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英烈志 鑄就中華魂」,讓紅色基因與英烈精神交相輝映

2020-12-24 澎湃新聞

「傳承英烈志 鑄就中華魂」,讓紅色基因與英烈精神交相輝映

2020-09-27 17: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銘記英烈 傳承精神
    英烈是一個民族的精神脊梁,一個社會的價值標杆。清明節到來之際,選取報導一組傳承英烈精神的講解員,進而營造緬懷英烈、崇尚英烈、學習英烈的濃厚氛圍——受疫情影響,今年清明祭奠英烈活動轉為線上進行,放下耳麥,拿起滑鼠,在網絡祭奠頁面的「紅色影像」前,安然再一次深情講述了尹靈芝烈士誓死保護1.8萬斤公糧的壯烈故事。  「我出生在尹靈芝鎮,作為尹靈芝烈士的家鄉人,我有義務把紅色精神傳承下去。」接受採訪時安然告訴記者,講好英烈故事,才能更好地激發全社會傳承紅色基因的正能量。
  • 紅色血脈永誌不忘 英烈精神代代相傳
    作為烈士紀念設施保護單位,弘揚烈士精神,維護好烈士紀念設施是退役軍人事務局的一項重要工作,也是退役軍人事務局的職責。同時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再現烈士們可歌可泣、令人敬仰的歷史場景,把他們不屈不撓、大公無私的革命精神一代代傳承下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注入強大精神動力。
  • 三都水族自治縣「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網上祭掃活動倡議書!
    全縣軍烈屬、退役軍人及社會各界人士:清明節,是一個緬懷先烈、祭掃英烈的日子,更是弘揚英烈精神、傳承紅色基因的重要舉措。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入朝作戰70周年。
  • 杭州市德天實驗小學開展2020年網上祭英烈主題教育活動
    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訊(記者 陳彩霞 通訊員 施曉燕)繼承前輩意志,弘揚革命精神;傳承紅色基因,砥礪奮進鬥志。  桃花紅雨英雄血,碧海丹霞志士心。  一個有追求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  一個有理想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
  • 紅色文化進校園 課堂上孩子們唱起雨花英烈寫的歌
    「假如我為了真理而犧牲,高唱著自由和解放……」當天上午,胸戴紅領巾的南京小行小學三年級學生,在音樂老師馮蘭婷的指揮下,齊聲唱起了雨花英烈趙良璋的原創歌曲《假如我為了真理而犧牲》。這首歌旋律昂揚,歌詞動人,充滿了視死如歸的豪情。「這是我們的音樂公開課,也是第一次教孩子們在課堂上唱起雨花英烈的歌曲,效果非常好。」
  • ...軍人事務局開展「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網上祭掃和線下祭奠...
    清明將至,緬懷、祭掃英烈是人民群眾的自發需求,也是弘揚英烈精神、傳承紅色基因的生動教育。在疫情防控期間,為避免現場祭掃人群聚集增加感染風險,切實保障好烈士親屬和退役軍人等祭掃人員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 40年了,上萬英烈鑄就熱血方陣
    崇尚英雄、緬懷英烈! 在此,與大家一同銘記!       2月14日,是什麼日子? 幾乎所有的中國人,都能脫口而出——情人節。甚至,包括還在上中小學的孩子們!再問一句,  2月17日是什麼日子?絕大多數的中國人都會張口結舌!實在想不出這一天是什麼節日,  什麼紀念日。
  • 國家公祭日 上海龍華以音樂緬懷英烈、培根鑄魂
    本次紀念活動特別彰顯了音樂和藝術的力量,在革命烈士的初心之地祭奠英靈,緬懷歷史,並全程於新浪微博@龍華英烈 官方帳號同步直播,讓線上網友與現場觀眾一同參與。「萬眾一心」雕塑象徵著上海民眾齊心協力、奮起抵抗外敵侵略的精神,雕塑的名稱正是來自國歌的歌詞。在這座代表了無數在抗戰中犧牲的英雄的雕塑前,漸漸鋪滿了寄託哀思的鮮花。
  • 堅定紅色文化自信 推進紅色基因傳承
    堅定紅色文化自信、推進紅色基因傳承,應該遵循什麼樣的路徑?  第一,堅持「四個注重」,加強紅色文化研究宣傳。一是注重拓寬視野,深化紅色文化研究。應突破當前一定程度存在的地域和時段局限,把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蘇區精神、長徵精神、延安精神等放到整個中國共產黨的精神譜系中去找定位、作研究,避免不必要的爭端。二是注重挖掘、保護、利用紅色資源,傳承紅色文化。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和「合理利用、大力弘揚」原則,對急需搶救維護的立即開展搶救保護,對可集中搬遷的依法進行搬遷復原、統一管理。
  • 瞻仰革命先烈 傳承紅色基因
    瞻仰革命先烈 傳承紅色基因 2021-01-09 19: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英烈歸家!紀念廣州起義93周年暨「尋找烈士後人」活動啟動儀式舉行
    英烈歸家!為緬懷廣州起義革命先烈,弘揚革命精神,12月11日上午,「緬懷先烈承遺志不忘初心再出發」—紀念廣州起義93周年暨尋找烈士後人系列活動在廣州起義烈士陵園舉行,社會各界人士、大中小學師生等約200人參與其中。廣場正中,烈士紀念碑巍然聳立,四周蒼松環繞。
  • 賡續血脈,鑄就忠誠!武警貴州總隊特戰隊員到烈士陵園緬懷英烈
    12月13日,是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武警貴州總隊機動支隊特戰隊員在「魔鬼周」極限訓練途中專程來到鳳凰山烈士陵園,懷揣著崇高的敬意祭掃英靈,在緬懷英烈的光輝事跡中踐行強軍目標。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杯黃土一杯魂,在貴州這片紅色的土地上,沉睡了無數為革命獻身的英雄兒女,在場官兵深深為先烈們捨生忘死,共赴國難的大無畏精神所打動。紛紛表示要飲水思源,不忘來路,賡續血脈,鑄就忠誠。
  • 2020清明祭英烈寄語簡短10字20字30字 網上祭英烈感想
    2020清明祭英烈寄語簡短10字20字30字 網上祭英烈感想「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一到清明,我們首先想到的總是這幅行人悲傷、春雨纏綿的場景。不過從我們傳統掃墓的習俗看清明無疑也是令人傷感的節日。雖然它在名義上只是一個祭奠逝者、表達哀傷的節日,但清明帶給我們國人的意義與價值遠不止於此。
  • 第78集團軍某旅:線上線下祭英烈,激發官兵強軍志
    官兵默哀「我們一定會牢記使命,踐行和傳承革命先輩們英勇無畏的精神。」默哀結束後,筆者走進該旅某連俱樂部,全連官兵正在舉行「緬懷革命先烈,網上學英模」活動,連隊官兵通過手機網絡學習革命先輩故事,向英烈們表達敬仰之情。
  • 期盼旋律「響徹中華大地」 雨花英烈原創歌曲展觀眾留下心聲
    7月1日,《信仰的旋律 時代的歌聲——雨花英烈生前原創歌曲展》開始在雨花臺烈士陵園展出,集中展現了烈士們留下的這份在全國範圍裡獨一無二的紅色精神財富
  • 2020網上祭英烈的心得體會感想大全 網上祭奠英烈官方地址入口
    網上祭掃步驟如下:(一)打開中華英烈網「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活動專欄連結。(二)進入英烈紀念館,搜索烈士姓名,點擊進入祭掃頁面;根據《蘇州市疫情防控第12 號通告》精神,蘇州所有公墓繼續暫停群眾現場祭掃活動,恢復時間另行通知。建議網上雲祭掃。
  • 讓英雄的子女在關愛中成長——關愛公安英烈子女公益項目「鷹翔...
    作為公安英烈的女兒,父親不在了,她要為母親撐起一片天。  「我想爸爸看到這一幕會欣慰的。」她告訴記者。這一天她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來自社會的關愛,和趙曉雨命運類似的少年兒童,全國因公犧牲公安民警(包括公安現役官兵、輔警)和有特殊困難的公安民警家庭未成年子女,將在求學和成長過程中受到「鷹翔計劃」的資助和幫扶。
  • 祭掃方式變了,對英烈的尊崇不變
    「今年清明英烈祭掃,我們要換種方式表達哀思了。」又是一年清明到,全國各地開啟祭祖時間,並向英烈表達悼念之情。但由於疫情防控形勢仍要求不扎堆、不聚集,今年的清明又有些特殊。清明是節日,也是節氣。千百年來,人們以各種方式過清明,清明的人文精神早已熔鑄進中華民族的血液中。清明節小長假的確立,更讓人們有動力擁抱清明文化,有責任熱愛清明文化,有能力傳承清明文化。死生亦大矣!中國人過清明,一個重要的事情就是掃墓。一個家族走到今天,都是經過多少代的傳承,無論走得多遠,都不能忘記來時路,不能忘記先人,不能忘記融入血脈之中的情感延續。
  • 紅色基因文體傳承 《溫暖有光放映隊》感動踐行大別山精神
    「給孩子的不光要有物質上的東西,還得有精神上的東西。」  旁聽著體彩工作人員的捐贈準備會議,「溫暖有光放映隊」隊長林永健在腦中不停思考的,卻是比物資更具意義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