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當兵,已成為時下最新潮、最時尚的一條成長路徑。一旦選擇這條路,不僅能享受所有的優待政策,同時還將擁有各種的成才機遇。投身國防建設,讓青春在軍營綻放,讓一生都不會後悔,這就是當兵最大的意義。
大學生如果下定了參軍的決心,那麼緊接著就需要考慮參軍的「切入點」問題,這也是很多大學生最為關心的問題,結合這一個「點」,我們聊一下大學生參軍,在時間上究竟該如何選擇。
選擇方式之一:根據當兵「個人夢」來選擇。青年要明白從軍夢想的實現需要什麼樣前提的條件,只有滿足這個條件然後再去當兵。
志大幹勁足,所以當兵也是需要夢想的。青年只有提前確立夢想,然後才能談規劃,談成長。
對應部隊的成才夢,不同的目標對應不同的標準。例如青年抱有到部隊考軍校的夢想,那麼就必須要達到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如果初中學歷,或高中還沒有畢業就參軍肯定是不行的;假如想成為一名定向士官,那就必須在高考結束後,根據成績來衡量。沒有參加過高考的青年,或者已經成為了大學在讀生的青年,自身的條件肯定是不符合的;假如想成為直招士官,就必須等到大學畢業後再去考慮,這些都是夢想實現的前提條件,如果參軍前達不到與夢想對應的自身條件,就談不上夢想的實現。
另外,大學生當兵夢想的實現,具有一定時效性,一旦錯過,可能就會失去了某一條當兵的路徑。以直招士官為例,大學生如果選擇走這條路,首先考慮的是等到大學畢業後,專業符合直招人和徵收的標準、身體方面合格,只要滿足了這3個「先決」條件,才可以進行當兵的選擇。如果僅僅是為了考軍官學校,那麼上大學期間去都可以,所以夢想與選擇是一一對應的。
選擇方式之二:根據是否能達到當兵體檢的標準來選擇。當兵體檢是重要的一環,必須要符合要求,才能考慮當兵。
當兵這件事,從標準上來說對每一名青年都有硬性要求。對應當兵體檢環節來看,有3個「共性」問題,那就是體重、視力和役前訓練所需要的體能。無論想當什麼樣的兵,無論去選擇什麼樣的參軍路,這些條件必須達標。不能達標,就不能選擇,即使選擇了,也不會有結果。
對於大學生來說,想完美解決這些問題,還需要下一些「力氣」。比如說體重方面,如果在明顯超過標準的情況下,肯定要先減少體重然後才能選擇當兵。還有視力不達標的問題,只有利用醫療技術做個「小手術」,然後才能選擇當兵。就像昨天有一位大學生問,現在去做視力手術是不是來不及了?像他這種情況,想選擇今年參軍,幾乎可能性不大,只有完美解決了問題,才能談當兵時間的選擇。
選擇方式之三:根據優待政策和學校規定來「全盤考慮」,然後再去選擇當兵的時間。
大學生參軍,學校不同,對待的參軍規定也不一樣。就比如說,有的大專生,本來還有一年就畢業了,在大二時到部隊去當兵,在當兵期間,就能拿到大學畢業證。從時間上來看,肯定選擇大二當兵最「划算」。
現在大學生參軍的優待政策很多,但並不是每一個優待政策都已經實施。就比如最近剛剛新出的大專生當兵,退伍後即可享受「專升本」優待政策,它實施的時間是從2022年起,所以有的大學生就會考慮結合這個政策實施的時間,來選擇參軍的時間點。同理推之,有一些地方性的優待政策,在實施時間上也有明確的說明,大學生在入伍之前一定要了解這些當地的政策,這樣一來,從大局上就立於不敗之地。
大學生的參軍,是幸福而快樂的。在奉獻青春的同時,不僅讓人生得以圓滿,更增加了很多的成長、成才機遇。如果有機會的話,建議千萬不要錯過,這段當兵的經歷,終將成為參軍大學生生命中最大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