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神演義中,鴻鈞老祖是出場中輩分最高的仙人,因為老子、元始天尊、通天教主三大教主都是他的徒弟,西方教的接引、準提兩大教主見到他也要執晚輩禮,至於闡教十二金仙等則是鴻鈞的徒孫,而楊戩、哪吒、聞太師等更是鴻鈞的曾徒孫。因此鴻鈞老祖乃是聖人中的聖人,書中說他是"玄門都領秀",其實就是告訴大家他才是修真界的真正領袖。
鴻鈞老祖雖說輩分極高,徒孫無數,但他的弟子卻不多,僅老子、元始天尊、通天教主三位,書中介紹:"一道傳三友,二教闡截分",這三友即他的三位弟子,也是修真界最大的兩個教派闡教和截教的教主,後來成為道教至高神三清: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那麼,三清在鴻鈞老祖眼中,誰的分量最重,誰的分量最輕?
我們說鴻鈞老祖唯一的一次出場,其實透露出許多信息,尤其是他對待三清的態度,其實有很大的差別,如果我們細心閱讀原文,就會發現三清在鴻鈞老祖心目中有著不同的位置,可以說有著雲泥之別。
鴻鈞老祖出來第一個見面的是通天教主,雖然說第一個見他,但鴻鈞老祖只是一個勁兒地罵通天教主,說他"這等欺心",又說他"生此嗔痴,作此邪欲,都是你作此過惡"等等。我們說做師父的罵自己徒弟,那是天經地義,但如果只罵其中一個,不罵其他兩個,這只能說明這個徒弟在師父心目中有分量,但由於不爭氣,師父才會不停地罵他,希望他好起來。
而對於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鴻鈞老祖則客氣很多,注意,鴻鈞只是在單獨與通天教主談話中說到他們的不是:"豈意你三人乃是混元大羅金仙,歷萬劫不磨之體,為三教元首,為因小事,生此嗔痴,作此邪欲。"但見到兩位徒弟後,鴻鈞老祖卻連一句責備的話都沒有。
在鴻鈞老祖與三位徒弟的集體談話中,他只是一味強調通天教主的不是,同時嘣出了一句最奇怪的話:"大徒弟,你須讓過他罷。"這裡說的大徒弟自己指老子即太上老君,其中那句"你須讓過他罷",感情色彩非常豐富,這個"讓"字,道出了為人之師的無奈,這個"罷"字,又似乎有懇求之意。總之,從這句話看出,鴻鈞老祖與太上老君的師徒關係很不一般。
鴻鈞的三個徒弟之中,太上老君的實力公認第一,而且他的實力也已無限接近自己的師父,甚至對師父的行蹤和意圖也都了如指掌,原文:猛抬頭見祥光瑞靄,騰躍而來,老子已知老師來至,忙起身謂元始曰:「師尊來至!」然後又曰:"「吾已知之。此是我等老師,想是來此與我等解釋冤愆耳。」
不得不說,太上老君是一個讓鴻鈞老祖也害怕的徒弟,簡直是肚子裡的蛔蟲一樣。因此,鴻鈞對他特殊對待,才在話中特意交代他要"讓"過通天教主,而那三顆已經備好的毒丹,顯然正是為了對付大徒弟用的。可見,太上老君在鴻鈞老祖眼中分量最重。
而對於二徒弟元始天尊,鴻鈞老祖從始至終都未對他有單獨交流,也從來不點他的名字,好像不存在這個徒弟一樣,其實暗示了鴻鈞老祖對封神大戰的是非有自己的判斷。很明顯,性格耿直、脾氣暴躁的三徒弟通天教主中了闡教的套。整個封神大戰中,元始天尊城府極深,又工於計算,估計鴻鈞老祖並不太喜歡,所以見面後愛理不理,是故意讓元始天尊沒有存在感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