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說》辯手顏如晶在節目中講過一個故事。她說,有一種美洲野牛,總是成群結隊地趕路。因為要跟上隊伍,所以它們能夠看到的,只有前排野牛的屁股。
對它們來說,合群,意味著一種安全感。而慢下來的野牛,卻可以看到其他同類們從不曾抬頭看過的星空和風景。
人生在世,本就一遭,能夠做自己喜歡的,當然最好不過,但是社會教會我們的往往是:內心的獨處可以,真實的生活還是需要「同流合汙」。
學生時代的宿舍就是這樣,一個人做著的事最終總會變成一群人做的事,看電視也好,逛街也好,打遊戲也好。假若你不參與,漸漸地就會被其他人冷落。集體生活,抬頭不見低頭見,其中的難受可想而知。
鶴之所以出眾,不是因為它對雞疏離的姿態,也不是它一直試圖與雞劃清界限。在生活中,不要覺得自己不合群是因為自己比周圍的人更加的優秀,不要覺得自己只是羞於表達自己的豐盛。
你不得不承認,合群的人,本身都是比較樂觀和善於交際的。這原本就是優勢,無論工作、生活我們都需要跟人不停地打交道。前階段熱播的電視劇《誰說我結不了婚》陳數主演的王蕾,是一名能力出眾驕傲果決的霸氣女律師。儘管驕傲如她,但為了爭取每一單業務,也要深入敵人內部,詳細調查了解對方,逐步與對方「合群」,最後才能順利拿下大單。
不知道合群什麼時候成了一個貶義詞?那頭慢下來的野牛確實看到了星空,但同時也失去了陪伴。試想,當它獨享著星空的美麗時,低下頭突然發現身邊的朋友一個也不在了,該是有多麼孤單和害怕?
人是群居的動物。在群體中,我們得到許多庇護,也感受到溫暖。就比如考研,相互支持和加油,會比一個人堅持好很多。特別是在你陷入困境,甚至自暴自棄的時候,你會發現隊友帶給你的溫暖就是你堅持下去的力量。不能因為有時候,我們無法融入,就去否認這個群體。
我們手中要時常握有兩根紙條,一條寫著世界為我而造,一條寫著我沒什麼大不了。當我們去感受鮮活的世界時,你就會發現每個人身上的閃光點。我們都是暗夜中漂泊的星星,亦或是汪洋大海上的孤島,我們彼此獨立,卻又遙遙相望。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都是孤獨的,我們需要靈魂的共鳴,讓我們來到世界不再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