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一冷,你們是不是都掏出了保溫杯開始冬日養生生活?
不過,喜歡用保溫杯泡紅棗枸杞的朋友要注意了,因為一不小心手裡的保溫杯就會變身「炸彈」。
前段時間新聞就有報導過「保溫杯爆炸事件」:女孩用保溫杯泡紅棗,忘了喝,結果十多天後再打開時被杯蓋炸傷了眼球。
紅棗泡水後適合真菌繁殖,而保溫杯密封性又好,存放時間長了就會發酵產生膨脹性氣體,使杯中氣壓增大,突然擰開很容易發生爆炸。
除了紅棗,其實胖大海、牛奶、果汁等都不適合放保溫杯裡,之前也發生過西瓜汁在保溫杯裡爆炸的事情。
保溫杯最合適的,還是拿來裝熱水。要是實在想泡點什麼,也最好現泡現喝,並且及時清理乾淨。
很多時候我們真的不要小看生活中這些小細節,都有可能導致十分嚴重的後果。
所以今天想來跟你們聊聊,我們身邊一些容易被忽略致命隱患。
01
有明火的情況下不要使用殺蟲劑
殺蟲劑屬於易燃易爆品,遇到明火很可能會發生爆炸。
比如在廚房裡用殺蟲劑的話,只要一遇到正在工作的燃氣型熱水器,煤氣灶甚至是蠟燭,而且噴灑到了一定的劑量濃度值就會發生燃爆。
在開著燃氣的模擬廚房中不斷噴殺蟲劑,最終導致大爆炸
所以殺蟲劑也不要跟電蚊拍一起使用,電蚊拍的電火花跟可燃性殺蟲劑相遇,那就是一場火光大秀。
02
自熱火鍋也可能是致命火鍋
自熱火鍋現在是很多人的新寵,說實話雙十一時我也趁機囤了不少。但吃自熱火鍋時要是不注意,也有爆炸風險……
自熱火鍋的蒸汽溫度可以達到200℃,如果蓋子上的透氣孔被堵塞,則很容易造成爆炸。
另外,在玻璃桌上吃自熱火鍋也是十分危險的行為。成都一名小夥子就因為在玻璃桌上吃自熱火鍋,導致桌子溫度過高炸碎了。
03
小心鋼化玻璃自爆
既然上面提到「玻璃」,我們就接著講一下「玻璃爆炸」這件事。
玻璃門自爆傷人的意外一直發生,「維權小張」還因為這件事成了網紅。
碎開的玻璃殺傷力十足,要是割到眼睛等重點位置後果真的不堪想像。
更慘的是鋼化玻璃自帶千分之三的自爆機率,就是說就算你什麼也不做,它也可能突然就爆了。
所以家裡的鋼化玻璃門一定要貼上防爆膜,雖然不能防止玻璃自爆,但起碼爆了後玻璃不會飛濺劃傷人。
04
電熱毯別折起來放
電熱毯裡的電熱絲折曲和來回揉搓,會造成短路或斷裂,還可能會過度發熱引起火災,所以電熱毯不管是使用還是存放時都記得不要摺疊!
正確的存放方法是把電熱毯捲成筒狀,並且不要在上面壓重物。
05
不要推著嬰兒推車上扶梯
雖然扶梯上已經明令禁止使用嬰兒推車,但很多人還是沒有重視這件事的危險性。
傾斜的扶梯沒辦法提供一個穩定的支撐,在階梯狀的扶梯上,嬰兒推車是處於懸浮狀態,一不小心就會連人帶車翻下去。
06
學步車的安全隱患也很大
孩子沒有足夠的能力控制學步車,一旦在移動過程中遇到障礙,輕則跌倒擦傷,重則摔下樓梯導致骨折甚至顱內出血。
加拿大禁止嬰兒學步車的製造、銷售和進口,中國衛生部也曾發布《兒童跌倒幹預技術指南》,明確建議不要使用嬰兒學步車。
07
不要再讓寶寶用脖圈遊泳
前段時間看到了一則很令人心痛的新聞:一名剛滿月的女嬰在家長的監護下在家裡戴脖圈遊泳,結果不幸窒息身亡。
「嬰兒脖圈遊泳」是近年育兒圈的當紅炸子雞,但脖圈,其實不是什麼好玩意。
脖圈的大小很難控制,過緊的脖圈容易壓迫頸動脈竇,脖圈過松又容易導致寶寶滑落,有溺水危險。
而且嬰兒的脖子還未發育完全,頸椎非常脆弱,操作不當就會損傷。
英國遊泳教師協會(STA)發表的《嬰兒頸圈漂浮的潛在風險》裡就指出:當嬰兒使用頸圈懸垂在水中時,尤其是5個月以下的嬰兒,會造成頸部椎骨受壓以及韌帶和肌肉拉傷的問題。
08
加溼器用不好也很「致命」
加溼器內部溼度高又封閉,容易滋生真菌和黴菌,要是不及時清理就是個大型細菌培養皿,導致咳嗽、咳痰、胸悶,嚴重的會出現呼吸困難。
而且注意不要隨便往裡面加東西,醋、板藍根、精油之類的,這些東西正常使用沒事,但經過霧化後會刺激我們的呼吸系統,還會傷害肺。
09
不要直接蹲在馬桶上
很多人覺得公共馬桶髒,喜歡直接蹲在馬桶上上廁所。
貓可以這麼做,但你不行
但馬桶沒你想像中那麼堅強,分分鐘裂開給你看。
新聞裡因為踩裂馬桶而受傷的事件並不少見。馬桶爆裂後的碎片十分鋒利尖銳,要是割傷動脈甚至會危及生命。
10
碳酸飲料不要放冷凍櫃
沒有人能抵擋冰闊落帶來的快樂,但可千萬不能因為心急就把可樂等碳酸飲料放到冷凍櫃裡。
碳酸飲料結冰後體積膨脹,同時液體中溶解的二氧化碳溢出,雙重作用下,罐內壓強增大,很可能會導致罐體受壓破裂,甚至還可能會在開啟一瞬間爆炸。
11
騎自行車/電動車不要穿長裙
穿短裙騎車容易走光,那我穿長裙就沒事了吧?
快停止你這個危險的想法!
長裙裙擺要是被卷進車輪或齒輪裡,分分鐘毀容骨折,後果可不是開玩笑的。
12
電動車不要在室內充電
電動車一定一定不要在家裡、樓道等室內環境充電。
電動車電池一旦燃燒起來,將一發不可收拾,產生大量的毒煙氣,導致人員逃生困難,還會引發窒息。
13
坐汽車後排也要系安全帶
安全帶,不是汽車前排的專屬。既然後排也安裝了安全帶,那就不要浪費,系上吧。
說到底就是小命要緊,我們可以來看看萊斯萊斯的40公裡撞擊實驗,當撞擊發生時,沒系安全帶的「乘客」直接從後座飛到前座,然後撞到擋風玻璃上。
不要以為坐後排有多安全,繫上安全帶才是最安全的!
最近很多新聞都讓我感到生命實在是太脆弱了。
所以你們平時不要粗心,多注意身邊的安全隱患,也多給身邊的人提個醒。
畢竟,平平安安才是硬道理!
圖 | 微博、網絡
來源:有品生活(ID:pinpinlife)
點個「在看」
給身邊的人提個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