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計算底層技術之虛擬化技術

2020-12-14 TechWeb

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什麼是虛擬化,虛擬化是雲計算的基礎。簡單來說,虛擬化就是在一臺物理伺服器上,運行多臺「虛擬伺服器」。這種虛擬伺服器,也叫虛擬機(VM,Virtual Machine)。

從表面來看,這些虛擬機都是獨立的伺服器,但實際上,它們共享物理伺服器的CPU、內存、硬體、網卡等資源。物理機,通常稱為「宿主機(Host)」。虛擬機,則稱為「客戶機(Guest)」。

虛擬化使用軟體來模擬硬體並創建虛擬計算機系統。這樣一來,企業便可以在單臺伺服器上運行多個虛擬系統,也就是運行多個作業系統和應用,而這可以實現規模經濟以及提高效益。

在雲計算上虛擬化技術能為我們解決很多以前解決不了的技術:

伺服器整合技術:這個技術在沒有虛擬化技術之前是很難完成的。因為什麼東西都是實際存在的,想把兩個工作相對較少的伺服器整合到一起是很困難的。然而當有了虛擬化技術以後使這種伺服器整合技術變得非常容易。

靈活的資源調派:通過虛擬化技術,我們可以動態調配資源給VM,並讓它在不同的實體主機之間做到不停機地移轉(VMotion),避免硬體因為計劃性的停機維護而不能提供服務。當虛擬機無法在實體機中取得足夠硬體資源的時候,我們還可以讓它自動去找尋閒置有足夠資源的實體機,並在線轉移過去,進行伺服器的資源負載平衡(DRS 功能)。經過虛擬化之後,原本困難費心的事情變得很輕鬆容易實現。

快速大量部署、降低維護工作:要快速產生一臺或多臺合乎標準的虛擬機是非常容易的,這省下了採購硬體的流程、安裝軟體時間、後續硬體維護等多道麻煩手續,非常快速與方便地用於開發、測試、維運等環境上面。

增加可用性與備份:使用虛擬快照技術是將虛擬機此時的狀態像照片一樣保存下來,當然我說的很容易,其實現原理需要非常複雜,包括cpu運行狀態,內存中的數據等等。這樣保存下這些虛擬技術當發生災難或者某些失誤導致虛擬機出問題時,可以很快恢復。

虛擬化技術最早是IBM公司在上世紀60年代末所提出的,當時 IBM 公司為實現多用戶對大型計算機同時交互訪問而開發的一套被稱之為虛擬機監視器(Virtual Machine Monitor 簡稱為 VMM)的軟體。在現在的虛擬化技術中,VMM 是運行在硬體伺服器和作業系統中間層的軟體,它方便同時有多個相同或不同的作業系統和應用共享底層硬體基礎設施。在雲計算中常提及的Hypervisor與 VMM 具有相同含義,其實質是一種資源配置的管理技術。

Hypervisor,漢譯過來是「超級監督者」,也叫做VMM(Virtual Machine Monitor,虛擬機監視器)。它不是一款具體的軟體,而是一類軟體的統稱。

Hypervisor分為兩大類:

第一類,hypervisor直接運行在物理機之上。虛擬機運行在hypervisor之上。第二類,物理機上安裝正常的作業系統(例如Linux或Windows),然後在正常作業系統上安裝hypervisor,生成和管理虛擬機。

像VMware、KVM、Xen、Virtual Box,都屬於Hypervisor。

VMware大家應該很熟悉,就是VMware Workstation。學習Linux的話,很多人都是在windows系統下安裝WMware,然後創建Linux虛擬機。

但是,真正厲害的,是 KVM(kernel-based virtual machine,基於Linux內核的虛擬機)。它是目前最熱門最受追捧的虛擬化方案,在雲計算領域目前用的虛擬機技術最多的也是KVM。

相關焦點

  • 騰訊雲虛擬化技術團隊:用硬核貢獻表達開源態度
    探索無人區KVM是當前雲計算中計算虛擬化的主流技術。雲服務商通過KVM對物理伺服器進行虛擬化後生產出雲伺服器,用戶就能從虛擬資源池中按需購買不同規格的雲伺服器產品,進而獲取對應的計算能力。然而,當時間回流至 2013 年,KVM卻並不是雲計算的「真命天子」。彼時,騰訊雲剛剛從服務騰訊開放平臺上的合作夥伴升級為面向社會全面開放。
  • 雲計算技術特點:瀰漫性、無所不在的分布性和社會性
    雲計算特徵如下:支持異構多業務體系在雲計算平臺上,可以同時運行多個不同類型的業務。異構,表示該業務不是同一的,不是已有的或事先定義好的,而應該是用戶可以自己創建並定義的服務。這也是雲計算與網格計算的一個重要差異。支持異構基礎資源雲計算可以構建在不同的基礎平臺之上,即可以有效兼容各種不同種類的硬體和軟體基礎資源。硬體基礎資源,主要包括網絡環境下的三大類設備,即:計算(伺服器)、存儲(存儲設備)和網絡(交換機、路由器等設備);軟體基礎資源,則包括單機作業系統、中間件、資料庫等。
  • 雲計算配置與部署——SKYNET技術顧問Oswalda博士
    成為了我們雲平臺的一項關鍵技術,那我們可以看一下究竟什麼是關鍵技術呢,首先在我們的傳統的數據中心裏面,在沒有虛擬化之前,我們的主機上面,每一臺獨立的主機上面跑的都是獨立的作業系統,以及上層獨立的應用軟體。
  • 寒武紀vMLU技術面世,首推SR-IOV虛擬化功能
    機器之心發布機器之心編輯部2020 年 4 月,國內 AI 晶片獨角獸寒武紀對外宣布,旗下雲端智能晶片及加速卡系列思元 270 將正式基於寒武紀虛擬 MLU(vMLU)技術,首次支持 SR-IOV 功能。
  • 科普:CPU的虛擬化技術有何作用?CPU虛擬化技術如何開啟?
    我們都知道,不管是Intel的CPU,還是AMD的CPU都是支持虛擬化技術的,只要通過搭配主板的BIOS就可以開啟虛擬化技術了。因為很多主板出廠時都是默認禁用虛擬化技術的,那麼估計很多用戶想問,開啟CPU的虛擬化技術有什麼作用呢?CPU虛擬化技術的開啟方法是什麼呢?
  • 工業控制器的虛擬化技術——邊緣計算走進工廠車間
    商用技術在消費者和信息技術(IT)領域的應用速度幾乎總是比工業技術更快。例如,多年來,虛擬化技術在IT環境中已經非常普遍,最常見的是在基於伺服器的應用中。相比之下,工業自動化運營技術(OT)應用在採用虛擬化方面則落後了數年。
  • 雲計算技術在配網監控系統持續集成方案中的運用
    許昌許繼軟體技術有限公司的研究人員王少鵬、楊迎春、丁博、賈亞楠、梁鵬威,在2020年第9期《電氣技術》雜誌上撰文,闡述了一種雲計算服務技術在電力監控系統持續集成方案中的應用。結合雲計算技術的強大功能性及冗餘容錯能力,為配電網應用系統的不同規模交付場景提供更加高效、安全的開發及運維支撐。
  • 華雲大咖說丨安超虛擬化平臺介紹
    隨著雲計算時代的來臨,虛擬化平臺建設可以幫助客戶高度整合併靈活調配內部伺服器資源、存儲資源和網絡資源,從而降低IT硬體生命周期投入成本。本期大咖說,邀請到華雲數據產品營銷經理張開亮為大家帶來「安超虛擬化平臺介紹」。
  • 阿里雲打造異類神龍伺服器,備戰雲計算下一個十年
    雲計算也有從娘胎裡帶出來的問題不過即使雲計算已經如火如荼的發展起來,在IaaS層面,雲計算的底層技術並沒有根本性的變化——大規模標準化的X86伺服器+可以將這些資源池化的並提供虛擬機服務的Hypervisor系統軟體。Hypervisor系統通過管理標準X86計算機集群,為上層的租戶提供虛擬機服務。
  • 微軟:Windows 10支持在AMD平臺啟用嵌套虛擬化技術
    在微軟生態系統裡許多產品都已經支持嵌套虛擬化,然而長久以來AMD處理器沒有得到微軟嵌套虛擬化的支持,不過現在這個情況有所改變了。事實上基於AMD平臺的嵌套虛擬化也是許多用戶的呼聲,針對該功能的意見反饋投票數量下一個反饋的五倍之多,可見許多用戶對AMD嵌套虛擬化的需求非常大。現在微軟終於宣布該平臺的嵌套虛擬化功能的到來,目前微軟正在Windows 10 vNEXT測試版(Build 19636版)裡進行早期測試。
  • 雲計算和大數據哪個就業前景好
    雲計算和大數據概念   雲計算是基於網際網路的相關服務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過網際網路來提供動態易擴展且經常是虛擬化的資源。過去在圖中往往用雲來表示電信網,後來也用來表示網際網路和底層基礎設施的抽象。因此,雲計算甚至可以讓你體驗每秒10萬億次的運算能力,擁有這麼強大的計算能力可以模擬核爆炸、預測氣候變化和市場發展趨勢。用戶通過電腦、筆記本、手機等方式接入數據中心,按自己的需求進行運算。
  • 2019年雲計算發展狀態 - 雲計算_CIO時代網 - CIO時代—新技術、新...
    搶沙發 2019-08-12 14:32:59  來源:企業網D1Net 摘要:有些人對當前技術新趨勢缺乏了解而感到擔憂和沮喪。行業專家指出,「一切都與雲計算有關。即使是一些與雲計算關係不大的大型科技公司似乎也致力於將自己的業務與雲計算聯繫在一起,因為雲計算的應用已經包羅萬象。」 關鍵詞: 雲計算   有些人對當前技術新趨勢缺乏了解而感到擔憂和沮喪。行業專家指出,「一切都與雲計算有關。
  • 雲計算到底是誰發明的?-虎嗅網
    克里斯多福·斯特雷奇(1916—1975)在這篇論文中,虛擬化的概念被首次提出。現在我們都知道,虛擬化是如今雲計算架構的基石。實際上,這就是「雲」和「虛擬化」技術的雛形。1964年,大西洋月刊發表了一篇題為《The Computers of Tomorrow》的文章,詳細分析了公共計算服務與公共電網的異同點。
  • 一文了解雲計算,全世界一臺計算機
    而雲計算(包括公有雲、私有雲、混合雲等)也是最新一輪數位化轉型的基礎和「底座」,無論是人工智慧技術、物聯網技術、區塊鏈技術還是產業網際網路、金融科技、零售科技等都是搭載在雲計算基礎之上。雲計算更是未來數字經濟的基礎設施,就是蒸汽和電之於上兩輪的工業革命那樣,雲計算正在託起新一輪的工業革命——智能製造、工業4.0和數字經濟。因此,想要理解數位化轉型、想要理解數字經濟,就必須要理解其底座:雲計算。
  • Hyper-V虛擬化技術,可在Windows 10中創建虛擬機,安裝作業系統
    小夥伴們如果使用過VMware虛擬機,那麼可能對虛擬化技術並不陌生。通過虛擬化技術可以非常方便地安裝、使用或測試各種不同類型的作業系統或組建網絡環境,提高對計算機硬體資源的利用率,虛擬化技術有著物理計算機無法比擬的靈活性和安全性。
  •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混合雲市場藍海價值被逐步認知
    VMware與Red Hat的商業模式並未因雲計算業務發生改變,只是軟 件與服務的應用場景由傳統IT架構轉向雲架構。我們判斷基礎軟體廠商將持續加大 底層核心技術研發與生態建設力度,以確保自身在雲計算浪潮下的馬太效應。傳統硬體設備轉型廠商,典型公司如華三、深信服。
  • 不會在BIOS中啟用虛擬化技術,想運行虛擬機,門都沒有
    在使用Android模擬器或虛擬機,或者執行其他一些任務時,可能需要啟用虛擬化技術,但並非每個用戶都知道如何執行這項操作。本文介紹了如何在BIOS/UEFI中啟用虛擬化以及在運行Windows10、8.1或Windows7電腦上啟用虛擬化時可能出現的問題。
  • 雲計算安全誰來管理?
    伴著雲計算概念的提出以及各種關於雲概念的推廣,隨之而來的雲安全也成為目前很多行業關注對象。雖然雲計算可以帶來很多技術上的進步,比如提高效率,降低企業關於數據中心運維成本等,但是任何新鮮的事物都有利有弊。
  • Mellanox 推出突破性的 NVMe SNAP技術 以簡化可組合存儲
    Mellanox 推出突破性的 NVMe SNAP技術 以簡化可組合存儲   BlueField SmartNIC 為任何應用程式或作業系統虛擬化存儲以加速雲計算  2019 年
  • 2021雲計算「奇點」將迎二次爆發,五大新趨勢凸顯
    2020年,全球以一種獨特的方式掀開了嶄新一幕,整個世界由於受新冠疫情的影響,進入到新常態之下,這一年可以被看作是雲計算大爆發的「奇點之年」。面對黑天鵝帶來的衝擊,企業開始加速朝著雲化和智能方向轉型升級,從過去的小心翼翼布局到如今的快速規劃,很多企業僅用數月時間,就完成了若干年才能實現的數位化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