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仇」元素對於電影來說是非常吸引人的題材,從好萊塢西部電影開始,主角一開始陷入麻煩、被陷害,忍隱多年最後報仇,「復仇」電影最終延伸出許許多多另類、殘忍、瘋狂、變態的復仇手段,有探究心理的,有布局長達十幾年的,也有些不一定強調邪不勝正的,不過確實,「復仇」電影能夠讓觀眾感受到報仇的快感,多年來深受影迷喜愛。
1:《老男孩》
其實,樸贊鬱的「復仇三部曲」應該綁在一起討論,但《老男孩》幾乎是集「以暴制暴」、「時間醞釀」、「心理變態」、「扭曲結局」…所有復仇電影經典元素於一身的神作,導演打破了善惡的天平,甚至也打破了「加害人」與「被害人」的關係,一開始我們以為這是一場復仇,卻沒想到是一場「反覆仇」,而復仇手法又是如此的高明,第一名當之無愧。
2. 《殺死比爾》
昆汀·塔倫蒂諾的《殺死比爾》絕對是復仇電影中的經典。因為一個新生命的到來,讓女殺手黑曼巴決定退出江湖,但是他的父親比爾卻帶著精英殺手血洗教堂,死裡逃生的黑曼巴將當時出現在教堂裡的殺手一個個的殺掉…過程精彩有趣,同時也有著昆汀招牌的跳躍式剪接。
3. 《颶風營救》
人蛇集團在歐洲抓走美麗漂亮的美少女是他們一貫的手法,但千抓萬抓,抓到布萊恩·米爾斯的女兒,那就大錯特錯啦!這位前中情局探員深入巴黎只為了找回失蹤的女兒,殺進殺出、完全不拖泥帶水,該死的人就該死,該打飛的人就打飛,該有主角光環的時候就能大難不死,把復仇電影拍的精彩十足,讓人叫好!
5. 《幸運數字斯萊文》
喬什·哈奈特少數令小編印象深刻的電影,也是小編當年最愛的電影之一,非常經典的逆轉式復仇電影,本片的復仇動機到了最後一刻才揭曉,漂亮的剪接手法讓人想起了《教父》最後麥可的大反撲,布魯斯·威利斯在本片中重現了他在《第六感》中溫暖的父親形象,算是復仇電影中的暖流。
6.《守法公民》
對於美國來說,這類電影其實已經不陌生了,這部影片也不例外,講述了工程師克萊德的妻女被殺害,但是上級卻令真兇逍遙法外了,命令檢察官尼克將所有罪名放在一個小角色上。於是,克萊德走上了替妻女報仇之路。
小巫覺得這部電影在節奏上把握的相當的到位,不拖泥帶水、不拐彎抹角,在司法漏洞下沒能讓罪犯得到應有的懲罰,在這個過程中也惹到了一些不應該惹的人,故事的節奏緊張到,小巫看的時候心臟都在砰砰的跳。
7:《告白》
女老師的女兒被殺掉了,她找出了少年A和少年B,並且在班上做了自己的「告白」。
她說自己的復仇是將愛滋病患者丈夫的血液注入了少年A和少年B的牛奶中,既然少年法沒辦法懲治他們,就只能自己來,而這只是一個讓他們自我反省的開始。
殺掉他們才不是復仇的終極,而毀掉他們最心愛的東西,才是復仇的結束。
8:《疾速追殺》
這是部小成本製作的電影,故事內容簡單粗暴「你殺我狗,偷我車,我滅你全家」。
可能是玩不起大場面的爆破和追車戲,多是小空間裡面的槍戰和肉搏,反而覺得有了很多新鮮感,好像吃慣了大魚大肉,來點精緻小菜,也未嘗不可口一樣。
整體電影畫面冷峻凌厲,沒有拖泥帶水的鏡頭,亦沒有刻意放大暴力和血腥的鏡頭,強塞給觀眾做作的視覺刺激,某些暴力畫面處理得甚至有幾分意境,又讓我不禁嘖嘖武俠的味道。自然,配樂硬朗,與打鬥畫面相得益彰,足以加分。
9:《危險人物》
梅爾·吉勃遜 (Mel Gibson)主演的《危險人物》就是標準的西部電影,一開始被陷害,死裡逃生,最終殺進殺出討回當初他被搶走的錢。不過這部片子有著濃濃的黑色幽默感,梅爾·吉勃遜飾演的黑道份子為了區區的7萬美金,把整個黑幫翻了過來,令人傻眼的固執其實相當詼諧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