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將至,每個在社會上打拼的成年人均有太多不易,其中生意慘澹、工資縮減、負債增多、年齡攀升等一系列較為煩惱的事情正在不少出門在外的人身上發生,不敢請假、不敢生病已經成為部分上班族的習慣,並且起早貪黑只為了一份薪資,維持生計。
然而,在生活中也存在個別不乏經常愛折騰的群體,出人頭地的念頭讓其踏上創業之路,而經過幾年摸索與踩坑之後,終於從小有積蓄變成負債纍纍,甚至處於走投無路的尷尬處境,於是選擇開源節流並奮力還債。當然,有些欠款人負債纍纍的背後與P2P網貸、網賭以及不良嗜好有關,但事後也希望早日還清欠款,甚至部分債務人也以開源節流的方式改變局面,不過最後實際效果卻並不理想,最後迫使部分欠款人跑路。既然面對負債纍纍部分欠款人選擇了開源節流,為什麼依舊無法實現上岸呢?
首先,開源節流簡單來說增加收入節省開支,但這對於欠下巨額貸款或者負債纍纍的欠款人,普通的增加收入方法根本很難在短期內解決根本性問題,即還清全部債務。另外,通常負債纍纍的欠款人會被同行冷落,昔日的各種交情也會變淡,所謂人走茶涼莫過於此,所以,賺錢的機會也隨之大幅減少,在這種諸多不利因素的情況下,開源節流等同於一句空話。再者,部分欠款人負債纍纍後過分注重「節流」,但卻遲遲無法做到「開源」,這與兩者難易程度存在關係,正由於如此,不少欠款人依舊無法實現上岸。
當然,提到負債纍纍東山再起的例子,巨人網絡集團董事長史玉柱是一個繞不過的經典案例,因為曾經一度欠下2.5個億的負債,無論在當年還是今天對於普通人而言均是一筆天文數字級別的巨款,並成為國內「首負」,當時很多人都以為史玉柱這輩子沒有希望了,同時負債纍纍,走投無路是當時他最真實的寫照。然而,史玉柱在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的思考與煎熬,痛定思痛,深刻地總結失敗的教訓後再次一頭扎入商海,終於經過若干年後,曾經負債2.5億的他竟奇蹟般東山再起,讓不少人都驚嘆不已。此外,史玉柱能夠東山再起的背後跟開源節流密切相關,他做的保健品一炮而紅,促使收入水平穩步大幅提高,所以,讓他在短短幾年內還清2.5億元的巨債。
其次,對於部分欠款人增加收入的方式太過於單一,同時無法從根本上加大「開源」的力度,反而通過簡單上班或搞副業的方式還債,在面對負債纍纍時這些微薄的收入自然顯得杯水車薪,而且每筆欠款均有時間期限,債務人又面臨巨大心理和生活多重壓力,綜合素質不夠過硬是扛不住的,所以,無法實現上岸屬正常現象,畢竟全國類似於史玉柱的沒有幾個人。
再者,負債纍纍部分欠款人可能存在不良習慣與以貸養貸的現象,假如不剔除自身存在的致命問題,那麼即便選擇了開源節流,通常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可能仍以失敗告終,因此,最後依舊無法實現上岸,更何況欠款人選擇開源節流並不意味著可以落實到位。總之,大部分負債纍纍的欠款人無法上岸與多方面因素有關,除過開源不順之外,還可能與個人口碑、性格等各方面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