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特雷-楊的評價,有些兩極分化,喜歡他的人認為,楊少俠花哨的運球,超遠的Logo三分有保羅、庫裡的風採。而不喜歡他的人,總是會將戰績和防守掛在嘴邊,認為他是一個數據刷。
有網友曾經用這樣一句話總結過本賽季特雷-楊的表現,那就是「誰也防不住,誰也防不住」,這或許也是球迷們對於特雷-楊目前最能達成一致的評價。如今的特雷-楊已經連續兩個月拿下了場均30+10的數據,那數據如此出彩的他,如何才能成為一名真正的超級巨星呢?
特雷-楊得分助攻兩開花
承認特雷-楊已經是一名明星球員非常容易,目前為止,他場均可以得到29.8分,排名聯盟第四位,而他場均可以送出9.4次助攻,排名第二,僅次于勒布朗-詹姆斯。而且今年的全明星周末,特雷-楊還是以首發的身份入選的,得分、助攻、全明星,三項硬指標,特雷-楊都無可挑剔。
這是特雷-楊職業生涯的第二個賽季,和同時期的很多巨星相比,特雷-楊有著明顯高出一籌的數據。比如說艾弗森,生涯的第二個賽季,也就是1997-98賽季,他場均可以得到22分6.2次助攻3.7個籃板,三項數據都低於特雷-楊。
質疑特雷-楊的人們,總是認為他的這些數據是刷出來的,畢竟在老鷹隊,特雷-楊對於球有絕對的支配權,上個賽季,特雷-楊的球權使用率達到了28.4%,而這個賽季,他的球權使用率達到了34.8%,幾乎是韋斯布魯克的級別。
如果你堅持認為,特雷-楊的數據刷出來的,我們不妨用另一個數據去判別特雷-楊如今的表現,那就是PER個人效率值。這是由ESPN專家約翰-霍林格提出的球員價值評估體系,如果你看看歷史效率榜單,PER比較高的都是喬丹、詹姆斯這樣的超級巨星,相比而言,這樣的評估方式更能得到大家的認可。
而本賽季特雷-楊的個人效率值為24.5,排名所有球員的第14位。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到了職業生涯的第7個賽季,歐文的效率值才突破24,那個時候的歐文已經拿到了總冠軍,已經多次進入到過全明星。
讓特雷-楊成為老鷹隊的絕對核心,讓他扛起球隊的進攻大旗,是自己進攻還是選擇分球給隊友,老鷹隊的做法其實是對於他們進攻體系的最優選擇。這個賽季,特雷-楊投籃準星比起上個賽季又提升了一個級別,他的真實投籃命中率達到了59.8%,他的新隊友卡佩拉也就只有62.6%。
與此同時的是,對於老鷹來說,特雷-楊就是他們的勒布朗-詹姆斯,本賽季老鷹是魚腩不假,他們每百回合淨負對手7.2分,排名聯盟所有球隊中的第四位。但是當特雷-楊在場的時候,球隊每百回合淨負對手4.6分,而當特雷-楊下場休息的時候,球隊每百回合要淨負對手12.3分。
如果你看過老鷹隊的比賽,你會明顯感覺到特雷-楊在老鷹進攻體系中的絕對權威,他每次觸球的時間排名聯盟第一,運球的時間排名第二,但是特雷-楊並不是一名傳統控衛,他的「粘球」更像是在尋找機會,而且,身材瘦削的特雷-楊並不懼怕對抗,目前為止,特雷-楊場均製造9.3次罰球機會,排名NBA的第三位。
和菜鳥相比,特雷-楊在進攻端的最顯著的變化,可能就是三分球了。如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拿他和勇士球星史蒂芬-庫裡進行比較了,因為LOGO三分似乎已經成為了他的常規武器。大學時期的特雷-楊就已經有了小庫裡的綽號,而去年夏天的努力,讓楊少俠將他菜鳥賽季32.4%的三分球命中率,提升到了36.3%。
場均得分從19.1分提升到29.8分,對於任何球員來說都是一個質的飛躍,或許,特雷-楊的飛速成長,還應該感謝一個人,那就是科比。儘管魔球理論盛行聯盟,但上賽季猛龍隊的奪冠,讓很多明星球員意識到,中距離投射能力的重要性。作為科比的最後一個門徒,去年夏天,特雷-楊特意跟隨科比學習中投,這個賽季,特雷-楊的中距離出手頻率從上賽季的2.2次提升到了3.5次,命中率從44.8%提升到了47.3%,而在遠距離兩分命中率方面,他也提升了將近8個百分點。
特雷-楊是真的很想要成功,除了拜師科比,去年夏天,他還拜師納什。和特雷-楊有些類似的是,納什的身體素質在NBA中也不算是出類拔萃,但這並不影響他成為一代傳球大師。
當年在太陽時期,納什最典型的進攻發起方式就是擋拆,經過一夏天的求教之後,特雷-楊顯然更加意識到了擋拆進攻的價值,上個賽季,特雷-楊場均發起9.7次擋拆,已經是聯盟前十的級別,而職業生涯的第二個賽季,特雷-楊場均發起15.5次擋拆進攻,直接奔到了聯盟的首位。通過擋拆進攻,特雷-楊場均可以得到15.4分,排名聯盟第二,僅次於利拉德。
上個賽季,特雷-楊場均就可以送出8.1次助攻,已經是聯盟一流控衛水平,而這個賽季,特雷-楊場均送出9.4次助攻,他的助攻率達到了42.5%,排名NBA中的第三位,僅次於詹姆斯和東契奇。考慮到特雷-楊的身高和視野,這已經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數據。
雖然助攻率高,但特雷-楊並不算是一個特別愛傳球的人,他場均會送出53.1次傳球,只排在聯盟的第19位,不過,特雷-楊不傳是不傳,要傳總是能夠傳到正確的位置上,目前為止,特雷-楊場均通過傳球創造得分為23.3,排名聯盟第二,僅次于勒布朗-詹姆斯。與之形成對比的是,特雷-楊場均接到隊友的傳球達到了72.9次,排名聯盟第四。
不同於傳統控衛的那種控場組織,特雷-楊更加依賴於通過自身的威脅,給隊友創造得分機會。而大量的持球,掌控進攻,帶來的另一個負面影響就是,隊友們日益角色化,老鷹正逐漸成為他一個人的球隊。
特雷-楊如何才能成為頂級巨星?
打出聯盟頂級數據,成為全明星首發,不意味著你就是一名超級巨星。剛進聯盟的時候,布雷克-格裡芬也是當紅辣子雞,健康的時候,總是西部全明星首發前鋒的不二人選,可如今的他卻成為了活塞隊的包袱,賣都賣不出去。
對於特雷-楊來說,他的個人進攻你不必太過擔心,當特雷-楊在場的時候,球隊每百回合可以多得16.9分,特雷-楊在場老鷹至少還有進攻,沒有特雷-楊,那真的是一無是處。現在大家對於特雷-楊的質疑,普遍集中在防守領域。
特雷-楊的身材就決定了,他很難成為一名防守尖兵式的人物。數據方面,對於特雷-楊也不是非常的友好。本賽季,當特雷-楊在場的時候,老鷹隊每百回合的失分為116.1分,但是當特雷-楊下場之後,球隊的這一數據下降到了106.8分。
有些球員進入聯盟之後,就會自帶防守差的標籤,顯然,聯盟的其他球隊很容易意識到這一點。猛龍後衛範弗利特就曾經說過,對陣老鷹隊,他們的策略就是針對特雷-楊的防守,讓他沒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進攻當中。
不過,在NBA的歷史上,進攻頂級,防守糟糕的球星不在少數,比如說小託馬斯、史蒂芬-庫裡、布拉德利-比爾、路易斯-威廉士。如果球隊能夠在防守端做好保護工作,特雷-楊的防守弱點就會無限縮小。
聯盟不少球隊都曾經遇到過類似的問題,比如說當年的凱爾特人,2016-17賽季的時候,小託馬斯場均可以得到28.9分5.9次助攻,成為了球隊的第一進攻箭頭。但身高只有1米75的他也經常會成為對手針對的對象,為了保護小託馬斯,史蒂文斯在球隊後場放置了不少防守尖兵,比如說布拉德利、克勞德、斯馬特、杰倫-布朗,他們的分擔,讓小託馬斯可以更久的留在場上。
無獨有偶,勇士球星史蒂芬-庫裡也遇到過類似的事情,但當時庫裡的身旁有克萊、格林、伊戈達拉,都可以很好的緩解庫裡的防守壓力。老鷹有防守尖兵,大學時期,德安德烈-亨特曾經是ACC聯盟的最佳防守球員,能夠從一防到四,但僅靠一個人的防守很難改變一整支球隊,老鷹需要做的首先是灌輸防守理念,而這需要從球隊核心特雷-楊做起。
職業生涯的第二個賽季,特雷-楊的多項進攻數據實現了大跨步的飛躍,但他的防守卻幾乎是原地踏步,甚至有變得更爛的跡象。一個值得注意的數據是,上個賽季,特雷-楊場均出戰30.9分鐘,場均犯規1.7次,而這個賽季,他場均出戰時間上升到了35.4分鐘,犯規次數仍然是1.7次,是特雷-楊自己鬆懈了,還是他更懂得保護自己了呢?
特雷-楊本身的防守問題無法解決,球隊也無法通過體系給特雷-楊提供支援,這甚至影響到了老鷹內部的化學反應。本賽季中期,曾經有媒體爆料稱,老鷹隊一些年輕球員對於特雷-楊的防守開始存在不滿,想要平息一支年輕球隊中的怒氣並不容易。
顯然的是,在這方面特雷-楊應該好好像自己的偶像科比學習,不管自己的防守能力如何,先拿出一個態度來,當隊友們看到特雷-楊都在竭盡全力去防守的時候,老鷹隊自然會是一個不一樣的精神面貌。和特雷-楊一樣的是,職業生涯的初期,庫裡的防守也飽受詬病,但過去幾個賽季,你再去看庫裡的比賽,對手從他的身上已經佔不到那麼多的便宜,2015-16賽季的時候,他甚至拿到了搶斷王的榮譽。
當然,如果特雷-楊想要如同庫裡那樣被認可,個人的提升是一方面,最關鍵的,還是得拿球隊戰績說話。同樣是生涯的第二年,人們對於東契奇的認可度普遍要高於特雷-楊,最為關鍵的一個原因,就是獨行俠是季後賽級別的球隊。
為了圍繞東契奇打造球隊,獨行俠隊給了波爾津吉斯一份大合同,在東契奇的身旁又堆積了塞斯-庫裡、小哈達威這樣的得分手,或許獨行俠的成功,老鷹可以借鑑借鑑,畢竟,東契奇也是一個攻強守弱的球員。
當特雷-楊能夠率領老鷹,甚至走的更遠的時候,他自然而然的就會成為一名超級巨星級別的球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