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銳評丨「中國倡議」助力建設更為緊密的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

2020-12-17 映象網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7日在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和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開幕式上發表視頻致辭,強調要建設更為緊密的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並就此提出四點倡議,體現出中方持續推進與東協合作、推動雙邊關係再升級的真誠意願。

  自2013年習近平提出同東協國家攜手共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以來,這一願景便成為貫穿雙邊合作的關鍵詞。特別是今年,中國與東協在攜手抗疫的同時推進經貿合作,前十月貿易額逆勢同比增長7%,雙方互為第一大貿易夥伴。正如習主席所說,「中國-東協關係成為亞太區域合作中最為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範,成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例證」。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在視頻致辭中,感謝中國對本地區的大量投資,認為這促進了地區經濟一體化。

  當前,世界經濟因受疫情衝擊深陷泥潭。而據有關國際機構預測,東亞有望成為今年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區域。在此背景下,中國如期舉辦中國-東協博覽會和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表明中國堅持更高水平對外開放,決心進一步深化同東協的合作。

  那麼,新形勢下如何建設更為緊密的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習近平提出四點倡議,強調要提升戰略互信,深入對接發展規劃;提升經貿合作,加快地區經濟全面復甦;提升科技創新,深化數字經濟合作;提升抗疫合作,強化公共衛生能力建設。

  可以看出,這些倡議既涉及宏觀規劃對接,也包括數字經濟、疫苗生產研發使用等具體合作領域,兼顧現實與長遠,必將有力幫助東協國家抗擊疫情,推動區域經濟及世界經濟復甦。

  這其中,關於數字經濟的倡議廣受關注。世貿組織近日發布報告稱,世界經濟正在向數位化和信息化轉變,凸顯創新和技術在促進經濟增長方面的重要性。正是立足於對世界發展趨勢的深刻把握,習主席表示中國願與東協「在智慧城市、5G、人工智慧、電子商務、大數據、區塊鏈、遠程醫療等領域打造更多新的合作亮點」,打造「數字絲綢之路」。這顯然契合當下東協國家的熱切期待。

  今年是中國-東協數字經濟合作年。本屆東博會的主題就是 「共建『一帶一路』 共興數字經濟」。如今,在中國(南寧)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的Lazada跨境生態創新服務中心,日常的景象是,數十名來自東南亞的主播利用自身語言優勢進行「帶貨」直播。據東協秘書長林玉輝估計,到2025年東協的數字經濟將從2015年佔GDP的1.3%提高到8.5%。他認為,中國在發展數字基礎設施等方面走在前列,是東協推動本地區數字經濟發展的珍貴夥伴。

  當然,經濟發展的前提是有效控制住疫情。「中方將在疫苗投入使用後積極考慮東協國家需求」「為東協抗疫基金提供資金支持」「為東協培養1000名衛生行政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中方這些實實在在的舉措,不僅將提升中國-東協抗疫合作水平,也為雙邊經貿合作推進提供有力保障。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是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全面建成10周年,《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近日也完成籤署,這些都為中國與東協合作走深走實創造了有利條件。進一步實施好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協定、相互開放市場、採取措施便利人員往來和貨物流通……中方倡議,正在推動中國與東協經貿合作開啟新的「黃金十年」。

  可以預見,作為世界上第一個恢復經濟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中國將通過東博會以及商務與投資峰會等平臺,創造更多商機,促進地區經濟復甦,也為晦暗的世界經濟注入更多光亮。

  (國際銳評評論員)

相關焦點

  • 人民日報:建設更為緊密的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
    「中方願同東協一道,在《中國—東協戰略夥伴關係2030年願景》指導下,推進各領域合作,維護本地區繁榮發展良好勢頭,建設更為緊密的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11月27日,習近平主席在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和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開幕式上致辭,全面回顧近年來中國同東協合作取得的豐碩成果,高度評價中國—東協關係具有的典範意義,明確提出了建設更為緊密的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的4點倡議。山水相連、血脈相親,中國和東協友好關係源遠流長,是互信、互諒、互利、互助的戰略夥伴。
  • 人民網評:攜手共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
    「中方視東協為周邊外交優先方向和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重點地區」「中方願同東協一道,在《中國-東協戰略夥伴關係2030年願景》指導下,推進各領域合作,維護本地區繁榮發展良好勢頭,建設更為緊密的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 。
  • 國際銳評丨中國東協合作「好戲連臺」是對外部離間的有力回擊
    同時,作為全球疫苗研發技術領先的國家,中方在疫苗投入使用後將優先考慮東協國家的需求,加強信息分享和疫苗生產、研發、使用合作。這種互幫互助精神是構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的真實寫照。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中國與東協國家還共同努力推動經濟復甦。
  • 國際時評丨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建設的步伐更加穩健有力
    新華社吉隆坡1月17日電(記者林昊)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1月11日至16日對緬甸、印度尼西亞、汶萊、菲律賓進行正式訪問,與各國就團結協作應對疫情、推動中國—東協關係提質升級等達成廣泛共識。與此同時,中國研發的新冠疫苗開始在東協國家投入使用,為東協國家戰勝疫情、復甦經濟提供助力。
  • 鹿心社藍天立人民日報撰文:構建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
    共享一帶一路建設新機遇 構建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 鹿心社 廣西壯族自治區代理主席 藍天立 《 人民日報 》( 2020年11月25日 第 19 版)自2004年以來,東博會、峰會已連續成功舉辦16屆,形成中國和東協開放合作的「南寧渠道」,成為壯美廣西的亮麗名片和中國—東協開放合作重要平臺,在中國和東協國家共建「一帶一路」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凝聚高層共識,助力構建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
  • 中國-東協關係未來怎麼走?總書記的這番話,指明方向!
    大家紛紛表示:習近平主席的致辭為新發展階段中國-東協關係發展指明方向,有助於雙方加速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共創更加繁榮美好的未來。  習近平強調,2013年,我提出願同東協國家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攜手共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7年來,中國-東協關係成為亞太區域合作中最為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範,成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例證。
  • 中國東協合作「好戲連臺」是對外部離間的有力回擊
    繼印尼總統特使和菲律賓外長訪華後,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11日啟程對柬埔寨、馬來西亞、寮國、泰國進行正式訪問並過境訪問新加坡。這是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新形勢下,中國與東協著力推進「後疫情時代」交往合作的新一輪外交互動,不僅將助力各國經濟恢復和社會發展,也將通過共同倡導多邊主義為地區和全球的和平發展注入新動能。
  • 人民網評:東博會見證中國和東協命運與共
    11月27日,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和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將拉開帷幕。在新冠疫情和百年變局交織之下,國際格局深刻演變之時,東博會和峰會的開幕,體現了中國同各國分享發展機遇的真誠願望,對推動國際抗疫合作和經濟復甦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 和音: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例證
    東博會上澎湃的活力,充分說明中國同東協合作潛力巨大。 「新形勢下,中方視東協為周邊外交優先方向和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重點地區,支持東協共同體建設,支持東協在東亞合作中的中心地位,支持東協在構建開放包容的地區架構中發揮更大作用。」
  • 人民日報和音: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例證
    泰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顧問阿頌西認為,這4點倡議對建設更為緊密的東協—中國命運共同體具有重要指導意義,也為未來東協—中國關係發展指明了方向。中國和東協山水相連、血脈相親,友好關係源遠流長。在東協對話夥伴中,中國創造了多項「第一」:第一個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第一個同東協建立戰略夥伴關係,第一個同東協商談建立自貿區,第一個明確支持東協在東亞區域合作中的中心地位。2013年,習近平主席提出願同東協國家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攜手共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
  • 人類命運與共,中國推動構建更豐富多樣「共同體」
    在演講中,習近平給出了中國方案——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共贏共享。「這個世界,各國相互聯繫、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裡,生活在歷史和現實交匯的同一個時空裡,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2013年3月,習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演講時如是說道。這是習近平首次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倡議。
  • 觀中國|從5個「10+1」到1個「10+5」:RCEP助力中國-東協合作
    導讀RCEP將為中國和東協企業提供更加開放繁榮的區域大市場,促進互利共贏的產業鏈供應鏈合作夥伴關係,將助力構建更加緊密、包容的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RCEP未來還有望吸納新成員加入,推動形成更高水平、更大範圍的區域經濟一體化,為中國與東協引領新時代的區域經濟合作提供更加廣闊的舞臺。
  • 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走深走實(2020·年終專稿)
    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走深走實(2020·年終專稿)  開欄的話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從積極推動抗疫國際合作到提出促進世界經濟復甦一攬子中國方案,從堅定維護多邊主義到合力應對氣候變化,從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到引領全球減貧合作,中國奮楫破浪,堅毅前行,以實際行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 攜手共創更加繁榮美好的未來——習近平主席在第十七屆中國—東協...
    11月2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和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開幕式上發表視頻致辭,闡釋了共建區域經濟一體化平臺、構建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性,指明了下一步擴大開放合作的重點,在中外與會嘉賓和各界人士中引起熱烈反響。中國—東協合作,金融是重要的支持力量。
  • 廣西北部灣銀行參與承辦的第12屆中國—東協金融合作與發展領袖...
    11月28日,由自治區人民政府、中國金融學會、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證券業協會、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等共同主辦,自治區地方金融監管局、廣西國際博覽事務局(中國—東協博覽會秘書處)、廣西北部灣銀行共同承辦的第12屆中國—東協金融合作與發展領袖論壇在南寧舉行。
  • 時政新聞眼丨習近平為這個重大國際展會發表視頻致辭,傳遞哪些鮮明...
    「建設更為緊密的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中國-東協博覽會和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2004年首次舉辦,今年已是第十七屆。2012年9月,時任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出席了第九屆的開幕式。△這是馬來西亞某榴槤加工廠,通過電商平臺銷往中國。 2013年10月,習近平在擔任中國國家主席後首次出訪東南亞國家時,在印度尼西亞國會發表了題為《攜手建設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的演講。
  • 中國駐東協大使鄧錫軍出席2020年中國—東協社會發展與減貧論壇...
    鄧大使介紹了中國—東協合作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有關情況及中國—東協關係最新進展,表示,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中國與東協國家守望相助,同舟共濟,不僅有效助力雙方應對疫情,也為全球抗疫合作樹立了典範。疫情危機後,中國—東協戰略夥伴關係將更為緊密,合作更為強勁。鄧大使指出,疫情蔓延發展極大影響了本地區消除貧困的進程,給地區國家減貧努力帶來巨大挑戰。但越是遇到困難的局面,越需要我們堅定信念,越需要同舟共濟。今年是中國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中國政府和全國人民正在為此努力奮鬥。東協是中國命運與共的好鄰居、好夥伴。
  • 獨家丨東博會上習近平談「一帶一路」背後的深層含義是什麼?北京...
    (來源:新華網)中國東協合作 互聯互通是核習近平主席在致辭中談及中國-東協合作取得的成就:「2013年,我提出願同東協國家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攜手共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來源:新華網)新願景下的四點倡議習近平主席在致辭中談及中國和東協未來十年合作倡議:「中方願同東協一道,在《中國-東協戰略夥伴關係2030年願景》指導下,推進各領域合作,維護本地區繁榮發展良好勢頭,建設更為緊密的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
  • (中國答卷2020)國際銳評丨綠色中國的雄心推動世界可持續發展
    繼9月宣布「達峰」和「零碳」目標之後,「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被寫入中國未來五年的規劃建議之中;在12月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也被列為中國明年八項重點任務之一。  特別是在12月12日聯合國氣候雄心峰會上,習近平就未來全球氣候治理提出3點倡議,並宣布中國到2030年減少碳排放的一系列新舉措,開啟了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新徵程。
  • 高鐵鋼軌出口,為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貢獻力量
    11月2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和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開幕式上致辭並指出「提升戰略互信,深入對接發展規劃。依託陸海新通道建設,加強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合作,加快推進現有經濟走廊和重點項目建設,積極構建中國-東協多式聯運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