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庭筠和韋莊是《花間集》裡兩位大作家,但他們的風格是不同的:溫詞密麗而韋詞疏宕。這兩種風格就是後來婉約派與豪放派的苗頭,如周邦彥等是婉約派,辛棄疾等是豪放派。
但是這兩派作家的作品風格,往往是不能截然分開的。豪放派作家,如辛棄疾有許多婉約的作品,婉約派作家也有豪放的作品,比如李清照。
李清照是一位可以代表婉約派的女作家,她的《聲聲慢》、《醉花陰》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名作。這些詞多半描寫幽怨的情感,它的風格含蓄、委婉。
但是在她的詞作中也有一首風格特殊的《漁家傲》,這是一首豪放詞,她用《離騷》、《遠遊》的感情來寫小令,不但是五代詞中所沒有的,就是北宋詞中也很少見。一位婉約派的女詞人,能寫出這樣有氣魄的作品,確實值得敬佩。
漁家傲
南宋:李清照
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九萬裡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整首詞都是描寫夢境,開頭兩句寫拂曉時候海上的景象。在李清照以前,還沒有人在詞裡描寫過大海。「天接雲濤」兩句,用「接、轉、舞」三個動詞,來寫海天動宕的境界。
「星河欲轉」,點出時間已近拂曉;「千帆舞」寫大風,這不是江河中的景象,可能是因為李清照是山東人,對海的見聞比較多,才能寫出這樣的境界。
上片第三句「仿佛夢魂歸帝所」,意思是說:我原來就是天帝那兒來的人,現在又回到了天帝處所。這和蘇軾《水調歌頭》中「我欲乘風歸去」之「歸」字,意義相同。
「歸何處」句,著「殷勤」二字,寫出天帝的好意,引起下片換頭「我報路長嗟日暮」二句的感慨。《離騷》「欲少留此靈瑣兮,日忽忽其將暮。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就是李清照「路長日暮」句的出處。
這句的意思是說:人世間不自由,尤其是封建時代的婦女,縱使學詩有驚人之句,也依然是「路長日暮」,找不到她理解的境界。
末了幾句說,看大鵬已經高翔於九萬裡風之上,大風呵,不住地吹吧,把我的帆船吹送到蓬萊三島去吧。「九萬裡風」句用《莊子逍遙遊》,說大鵬「摶扶搖而上者九萬裡」,扶搖,風名;九,是虛數。
李清照是婉約派的女作家,何以能寫出這祥豪放的作品來呢?在封建社會中,女子生活於種種束縛之下,即使像李清照那樣有高度修養和才華的女作家,也不能擺脫這種命運,這無疑會使她感到煩悶和窒息。
她作了兩首《臨江仙》詞,都用歐陽修的「庭院深深深幾許」作為起句,這很可能是借它表達她的煩悶心情。她要求解脫,要求有廣闊的精神境界。這首詞中就充分表示她對自由的渴望,對光明的追求。
但這種願望在她生活的時代,是不可能實現的,因此她只有把其寄託於虛無縹緲的神仙境界,在這境界中尋求出路。然而在那個時代,一個女子能不屈服於命運安排,大膽地提出衝破束縛、嚮往自由的要求,確實難能可貴。
她是婉約派的代表人物,卻躍躍欲試,寫下了一首意境闊大的名作。這首漁家傲風格豪放,意境闊大,想像豐富,確實是一首浪漫主義的優秀作品。尤其出之於一位婉約派作家之手,那就更加突出了。
其所以有此成就,無疑是決定於作者的實際生活遭遇、和她渴求衝決生活束縛的思想感情。這首詞絕非那麼沒有真實生活情感,而故作豪語之人可以寫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