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12月18日,2020中國海外人才交流大會暨第22屆中國留學人員廣州科技交流會(以下簡稱海交會)在廣州白雲國際會議中心開幕。期間,南沙區舉辦「連結全球 智匯南沙」專場推介會,攜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小馬智行等多家科研院所、高校、科技企業一同亮相,向海外人才拋出「橄欖枝」,1559個優質崗位虛位以待。
招聘崗位多涉及科技研發
在南沙區「連結全球 智匯南沙」專場推介會上,市區領導、專家學者、國家級海外高層次人才、南沙區高端領軍人才、企業家代表出席會議並交流。推介會由南沙區委副書記、區長董可致辭,介紹南沙的區位優勢、政策優勢、開放優勢、生態優勢以及近年來招賢納智的突出舉措,表達南沙區求才攬智的誠心和決心,歡迎廣大海內外高層次人才來南沙創業發展。隨後,南沙區副區長孫勇用「潛力無限」、「實力迸發」、「動力十足」、「活力無限」、「環境宜居」五個關鍵詞推介南沙。
據悉,本屆海交會上,南沙區向全球海外留學人員發布了30家科研院所、高校、企業招聘信息,提供了1559個優質崗位以及16個項目需求,幫助海外人才就業創業。其中包括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廣東空天科技研究院、小馬智行、暗物智能等重點企事業單位釋放出的一批高質量崗位,為海外留學人才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南沙專場推介會上,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小馬智行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向參會的海外人才推介招聘崗位,涵蓋海洋科學與工程、先進材料、智能製造、人工智慧、硬體研發等多個領域。
「我們這次推介的崗位主要涉及人工智慧、海洋科學等科技研發領域,更多面向海外高科技人才,也希望藉此為南沙打造科技強區吸納更多科技領軍人才。」南沙區科技局局長王文靜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南沙作為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的核心節點,目前正在著力打造「1+1+3+N」高端創新平臺體系,依託南沙科學城與中科院明珠科學園「一城一園」、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三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以及多個高端科創平臺,吸引更多人才來南沙創新創業。
優厚人才政策吸引海外人才關注
作為全國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全國唯一的國際化人才特區,南沙近年來堅持把人才作為創新發展最強引擎,出臺實施全國領先的「1+1+10」產業政策體系,推出「南沙港澳青創30條」「南沙集聚國際英才20條」等具有競爭力的政策措施,著力引才用才留才,努力建設成為海內外高層次人才施展才華的首選地。
「南沙為我們實驗室的人才提供了安家費、稅收返還獎勵、人才公寓配套等多項支持,扶持政策很優厚。」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人力資源部副部長王志偉介紹,該省實驗室自2019年落戶南沙以來,已經匯聚了47個高層次科研團隊,現正面向海內外長期招聘海洋地質、海洋能源、海洋技術與裝備、海洋信息學等領域的科研人才。在她看來,南沙不僅是一個宜居城市,還擁有很大的發展上升空間,這兩年人氣越來越旺,產業發展也將愈發多樣。
不少參會海歸人才也同樣受到了南沙政策環境的吸引。「聽了推介感覺南沙的科技企業挺先進的,在人才安家落戶方面也有不少政策,發展前景應該不錯。」參加本屆海交會的留學人員林盟表示,他畢業於法國皮埃爾和瑪麗居裡大學,正在留意南沙區機械工程相關崗位的招聘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攜帶1500多個崗位亮相海交會,也是南沙2020「連結世界 智匯南沙」人才系列活動的延續。今年12月14日,南沙區面向全球發布國際英才需求榜單,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精選出6500餘個崗位,向全球人才發出「招賢令」。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耿旭靜、董業衡 通訊員 南宣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耿旭靜、董業衡廣州日報全媒體視頻記者 耿旭靜、董業衡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蘇琬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