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曉鵬 通訊員 青公宣
日前,在青島市公安局海岸警察支隊機動中隊,警務實戰技能、槍械戰術訓練,還有冷兵器訓練,一番熱火朝天的練兵氛圍不禁讓人熱血沸騰。
「冷熱結合」練就忠勇兒郎
據介紹,這支機動中隊由青島邊防支隊集體轉隸而來,2017年該支隊挑選全支隊精幹力量,將他們打造成了一支英勇善戰的鋼鐵隊伍,並取名「雷霆特戰隊」。
中隊長郭凇源介紹說,體能訓練是基礎,雖然現在隊伍處在轉隸過渡期,但體能訓練一直沒有間斷,每天下午都要出操,每天一個五公裡,無論是酷暑還是寒冬,只要是沒有極端天氣、沒有任務,官兵們都會堅持訓練。除了基礎的體能訓練外,他們每天上午都要在單雙槓等器械訓練上花功夫,增強肢體力量。
「體能訓練不能斷,一旦間斷恢復就需要很長時間。」郭凇源說,中隊還有健身房,大家隨時可以加練。
體能訓練過後,一組隊伍又開始進行槍械戰術訓練,訓練地點選在營區附近的一片老平房區域。訓練中模擬有不法分子藏匿在一處平房裡,隊員們在小巷裡呈戰術搜索隊形,搜索不法分子。
在訓練場上,另一組在進行警務實戰技能訓練,控制、上銬、搜身、帶離一氣呵成。排長張家瑞介紹,警務實戰技能訓練是他們一直重點訓練的科目,也是實用性非常強的實戰技能。
訓練間,一名隊員手中拿著的一把長約70釐米的金屬弓弩十分引人注意。據介紹,這把弓弩的有效射程超過100米,最大的優點就是聲音小,不見火,在易燃易爆的油庫、危化品場所,有它不可替代的作用。
「除了槍械之外,我們也會訓練使用弓弩、匕首、警棍等傳統冷兵器。」郭凇源介紹,根據應急處突任務的不同,他們的訓練會選取槍枝、弓弩、匕首、警棍盾牌、電擊棒等不同的兵器,做到「冷熱結合」。
曾在重大任務中屢建奇功
據了解,青島海岸警察支隊機動中隊作為一支拳頭部隊,曾多此參與該支隊的反偷渡、反走私、反涉毒案件的重大執法行動。
這支隊伍中不少人參加了2017年該支隊查獲一起重大走私成品油案的抓捕行動。小張回憶,抓捕當天他們晚上9點左右到達了抓捕現場附近的一處隱蔽場所。他們所有的車熄火關燈,人員等待指令。9月的天氣又熱又悶,他們只能開窗通風。
「農村的蚊子戰鬥力極強。」小張幽默地說,大家都被咬了一身的包。就這樣一直等到凌晨零點,時機成熟了才展開抓捕行動。
凌晨零點,四個抓捕小組同步行動,分別對目標油輪、油罐車輛及人員進行控制,最終當場抓獲涉案嫌疑人30人,查扣載油船舶1艘、涉案油罐車14臺,當場查獲走私柴油500餘噸,查證走私柴油2200餘噸,涉案價值達1600餘萬元。
「過程雖然辛苦,但成功抓獲犯罪嫌疑人大家都很欣慰,再苦也是值得。」小張說,他們在參與執法行動中,得到了鍛鍊,積累了經驗,大家都很受益。
除了參加執法行動,近兩年他們還參加了青島上合峰會、人民海軍成立70周年多國海軍活動、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等重大活動的安保任務,他們或成建制、或分散到派出所參加安保任務,出色完成了上級交於的任務。
維和英雄轉型執法崗位立新功
中隊還有一位老班長,他叫杜樹華。他曾經是中隊的骨幹,參加了中國第三支赴賴比瑞亞維和警察防暴隊,如今到了中韓邊防派出所,走上了執法崗位。
自2015年3月11日起,杜樹華隨隊來到西非賴比瑞亞,執行維和任務,他們面對伊波拉疫情反覆威脅、治安局勢複雜多變、生活條件異常艱苦等嚴峻考驗,出色完成了賴比瑞亞「國家獨立日」安保、定點駐守、聯合巡邏、應急處突和要人警衛等各項維和任務。2015年12月1日,防暴隊全體140名隊員被聯合國授予「和平勳章」。
維和期間,非洲暴發了伊波拉病毒疫情,維和防暴隊駐紮地格林維爾離賴比瑞亞首都蒙羅維亞僅僅150公裡,而賴比瑞亞400多萬人口中,有300多萬居住在首都蒙羅維亞周邊,由於居住集中,疫情傳播非常嚴重。
任務結束回國後,杜樹華因維和期間工作突出,被榮記個人二等功,並參加了當時的公安邊防部隊首批執法士官資格考試,取得了執法資格證。
後來,杜樹華被挑選到業務量較大的中韓邊防派出所工作,成為了一名110巡邏民警,他先後救助走失老人和孩子10餘人,多次得到轄區群眾的交口稱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