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線上「火」到線下,B站高分紀錄片靠什麼「破圈」

2020-08-31 光明網

潮玩、動漫、科幻展混搭書香,在滬新開的「但是還有書籍」實體書店,透著濃濃的B站風。 (均主辦方供圖)製圖:李潔

還記得今年追過的B站高分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嗎?昨天,這一爆款IP的同名線下實體書店開業,落地上海靜安大悅城,自成摩天輪下的一道風景線。不少紀錄片粉絲和書迷相約來「打卡」。

「書裡的舊時光,承載著文化的傳承」「哇~」「66666」「我理想中的書店」「我們走不遍世界,但書籍可以」……一排排彈幕式標語,讓「但是還有書籍」實體書店,透著濃濃的B站風。潮玩、動漫二次元、科幻展覽混搭書香,「破圈」跨界如何激活閱讀的更多可能性?線上流量能為線下實體店導流嗎?

線上線下聯動:從高分紀錄片到「沉浸式閱讀空間」

直播間、紙上王國站、動漫次元、書籍保險庫、衍生潮玩站、手帳研習室、開卷有茶……12個主題館,串起佔地約240平方米的複合式空間。顯然,「但是還有書籍」實體書店打破了傳統布局,在空間設計概念上,以通勤地鐵的概念,讓每個貨櫃主題場館成為一個個站點,如同集合了多元化業態空間站的潮流文化街區,為閱讀之旅埋下不少「彩蛋」。

徜徉多個沉浸式場館,熟悉B站文化的用戶不難發現其中的小心思,比如書架「上新」圖書中,《大流感》與當下疫情防控主題呼應,《刑法學講義》的作者則是「B站最火up主」法學教授羅翔。

線下實體店的面世,離不開線上一連串喜人數據——B站總播放量高達924.8萬次,微博參與話題討論5.1萬人次,豆瓣9.3和B站9.8高分,今年8月還入圍第26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系列紀錄片」……去年底上線B站的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將「書籍」的外延擴大,不是單純講痴迷於書籍的書迷,而是以新鮮有趣的視角,將聚光燈投向編輯、裝幀師、翻譯、書店老闆、繪本作者、舊書收藏家等愛書人。五集的片長,勾勒出一本本書的奇幻漂流歷程,通過影視化呈現進一步拉近觀眾與書本的距離,演員胡歌還首次為紀錄片念旁白。

「但是還有書籍」線下書店項目負責人孫陽介紹,書店力求在閱讀業態的基礎上融合文創、現代科技等新元素,營造出激發讀者體驗和代入感的文化場所,由靜安區文化發展專項資金、靜安區文旅局、上海新華傳媒與嗶哩嗶哩合力打造。業內評價,「但是還有書籍」實體書店與上海新華傳媒合作,是新老書店的強強結合,有助於線上線下流量IP的文化跨界,也是書店創新商業模式與人文的全面深度融合,實現了優勢互補、資源共享。

「破圈」新玩法:有硬核科幻展,也有溫情二手書漂流

紀錄片裡有一幕打動過許多網友——80後夫妻lulu和蝸牛,曾開車橫跨11個省市,將「流動書店」開進城市與鄉村的各個角落。在農村設書攤時,一些扛著鋤頭的村民躊躇著不敢打開嶄新的書籍,蝸牛就鼓勵大家:「這裡的都能看,書就是希望它被看。」昨天,經營樂開書店的蝸牛也現身了,她帶來《人行道王國》,作為二手書捐給「但是還有書籍」實體書店,等待某一天被讀者選中買走,開啟這本書的奇幻漂流。「《人行道王國》打開了國外小攤販的真實世界,我這幾年也在擺書攤、開書店的流動中,見證了書與人的奇妙互動。」蝸牛感慨,「但是還有書籍」實體書店,將紀錄片中的故事搬到線下,她期待二手書漂流能為書籍增添新的痕跡與記憶,與人共同書寫一段段故事和傳奇。

書店茶飲品牌「開卷有茶」也與「二手書奇幻漂流」空間聯動,推出「回收二手書,免費換奶茶」活動,鼓勵大家把閒置二手書捐贈出來,讓更多年輕人通過「有書籍」線下平臺,在二手書的交換閱讀中,見識更多讀者對一本書的獨到見解。

除了二手書漂流,「手帳研習室」傳遞生活儀式感;「動漫補給站」以館藏動漫資源為視覺元素,「2233娘」的文創衍生品令人目不暇接;《三體》時空沉浸展館,高度還原「水滴」、三體世界、三日凌空、浩瀚宇宙等場景,帶領讀者走近原著探索浩瀚宇宙……

從某種程度來說,「但是還有書籍」實體書店,不光是同名紀錄片精神的延續,更是嗶哩嗶哩平臺文化的輸出和品牌展示。這讓人不禁想起B站另一爆款紀錄片《人生一串》,在上海楊浦區大學路開出線下燒烤店,高峰期粉絲排隊兩三個小時才能享受一把「人間煙火」。從線上火到線下,紀錄片高人氣IP會否因此開拓出新空間?我們拭目以待。記者 許暘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B站出圈,線上推後浪,線下掀巨浪
    我們也可以看出B站正在加速破圈。 除此之外,還有我們開頭所提到的,B站近一年在品牌推廣上的一系列大動作,使得其在輿論風口上賺的缽滿盆滿。 五四前夕的《後浪》更是霸佔各大「頭條」、刷屏朋友圈,《後浪》作為一場品牌營銷無疑是非常成功的。 然而,B站並不止於線上的燃炸,出圈的背後還有線下推手的加成。
  • 從線上到線下,看「網紅警官」如何創新警務宣傳
    從線上到線下,看「網紅警官」如何創新警務宣傳 2021-01-16 14: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聯動線上線下,康師傅破圈跨界只為做好航天科普
    而為了讓更廣大的青少年能了解航天知識,學習航天精神,康師傅此次特別跨界合作網際網路教育類平臺快對作業,把科普搬到線上,為孩子們送上年末的「航天福利」。在充滿科技感和未來感的「康球星」中,孩子們可以通過「星球教室」解鎖航天與太空美食的新知識;「星球演播室」則通過視頻的方式為孩子們展現諸如「月球探秘」、「夢想體驗營」等活動的精彩環節,讓這些線上的小小航天愛好者們足不出戶就能漫步深邃太空。此外,在專題上還有「星球快報」、「星球快照」等豐富內容,孩子們可以自由選擇自己喜愛的方式一睹中國航天的風採。
  • B站,到底在浪什麼
    這已經是今年數次B站火到朋友圈。  打敗各大衛視的跨年晚會,讓人上頭的的「羅翔講刑法」,加上這次的《後浪》,B站一直沒有停下出圈的腳步。  從2020年1月的艾瑞數據上顯示,2019年5月之後,31-35歲人群佔比顯著上升,從20.51%上升至31.24%。
  • 線上展覽靠什麼「圈粉」
    哪些人會去看線上展覽?不久前,筆者在微信群和朋友圈進行問卷調查,收回的66份問卷中,近四成受訪者沒有看過博物館線上展。看過的人當中,大部分是因為錯過線下展而「補課」,或是出於學習的目的。由於問卷調查樣本量較小,不足以全面反映真實情況,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給我們提供參考:線上展覽的主要觀眾,是對博物館展覽關注度較高的文博愛好者,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博物館粉」。  近年來,博物館成為公眾喜愛的文化「打卡」地,一些精品大展現場經常出現排長隊的景象。但是線上展覽的觀展熱度似乎遠遠不及線下。是什麼阻擋了觀展熱情?
  • 女脫口秀演員,線上線下兩重天
    從「男人那麼普通卻那麼自信」的楊笠,到蔫巴巴卻賊有才的新人怪物李雪琴,女性視角的介入、女性價值觀的輸出以及因此產生的附和與爭議,撐起了本季《脫口秀大會》的大半熱度。線上的火爆也為線下演出強勢引流,最直接的受益者莫過笑果文化自身。
  • B站加大影視採買、堅決破圈,日本高分劇集《半澤直樹》已上線獨播
    B站加大影視採買、堅決破圈據36氪報導,曾創造日本收視紀錄的高分劇集《半澤直樹》全系列將於近期在B站獨家播出。其中《半澤直樹》定檔10月29日,《半澤直樹2》定檔11月5日,接檔熱播劇《風犬少年的天空》。
  • 線上和線下補課,哪個效果好
    無數家長抱怨,孩子吃著薯片吃著早餐吃著爆米花上課,跟電影院看電影似的;還有的抱著手機抱著iPad 一會窩沙發葛優癱,一會躺被窩,一會又不知不覺睡著了;但依然有同學三更燈火五更雞,問題來了,線上線下,哪種補課方式更好?
  • 劇本殺為什麼會這麼火?線上和線下劇本殺的區別是什麼?
    今天老魚是給大家籠統的分析一下劇本殺爆火的原因,以及線下和線上劇本殺的區別和推薦玩的劇本類型。劇本殺為什麼會爆火?其實,劇本殺的爆火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偶然的因素則就是今年的疫情爆發,讓很多人沒有了以往的娛樂場所和項目,所以都窩在了家中,接觸到了劇本殺這個全新的角色扮演類網遊。
  • B站殺入線下書店,這設計果然不走尋常路!
    」,在線下通過書籍這座橋梁,從書店到讀書人手中,從一個書房到另一個書房,共同營造「全民閱讀」的良好讀書氛圍。 02 線下休閒消費成一門好生意 紀錄片「變身」實體書店更出圈 此次,B站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與上海新華傳媒聯手,不僅是一次線上線下流量 IP 的文化跨界,也是一次書店創新商業模式與人文的全面融合
  • 品鮮營口|網紅美食烹飪達人——從線下火到線上的營口美食
    今天做客到《主播帶你去旅行》的嘉賓是網紅美食博主老郭品鮮營口常言道:南甜北鹹,東辣西酸。每個地方的口味各異,或嗜辣喜酸,或愛鹹嫌甜,但卻很難不愛「鮮」。每周三,隨小編一起去攀達營口美食之巔,用味蕾體驗什麼是「舌尖上極致的美」。老郭家常菜短視頻平臺上的美食達人,擁有萬+的粉絲,過萬的視頻點讚數,持續更新原創的美食教程,打造美食領域的新思維與新方法。
  • 《動物森友會》:疫情下,「線上桃源」出圈了
    「最近很火的《動物森友會》裡有多少NPC呀?」 「他們不是NPC,他們是我的好朋友!」 在很多《集合啦!動物森友會》(以下簡稱「《動森》」)玩家眼裡,這款任天堂主機Switch上最近發售的遊戲提供了一個線上「世外桃源」。玩家可以自由地建設一個完全屬於自己的島嶼,和島上的動物建立「真正」的友誼。
  • B站2020:高虧損的窘境與破圈的期待
    B站董事長兼CEO陳睿在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電話會上表示:「我們用戶平均年齡仍然是在21歲左右,新增用戶平均年齡是在20歲左右,而且新增用戶大部分來自三四線城市。」這意味著破圈帶來的新增用戶仍以年輕人居多。   雖然B站對年輕人的吸引力強勁,但陳睿認為用戶的活躍度比用戶年齡更有價值。「今年8月,B站單月活躍用戶突破2億,創下歷史新高。」
  • B站破圈的2020:高虧損的窘境與華爾街的期待
    這兩個指標的雙下降,其實意味著破圈給B站目前的經營結構帶來了一些影響和動蕩。在B站遊戲區 UP 主張焉的觀察中,B站虧損的一大原因是「出手闊綽」。他告訴『子彈財經』:「B站的錢都花在買大片和搞晚會這樣的場面活上了。」張焉對這樣的模式並不看好。「靠作品吸引來的粉絲和靠商品燒錢出來的粉絲是不一樣的,前者的忠誠度更高。」張焉說道。
  • 小米天貓超級品牌日銷量與聲量雙贏 線上線下齊發力
    跨年之際,小米攜手天貓超級品牌日為消費者呈現了一場線上科技T臺秀,此次小米天貓超級品牌日的數據成績堪稱亮眼,不僅線上成績優秀,小米也積極展開線下營銷。據悉,2021輕裝上陣的小米11,實現了銷量與聲量的雙豐收,可以說這一次小米手機站穩了高端市場。小米天貓品牌日單日總銷額破6億,同比去年超級品牌日增長105%,創天貓超級品牌日新品/單品的銷售額新記錄!
  • 從線下到線上,直銷企業都是怎麼玩的?
    今年上半年,由於疫情的原因,直銷企業在線下無法開展業務,因此轉移到線上尋求突破。包括安利、無限極、康寶萊、隆力奇、三生、尚赫在內的多家企業,不僅順應了新形勢下的變化,完成了從線下到線上的轉變,還各發揮自身競爭力,湧現出很多新玩法、新主張,他們的創新值得肯定。
  • 線上線下免費「雲」觀影 今年的國際紀錄片節首次向公眾免費開放
    本屆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首次向公眾免費開放,以線上線下混合形式與觀眾見面,內容將全部上線至紀錄片節官網和網絡視頻平臺,供全國觀眾在線觀看,而線下活動則全部採取預約制。培訓板塊邀請了6位奧斯卡大師來做大師班的培訓,向所有的紀錄片從業者、大師工作坊免費公開。 (編輯 王鶴翔)
  • B站「破圈」,當曾經的小眾平臺走向全民
    於是,在過去的兩年裡,B站一直在為「破圈」努力,並帶來了用戶基數的高速增長。B站是如何一步步打破圈層,從曾經的二次元平臺走向全民歡迎的視頻平臺的?02如今的B站上有什麼?▲B站的紀錄片分區2018年夏天,B站推出了一部極具煙火氣的中國燒烤紀錄片《人生一串》,通過接地氣的食物和富有食慾的文案,在中國人年輕人群體裡圈粉無數,僅在B站,兩季的播放量就突破了1.6億次,並且第一季取得了豆瓣超過9分的高分。
  • 2020傳媒行業冰與火:線下氣氛組,線上帶貨忙
    來源:億歐網2020年的傳媒行業,上演著「冰與火之歌」。線下一度停擺——長達半年的時間裡,影院、戲劇院、博物館紛紛關閉,音樂會、體育賽事全面暫停。院網關係被迫改變,整個電影產業鏈開始往線上走。《囧媽》在春節期間撤檔後,以「網絡首播」的方式與觀眾見面,開啟了國內流媒體平臺單片付費模式。不僅如此,現在短視頻+直播已經成為頭部影片宣發的標配。
  • 20部北美線上熱門紀錄片盤點
    大多數人可能都知道,北美現在有那麼幾家線上平臺,Netflix算是最知名的一家,還有一家叫Hulu,我們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Hulu平臺上出的紀錄片。 隨著網絡時代的迅速發展,線上平臺也開始日新月異。我的朋友把Hulu比做美國的愛奇藝,不過人家這個資源……還是更豐富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