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倆製作200件微縮模型勾起80後記憶,網友專程定製還原兒時場景

2020-12-19 北晚新視覺網

山東德州的李壽升和趙永旭兄弟二人,從2012年開始做微縮建築模型。

8年來,兩人用微縮模型還原了近200件八九十年代的建築,這些逼真的建築模型被發到網上後迅速走紅,網友紛紛表示滿滿都是童年回憶。

趙永旭說,能用自己的雙手幫別人勾勒出兒時回憶很有成就感、幸福感,這也是他們做模型源源不斷的動力。

延伸閱讀

西安小夥做微縮模型「還原」古代城市風貌 曾製作《長安十二時辰》中長安城沙盤

西安小夥陰先生的長相似乎與他的事業並不相符。這個留著鬍子的「糙漢子」從事的是微縮模型製作,在他和團隊成員的手下,一處處唐代古城建築和院落被重建起來。在此前熱播的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中,備受稱讚的靖安司內唐長安城微縮景觀就是由他們製作的。

此前,陰先生製作的古建模型受到關注。2019年9月25日,陰先生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大學時他學的是影視動畫專業,畢業後和同學成立微縮模型工作室。以後,陰先生打算成立微縮模型藝術館,展出自己的作品。

與同學合夥成立工作室

陰先生2014年畢業於西安美術學院影視動畫系,在大二時的場景設計課上,陰先生和同學們做了一批非常具有生活氣息的模型,例如麵攤、菜攤、老房子等。「當時我們把照片傳到了人人網上,就小火了一陣。」陰先生說,當時他做模型沒什麼技巧,還處於摸索學習中。現在的製作技藝比以前更加熟練,時間也縮短很多。

陰先生說,大學畢業半年後,他與大學同學合夥成立了模型製作工作室,開始了微縮模型製作的事業。

在陰先生看來,製作模型與繪畫有些相像,「畫畫要寫生,模型也要去現場,而且要尋找自己感興趣的東西。」陰先生介紹說,製作模型去現場拍照時,要測量尺寸,一般模型會按照500:1的比例縮小。模型製作不僅僅是客觀再現,還會把相關的東西,例如人物、植被等能反映城市特點的元素集中在一個場景裡面,「算是半寫實半創作。」

查閱大量資料力求準確還原

為了製作古建模型,陰先生時常要看大量的書籍和資料。他說,在做項目時,要研究博物館中展出的文物和書裡記錄的資料,並進行匯總,然後再把很多物件或是資料匯集到一個場景裡。

「比如做漢代宴飲的場景,要集中展示多種屏風、酒杯等。有些文物出土了之後可能是殘片,要根據同時代的東西來還原。漢代的一些物品和現在的功能不一樣,這些都要查資料來判斷。之前有一個很奇怪造型的碗,我說肯定不是漢代的,後來一查是清朝人做的,就是在這一過程中逐漸掌握了很多規律。」陰先生說。

據介紹,微縮模型的製作材料基本上都是還原原物,例如青銅器製品,陰先生和團隊就找來銅器打磨,「這樣做的話耐看耐拍。」

工作室成立的前兩三年,運營狀態並不好,「當時想的是召集對模型感興趣的朋友一起來做些事,而實際中卻要面臨很多實際問題,畢竟團隊都要吃飯,要交房租」。陰先生說。但同事們依然堅持較高的製作標準,工作室逐漸在業內積累了一些人氣。

經朋友介紹,工作室接到了《長安十二時辰》劇組的項目。

3個月完成3000餘個微縮房

陰先生對北青報記者說,當時他了解到《長安十二時辰》的劇組考察了很多製作模型的工作室,因為他的團隊做古建築模型比較多,經朋友介紹開始接觸到這部劇的劇組。

「我們平時做展館的東西較多,製作嚴謹,跟主創的創作理念比較契合,他們覺得我們做的東西還可以,就把活交給我們了。其實當時沒想過該劇會大火。」

陰先生說,古建築多以木質結構為主,為了儘量還原歷史場景,模型的主要材料都是用木片來手工製作,沒有選用現代材料,所以做起來也非常耗時,「正因為這樣的選材,以及顏色的協調,才保證最後出來的效果非常好」。

在製作的過程中,陰先生收養的一條流浪狗給團隊帶來了些麻煩。「養的小流浪犬長大一點後,開始磨牙,它咬了幾間房子,得重新做。」此外,當時團隊租的廠房條件很差,屋頂漏雨,冬天很冷。在這種條件下,團隊30餘人花費了3個月的時間,完成了3000多個微縮房子的製作工作。

因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的熱播,唐代長安城的這一沙盤模型受到不少人的好評,陰先生和其團隊也被更多人認識。陰先生說,得到大家認可,意味著對作品的要求也更高了,團隊爭取拿出更多的精品,讓大家感受到微縮世界的魅力。

做模型改變了性格

生活在西安,陰先生說這是一個得天獨厚的條件。「大小雁塔、碑林博物館,都很能體現唐代特徵。色彩風格、瓦片造型等,都能給模型製作帶來很多靈感,可以說最像唐朝的就是西安了」。陰先生說。

而從事模型製作多年來,陰先生笑稱性格也發生了不少改變,「原來就是一個漢子,現在變得溫柔多了。」

對於以後,陰先生說想建一座微縮模型的藝術館,也以製作模型的方式來記錄歷史的發展。「很多作品分散在各地,想做一個能反映地區變化的模型展出。以前很多老建築不在了,希望能用微縮模型的方式保存下來。包括一個地方的樹是什麼樣子的,是槐樹還是楊樹,我們在查閱資料之後將這些東西具象化,給大家留下一種紀念。」

(原標題:仿佛穿越了時空!兄弟倆巧手製作200件微縮模型,勾起80後童年記憶)

來源:綜合自@時間視頻、北京青年報

流程編輯:TF016

相關焦點

  • 揚州80後製作微縮版「大清鹽商」 再現三地鹽運場景
    那麼,在沒有光影記錄的年代,除了筆墨丹青,還有什麼其它方法將一段看不見、摸不著的記憶進行留存,並將之生動地再現於世人面前呢?由「80後」古建築微縮模型設計師馮韜製作的、陳列在汪魯門鹽商文化展示館內的一套「鹽運圖」微縮模型其實已經告訴了我們答案——夕陽西下,一大爿青磚黛瓦的鹽商住宅沐浴在絢麗的餘暉中,黃昏中的運河依舊舟楫往來,人聲鼎沸,很是熱鬧。
  • 濟南80後小夥沉迷微縮世界,用泡沫板「復刻」你的家鄉
    近日,抖音上一則濟南80後用泡沫復刻出濟南老宿舍樓的話題火了,十幾萬點讚量讓在濟南從事微縮模型製作的80後小夥子李壽升受到了關注。十年前,從山東藝術學院學習時,他便一頭扎進微縮工藝的世界,多年來復刻了不少佳作。這些作品裡不止有懷舊小院、老舊宿舍樓,還有黃土高坡上的窯洞。
  • 16年製成50件微縮模型 冰城工藝師巧造「名築」
    哈爾濱新聞網-新晚報 2011年06月28日 04時37分 【顯示字體:小 中 大】【列印】【關閉本頁】     哈爾濱新聞網訊(記者 趙猛)巴黎歌劇院
  • 80年代懷舊玩具展 勾起兒時回憶
    展廳勾起兒時回憶。新民網 周晏珵 上海群眾文化館回傳 新民網 周晏珵 上海群眾文化館回傳 80年代懷舊玩具展 勾起兒時回憶 新民網李永生製作   【新民網·獨家報導】那個年代,沒有樂高、沒有PSP,只有那些擰螺絲的鐵皮模型、那些綠色的塑料小兵、那些粘灰的洋娃娃和毛絨狗,但是80後的童年卻依然那麼快樂,因為那些難忘玩具的陪伴
  • 微縮模型手藝人:寫給香港的情書
    新華社香港12月27日電題:微縮模型手藝人:寫給香港的情書新華社記者洪雪華、姚蘭3年前,香港微縮模型手藝人黎熾明遇到一件糟糕的事情。從香港空運到日本大阪的一件微縮模型碎了一半,那是他用兩三個月的時間精心製作的。距開展僅剩數日。「開箱時,我心都碎了。」這個安靜靦腆的中年男子激動地回憶道。
  • 西安小夥做微縮模型「還原」古代城市風貌
    西安小夥做微縮模型「還原」古代城市風貌  曾製作《長安十二時辰》中長安城沙盤 希望成立藝術館展出自己作品  西安小夥陰先生的長相似乎與他的事業並不相符。這個留著鬍子的「糙漢子」從事的是微縮模型製作,在他和團隊成員的手下,一處處唐代古城建築和院落被重建起來。
  • 80後小夥用泡沫板復刻老濟南宿舍樓
    80後小夥子李壽升受到了關注。「佩服得五體投地,給中國手工藝人點讚,對於很多人來說,這樣的房子有很多回憶啊」「能工巧手,匠心獨具,給大家帶來真實的回憶」……網友在視頻下紛紛留言誇讚。逼真的場景、老舊的感覺,這個1980年代濟南職工宿舍的微縮場景勾起了不少網友的回憶。視頻得到了過10萬的點讚量和超過7000條評論。  「我做這行十年了,這是點讚最多的一個視頻。」李壽升略顯靦腆地說,自己也沒有想到大家會對宿舍樓如此感興趣。
  • 香港故事|微縮模型手藝人:寫給香港的情書
    新華社香港12月27日電 題:微縮模型手藝人:寫給香港的情書  新華社記者洪雪華、姚蘭  3年前,香港微縮模型手藝人黎熾明遇到一件糟糕的事情。從香港空運到日本大阪的一件微縮模型碎了一半,那是他用兩三個月的時間精心製作的。  距開展僅剩數日。「開箱時,我心都碎了。」這個安靜靦腆的中年男子激動地回憶道。
  • 用泡沫板「復刻」家鄉,濟南80後小夥成網紅
    近日,抖音上一則濟南80後用泡沫復刻出濟南老宿舍樓的話題火了,十幾萬點讚量讓在濟南從事微縮模型製作的80後小夥子李壽升受到了關注。十年前,從山東藝術學院學習時,他便一頭扎進微縮工藝的世界,多年來復刻了不少佳作。這些作品裡不止有懷舊小院、老舊宿舍樓,還有黃土高坡上的窯洞。
  • 濟南這個「老宿舍樓」刷屏了,造它的80後小夥直呼「沒想到」
    近日,某社交平臺上一則濟南80後用泡沫復刻出濟南老宿舍樓的話題火了,十幾萬點讚量讓在濟南從事微縮模型製作的80後小夥子李壽升受到了關注。 十年前,從山東藝術學院學習時,他便一頭扎進微縮工藝的世界,多年來復刻了不少佳作。這些作品裡不止有懷舊小院、老舊宿舍樓,還有黃土高坡上的窯洞。
  • 耋耄老人的「微藝術」生活:用微縮模型留住「甘肅記憶」
    他琢磨著:用雙手「微縮」蘭州標誌性建築。為了更好的「還原」,喬永福跑去當地檔案館查閱資料,再結合自己的記憶,「心中已有大概的模樣後,我就確定用什麼東西代替哪一部分,就動手製作」。12月上旬,喬永福向記者介紹自己的微縮作品《羊皮筏子》。
  • 137個組件「重構」鐘樓 倆「80後」小夥製作鐘樓拼裝模型
    製作好的西安鐘樓 記者 黨運 攝如果將西安鐘樓進行等比例微縮,再拆解成一個個可以隨意拼裝的組件,會是怎樣一種體驗?在西安,兩名「80後」小夥耗時3年完成了迄今為止國內首款鐘樓拼裝模型,迅速成為「爆款文創」,其中最小的組件只有5毫米,技藝之精湛令人驚嘆,甚至被當成西安的城市禮物,送到國外不少城市。為鐘樓製作拼裝模型在參與研發鐘樓拼裝模型之前,35歲的趙航曾是一名手工藝模型師。公司有一個6人團隊,以製作手工模型在業界聞名。
  • 臺灣微縮模型藝術家鄭鴻展用廢材創作擬真臺味街景、日常模型
    以拍攝臺灣匠人為主題的記錄短片《匠人魂》第23支影片「微縮人生」則聚焦臺灣微縮模型藝術家鄭鴻展,透過影片記錄他致力鑽研模型創作的精彩歷程。微縮模型藝術奧妙經由精算比例製作出來的微縮模型,好比哆啦A夢拿出縮小燈,完美把物體體積與重量等比例縮小。
  • 聊城沙鎮一村民痴迷木製模型 用微縮古建築留住城市記憶
    經過他一番精雕細刻,精緻拼接,就變成了一件件古韻古色的微縮木製模型。17年來,修士高用各式木料精心製作了山陝會館、光嶽樓、獅子樓、東方明珠等近200件知名建築和城市地標的微縮木質模型。「建築是一種文化,也是城市寶貴的記憶,我希望能用這種方式將它們珍藏。」修士高說。走進修士高位於聊城市東昌府區沙鎮鎮沙南東村的家中,記者頓時被擺在客廳裡的一個個古建築模型吸引。
  • 《迷你世界》微縮模型怎麼製作 微縮模型製作方法
    導 讀 迷你世界微縮模型怎麼做?迷你世界微縮模型做法。
  • 這些場景竟然都是微縮模型!
    但比搭建實景更牛的是製作微縮模型。利用建築學原理和錯覺,製作精良的微縮模型足以欺騙你的眼睛。今天幕後君就來盤點一下那些電影中騙了你多年的場景微縮模型。他們製作了中土世界一些著名場景的模型。這些精雕細琢的建築模型細節驚人地豐富。剛鐸首都米那斯提力斯的城堡(最後一張圖)高達7米多,花了1000小時才做完。
  • 微縮模型:手工製造的電影魅力
    斯坦·溫斯頓工作室為《侏羅紀公園》做的物理特效自此開始,儘管仍然被大量電影使用,並且也創造出了眾多留名影史的作品,但微縮模型開始慢慢地被CG取代,很多情況下只有在需要還原爆炸、水體等計算機難以模擬計算的場景時製作人才會回到這一傳統
  • 《迷你世界》微縮模型怎麼做 微縮模型製作方法分享
    導 讀 迷你世界微縮模型怎麼做?微縮模型做法介紹一覽。
  • 網友手工製作了1959年IBM大型機的微縮模型
    網友 Nicolas Temese 在 Instagram 上分享了微縮版的 IBM 大型機模型,其原型被譽為世界上首臺價格合理的通用計算機。值得一提的是,作為 1959 年的老古董的復刻,其並未藉助 3D 列印的力量,而是完全憑藉手工技能來製作整套 1401 模型。模型全景一覽據悉,Nicolas Temese 是來自蒙特婁的一位獨立遊戲開發者、以及動畫工作室的一名技術人員。
  • 樂高微縮場景MOC拼搭指南
    我們看到漂亮的大型樂高模型會讚嘆不已,例如這些樂高TOP10套裝,但小巧精美的微縮場景模型同樣會讓人印象深刻。比如小酷也非常喜歡城市天際線系列,很多樂高愛好者自己也在嘗試做一些有趣的微縮M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