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王朝,距離我們最近的一個中國古代大一統封建王朝,其朝代結束距今僅百年有餘。但作為一個少數民族王朝,卻有著無數未解之謎。清朝皇族血緣密碼系列將以真實的原始史料、文物和遺址現場考察為基礎,揭示出一個真實的大清朝皇族歷史】
△清太宗皇太極畫像。清太宗皇太極的孝莊文皇后(1613年3月28日~1688年1月27日),博爾濟吉特氏,名布木布泰(亦作本布泰,意為「天降貴人」),是蒙古科爾沁部(位於今通遼市)貝勒博爾濟吉特·寨桑的第二女。
△莊妃出生於明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二月初八日。天命十年(1625年)13歲時,嫁給努爾哈赤的第八子皇太極為側福晉。
△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極在盛京稱帝後,受封為永福宮莊妃。圖為瀋陽故宮的衛星照片。
△崇德三年生皇九子福臨(即順治帝)。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極駕崩,順治帝即位,孝莊文皇后與其姑孝端文皇后兩宮並尊,稱聖母皇太后。圖為瀋陽故宮中永福宮位置衛星照片。
△圖為瀋陽故宮崇政殿的盤龍。崇政殿在中路前院正中,俗稱「金鑾殿」,是瀋陽故宮中最重要的建築。殿柱為圓形,兩柱間用一條雕刻的整龍連接,龍頭探出簷外,龍尾直入殿中,皇家威嚴肅穆之態濃厚。此殿是清太宗皇太極日常臨朝處理要務的地方,公元1636年,後金改國號為大清的大典就是在此舉行的。
△圖為瀋陽故宮永福宮匾額。莊妃是清太宗皇太極中宮清寧宮哲哲皇后(孝端文皇后)的親侄女、東宮關雎宮宸妃海蘭珠(敏惠恭和元妃)的親妹妹。
△永福宮內屋的西炕位置,棚下吊著嬰兒的搖籃。竹木製成的搖籃仿佛在輕輕地搖蕩,裡面時而傳出嬰兒的啼哭,也許應驗了「永福」兩字的靈分與福分,大清國的第二代皇帝福臨就在此屋中誕生並成長。
△永福宮內外屋均為貫通兩間的「萬字炕」,這也是滿族房間的獨有特色。東、西炕住人,南、北炕用於擺放物品及供器。
△圖為瀋陽故宮永福宮的說明牌。莊妃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賢明之後,一生培養、輔佐了順治、康熙兩代皇帝,是清初傑出的女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