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國際著名教育心理學家羅伯特·J.斯騰伯格說,想成為世界的主導力量,必須要培養具有創造性技能、實踐性技能,能夠產生最重要想法並能將其變成現實的人。僅僅只在於培養記憶性技能、分析性技能的人是遠遠不夠的。
受益於《思維教學》的我,有幸讀到由寧波出版社出版的《成功智力的教學:提高學生學習效能與成績(第二版)》一書。在書裡,作者用虛構的《灰熊的午餐》解釋了成功智力的概念:成功智力是指在生活中取得成功所需要的一組綜合能力。具有成功智力的人會通過平衡地使用分析性智力、創造性智力和實踐性智力來揚長避短,取長補短,適應、改造和選擇環境;用愛麗絲、芭芭拉、賽麗分別代表分析性智力、創造性智力和實踐性智力,從感性上解讀三種智力;用40個成功智力教學有效課堂的範例,為我們集中闡述什麼是成功智力教學。
為分析性智力而教
分析性智力是成功智力的第一個成分,是人們進行分析、評價、比較或對比時所需要的能力。這種智力可以有意識地引導思維加工,以找到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
無論是解決問題還是做決策,不管是選擇還是評估,都需要分析技能。對問題解決的過程,斯騰伯格提出了自己的一套問題解決技能。
首先,確定問題。合理地認識問題的存在、確定問題的性質,不僅對學習來說是重要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也是至關重要的。以培養分析能力為目標的教學就是鼓勵學生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而不僅僅是回答問題。然後,配置資源。如果對資源分配合理,問題就會解決得很出色;如果對資源分配不合理,本身容易解決的問題也可能解決不好。教師的目標就是幫助學生確定什麼資源可以用來完成一項任務。
其次,理解問題和組織信息,提出問題解決的策略。教師要鼓勵學生在解決問題前,先做好解題的計劃,鼓勵學生深思熟慮,討論一下解題策略,而不要衝動地解決問題。還要對自己解決問題的過程實施監控,對自己正在做的事情瞭然於胸,對還沒做的事情也要經常核對。
最後,要評估問題的解決方案。教師可以讓學生評論自己和其他同學學習中的優缺點,以此來鼓勵學生進行評估。
分析性思維可用於解決各種問題,做出決策等。然而,許多教育者似乎只在於培養學習者分析性智力這一方面,很少甚至沒有注意到人生的成功恰恰在於另外兩個重要方面,即創造性智力與實踐性智力。
為創造性智力而教
創造性智力是產生新奇而有趣的思想的能力。它是人們進行創造、發明或發現時所需要的能力。大多數教師希望鼓勵學生的創造性,卻不清楚如何去做。作者為我們提出了培養學習者創造性智力的12種具體策略。這些策略同樣也適用於教育管理者、父母及想發展自己創造力的人。
當人們面對一個問題卻不知道怎麼解決它的時候,最好重新界定問題。當教師鼓勵學生自己去定義和重新界定問題時,其創造力才會提高。
有創意的人善於質疑假設,並且最終能讓別人也質疑這些假設。教師應該將質疑作為課堂交流的一部分,教會學生分辨哪些假設值得質疑,並學會挑選值得質疑的假設。對學生來說,知道提什麼問題和怎樣提問題,比知道答案更重要。
教學中是否遇到障礙不是問題,問題是,富有創造力的人在遇到障礙時有沒有毅力堅持到底。要提醒學生,許多有創造性的想法在最開始都沒有受到重視,要對創新充滿敬重感,不要對別人的意見產生過多的顧慮。只要學生努力去克服障礙,即使不怎麼成功,教師都要表揚。
要幫助學生成為有創造性的人,教師應該鼓勵學生接受模糊時期,並且延長創意的磨合期,將不確定性與進退兩難看成是創造性活動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要相信自己具備總有一天脫穎而出的能力,建立自我效能感。
為實踐性智力而教
每個人都會時不時地遭遇失敗。實踐性智力出色的人不是不會犯錯誤,而是善於吸取經驗教訓,避免重蹈覆轍。
作者提醒教師,應該注意以下19個影響思維的障礙:缺乏動機,缺乏控制衝動的能力,缺乏堅持不懈的精神或太固執,運用了不恰當的能力,不能將思想轉化為行動,缺乏結果導向,不能完成任務無法進行到底,難以邁出第一步,害怕失敗,拖延,責罰對象不當,過分自怨,過度依賴,消沉於個人困難中,注意力分散缺乏專注,想做的事過少或過多,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分析性思維、實踐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之間失衡,自卑或自負。
在大部分情況下,這些障礙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智力障礙,而是一些實踐障礙,也就是行動上的絆腳石。但如果人們能夠控制這類實踐障礙,就能夠真正地發揮自己的智力優勢,並能更好地完成任務。
針對這些障礙,作者主張:保持高昂動機,控制衝動,專心致志,有毅力但不固執;做事合理安排,勿忘大局,適當的事情採用適當的辦法,將計劃付諸實施;注重最終成果,有始有終,做出承諾,承擔風險;做事不拖延,分清責任,善於應對個人困難;增強自信,自立自強,不過度自怨自艾。
最終還是要平衡三種智力品質。生活中有些時候需要批判與分析,有些時候需要創造與綜合,還有些時候則需要實際執行能力,重要的是要知道在什麼時候需要運用哪一種智力成分。
《成功智力的教學》不僅僅是一本參考書,也是一本關於如何在課堂運用這些具體技術的入門書。這本書是為所有教師而寫,適合從幼兒園到高中的教師,也適合大學教師。無論是想改善自己的教學還是想提升自己的評估技能,都可以在這本書中找到相應的方法。
(作者單位:天津市天津中學)
《中國教育報》2020年09月02日第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