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一白遮百醜,每個女生都希望自己擁有白皙無瑕的肌膚。對於這個訴求,許多女生都會選擇各類美白產品實現自己的這個願望。雖然我們變美的心十分急切,但可不能為了美白效果用了對自己有害的產品。這不就有一位女士為了皮膚的白皙,竟落了中毒的結果。這究竟是什麼情況,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
在美容院老闆的強力推薦之下,符女士購買了一套美白產品。但用過一段時間之後,學醫出身的她發現自己出現了一些類似於汞中毒的反應。符女士表示:「用了以後我就發現頭有時候有點暈,腳部和眼瞼出現浮腫的情況,並且在觀察了半個月以後發現小便有泡沫。」
在出現一系列不良反應之後,符女士將美白產品立即送檢,檢測結果發現汞含量超標一萬多倍,最後他到醫院進行檢測治療,體內尿汞值達到21.3微克,肌酐、驅汞後24小時尿汞達336.2微克。
長期使用汞含量超標的產品是符女士的身體嚴重受損,日前已逐漸恢復。醫生表示,汞能讓皮膚美白,但是在吸收之後會造成身體的損害。輕微能造神經內的損害,重度甚至可以達到人性格的改變,包括易怒多等,對人體危害很大。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在這個美容護膚如家常便飯般的年代,這些直接用於人體的化學工業產品。不僅需要消費者睜大眼睛去警惕,同時相關部門也應對該行業進行及時的檢查與整治。在即將實行的《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中對於非法添加對人體有害的物質等違法行為,最高可處等值金額30倍的罰款,加大了對化妝品生產行業的灰色地帶到打擊力度,提升法律震懾力,甚至終身禁止從事化妝品相關活動。
有網友表示,希望商家對自己負責,也對消費者負責。不要從事一些違法亂紀危害消費者的事情。也有網友表示,許多不太合規的美容院都需要檢查整治,存在太多問題,消費者在購買美容產品時還是選擇可信的大品牌比較好。
筆者觀點:
對於消費者,在選購商品時一定要擦亮眼睛,可不要讓不良商家利用這種心理鑽了空子。
對於相關部門,一定要加大查處力度。既要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也要為產品健康有序的發展提供一個健康的市場環境。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