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何時開始,同學們在寫作文時總會引用一些人物素材,貝多芬,居裡夫人,達文西,牛頓,這些素材似乎備受同學們的青睞,常常成為同學作文裡的「常客」,被一批又批的同學從小學用到初中,從初中又留用到高中,如此往復,樂此不疲……也曾多次成為考場上那些絞盡腦汁、苦想素材考生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就這些小學生都滾瓜爛熟的名人還在寫?你不煩老師批著都煩。
總結了一下適合寫在作文裡的名人有這麼幾種:
一:比較有名,而且很切合題目的名人,最好有名言和其他人對他的評價,比如霍金:永遠仰望星空的巨人,家喻戶曉,開頭不寫名字,只寫名言和事例,事例要精短美,最後點出名字寫感悟,老師一眼就知道你在寫誰,但是你依舊能吸引老師的眼球,給人一種有有文採的感覺,都寫這個名人,但你就是寫得好,分就比較高。
二:比較小眾的名人,顯得自己知識面廣,而且能精煉語句,寫的長,在議論文中插一小段抒情,顯得文採很高,小眾名人給批卷老師帶來新鮮感,更容易吸引眼球,比第一種更容易脫穎而出,比較大眾名人寫的人太多,你想比其他人強是不容易的。
分享一些名人素材供大家參考。
1.林清玄——菩提樹下的修行者
2.周有光——老驥千裡,豁達人生
3.臧克家——愛國詩人
4.李宗偉——不懼失敗,勇克挫折
5.曾國藩——堅守反思,永不言棄
作文高分名人的選擇很重要,但是文章的文採和字跡遠比它重要的多,你文採好,再爛大街的名人你也能奪人眼球,但是我覺得大部分人是做不到這樣的!所以就名人選擇上耍一點小手段,家喻戶曉的名人不要出現在作文中,除非他(她)非常切題且你想不到太多的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