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南陽市南召縣,是中原人類的發祥地,早在五六十萬年前,「南召猿人」便在這裡繁衍生息,因其地處豫西溝通南北的重要關隘,素有「北扼汝洛、南控荊襄」之稱。來到南召,最值得一看的風景,是距南陽市區50公裡、四棵樹鄉境內的五朵山景區。
南召五朵山佔地面積126平方公裡,是中原地區久負盛名的歷史名山,景區因五座主峰在南北一線三公裡內並連矗立,勢成五極而得名,自古為南陽八景之一。宋代畫家郭頤曾盛讚五朵山「東朵如泰山之座,西朵如華山之美,中朵如嵩山之臥,北朵如恆山之行」。
古老奇特的地質構造,形成了五朵山瑰麗多姿的地貌特徵。作為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的主要園區之一,景區山勢巍峨,飛瀑高掛,植被覆蓋率達到90%以上,尤其是鬼斧神工的峰牆地貌和壺穴崖壁景觀,堪稱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最具代表性的地貌景觀。
南召五朵山因地處道教南北東西結合中心,相傳是道教神仙玉京尊神真武大帝、俗稱「祖師爺」的道場,道教文化非常濃鬱。數百年來,五朵山的北頂祖師廟一直是中原和江漢地區信眾的道教祭祀聖地,被譽為「中原第一靈水福地」。
始建於唐貞觀年間的萬福宮,坐落在五朵山主峰懷抱之中,最初為祈雨之地,後因祈福靈驗而名揚四方,到了宋代被稱為騎立山龍堂,元代易名嘉顯侯廟。整個建築群主要包括財神殿、文昌殿、玉皇殿、藥王殿、三清殿等二十多處景點景觀,規模雄偉、氣勢恢宏。
據記載,明朝第二代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的長孫建文帝朱允炆,因「靖難之變」下野後來到五朵山萬福宮,在張三丰張真人的相助下出家修道。而明朝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登基後,認為是真武大帝顯靈相助,於是下詔擴建五朵山的道觀,從此五朵山北頂祖師廟與武當山金頂祖師廟齊名,分別被道教信眾尊稱為「北頂」和「南頂」。
全長840米、高差436.6米的五朵山索道,在河南省的30多條索道中,距離最短、落差最大,被業界人士譽為「爬山虎」、「天下第一索」。2.5小時的登山路程,乘坐索道只需要8分鐘即可到達,坐上索道,不但能盡覽五朵山的美麗風光,而且當纜車每經過一個支架時,遊客還會有瞬間失重的感覺,非常刺激。
此外,五朵山還擁有中國首條全景式環山玻璃棧道。該棧道位於五朵山兩峰之間海拔1300米的絕壁懸崖上,一期全長309米,距地面的垂直高度達286米,站在棧道上每走一步都是心驚膽戰的感覺。由於景區採取了限流措施,所以大家完全不用擔心安全問題,可以盡情欣賞南陽的大美河山。
今天的南召五朵山,已成為南陽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的主要園區之一和河南省著名的道教自然生態旅遊區。特別是在每年農曆三月三的真武大帝聖誕日前後,都會有大量香客從四面八方來此上香許願,拜謁祖師,場面蔚為壯觀,假如有機會的話,您也不妨來這裡走走轉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