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越來越冷,還有什麼比宅在被窩看電影更舒服的事情,今天來給大家盤點幾部懸疑燒腦電影,這幾部必須擁有姓名!
1、《看不見的客人》
「真相併不複雜,而是謊言太多」
這是由號稱「鬼才導演」的奧裡奧爾.保羅執導的西班牙電影,從2017年上映就引起極大地反向,好評如潮,一直至今三年過去在豆瓣上依舊是8.7分的高分。
影片講述的是企業家艾德裡安的故事,他事業有成,家庭幸福,可是卻背叛了妻子和家庭,而且因此捲入謀殺案中,他為了洗脫嫌疑,使用了各種招數,然而正義最終戰勝邪惡。
影片多次反轉,給觀眾帶來了極大的觀影興趣,影片在一次次反轉中,淋漓盡致地展現了人物的內心思想,精彩地呈現了一場人性的善與惡的交戰。
2、《恐怖遊輪》
「一切開始的地方也將是一切終結的地方」
看到影片的名字你會以為,這單單是一部驚悚恐怖片,但當你真正看下去,你會發現它的重點並不在那些恐怖的血腥場面。
《恐怖遊輪》是一部英國和澳大利亞合拍的心理懸疑影片,由克里斯多福·史密斯執編、執導,梅利莎·喬治、利亞姆·海莫斯沃斯、瑞秋·卡帕尼等主演。這部電影可謂西方這類片子的精華之作,邏輯比較嚴密,要反覆看才能理解。
該片入圍美國恐怖電影電鋸獎最佳編劇獎。導演運用了重複線性敘事的手法,以輪迴式劇本講述了一部現代版西西弗斯的故事。西西弗斯是影片的背景:神話中的西西弗斯因為欺騙了死神,被死神懲罰,終身時間都只能幹一件事。將石頭推到山頂,看著石頭滾下來,再推上山頂,永遠循環做著同一件事,造就了自己永生的煉獄。而貫穿整部影片的關鍵,就是循環。
3、《盜夢空間》
「當你試著不去想大象時,你首先想到的是大象」
《盜夢空間》最初於2010年9月1日在國內公映,至今已經10年了。前段時間的重映除了讓我鮮明地感到時間的流逝(重映的電影都在提醒觀眾他又變老了),也讓我又一次感慨:諾蘭的牛×真是經得住時間的考驗。
電影是造夢,諾蘭造的是夢中夢。《盜夢空間》裡提出了一個「盜夢」的概念,小李飾演的柯布(Cobb)是一個盜夢者,他可以設計夢境,讓目標人物進入其中,在夢境裡對目標人物進行「洗腦」,從而達成自己的目的。
十年過去,不少當年的觀眾可能已經像遺忘某場夢的劇情一樣,忘記了《盜夢空間》的故事線和片中角色不厭其煩解釋的共享夢境規則。
但他們一定記得那些只能浮現於夢中的「不可能奇觀」:爆炸下支離破碎,瓦礫紛飛的街頭咖啡館;
4、《穆赫蘭道》
「弗洛伊德的情與恨」
在好萊塢,有這樣一個男人,他的一生曾入圍3次奧斯卡獎(最佳導演和最佳劇本獎),曾榮獲2次凱撒電影獎最佳外語片獎、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威尼斯電影節終身成就金獅獎。
法國政府授予他法國榮譽軍團勳章,2002年獲得騎士勳位,然後於2007年晉升軍官勳位。
《衛報》形容稱他為為「當代最重要的導演」 。Allmovie稱他為「現代美國電影製作博學家」他,就是大衛·林奇。
敘事風格詭異,故事情節迷幻色彩,內容超現實主義,讓林奇自成一派,成為林奇主義。
而情節燒腦,氛圍恐怖,更是讓他的粉絲們,裹著被子,捂著眼睛,嚇得要死也要將電影堅持看完。在他眾多經典作品當中,《穆赫蘭道》可以算是其中最為叫好又叫座的影片。
這部電影於2001年上映,故事講了麗塔在道路險惡的穆赫蘭道不小心出了場車禍,而且導致自己失了憶,後來她認識了一個女孩,這個女孩是個演員,而且夢想是作為好萊塢的演員,兩人在洛杉磯發生了一系列的事情。
作為一部以夢為主題,混合多種意向的懸疑電影,穆赫蘭道最為人稱道的部分正是其夢境當中不同意向的演繹。值得一看。
5、《蝴蝶效應》
「巴西叢林的蝴蝶煽動一下翅膀,可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州的颶風」
如果給你一次機會,回到十年前,你有信心比現在過得更好嗎?
很多人會後悔當年做錯了某件事,經常說我當初如果怎麼樣,現在就如何如何了,但事實真的這樣嗎?這部電影就能告訴你答案。
《蝴蝶效應》常居世界經典影視作品排行前百,這是一部足以載入懸疑影史的佳作。
伊萬(艾什頓·庫奇 Ashton Kutcher 飾)曾經有一個糟糕的童年,因為他行為闖下了大禍,令他童年充滿不堪回憶的往事。而事實上,他確實只是依稀記得一點可怕的情景,這些情景一直糾纏著他的正常生活。伊萬接受心理學家建議,把瑣碎生活記在記事本裡,卻偶然發現通過記事本回到過去。
這時他才清楚記起,童年時候的自己做了那麼多的錯事。他幻想著用現在的意識,潛入童年的身體,去彌補種種過失給人們帶來的傷害,尤其是希望與當年暗戀的凱西最終走回一起。然而他一次次的跨越時空的更改,只能越來越招致現實世界的不可救藥。一切就像蝴蝶效應般,牽一髮而動全身。
上面這五部燒腦電影,哪個是你的最愛?可以在評論區分享一下~
記得點讚+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