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鼓作氣,一鼓:第一次擊鼓;作:振作;氣:士氣。作戰時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戰士的銳氣。比喻趁勁足時一下子把事情完成。出自:先秦 左丘明《左傳 莊公十年》:「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近義詞有:一氣呵成、趁熱打鐵,反義詞有:一敗如水、一敗塗地、偃旗息鼓,一鼓作氣是褒義成語,緊縮式成語;可作謂語、定語;含褒義。一鼓作氣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一鼓作氣(yī gǔ zuò qì)成語釋義:一鼓:第一次擊鼓;作:振作;氣:士氣。作戰時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戰士的銳氣。比喻趁勁足時一下子把事情完成。成語出處:先秦 左丘明《左傳 莊公十年》:「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近 義 詞:一氣呵成、趁熱打鐵反 義 詞:一敗如水、一敗塗地、偃旗息鼓成語用法:緊縮式成語;可作謂語、定語;含褒義成語結構:緊縮式成語感情色彩:褒義成語成語辨析:一鼓作氣和「一氣呵成」;都有「一口氣把事情做好」的意思;有時可以通用。但一鼓作氣偏重在鼓足幹勁;趁熱打鐵;多用來形容戰鬥時振奮精神;鼓足幹勁;勇往直前;「一氣呵成」偏重在安排緊湊;迅速完成;多用來形容寫文章或做事過程中不間斷、不放鬆;一口氣把它寫完或做完。成語辨形:作,不能寫作「做」。成語正音:一,不能讀作「yì」。一鼓作氣的例句:1、這場球賽,我隊一鼓作氣,勢如破竹,打得對手潰不成軍。2、袁鎮長一鼓作氣洋洋灑灑寫了四個大字,又是『為民請命』。3、趁此大捷,我軍應當一鼓作氣,直搗黃龍,掃穴犁庭。4、我們要一鼓作氣在三天之內把運動會的準備工作做完。5、大家一鼓作氣,很快就把剩餘的工作全部做完了。6、小英趁熱打鐵,一鼓作氣地把這項工作完成了。7、一鼓作氣,考研是一種忍耐。8、做這種事就要一鼓作氣,拖三阻四,難有成就。9、我就憑一鼓作氣的精神,獨立完成這件作品。10、老師提醒大家參加比賽有如作戰,要一鼓作氣,才能奪得錦標。11、可惜的是他沒能一鼓作氣將這一方案推廣到其他稅種中。12、他拿起筆,一鼓作氣連寫了三幅字。一鼓作氣的成語接龍:一鼓作氣 > 氣吞山河 > 河東獅吼 > 吼天喊地 > 地地道道 > 道聽途說 > 說到做到 > 到處碰壁 > 壁間蛇影 > 影影綽綽 > 綽約多姿一鼓作氣由小學家庭輔導平臺[小孩子點讀]APP獨家整理並發布。我們尊重原創者版權,除我們確實無法確認作者外,我們都會註明作者和來源。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原作者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