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賽前分居英超積分榜的第5和第6名,這一次的曼市德比被視為兩支球隊賽季走勢的潛在分水嶺,故而收到了更多的關注。不曾想一場大家都想贏的比賽,最終變成了誰也輸不起的較量。偏於保守的曼市雙雄,全場一共20次射門只有1回真正給觀眾提提神,0-0的白卷收場也是對本場比賽過程的最佳詮釋。
戰術博弈:曼城高位逼搶壓制主隊,曼聯進攻只能靠定位球
本場開場之後,我們可以看到曼聯的4231陣型其實更像是一個不對稱的菱形442。索爾斯克亞想要盡最大可能,將博格巴和布魯諾-費爾南德斯(以下簡稱B費)一起融入到攻防之中。不過曼城的高位逼搶,讓曼聯後場出球變得非常困難,中場難以有效運轉,也無法找到反擊提速的機會。
如果單單只看這一張定格圖,或許一時間還反應不過來到底是在誰家的後場。曼城的壓迫和逼搶力度很大,讓曼聯在比賽的前40分鐘左右時間裡,一直難以展開有效的攻擊,甚至一度難以將皮球穩定輸送過中場。
從統計數據可以看到,曼城本場的搶斷嘗試(藍色點)和成功攔截(粉色點)較為平均地分布在中圈前後。
曼聯在進攻端的威脅,基本都來自於定位球戰術。這一次前點林德洛夫製造混亂,後點麥克託米奈包抄搶點,幾乎完成進球。
從下圖站位可以看到,曼聯通過中路或者前點的高個子製造威脅,後點位置總會安排一名遊擊手包抄,這一次馬奎爾與博格巴的站位就非常典型。
雖然說陣地戰難有作為,不過曼聯這種角球戰術中的多點攻擊還是頗有內容。可惜曼聯全場一共才製造4次角球,也難以製造更多的得分機會。
戰術勝負手:曼聯低位人數足、移動快,曼城終難破局
本場曼市德比的兩支球隊,在進攻端的表現都不算好。全場一共形成20次射門,曼城的XG(預計進球)為1.27,曼聯的XG是0.65。儘管曼城的數據相對好一些,但低位人數密集的曼聯,還是成功化解了曼城為數不多的機會。
下圖這一波的防守可以說相當典型,曼聯在肋部2人夾擊斯特林失敗,不過第3個補位的馬奎爾還是如同一道鐵閘般封堵了空間。
從動圖上可以看得很清楚,德布勞內策動肋部攻擊,斯特林強勢內切過掉2名防守人,但是他最後的射門還是被及時補位的馬奎爾化解。
再來看看這一波的進攻,前插肋部的曼城攻擊手看到空位後回傳德布勞內。但是當曼城核心接球殺入禁區,馬奎爾再一次及時卡位封堵射門。
儘管說球權更多是在曼聯後場,但是曼城也並沒有太好的破局能力。比賽後段當曼城退防後,曼聯同樣缺乏有效得分手段,讓比賽變得有些枯燥乏味。
球星觀察:一個人承受不來的德布勞內
本賽季可以說是瓜迪奧拉換代鋒線的一年,隨著阿奎羅的逐漸淡出,曼城前場中路的第一線拿球能力大大下降,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曼城的進攻穿插。德布勞內的傳球能力真的非常強,但是他要發揮必須是在高速狀態下,很難適當停頓。少了這一環的減速,導致斯特林、熱蘇斯踢得有些匆忙,也無法形成更多人的合力。足球的世界,快和慢並不是絕對矛盾的,甚至是相輔相成的。
德布勞內不僅僅能傳球,他自己也有很強的前插禁區攻擊能力。問題在於德布勞內的進攻節奏更快,需要有人頂出一定的空間。如果讓熱蘇斯來做好拿球、頂人的工作,他在中路的對抗有點吃虧,也容易增加傷病,熱蘇斯個人還是喜歡更多的遊動。儘管他是有一定的拿球操作能力,但要他取代阿奎羅的職能,現在看是不合適的。
這一波的反擊中提速,是德布勞內最擅長的工作。他就喜歡充分利用到對手的中路空間,無球進入核心區域,隨後完成關鍵的傳射。德布勞內的分球意識和視野都很好,射門水準也很高。這一次給到側翼馬赫雷斯的傳球可謂滿分,可惜隊友沒能把握住。
從技術統計可以看到,曼城本賽季進攻進入核心區域的能力大大減弱。如果對比英超球隊近2個賽季在對方禁區內的觸球次數變化,減少幅度最大的就是曼城。這項數據上,瓜迪奧拉的球隊只有上賽季的75.49%。德布勞內是一名優秀的組織者,但他在球隊提速被限制後,進攻端的作用也會有所下降。
這一場的平局,也是本賽季曼城困境的一個寫照。遇到相對偏強的對手,瓜迪奧拉為了照顧脆弱的防線,不得不減少進攻端的投入。這樣一來,球隊的陣地戰攻擊就會蒼白很多,攻防轉換中因為德布勞內更想追求提速效果,導致更多的失誤出現。進入核心區域次數減少,進球變得困難也就是最終的結果。
結束語:
本場的平局,讓曼市雙雄在殺回前四的路上再遇挫折。平局的結果,讓他們都需要在之後的比賽中更加努力。當原本定位進攻的兩支隊伍,卻不得不更加重視防守時,曼徹斯特雙雄接下去的前景,恐怕都難以讓人樂觀。
#曼市德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