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為何成群結隊?

2020-12-18 可為漁業

文章轉載自:上海海洋生物科普館ECSFRI,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文(好文共分享)

在海洋館的海底隧道裡,或是與深海有關的紀錄片中,我們都可以看到成群聚集的魚兒遊來遊去。人們在驚嘆之餘,不禁好奇,魚類為什麼喜歡「成群結隊」,魚類的集群行為有什麼生物學意義呢?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世界上有記載的魚類2萬多種。據估計在這些魚類中,生存期間都集結成群的佔25%,僅在稚魚階段集結成群的佔50%,這些數字表明,魚類的集群現象是相當普遍的。

科學家利用船舶和飛機對魚群大小的調查發現,日本海鮐魚群大多由5萬尾~10萬尾個體魚所組成。當幾萬尾的鮐魚群浩浩蕩蕩出現時,水色竟呈現紫紅色或紫黑色。最大的太平洋鯡魚群竟有100萬~300萬尾。顯而易見,這些魚群都是非常大的。

生物學家普遍認為,集群行為是魚類經過長期自然選擇而被保留下來的一種適應性,對魚類的生存起著十分有利的作用。在生物學意義上,集群行為不僅可以減少餌料魚被捕食魚發現的概率,而且還會減少已被發現的餌料魚遭到捕食魚成功捕殺的概率。

乍看起來,由幾千尾甚至幾萬尾魚組成的魚群也許十分顯眼,但實際上在浩瀚的海洋中,一個魚群並不比一尾單獨的魚更容易被捕食魚發現。箇中原因很大程度上涉及魚群所處環境的光學特性。

由於海水中懸浮微粒對光線的吸收和散射,物體在水中的可見距離是非常有限的,即使在特別清澈的水中,物體的最大可見距離也只有大約200米,而且這個距離與物體的大小無關。假如魚群的個體數為1000尾,對其中的一尾魚來說,被發現的概率僅為這1000尾魚分散時的千分之一。由此可見,魚群組成的個體越多,個體魚被發現的概率也就越小。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開闊水域的小魚為了應付海中缺乏遮蔽物的不利環境,便一尾跟著一尾,相互遮擋,從而形成了群體。當它們受到攻擊時,魚群會變得更加密集。此時,捕食魚也許會把小魚組成的密集魚群看成「龐然大物」,這樣一來,小魚遭受攻擊的機會就會大大減少,雖身處險境卻安然無恙。對數量眾多的小魚來說,「成群結隊」能夠增加安全係數,保證它們在「大魚吃小魚」的環境裡生存和發展。

集群行為在魚類的生活中還具有其他各種各樣的作用。首先,與單獨的個體魚相比,魚群對不利環境變化有較強的抵抗能力。這種集團抵抗機制是由魚體表所分泌的黏液決定的,集群行為不但能增強魚對毒物的抵抗力,而且還能降低魚的耗氧量。從水動力學的觀點來看,魚在水中集群遊泳可以節省個體魚的能量消耗,遊泳中的魚所產生的渦流能量可以被緊跟其後的其他魚所利用。因而,魚群中的個體魚就可減少一定的遊泳努力而不斷前進。

科學家發現,集群行為在魚類的洄遊過程中也有一定的適應意義,甚至平常單獨生活的魚在洄遊時也集結成群。集群性的魚類也許能更快找到洄遊路線,因為較易發現某些定向標記。

而集群行為在產卵時的作用也是很明顯的,同一種魚只有在同一場所集群,才可能使卵子和精子有足夠大的相遇機會。而且許多個體魚聚集在一塊進行交配、產卵,在遺傳因子擴散方面也起到了某些作用。

毫無疑問,這對於魚類繁衍後代、延續種族有著決定性的意義。

△內容來源:上海海洋生物科普館ECSFRI,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文

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專業水產知識,去關注可為漁業百家號!

歡迎留言評論,相互交流

相關焦點

  • 大一新生「成群結隊」,大三之後「獨來獨往」,究竟是為何
    大部分的大學生們,在大一期間,不管是去教室上課還是去食堂,大家基本都是會「成群結隊」,有的時候會整個宿舍集體行動,有的時候大家也是三兩結隊而行,很少有一個人獨來獨往的時候。但是到了大三或者大三之後,慢慢的就會變成一個人。
  • 為何一到晚上,烏鴉就成群結隊往故宮飛?裡面究竟有什麼?
    為何烏鴉會落戶故宮呢?別急,咱們今天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此事被傳得有鼻子有眼,尤其是人們在傍晚看到烏鴉成群結隊地飛回紫禁城時,更是在心中印證了這個想法。因為滿清一直有這個傳統,所以烏鴉才會成群結隊地飛往紫禁城。至今未走的原因有人又問了:「那清朝滅亡後,已經沒人給烏鴉餵食,它們為何還往故宮飛呢?」這是因為溥儀等人被趕出紫禁城後,紫禁城就荒廢下來。而烏鴉正好喜歡這種荒涼的感覺,所以才一直沒走。新中國成立後,北京城高樓林立,城市出現了「熱島效應」。
  • 神秘的海洋:魚類也嚮往光明?趨光現象之謎如何解釋?
    人類永遠都希望朝著光明的地方前進,在水裡生活的魚類也是一樣的,它們會有趨光的現象。這種現象到底是怎樣的呢?有著怎樣的謎底呢?人類捕食魚類的歷史十分悠久。在長期的捕魚活動中,漁民發現了魚類的一種非同尋常的特性——趨光。
  • 為何被稱為海洋「最傻」魚類,至今還沒有滅絕?專家:原因太現實
    其實除了動物之外,生活在海洋裡的魚類,也有一種傻的可愛的魚,這種魚偏偏體型還很大,樣子都呈現傻萌傻萌的,很是逗人。而且海洋裡面本就有著各種兇猛的魚類,為何被稱為海洋「最傻」魚類,至今還沒有滅絕?專家:原因太現實。這個傻萌傻萌的魚,他的名字也傻傻的叫做翻車魚。
  • 「猛獸總是獨行,牛羊才成群結隊」?
    「猛獸總是獨行,牛羊才成群結隊」?魯迅先生《春末閒談》裡的原話是「猛獸是單獨的,牛羊則結隊」。初識這句話,不知出處,滿心認為或許這樣桀驁不馴的語氣,這麼特立獨行的表達方式才是真正的魯迅先生。也就是「猛獸總是一隻一隻獨處的,牛羊則是成群結隊的」。換句話來說,魯迅先生認為獨處的是「猛獸」,而牛羊是「成群結隊」的。傳播過程中被曲解成「猛獸總是獨行,牛羊才成群結隊」之後,整句話充滿了感情色彩,語義也隨之變成了反對人們「成群結隊」,鼓勵個體「獨行」成為「猛獸」。之所以被曲解,或許因為曲解後的語義更「酷」?
  • 新野這個地方 成群結隊的燕子夜宿電線上
    內容來源 | 新野FM998成群結隊的燕子,在空中飛來飛去,然後飛落站在電線上,不一會兒,越來越多的燕子從四面八方飛來
  • 猛獸總是獨行,牛羊才成群結隊?
    看了「猛獸總是獨行,牛羊才成群結隊」,你是不是有種自由主義、個人英雄主義的快感?你會得出「獨行的才是野獸,成群的是牛羊」這種優越感。實際上,魯迅先生的原文是:「猛獸是單獨的,牛羊則結隊;野牛的大隊,就會排角成城以御強敵了,但拉開一匹,定只能牟牟地叫。人民與牛馬同流——治之之道,自然應該禁止集合」。
  • 「鷸蚌相爭」當中的「鷸」 最近成群結隊地到揚州了
    眼下正是候鳥遷徙季,成群結隊的鷸鳥正從揚州經過。這不,就在昨天,在臨江路一處池塘,記者就「偶遇」了一群鷸鳥。遷徙 數以萬計候鳥從揚州經過候鳥遷徙,有不同的遷徙路線。揚州位於東部候鳥遷徙通道,每年都會有數以萬計的候鳥從這裡經過。在這個季節,抬頭向天,也許你就能看見成群的候鳥向北飛。
  • 《動物之森》魚類大全 全魚類資料圖鑑
    > 導 讀 集合啦動物森友會是目前玩家比較關注的一款遊戲,很多玩家都喜歡玩這款遊戲,那麼各位小夥伴們知道動物之森全魚類有哪些嗎
  • 為保護全球魚類多樣化 歐洲編制魚類基因地圖
    瑞士《一瞥報》18日報導稱,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攜手多家歐洲高等學府最近公布了一張特別的世界地圖——魚類基因多樣化世界地圖。這是全球首張此類地圖,有利於保護全球魚類多樣化。   資料圖:水下世界。資料庫中共記錄了3815種海洋魚類和1611種淡水魚類。科學家以每200平方公裡為單位,對各地水體的魚類多樣性做出評估。  科學家發現,全球魚類基因多樣性分布並不均衡。海洋魚類基因多樣性最突出的地區是西太平洋、北印度洋和加勒比海一帶,這些地區水溫較高,更有利於提高多樣性。淡水魚類基因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則在南美洲。
  • 世界上最大的魚類和最小的魚類
    世界上最大的魚類---鯨鯊,又名鯨鮫、豆腐鯊、大憨鯊,是目前世界上體型最大的魚類,屬於軟骨魚綱鬚鯊目鯨鯊科。「鯨鯊」這個名稱來自魚類生物學,表示鯨鯊的體型與鯨魚一樣龐大,而且它們跟許多鯨魚同樣都是濾食動物。
  • 天諭手遊汐願之海魚類坐標圖鑑大全
    天諭手遊汐願之海魚類都分布在哪裡?天諭手遊汐願之海魚類的坐標位置在哪?很多小夥伴不清楚天諭手遊汐願之海魚類如何找,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攻略解析。天諭手遊汐願之海魚類分布大全1、小丑魚:需完成生生不息任務解鎖、成群分布:只要解鎖,珊瑚海到處都是2、彩虹火箭:扁平、五顏六色像彩虹分布:珊瑚海——珊瑚廣場3、奇異彩筆魚:彩筆肯定和彩虹在一起啦分布珊瑚海——珊瑚廣場4、鬼紋皇后:成群、主呈黑色分布珊瑚海——珊瑚廣場
  • 40%的魚類被迫滅絕,它們或無法繁殖,人類是幕後黑手
    40%的魚類被迫滅絕,它們或無法繁殖,人類是幕後黑手 雖然如今人類對於海洋的探索,尚不足10%,不過,海洋卻為人類提供了豐富的資源,特別是水產資源,它大大的豐富了人類的餐桌,同時,海洋生物也是地球生態系統中最重要的環節之一,如果它們出現了危機,那麼極可能會猶如「多米諾骨牌」一般,引發一連串的反應
  • 猛獸總是獨行,牛羊才成群結隊背後的邏輯
    猛獸總是獨行,牛羊才成群結隊。應該如何看待這句話,就是一切為了生存和更好的生存。捕食者和被捕食者都有一種微妙的平衡,如果自然中猛獸也像牛羊一樣成群結隊的出現,那麼食物從何而來,必然會演化為之前比較弱的捕食者變為食物,其中道理正好和前幾天寫的文章世界不需要太多富人的邏輯不謀而合。規則中往往沒有絕對的實力,有的只有強和更強,弱者為肉強者食之,不只是一種規則,更是一種在一個更大範圍內穩定的基本需求。
  • 《動物森友會》碼頭懸崖魚類價格是多少 魚類價格匯總
    導 讀 《動物森友會》中的碼頭地區和懸崖地區還是有很多魚的,但是很多玩家都不太清楚碼頭和懸崖的魚類價格到底怎麼樣
  • 魚類洄遊是誰提出的呢?洄遊對於魚類有什麼重大意義
    說起魚類洄遊,我們要先知道什麼是魚類洄遊。所為魚類洄遊科學上講就是指魚類因為生理因素,遺傳因素和外界環境等因素的影響下引起的周期性的定嚮往返運動。科學依據就是,某些魚類在繁殖季節,經過遙遠的路途由越冬地遊向產卵地。這種運動的結果是魚類找到適合自己後代生長繁育的場所。從而使種族得到延續。這也是魚類生存的必不可少的關鍵因素。
  • 魚類時代又添新丁
    圖1 布龍魚及其生態環境復原圖 泥盆紀,又稱為 「魚類的時代當時的有頜脊椎動物被分為盾皮魚類、棘魚類、軟骨魚類和硬骨魚類四大類群,其中的一類產生了包括人類在內的陸生脊椎動物的祖先。在泥盆紀的魚類大家庭中,盾皮魚類是較為繁盛的類群,它們的體型大小各異,一般體長不足1m,以中小型者居多,而到泥盆紀晚期,出現了較大的盾皮魚類,他們中最大可達10m左右,比如,大家熟知的鄧氏魚, 即屬於大型盾皮魚類。
  • 《元氣騎士》魚缸魚類武器如何獲取 魚缸魚類武器獲取攻略
    ,你知道這個魚類武器怎樣獲得嗎?下面就讓九遊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魚缸魚類武器獲取方法吧~ 元氣騎士魚缸... 元氣騎士是一個高人氣冒險遊戲,最近遊戲基地更新了一個新建築——魚缸,據說能在魚缸中獲得一個魚類武器,你知道這個魚類武器怎樣獲得嗎?
  • 集合啦動物森友會魚類圖鑑 動物之森魚類價格一覽
    集合啦動物森友會魚類圖鑑,相信很多玩家都知道,在遊戲裡面手機有個魚類的圖鑑,平時我們在河道大海釣的魚都會記錄在魚類圖鑑裡面
  • 《集合啦動物之森》魚類價格怎麼樣 魚類價格介紹
    導 讀 在NS動物森友會中釣魚並出售魚是玩家獲取金幣的途徑之一.而哪些魚類的價格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