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提醒」出現四種包塊 要警惕肺癌

2021-01-07 每日甘肅

【醫生提醒】

出現四種包塊 要警惕肺癌

任琳賢

肺癌一直被稱為「頭號腫瘤殺手」,發病率、死亡率常年高居我國惡性腫瘤排行榜首。早期肺癌常常不會表現出明顯症狀,即使隨著病程進展出現胸痛、咳嗽等,也容易與其他慢性呼吸道疾病混淆。而對於肺癌高危人群來說,身體上的四種「包塊」,一定要警惕。

淋巴結節 淋巴遍布全身,是免疫系統的重要一環,與炎症、感染有關,例如扁桃體炎發病較重時,我們能摸到下巴處的淋巴結有明顯腫大。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腫瘤科主任醫師尤長宣表示,淋巴管是惡性腫瘤的轉移通道之一,一些肺癌患者的癌細胞在肺部近處局部擴散時,就會表現為鎖骨上區、頸部等處明顯的淋巴結節腫大,一般用手指去按時,會有硬硬的感覺。不過,對肺癌患者而言,如果出現淋巴結節腫大的徵象,就意味著到了肺癌晚期。

皮下結節 這是指出體表皮膚下出現「小硬疙瘩」,一般不會有什麼痛感,可出現在全身各部位。尤長宣介紹,皮下結節是肺癌遠處轉移可能出現的體徵之一,也都是在晚期出現。一般癌細胞隨著血液擴散到皮下組織,就可能會生長出類似結節的腫物。

杵狀指 表現為手指或腳趾的第一節變得肥厚,呈杵狀膨大,指甲也會突起變彎,且常伴有疼痛。尤長宣說,肺部缺氧會引起其他組織缺氧,長期缺氧會導致手指末端周圍的組織異常增厚,除了慢阻肺、肺氣腫等患者會出現杵狀指,部分肺癌患者也可能引發。值得注意的是,杵狀指的發生主要與肺部缺氧情況相關,並不代表癌細胞轉移,可出現在肺癌的各個時期。

乳腺增生 主要指男性的乳腺發育,明顯凸起變大,有時輕按有硬塊。尤長宣說,大細胞肺癌會破壞激素平衡,可能導致男性乳房腫脹,成為肺癌的隱匿信號。

「有些症狀看似與肺部無關,但可能會成為肺癌的表現,對於肺癌高危人群來說,一定要充分了解信號,同時做好肺癌的早期篩查和預防。」尤長宣說。45歲以上長期吸菸者,患有慢阻肺等慢性肺部疾病的人群,有腫瘤家族史的人群,長時間生活工作在霧霾高發地區和從事煤炭、石油、化工、水泥等粉塵汙染行業的人群等,最好每年進行一次低劑量螺旋CT篩查,這是最有效的肺癌篩查,胸片、血液腫瘤標誌物等只能作輔助診斷。

另外,儘量規避肺癌的風險因素,如外部空氣汙染,內部空氣汙染(吸菸、油煙、室內裝修)以及心理上的陰霾和不快。建議大家一定要儘早戒菸,空氣汙染嚴重時要戴口罩,室內要勤通風。此外,多飲水,保持膳食均衡、適量的有氧運動及規律的作息,也有助於我們維護肺部健康。

相關焦點

  • 肺癌早期毫無徵兆?醫生提醒:上半身的4個「信號」,可惜不注意
    醫生提醒:上半身出現4個症狀,可能是肺癌找上自己的」信號「1、久咳不愈咳嗽是很多呼吸道疾病都會出現的表現,例如支氣管炎,呼吸道感染肺炎等等疾病,都會出現咳嗽的症狀,但這些普通的疾病在經過治療休息後,就會緩解或消失,但是如果近期出現了持續性的咳嗽,乾咳等症狀,且在治療後沒有得到控制緩解,這就應該及時提高警惕,有可能是肺癌,找上自己的信號。
  • 【假肺癌】 糖尿病警惕致命假肺癌
    「假肺癌」會引發全身中毒、肺部大出血、氣胸的致命危機竟是一種「假肺癌」,糖尿病患者為何是它偏愛的人群,家中最熟悉的環境如何成了引發致命「假肺癌」的危險屋?肺部空洞會影響肺部進行氣體交換的能力,如果不及時治療,肺部空洞會越來越大,使患者出現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的症狀,感染還會破壞血管,引發全身感染和大出血。
  • 變肺癌的可能性大不大?醫生解答
    醫生提醒,CT查出肺部結節,是否會癌變,主要通過以下4點進行判斷01患者自身是否為肺癌高發人群查出肺部結節,尤其是惡性結節的人,如果你本身就屬於肺癌高發人群,請一定要注意了,這種情況下,發生肺癌的機率比常人要高出許多,那麼有哪些人群屬於肺癌高發人群呢?
  • 可能是肺癌嗎?別慌,醫生教你簡單判斷
    核心提示:  25歲的小王,一大早就拿著自己的CT報告,走到醫院跟前,說:醫生,我可能出大事了。  醫生很納悶,問:哪裡不舒服?  小王邊說邊把檢查單遞給醫生看,焦急地跟醫生說:聽說磨玻璃結節是肺癌,我這是不是呀?我是不是快死了?  醫生一看,肺結節,太過常見了,至於小王說的磨玻璃結節,也並非一定肺癌。
  • 查出肺癌,為何每年體檢結果都正常?肺癌有沒有潛伏期?醫生回答
    現在人對身體健康都比較重視,也知道了檢查的重要性,但是仍然有一些人,每年體檢的結果都是正常的,包括拍胸片都沒發現異常,等到身體開始咳嗽,在痰裡面還發現了血絲,這時才檢查出來患有肺癌,患者基本上都會醫生,這是什麼情況?為什麼自己之前拍胸片都是正常的?
  • 多留個心眼:肺癌患者出現這5個症狀,可能要懷疑腦轉移了
    肺癌治療,最怕出現腦部轉移,但肺癌腦轉移卻也是肺癌臨床治療中較為嚴重的病情,也是肺癌治療失敗的常見原因之一。而且與其它腫瘤疾病不同,其它器髒的腫瘤一般先到達肺部,才能轉轉移到大腦,多數腫瘤細胞都無法到達腦部。
  • 肺癌後期的骨轉移要警惕,可能是肺癌患者生活質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一旦患有癌症後生活質量嚴重下降,因此平日一定要警惕,因為肺癌患骨轉移的概率並且比較大,所以一旦到了癌症後期,如果出現骨轉移的時候,很可能是肺癌患者生活下降的主要原因。骨轉移是骨組織以外的惡性腫瘤經血行轉移至骨組織引起的骨損害、疼痛,癌症骨轉移一旦到這種情況的發生,基本是出現在癌症晚期,在這個時候就會導致癌症像骨頭的方向轉移,但是癌症也是沒有方向性的,一般情況下肺癌和乳腺癌發生骨轉移的機率比較大,因此可以簡單地概括為骨轉移時很可能是肺癌患者
  • 男子肩痛竟查出肺癌!醫生提醒:肩部有這些症狀,可能是大病
    據蕭山醫院健康網報導,近日,浙江52歲的王先生因為肩膀痛到醫院做檢查,本以為是肩周炎的王先生,最後卻被查出了肺癌晚期,這讓他覺得難以接受...王先生是一名老菸民,每天抽菸一包以上,平時稍有咳嗽。但由於年紀不大、身體一向健壯,王先生便從未把咳嗽當回事,也沒想過去做個體檢。
  • 10歲男孩腹部包塊患罕見腫瘤 醫生提醒:要學會「兩會自查手法」
    對此醫生表示,分析為外傷誘因導致腫瘤內出血而產生的突然增大。哈爾濱市兒童醫院普外二科主治醫生馬計超介紹,男孩剛剛來院的時候左側腹部膨隆明顯,觸及巨大腫塊,似小西瓜大小,腹部疼痛明顯,左下肢活動已經受限較為嚴重,呈被動體位。
  • 提醒:出現5種現象,要警惕
    提醒:出現5種現象,要警惕女性在青春期過後,隨著生長系統的逐步發育成熟,分泌物開始逐步增多。很多時候會發現,黏貼在內褲上,感覺髒兮兮的。由於在一個月經周期中,女性體內激素發生巨大波動,因此,在不同時期,分泌物會出現一些差異。
  • ...是惡性腫瘤男子反覆揉搓瘋長成「拳頭」專家提醒:不明性質包塊...
    背上多年來長了一個不痛不癢的小包,39歲的李先生疫情期間宅在家裡無事可做,總是用手揉搓它,沒想到僅三個月的時間,包塊就瘋長到拳頭大,到醫院就診後才知是惡性腫瘤。由於反覆人為刺激才導致腫瘤在短期內長成這麼大,切除腫瘤後背部會留下一個巨大的創面,只能再皮瓣修復。
  • 胃痛卻查出肺癌!醫生提醒:有些「胃痛」,不一定真是胃病!
    不久前一位83歲的患者,感覺飯量變差,時常胃痛,女兒帶他來到消化內科,想做個胃鏡看看是怎麼回事,結果卻被診斷出肺癌。明明是胃不舒服怎麼是肺癌?但醫生詳細了解他病史後發現了問題據陝西白水消化病醫院主治醫生孫慧婷介紹,前幾天,他們急診室也來了一位患者,說晚上胃痛難忍,在家吃胃藥無效。醫生看他口唇青紫,給他詳細檢查後,建議先做心電圖。
  • 當身體出現這四種異常,可能是肺結節,儘量提高重視
    肺結節是指肺部出現了不到3釐米的陰影,肺結節並不是肺癌,他和肺癌是有很大的區別的。當有肺結節的情況出現的時候,只要做出及時的調理和治療,堅持定期的體檢,聽從醫生的建議,就能成功的戰勝肺結節。二、當身體出現這四種異常,可能是「肺結節」最好提高重視了1、不明原因的咳嗽和咳血其實肺結節是有一定的症狀的,若你在生活中出現了不明原因的咳嗽和咔血的狀況,這時就要提高重視了,或是肺結節的徵兆
  • 肩部包塊「跑」到脖子 醫生為他取出一條8釐米寄生蟲
    華龍網8月16日13時50分訊(記者 黃宇 實習生 馮茴花)「我就覺得它在動,沒想到醫生從我脖子裡取出一條蟲……」昨(15)日,家住璧山的崔先生在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皮膚科就診,通過手術,醫生將一條長約8釐米的長方形寄生蟲從他頸部左側的包塊處取了出來。
  • 國內第一批專攻肺癌的醫生 「醫俠」吳一龍的新戰場
    除了「腫瘤患者是不是更容易得新冠」,30分鐘的直播中,吳一龍還回答了「肺癌患者日常要吃什麼」「疫情期間要不要去醫院隨訪」等問題。每一題,他都耐心回答,指示明確,絕不含糊。 作為全國知名的肺癌專家,回答這樣基礎的問題,顯然不能體現他的專業實力;但是作為一名醫生,吳一龍知道,患者關心的問題,對他們來說,就是大問題。
  • 脖子上長小包塊是什麼原因?看一下,摸一下,千萬別大意
    核心提示:說起腫瘤轉移導致的頸部腫塊,在上述的案例中,小王就是直腸癌轉移到淋巴結,淋巴結正位於我們頸部的兩側,如果在這個部位發現腫塊,且腫塊無徵兆生長,位於單側、質地偏硬、活動度差,則要警惕其它惡性腫瘤出現頸部淋巴結轉移或惡性淋巴瘤引起!
  • 查出肺結節,離肺癌還有多遠?這4種結節要警惕,很危險!
    看到體檢CT報告上出現「肺磨玻璃樣結節」「雙肺多發小結節」的字眼,你的心是不是突然緊張起來,什麼是肺結節?我是不是離肺癌不遠了?今天我們就來帶大家了解一下肺結節。什麼是肺結節?肺結節會變成肺癌嗎?形成肺結節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惡性腫瘤、感染性肉芽腫、良性腫瘤、血管性病變和炎性病變等,所以,發現肺結節不等於就是患上了肺癌,門診中80%以上的肺結節都是良性的。
  • 小寶寶出現驚跳是缺鈣?醫生說是這樣的,但要警惕4種症狀
    每到這種時候,小丁都很困惑:要不要把寶寶抱起來哄一哄呢?看上去寶寶像是醒了,但好像很快就能接著睡。諮詢過經驗更豐富的寶媽之後,小丁才知道這叫「嬰兒驚跳反射」,出現在6個月以內的寶寶身上十分正常。出現驚跳反射時,嬰兒的雙臂伸直,手指張開,背部伸展或彎曲,頭朝後仰,雙腿挺直。當新生兒出現驚跳反射時,家長們不必擔心,這種反應一般寶寶3~6個月大時就會自然消失。二、如何緩解驚跳反射?1.
  • 同學父親確診就是肺癌晚期,去年做胸片沒發現肺部問題?肺癌骨轉移...
    主診醫生建議患者做CT斷層掃描,但患者怕有輻射,而堅持認為沒有必要檢查。一周後病情未見好轉,才同意遵醫囑做CT檢查,見右肺尖部有一個結節! 而這個小病灶,在胸片中是完全看不到的。後來這個病人做了胸腔鏡下肺葉楔形切除術,術後病理為浸潤性腺癌,術後恢復良好。 CT有利於發現早期肺癌:你應該了解!
  • 肺癌病人頭痛、嘔吐,腦轉移的可能性要警惕!怎麼查?怎麼治?
    腦,肺癌最容易轉移的部位之一,包括腦實質和軟腦膜的轉移。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大約有30%的病人會發生腦轉移,而小細胞肺癌腦轉移的機率更高,20%的病人確診時已經發生了腦轉移!因腦轉移灶大小、部位以及病人年齡不同,有些肺癌病人腦轉移的症狀或許不明顯。頭痛、頭暈,是腦轉移最常見的症狀。成人顱腔密閉、容積固定,而轉移瘤要增大、佔位,在顱內形成高壓,出現頭痛、頭暈。多是夜間、休息時疼痛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