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德電氣朱文沁:在雲端到邊緣的協同發展中大有作為

2020-12-25 新浪財經

來源:經濟觀察報

施耐德電氣朱文沁:在雲端到邊緣的協同發展中大有作為

「過往的生產力源自我們如何讓物、人與生產資料更高速地流動起來,所以我們需要大力建設港口、機場和高速公路。在上述要素已經充分流轉起來的今天,我們更需要考慮如何讓數據也能充分流轉起來,實現數據和數據的協同以及價值的挖掘」,施耐德電氣高級副總裁、關鍵電源業務中國區負責人朱文沁日前在施耐德電氣創新峰會深圳站接受採訪時表示。

在朱文沁看來,這一變化充分體現在當前「新基建」的熱潮中。「新基建」之所以「新」,在於它與傳統基建不同,是數位化基建,也是為數據流通提供必要配套設施的基建。

在「新基建」的推動下,朱文沁認為,一方面大型數據中心的規模和數量在不斷增長;另一方面,布局於邊緣側的智能化設備也正在發揮重要作用,通過這些貼近現實世界的節點,數字世界聯通物理世界的最後一公裡正在被打通。當「高速公路」、「國道」、「省道」等數據基建網絡實現貫通,並結合具體場景產生深度應用時,數據流轉和運營的真正意義將得到展現:創造新的生產力。這一變化也對施耐德電氣關鍵電源業務提出了新的要求。

施耐德電氣是業內少數能夠提供整套數據中心解決方案的供應商,從中低壓設施到IT空間,從電力輸入到信息輸出,基於完整立體的物理基礎設施和全生命周期服務,從某種意義上講,施耐德電氣正扮演著「新基建」服務商的新角色。

從ITD到關鍵電源

2019年朱文沁所在部門迎來了一次更名。此前的名稱叫做ITD(ITDivi-sion),更名後則稱為關鍵電源。「這是一次全球範圍的更名,原因在於大家觀察到了市場上的一些變化」,朱文沁表示。

關鍵電源業務部門的核心產品是UPS(不間斷電源),此前UPS主要應用於與IT直接相關的場景,比如大型數據中心、數據機房等。這些設備對用電質量的要求較高,需要保證數據源源不斷的儲存、傳輸和計算,這也是朱文沁所在部門此前稱為ITD的原因。

但是在去年甚至更早的時候,施耐德電氣洞察到隨著雲邊協同的推進,越來越多邊緣節點上的IT設備或非IT設備被改造得更加智能化了,這意味著它們也變成了一個數據收集和傳輸的節點,市場也蘊藏著更廣闊的機會,部門的更名也正是基於這種變化。

隨著數位化的推進,對數據連續性、穩定性的要求正在從IT行業溢出,成為一個跨行業的普遍性需求,這種趨勢也將在「新基建」的推動落地過程中變得更為廣泛。「新基建概念落地後,我們能看到在大型數據中心方面,有更多的政策落地,比如對於能耗的要求;而在邊緣側方面,也開始出現一些新的落地場景應用」,朱文沁表示。

服務業務擔綱要角

數據量的日益增長和邊緣側的數位化改造正互相推動,並對數據基建提出了新的要求。

此前,在大型數據中心建設上,除了提供一體化物理基礎設施和預製化解決方案外,施耐德電氣主要以DCIM服務為主,即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管理,提供基礎環境和設備的監控。但隨著大型數據中心規模的日益擴張,如何實現基建部分和IT資產協同運營成為了業主方和運營商的痛點。

基於在數據中心全生命周期領域深厚的技術積累和運維實踐,,施耐德電氣深度挖掘設備與運維流程的有機融合。創新的DCOM數據中心運營管理服務將為客戶提供可配置的定製化運維管理模塊,並進行數據中心的全局信息、數據的匯總互通,運用全數位化和人工智慧技術幫助數據中心達成可靠性保障和最優效率,從而真正實現基於大數據分析提高運營水平。「我們在數據中心領域有長期的積累,這其中不僅有很多看得到的設備,還有看不到的能力,比如標準化的流程體系等。我們需要把這些行業積澱以及經驗結合起來,去幫助超大型數據中心應對其日益擴張的規模所帶來的對運營管理水平和效率更高的挑戰,基於數位化的智能平臺,將幫助客戶最大化數據中心價值。」朱文沁表示。

大型數據中心規模擴張的同時,邊緣計算則推動了分布式數據中心的廣泛出現,這些數據中心不僅僅配置在工廠車間和零售門店等場景,甚至有一些數據中心還分布在海島上的燈塔或者邊疆地區的糧倉,這對運維人員的數量和專業度提出了極高的挑戰,。

為此,施耐德電氣也在去年推出了ITE數位化雲平臺,可以幫助本地及時把所有的物理信息轉換成數字信息,並從端傳輸到雲,然後在雲端用統一的平臺去進行管理。運維人員可以用手機遠程看到所有不同節點上分布式基礎設施的實時運行狀況,並察覺問題所在,從而解決分布站點數量快速增長與運維人員數量有限之間的矛盾。

落地場景的未來可期

數據的打通與中國本土的場景結合,催生了一些深度的行業應用,其中一些是業內人士以前都沒有想到過的。比如施耐德電氣在今年與合作夥伴聯合推出了一款超融合膠囊數據中心,這個產品的特色是能夠在一個界面裡融合IT設施與非IT設施進行統一管理,了解IT負載以及非IT負載的環境監控等多項數據,加速IT和OT的融合匯聚。這款產品被應用在了一些超出設想的領域,讓朱文沁印象最深刻的,是用在了鐵路建設公司對高鐵鐵軌焊接工作的一線監管中。

在鋪設高鐵鐵軌時,需要進行鐵軌焊接,此前對該工藝的管控方式是通過現場拍照或錄像,然後再通過照片或視頻判斷焊接是否符合標準。但是通過人工難以進行標準化的錄像、攝像,拍攝角度、設備都會影響最終的畫面判斷。

當把一個可以提供算力的設備加載在施耐德電氣的超融合一體柜上,按照施工節點進行放置,用同一個角度進行拍攝,然後在邊緣側通過圖像識別比對標準化的焊接過程,利用焊接位置,火焰高度、顏色,焊接時間等參數判斷現場的工作是否符合標準,並及時反饋結果。

在朱文沁看來,這一成功案例顯示了「新基建」的真正核心,即用數位化的方式和方法來解決現實問題,從而帶來生產力的提升。行業智能化轉型的核心是技術與業務的結合,只有結合關鍵業務場景進行智能化改造和創新,才能帶來貨真價實的成果和業務回報。要達到這樣的目的,服務商需要有與產業場景深度結合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察覺真正的痛點所在。「施耐德電氣在能源管理與工業自動化的部分均有優勢,我們過往為很多行業都提供過自動化和能效管理方面的解決方案,如智能製造、電子、零售等等,這也就意味著我們累積了相當多的技術能力和行業的know-how。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就會有更多的參與度和更多的發言權配合我們的客戶去找到充分利用新技術情況下的新機會,」朱文沁表示:「這也是施耐德電氣能夠領跑數字世界的核心優勢!」。

相關焦點

  • 施耐德電氣綠色工廠佔比近六成 數位化技術推動綠色可持續發展
    在今年新冠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中,作為全球能源管理和自動化領域數位化轉型的專家,施耐德電氣在中國的業務發展依然強勁。據施耐德電氣中國區副總裁、市場部負責人任婧介紹,這次疫情危機使人們意識到,數位化和合作是對抗不確定性最大的法寶。
  • 施耐德電氣:以數位化「武器」助力打造四型機場
    施耐德電氣作為機場行業供配電領域專家代表,出席了本次活動。與會期間,施耐德電氣高級副總裁,數字能效業務中國區負責人張宗明表示,為實現平安、綠色、智慧、人文的內涵,從全生命周期出發打造四型機場要有多維洞察、整體思考,也要兼顧不同關鍵區域的個性化需求。
  • 施耐德電氣以綠色智能製造助力白銀有色轉型升級
    對於雙方此次合作,龐邢健表示:「隨著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已經滲透到有色金屬行業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數字礦山、智能工廠建設不斷推進,作為自動化領域數位化轉型的引領者,施耐德電氣將攜手藍鳥集團等綠色智能製造生態圈合作夥伴,與白銀有色一起探索有色金屬行業發展的新模式,助力行業全面的轉型升級。」
  • 施耐德電氣張宗明:一體化配電解決方案,幫助企業獲得「看得見」的...
    作為能源管理領域的專家,施耐德電氣一直致力於在電氣化的世界裡,用數位化技術助力各行各業實現節能增效,幫助企業真正獲得「看得見」的價值。數位化是能效管理的利器持續提高能效管理水平已成為各行業通向綠色低碳發展的必由之路。以樓宇行業為例,全球約40%的二氧化碳排放來自樓宇,又有超過30%的樓宇空間被浪費。
  • 重創新 架橋梁:施耐德電氣助力配電OEM行業描繪智造新未來
    施耐德電氣在配電設備智造行業擁有深厚的行業應用經驗與技術積澱,基於EcoStruxure架構及平臺,從互聯互通產品層,到邊緣控制軟體層,再到應用、分析與服務層,在三個層面不斷加速解決方案升級,實現施耐德電氣的四大目標,協助配電類OEM設備製造廠商與終端客戶應對數位化轉型升級挑戰的能力,促進行業的升級改造。.
  • 施耐德電氣助力軟體定義自動化,引導行業數位化轉型
    尤其是像施耐德電氣這種高耗能領域企業,在綠色化轉型上表現出了迫切的需求。施耐德電氣作為根植於中國三十多年的全球效能管理專家,適時求變,攜手合作夥伴,充分發揮數位化技術和經驗優勢,為軟體定義自動化做出了巨大努力。
  • 簡捷酷冷 施耐德電氣發布全新水冷模塊化變頻器
    Process Modular Liquid),並與業內外合作夥伴共同見證施耐德電氣低壓櫃式變頻器產線落戶西安。西安市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郭曉輝,施耐德電氣高級副總裁、工業自動化業務中國區負責人龐邢健,施耐德電氣設備工程(西安)有限公司總經理殷勇,以及高新區工信局等部門代表出席了此次活動。
  • 施耐德電氣以數位化交付助三寧化工樹立數位化新標杆
    助力三寧化工數位化轉型去年9月16日,施耐德電氣與三寧化工籤訂戰略合作協議,為其60萬噸/年煤制乙二醇項目及其配套項目,提供了施耐德電氣EcoStruxure三層架構,包含從底層端到端的產品,邊緣控制層Triconex安全系統、中低壓配電,中高壓變頻,到軟體平臺Wonderware 及軟體應用類解決方案數位化交付
  • 施耐德電氣(中國)有限公司入圍行動者聯盟2020公益盛典年度公益企業
    公司制定了量化的評估體系,將可持續發展與實際業務融合,用數位化技術推動落地。施耐德電氣還通過眾多的企業社會責任活動,踐行和推動可持續發展,主要活動包括:「美好明天」抗擊疫情專項基金用於支持為抗擊疫情採取的緊急措施和長期重建行動,覆蓋施耐德電氣業務運營的所有地區。
  • 施耐德電氣加速半導體國產化替代
    原標題:施耐德電氣加速半導體國產化替代   近日,華美
  • 施耐德電氣熊宜談供應鏈:疫情中靠短鏈協同、合作共商、技術手段
    施耐德電氣中國區高級副總裁、戰略與發展部負責人熊宜參加了圓桌討論「重啟全球供應鏈及未來的新規劃」。  「過去十個月,我認為只是一個對企業供應鏈的韌性和想像能力的檢驗過程。十個月要做什麼事,很多事是來不及的,它是一個長期的事情。」熊宜說。
  • 施耐德電氣何維克:由危入機,中小企業數位化轉型往往更迅速
    施耐德電氣全球執行副總裁、工業自動化業務負責人何維克(Peter Herweck)近日在接受澎湃新聞等媒體採訪時說道。在近日舉行的2020施耐德電氣創新峰會上,「韌性、效率和可持續」成了由危入機的關鍵詞。疫情迫使企業關注供應鏈的韌性,加強迅速調整的能力,而在疫情之後,可持續的重要性將會凸顯。根據何維克的觀察,許多中小企業的數位化轉型往往更為靈活迅速。危機中的韌性何維克回憶道,疫情暴發初期,施耐德電氣在武漢的工廠和配送中心是最先受到影響的。
  • 施耐德電氣:智能中低壓一體化方案助力杭州南站數位化重啟
    繁忙都市中,火車站作為本地的重要地標,承載著大眾過去的記憶以及對未來的寄託。在浙江杭州,隨著城市交通一體化的快速發展,曾經的「蕭山站」經歷升級改造,於今年7月變身全新的杭州南站綜合交通樞紐,成為新的融杭接滬中樞,進一步提速杭州都市圈、聯通長三角。
  • 施耐德電氣亮相2020服貿會,以綠色智能製造服務中國工業
    全球能源管理和自動化領域數位化轉型的專家施耐德電氣攜豐富的中國工業數位化轉型實踐經驗以及「從諮詢到落地」的綠色智能製造整體解決方案亮相,為這場疫後首場線下舉辦的重大國際經貿活動增添了一抹綠色。施耐德電氣高級副總裁,工業自動化業務中國區負責人龐邢健表示:「作為中國市場數位化轉型的親歷者和推動者,施耐德電氣希望以更符合中國工業數位化轉型的方法論推動企業數位化轉型,助力企業提升業務韌性、提高效率以及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 新通聯聯手施耐德電氣 探索工廠智能化建設和轉型路線
    本報記者 劉會玲 9月9日,新通聯發布公告稱,當日公司與施耐德電氣(中國)有限公司(下稱「施耐德電氣」)在上海市寶山區羅北路1238號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標誌著雙方的合作進入了更加深度和緊密的全新階段。
  • 施耐德電氣遭山西省通報 交流接觸器抽查不合格
    其中,由施耐德電氣製造(武漢)有限公司生產的施耐德交流接觸器抽查顯示JJF 1261.18-2017 5.2吸持功率不合格。  施耐德電氣製造(武漢)有限公司成立於2012年2月22日,註冊地位於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佛祖嶺三路一號,法人代表為張開鵬。經營範圍包括生產中低壓小型斷路器、漏電保護裝置、工業控制產品、終端和低壓配電產品及相關配件,銷售自產產品並提供產品售後服務和相關的技術服務,上述產品同類商品及零配件的批發、佣金代理(拍賣除外)、進出口業務。
  • 施耐德電氣推出POI站控專家 成就「現場級」智慧配電終端
    作為中低壓配電領域的專家施耐德電氣認為,在不增加電力管理系統負擔的前提下,需要藉助數位化的手段以掌握更全面的數據,精準抓取更有價值的信息,讓運營和運維「遠近同步,化繁為簡「,實現更專業、主動的日常運維。   基於EcoStruxure架構與平臺,施耐德電氣近日發布了全新升級的POI 站控專家系統。
  • 建華施耐德EBX510電能表專業快速
    90年代初,施耐德電氣旗下品牌奇勝率先將開關面板帶入中國,結束了中國使用燈繩開關的時代。20世紀90年代,隨著中國市場的進一步開放,施耐德電氣融入中國的步伐也日益加快。1992年至2000年間,施耐德電氣(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以及其在中國的個研發中心、七家工廠和三個物流中心相繼成立。施耐德電氣的高額投資有力持了中國的經濟建設。
  • 施耐德電氣:與時間競速 緊急援建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的嚴峻考驗,施耐德電氣全力以赴支援疫情防控工作。1月23日,武漢市宣布決定建立火神山醫院。1月24日,接到通知的施耐德電氣員工開始與施工單位及設計師溝通技術問題,並與合作夥伴一起緊急籌措電力保障所需的各種電氣設備,包括配電各級開關元件、UPS不間斷電源和精密空調等等。與此同時,施耐德電氣承擔了為北京小湯山醫院B區改造項目緊急調配元器件的任務。
  • 施耐德電氣:智能中低壓一體化方案助力杭州南站數位化重啟|美通社
    全球能源管理與自動化領域數位化轉型的專家施耐德電氣,攜旗下中低壓一體化智能配電解決方案,在長達一年的杭州南站綜合交通樞紐東廣場項目建設和後期運維中扮演關鍵角色,呈現出全國首例綜合交通樞紐配電智能化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