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通信系統中常見的RF幹擾原因

2020-12-06 RFID世界網

可能造成射頻幹擾的原因正不斷增多,有些顯而易見容易跟蹤,有些則非常細微,很難識別發現。雖然仔細設計基站可以提供一定的保護,但多數情況下對幹擾信號只能在源頭處進行控制。本文討論射頻幹擾的各種可能成因,了解其根源後將有助於工程師對其進行測量 跟蹤和排除。

射頻幹擾信號會給無線通信 基站覆蓋區域內的移動通信帶來許多問題,如電話掉線、連接出現噪聲、信道丟失以及接收語音質量很差等,而造成幹擾的各種可能原因則正以驚人的速度在增長。

如今最新最先進的複雜電信技術還必須與舊移動通信系統(如專用無線通信或尋呼等)共存於一個複雜環境中,其中多數舊系統在以後若干年裡還將一直用下去;與此同時,其它無線 RF"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color: rgb(208, 92, 56); background: transparent; touch-action: manipulation; cursor: pointer;" target="_blank">RF 設備如數字視頻廣播和無線區域網等又會產生新的可能使通信服務中斷的信號。由於環境限制越來越大,眾多新業務競相擠佔有限的蜂窩站點,使得蜂窩信號發射塔上豎滿了各種天線。而隨著我們越來越多地通過行動電話聯繫、在網際網路上觀看多媒體表演和進行商業貿易,甚至不久我們的汽車、冰箱和電烤箱也將使用 RF 信號互相交流,通信的天空將變得更加擁擠。

引起 RF 幹擾的原因

大多數幹擾都是無意造成的,只是其它正常運營活動的副產品。幹擾信號只影響接收器,即使它們在物理上接近發射器,發射也不會受其影響。下面列出一些最常見的幹擾源,可以讓你知道在實際情況下應該從何處著手,要注意的是大多數幹擾源來自於基站的外部,也即在你直接控制範圍之外。

·發射器配置不正確

另一個服務商也在你的頻率上發射信號。多數情況下這是因為故障或設置不正確造成的,產生衝突的發射器服務商會更急於糾正這個問題,以便恢復其服務。

·未經許可的發射器

在這種情況下,其它服務商是故意在與你同一個頻段上發射,通常是因為他根本沒有拿到許可。他可能在一個頻段上沒有發現信號,於是假定沒有人在使用該頻段,於是擅自加以利用。發放許可的政府機構通常有助於趕走這類無照經營者。

·覆蓋區域重疊

你的網絡或其它網絡的覆蓋區域在一個或多個信道上超過規定範圍。天線傾斜不正確、發射功率過大或環境變化等都會引起覆蓋區域重疊,如某人砍掉了一片樹林或推倒一個建築物,而這些原本可以阻擋另一位置上所發出的信號。

·自身信號互調

兩個或兩個以上信號混在一起後會形成新調製信號,但卻不是任何所希望的信號。最常見互調是三次信號,例如兩個間隔為 1MHz 的信號會在原高頻信號之上 1MHz 和低頻信號之下 1MHz 各產生一個新信號,如果原來兩個信號分別處於 800 和 801MHz 頻段,則將在 799 和 802MHz 出現三次信號。

·與另一發射器信號互調

互調幹擾也可能由於一個或多個外部無線信號通過天線饋送同軸電纜 ,然後進入造成衝突的發射器非線性終端放大器 造成,外來信號相互混雜並與發射器自己的信號混在一起,形成一個看上去像是通信頻段中的「新」頻率互調信號(經常都是不希望的)。

也可能由兩個外部信號產生幹擾信號,而造成衝突的發射器本身的信號沒有參加,外部信號只是正好用到發射器的非線性級而混在了一起。在這種情況下,混在一起的兩個信號沒有一個有問題,肇事者是發射器。

解決這個問題有點難度,因為它要求對看上去工作正常的發射器進行改動。需要增加一個窄帶濾波器 以儘可能衰減外面的信號,再加一個鐵氧體絕緣子使 RF 從發射器傳送到天線並衰減饋線上返回的信號。在同時使用多個不同頻率的發射塔上,業主經常要求所有發射器都安裝這類濾波器和絕緣子。

·生鏽的圍牆 / 房頂等造成的互調

發射器並不是互調信號的唯一滋生地,非線性連接也可能是附近生鏽的白鐵皮房頂或圍牆。當無線發射功率很大時,房頂各部分之間生鏽部分將起到非線性二極體 的作用,像這種來自物理結構的互調影響很難阻止,因為它們因天氣狀況而異,風會把金屬生鏽部分壓在一起或分開,雨則改變鐵鏽特性。嚴重影響通信的必須進行維修或替換,以恢復可靠的通信連接。

·天線或連接器中的互調

有時即使同軸電纜或天線本身一點很小的腐蝕也會產生問題,儘管還不足以引起信號丟失或 VSWR 問題,但腐蝕會像一個品質很差的二極體一樣造成細微互調。如果附近有幾個大功率發射器,那麼產生的互調會強到足以幹擾移動手機與基站之間的微弱通信信號。找出這類問題根源最難的地方在於鬆開天線系統一個連接器會打亂氧化 程度並暫時使問題中止,此時你必須花更多時間認真記錄旋鬆或擰緊的是哪一個連接器並在每步之後進行試驗以確定它是否就是罪魁禍首。

·正規發射器超載

發射器發出的任何頻率強信號都會使鄰近系統超載,唯一解決辦法是在接收器天線電纜上安裝一個濾波器,使希望的信號通過,而將超載信號衰減。

·鄰近發射器上相鄰信道功率

隨著分配的頻譜越來越擁擠,互相競爭的無線業務所分到的頻率越來越接近,從而使一個系統發射信道噪聲邊帶出現在或阻止另一個臨近接收信道的風險增加。如果發射器符合技術規範要求,則需要更改信道或增加發射器和接收器之間的物理分隔。

·廣播發射器諧波

大功率源如商業廣播電臺等會產生大功率信號諧波,例如一個 5MW 發射器很容易產生 5W 諧波,足以幹擾附近的移動通信。如果該發射器符合所有規範和政府規定,那麼唯一的解決方法可能只有遷移通信天線以避開發射器,或者重新分配頻率方案使得造成衝突發射器附近的通信基站使用的是不受其諧波能量影響的信道。

·「老爺」級 STL 用戶

在蜂窩系統出現之前,900MHz 和 1,400~2,200MHz 波段通常分配用於廣播電臺的演播室與發射器連接(STL)。政府現已將這些頻率重新分配給蜂窩運營商,但是他們常常又沒有限制老用戶,而讓他們繼續在沒有衝突的頻率上運營。當在這些頻段開展新的蜂窩業務時,那些發射器應該轉向新頻率,但有些還需要加以「提醒」。

·音頻整流

在極個別地方,基站控制器端還在使用模擬音頻輸入傳送給無線輸出,因此會受到附近 AM 廣播或短波電臺強信號的影響。AM 信號可能進入音頻電路 後並被整流,使得電話交談中混入廣播音頻信號。在與基站連接的音頻部分周圍進行良好屏蔽應能解決這個問題。

認識幹擾源類型

幹擾可以按其自身特性進行分類,也可以按它對基站和手機通信的影響來分,衝突頻率是顯示幹擾源和幹擾結果最常用的指示器。

·頻外幹擾源

這是一種主要幹擾,包括一些與接收器頻率相近而不相同的強信號,強度很大足以影響輸入。這些信號通常很接近預定頻率,因為接收器輸入濾波器會濾掉其它相差太遠的信號。

讓我們來看一看接收器受到的兩種影響。一種是前端阻塞,它由於強信號進入接收器使第一級(前置放大器或混頻器)過載完全飽和引起,這樣會使更強信號無法接收。另一個影響是減感效應,附近的信號進入接收器後被 AGC(自動增益控制)發現或者啟動限制器電路,造成增益下降。接收器表現得就像是靈敏度降低,因此微弱信號會丟失,對強信號的信噪比也將減小。

·頻內幹擾源

第二類幹擾包括和預定通信信號頻率一樣的信號(無論強弱),通常由下列情況引起:

·正常手機信號超出其預定範圍

·發射器故障或配置不當

·正常發射器的信號諧波

·其它電氣裝置輻射出的無意幹擾信號

·頻外幹擾源產生的頻內影響

這類幹擾源最難跟蹤,看上去是在頻率內的信號,但卻沒有明顯的幹擾源,例如兩個或以上在其自己頻率上完全正常的信號在非線性元件內混合後形成的互調信號。

·有意幹擾

不懷好意的故意幹擾通常是在信號頻率內,表現得更像是一個配置不當的發射器。我們將它單獨分類是因為它通常具有特別難以捉摸和有害的特性。

有這樣一個有意幹擾的例子,有人在叢林山上某處遠距離攻擊一個雙向無線轉發器系統。系統開始時在其輸入頻率上收到一個非常微弱的信號(其中正確的音頻解碼激活了轉發器),只在夜間出現,該信號一直留在空中,最後使轉發器超時繼電器 失效並使系統癱瘓直到早晨信號消失。幹擾源特別難查找是因為信號太弱而無法發現,並且它只在夜裡發射。最後找到時才發現幹擾源是位於轉發器天線杆附近一棵樹頂上的一個帶小型太陽能電池板的微型發射器,發射器白天關閉,其太陽能電池 板則利用此時給電池充電。

·諧波

上面幾種還是指相對乾淨的原始信號,在實際情況下,信號中還有強到能產生幹擾的基頻諧波,例如美國甚高頻電視發射器就要求安裝一個濾波器將其諧波至少減小到主載波 60dB 以下。最麻煩的諧波是三次諧波,因為它很容易由發射器中小的非線性元件產生。一個在 621.25MHz 下工作的 5MW 電視信號發射器,其三次諧波為 1863.75MHz,即使在 60dB 以下(濾波之後)三次諧波還有 5W!從俯瞰城市的高處發出這種頻率和功率信號很容易給全城蜂窩移動通信信號帶來極大破壞。

諧波信號還有一個特性使它更難辨識其來源。產生諧波的乘法過程會改變頻譜圖,其寬度和偏差都要乘以和載波頻率一樣的因數。例如一個位於 157.54MHz 下 13kHz 寬的雙向無線 FM 信號的 10 次諧波為 130kHz 寬,基波只有 5kHz 偏移在諧波頻率 1575.4MHz 下會變成 50kHz。如果這種發射器與一個基站共用一個發射塔,其 10 次諧波將完全覆蓋 GPS 接收器,使基站癱瘓。對一個 100W FM 發射器,總共需要約 195dB 的衰減才能避免這種幹擾,要用天線隔離和濾波器抑制才能實現。

本文結論

我們討論了移動通信系統中常見 RF 幹擾產生的原因,並提出一些排除故障的方法。有了比較多的了解後,工程師就能更好地應用新的幹擾測量工具來認識和跟蹤幹擾源。

1

相關焦點

  • 青海查處大面積幹擾公眾移動通信案件
    本報訊 近日,青海省無管辦接到青海移動申訴,稱其設置在西寧海湖新區萬達廣場的公眾移動通信基站受到有害幹擾,嚴重影響通信質量,造成大量用戶投訴。幹擾為擅自設置手機信號放大器所致,請求予以查處。
  • 廣西梧州:1天查處2起移動通信基站被幹擾案件
    7月20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無線電監測中心(以下簡稱中心)收到中國移動梧州分公司幹擾申訴,稱其設在長洲區國龍大酒店、萬秀區和平路小區2個區域的移動通信基站受到較大外來無線電信號幹擾,請求無線電管理機構給予查處。
  • 河北張家口:「兩會」期間迅速查處1起移動通信受幹擾案件
    「兩會」期間,張家口無管局加大電磁環境清理整治力度,對重要業務頻段開展重點監管,5月28日,聯合公安部門快速查處1起移動通信受幹擾案件。 5月下旬,張家口無管局接到市聯通公司幹擾投訴,反映公眾通信網受到不明信號幹擾。
  • 福建南平:做好5G公眾移動通信基站與無線電監測站幹擾協調工作
    10月28日,,南平市無線電管理局組織國家無線電監測中心福建監測站、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南平分公司召開5G公眾移動通信基站幹擾協調工作會議工作會議。 會上,國家無線電監測中心福建監測站介紹無線電監測站的保護需求及相關幹擾保護方案建議。
  • 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組織召開校園移動通信幹擾器與公眾移動通信網絡...
    為貫徹落實「協作2020·淨空行動」有關工作部署,進一步規範全省校園幹擾器的安裝使用,維護良好通信秩序,2020年12月3日上午,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以下簡稱「省工信廳」)組織召開校園移動通信幹擾器與公眾移動通信網絡幹擾協調會。
  • 黑龍江佳木斯:迅速排查1起GPS屏蔽器幹擾公眾移動通信案
    2020年6月16日,黑龍江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佳木斯無線電管理機構成功查處一起擅自設置使用的GPS屏蔽器幹擾公眾移動通信案件。這是繼部無線電管理局在全國範圍內部署嚴查非法設置使用具有幹擾GPS信號等功能的無線電發射設備、保護航空等頻率使用安全專項工作之後,黑龍江省查處的首起相關案例,有效維護了空中電波秩序。
  • 衛星移動通信現狀與未來發展
    本文主要通過介紹衛星通信系統的組成及其衛星通信特點,對衛星通信發展現狀從靜止軌道衛星通信系統、中軌道衛星通信系統和低軌道衛星通信系統介紹一些典型衛星通信系統,最後從5G衛星通信融合、空天地海一體化通信及其智能移動通信等講述未來發展趨勢。
  • 聚焦|美國的軍事通信系統
    但是,你也許不知道,今天的移動通信網絡的前身正是美軍的MSE (Mobile Subscriber Equipment,美軍移動用戶設備系統)。 沙漠風暴行動中的MSE移動通信車 通信技術很多都是從軍用發展到民用的,軍事通信通常領先於民用通信。
  • 無線通信系統的「皮姆粒子」,無源互調
    打開APP 無線通信系統的「皮姆粒子」,無源互調 騰訊新聞 發表於 2020-03-23 13:51:49 這裡的「PIM」指的是Passive Intermodulation——無源互調,在無線通信系統中是一項非常關鍵的指標。聽起來似乎非常高大上,下文就為您做進一步闡述。 PIM無源互調,實質上是無線系統中的一種信號幹擾。PIM是幾乎所有無線網絡都存在的普遍問題,但是對於分布式天線系統(DAS)網絡和LTE網絡而言,卻是一個能夠造成極大破壞的重大問題。
  • 電磁幹擾在電磁波頻譜中的劃分介紹
    二、電磁幹擾的頻譜分布 信息化社會的電磁環境異常複雜,而且愈來愈複雜。電磁幹擾分布在整個電磁波頻譜。如果按最常見的幹擾的頻譜來劃分,則可粗略分為以下幾個頻段: 1.大家同意將IEMI定義為:為了恐怖和犯罪的目的,惡意的製造電磁能量,對電器和電子系統和設備產生噪聲和信號,因而擾亂、中斷、或者破壞這些系統和設備。在這個定義中沒有明確提及黑客,但在在大多數國家,為了商業利益而對「娛樂」系統的攻擊,都是非法的。 IEMI的威脅是確實存在的。恐怖活動對世界的威脅正在增加,IEMI是一種新的恐怖手段。可以隱蔽的、穿過許多物理障礙(如牆壁、國界等)實施攻擊。
  • 移動通信基站的輻射有多大?
    ,移動通信基站建設需要不斷擴大和升級,但隨著基站的不斷增加,市民的擔憂也隨之而來。移動通信基站的電磁輻射是否對人體有危害?基站越多,輻射是否越大?一起來看看專家的回答。鄭報融媒記者 李冬生環保部門有嚴格標準,對健康無危害隨著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消費者的生活越來越方便快捷,網上購物、外賣點餐、上網衝浪……每天都在刷新著人們的生活。然而,這些方便快捷都是建立在網絡暢通的基礎之上。要保障網絡通暢,通信運營商就要建設數量不少的基站。
  • 國家電網考試專業師資出題,通信類:通信系統一般模型
    在無線信道中,信道可以是自由空間;在有線信道中,可以是明線、電纜和光纖。信道既可以給信號以通路,也會對信號產生各種幹擾。噪聲源是信道中的噪聲及分散在通信系統其他各處噪聲的集中表示。噪聲是隨機的,形式多種多樣。
  • 無線通信最關鍵技術有哪些 無線通信技術應用介紹【詳解】
    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無線通信領域,運營商為了購買帶寬資源的使用權、建設戶外的移動覆蓋投入了大量資本。因此他們一直難以涉足於室內領域。而且,所有現行的第二代數字無線通信系統都主要著眼於提供以話音為主的業務。這就在過去的若干年中將室內的數據通信業務拱手讓給了有線通信系統。  在未來十年,提供寬帶數據業務的室內無線接入將成為無線通信領域最重要的議題。
  • 第四代移動通信系統(TD-LTE)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
    5G時代,中國移動充分發揮在全球通信領域的產業影響力,推動我國主導的TDD技術成為5G系統的基礎和主流;牽頭5G國際標準關鍵項目61個,位居全球運營商首位;獲得5G專利超過2000件,推動2.6GHz產業鏈與 3.5GHz產業鏈成熟度基本持平以及SA(獨立 組網)端到端產業逐步成熟。
  • 黑龍江綏化:查處1起信號屏蔽器幹擾移動通信基站案
    7月3日,綏化無線電管理機構收到中國電信綏化分公司幹擾申訴函,稱其位於綏稜縣出入城防疫卡口的蜂窩基站受到不明幹擾,影響到附近電信手機用戶掃描健康碼,對疫情防控工作帶來較大影響。 接到投訴後,綏化無線電管理機構立即抽調執法和監測力量第一時間趕往現場。
  • 如何避免無線通信時的同頻幹擾?
    在物聯網高速發展的現在,各個頻段的應用幾乎達到了極致,這就導致了不同模塊之間的相互幹擾,對於濾波以及抗幹擾性的要求不斷提升。如何避免同頻幹擾,成了困擾眾多工程師的難題。
  • 東道爾水處理:DCS系統操作和6種常見故障解析
    一般常見故障,可以從以下6個方向入手。一、通信網絡故障通信網絡類故障一般易發生在接點總線、就地總線處或因地址標識錯誤所造成。比較成功的是系統的節點總線布置方式。其同軸電纜的連接不是在通信模件的前面,而是在模件的後面,這樣當系統運行中處理通信模件故障時,可避免誤碰同軸電纜,造成網線斷路。同時,其同軸電纜除專門進行檢查,任何時候都不會去觸動,可防止因多次插拔同軸電纜的插頭造成鬆動,增加其故障的可能。
  • 南陽一市民私自安裝手機信號放大器幹擾移動基站被查處
    近日,南陽無線電管理局接到移動公司投訴,稱其在市區的6座基站上行頻率受到幹擾,嚴重影響周邊用戶正常通話,引起用戶大面積投訴,造成十分惡劣的影響。接到投訴後,南陽無線電管理局高度重視,立即組織執法和監測人員研究查處方案,部署查處行動。
  • 紅網會客廳丨「電波衛士」終極目標:沒有無線電幹擾
    目前,全省有無線電固定監測站139座,基本建成了無線電監測聯網,確保了日常無線電監測的需要;此外,還有移動監測站、可搬移式監測站、可攜式監測測向設備、無人機監測系統等多種設備,基本滿足幹擾排查和應急無線電安全保障工作的需要。投資近億元打造了全國領先的湖南無線電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為全省無線電管理和無線電相關產業發展發揮重要技術支撐作用。需要說明的是,無線電監測是進行電波監測,而並非監測窺探個人隱私。
  • 跳頻通信中的抗幹擾同步算法研究
    摘要:跳頻通信體制以其較好的抗幹擾和低截獲性能,在軍事通信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其中跳頻同步是該體制的關鍵技術之一。為提高跳頻通信系統抗幹擾性能,提出了一種具有自適應抗幹擾能力的跳頻同步方案,並給出了系統框圖及關鍵算法分析及性能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