明揚州在古人心中的地位是很重要的,那就說說來揚州建議大家去的幾個地方。
  • 「煙花三月下揚州」中的「煙花」指的到底是什麼?你知道嗎?
    在李白眾多的代表作中,有著這樣一首送別詩: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有長江天際流。詩中尤其是「煙花三月下揚州」一句傳播最為廣泛。但也有人提出為何是「煙花三月」,「煙花」究竟意欲何指?其實包括股市在內的許多古文,想要徹底理解他們,大多需要進行拆字,單獨理解。
  • 煙花三月下揚州 太平天國來臨前的揚州居民是如何逃難的呢?
    王素出生在揚州,人說煙花三月下揚州,但鹹豐三年(1853)時的揚州可不太好進,更不好出。時值太平天國來勢洶洶,正月初一剛過,即有消息靈通的揚州人家因《鹹同廣陵史稿》所記:「得漢皋(山名,在湖北襄陽西北)失守信,買舟運資徒遁」,大年初二的移居顯然是早有準備,走水路去蘇北與周邊鄉鎮也是絕多數揚州人的選擇。
  • 在煙花三月下揚州上你不應該錯過什麼?
    老朋友西辭黃鶴樓,煙花下揚州在一個月夜的天空中,一個無賴是揚州誰知道竹子西路,吹歌是揚州問江南朋友,誰像我一樣,喝醉了揚州我帶著嚮往走進城市,渴望著揚州,由於時間的原因,我只能四處看看,因為我相信,我會再來的
  • 縱橫「揚州東」 這些道路您認識嗎?新路中的「揚州故事」
    「揚州東」周邊現「四縱六橫」路網日前,揚州東站周邊的10多條道路已全部打造完成,建成投入運行,形成了「四縱六橫」的新路網格局,路網如棋格一樣縱橫交錯、四通八達,且寬闊平坦,煙花三月路、鹽運路、曙光路等都是雙向6車道。
  • 直達揚州高鐵站!最強攻略!
    揚州東站大門朝東,位於煙花三月路。在煙花三月路上分別設有進入地下的兩個車輛入口和兩個車輛出口,社會車輛駕車來到揚州東站需進入地下上下客或停車。揚州市區→揚州東站線路1:沿文昌路一路向東,下廣陵大橋轉至煙花三月路向北,進入地下通道線路2:當文昌路堵車時,可通過汶河北路、泰州路等道路向北至萬福路,經萬福路一路向東,下萬福大橋後,可通過春風十裡路立交經春風十裡路抵達煙花三月路
  • 對揚州的印象,除了有古詩詞還有一道揚州美食?揚州人:你想多了
    揚州,江蘇省的地級市,在很多古籍中,「廣陵」和「江都」是揚州這座城市的別稱。說到揚州,很多人就會想起很多膾炙人口的古詩詞,無論是唐朝李白的「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還是元朝陶宗儀的「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都讓揚州城名揚天下。
  • 煙花八月下揚州,來一場揚州美食大探秘
    麵食,喚醒了揚州人的早晨。揚州人主食米,但不忘食麵。相對於菜作稱「紅案」,面作被稱為「白案」。揚州麵食雖不及北方勢雄,但以精巧擅長,其「妙手纖纖和粉勻,搓酥糝拌擅奇珍」的美譽,是有淵源的。揚州人結面緣,幾乎在秦漢就嘗過蒸餅了,鳳凰河出土的漢代石磨像時針錶盤,篆刻著揚州人從粒食到粉食的生命時光,見證著1800年前揚州小麥精細處理的水平。《南齊書》記載著春餅、煎餅、水引餅相繼登場;隋唐更盛,鑑真東渡為便於行旅,所帶幹餅多從蜀岡餅市採購。宋代知揚州的王禹偁首詠揚州冷淘「隨刀落銀鏤,煮投寒泉盆」,就是涼拌麵。
  • 七首描寫揚州美景的詩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
    都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可見,蘇杭的風光有多美。春暖花開的季節裡,無論是悠閒地漫步在杭州西湖之畔,回憶許仙與白娘子的美麗傳說,還是愜意地遊覽蘇州的園林,都是一樁讓人倍感身心舒暢的美事。上一篇文章,飯糰帶大家遊覽的是歷史悠久的六朝古都。
  • 關於揚州四首詩,把揚州美寫得淋漓盡致,千百年來,唯杜牧一人
    揚州,從當年隋煬帝為觀賞瓊花而修了那條大運河開始,就成了「煙花繁盛地,溫柔富貴鄉」的紙醉金迷場,就成了「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的錦繡繁盛地。騷人墨客為揚州寫就了無數的名詩佳賦。如果把揚州和詩詞聯繫在一起,那就不能不說杜牧。在揚州,33歲的杜牧結識了13歲的如花美眷。
  • 愛上揚州的N+1個理由
    「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揚州,一座從煙花三月裡走出來的城市厚載2500多年歷史沉澱不僅有著綿長而又悠遠的過往亦有著精雅且明媚的如今幾千年來,被無數人嚮往的揚州,蘊含著古都深厚的文化底蘊同時,也讓每一個生於斯長於斯的揚州人更熱愛自己的家鄉。攝影丨黃培每個熱愛揚州的人,都有N+1個理由。千載一夢 揚州瘦西湖「天下西湖三十六,獨一無二瘦西湖」。提到揚州,必會首先想到瘦西湖。瘦西湖,以其清秀婉麗的風姿獨異諸湖。
  • 「好地方」景好人好文化好揚州是藝術家心裡的「小幸運」
    沈化方是時下流行的「斜槓青年」,曾為電視劇《寶蓮燈》《白蛇傳》等創作主題歌及插曲歌詞,不僅是中國音樂文學學會常務理事、金牌詞人,而且擅作詞、好書畫,尤其是文人畫、禪意畫。他說,揚州之美不僅是「煙花三月」,更在於「千年積澱」。文人不到揚州是遺憾;書畫家不到揚州更為遺憾。在沈化方眼中,揚州這個「好地方」景好、人好、文化好。
  • 揚州我來了!新高鐵開通,上海出發2小時內直達~
    一句唐詩,「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道盡了人們對於揚州這座古城的嚮往。而一句宋詩,「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從一個側面說明早年間揚州交通倚重水運,陸路交通並不十分發達。
  • 揚州八怪不是八個揚州怪咖?!
    「 說好的煙花三月下揚州呢?說好的八個揚州怪人呢?聊聊被標題黨誤解的這個文人組織吧!」 無論是模糊的美術課記憶,還是無釐頭的搞笑港劇,大概揚州八怪這個名號大多人都聽過,然而這個名號代表的並不是八個揚州的書畫怪人,而是清康熙中期至乾隆末年活躍於揚州地區的一批風格相近的書畫家總稱,美術史上也常稱其為"揚州畫派"。
  • 揚州冠名高鐵列車在上海首發連結重要客源地
    接下來,按照上海鐵路局的調配,「運河名城詩畫揚州」冠名列車將覆蓋上海、江蘇、安徽等長三角多個地區,連結北京、山東等重要旅遊客源地省市。列車全年運行,覆蓋春節、五一、國慶等黃金旅遊時段,將推廣揚州、展示揚州。
  • 在揚州的你,記得來高郵一趟,吃一頓美味的高郵醬油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每年的陽春三月,草長鶯飛的季節,這個時候正是揚州最美的時候。到了春天,揚州是最受關注的旅遊目的地之一。揚州也同為一座千年古城,上溯至公元前486年,至今已經有2500多年的歷史。揚州城市雖然不大,但景點很多。每個景點各有特色,主要以江南水鄉風景為主。
  • 描寫三月的優美句子關於三月的詩句 2020描寫三月春天詩詞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描寫三月的優美句子關於三月的詩句 2020描寫三月春天詩詞 煙花三月下揚州,多麼美麗的三月呀,古人的三月總是充滿了詩情畫意。三月的春天桃櫻盛放,落英繽紛,吹得眾人一身美。描寫三月的優美句子詩詞有哪些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