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網記者直擊建軍90周年閱兵:三個90後士兵的光榮時刻

2021-01-20 澎湃新聞
受閱部隊。 新華社記者 查春明 圖

滴答、滴答、滴答……

離激動人心的時刻,只剩下最後60秒。

女兵朱曉琳再次用力眨眨眼,屏住呼吸,在心中默默倒數。一年前的今天,讀大二的朱曉琳正進行暑期實習。她穿著幹練的職業裝,忙碌地穿梭於廣州一家公司的各個辦公室。今天,作為海軍陸戰隊方隊乘員,朱曉琳將迎接她人生中的一個重要時刻,她要時刻保持最佳狀態。

距離朱曉琳直線距離幾百米的地方,戰士劉徵洋把眼睛睜得溜圓。兩年前的今天,從四川傳媒學院導演專業畢業的他,正在某劇組做導演助理,他最大的夢想是拍一部軍旅電視劇。今天,這個來自「中國首支專業藍軍旅」的高大小夥,將成為一場炫酷大片的主角——他將作為聯合戰役軍團方陣中的一員,接受習主席和全國人民的檢閱。

與朱曉琳和劉徵洋相比,同是90後的空降兵梯隊乘員馬有金,已經是個「老兵」。三年前的今天,馬有金正在參加他人生中的第一次聯合演習。戰鬥打響,馬有金作為副射手,輔助主射手將一枚枚防空飛彈打向蒼穹。當看到「戰火紛飛」,他第一次覺得,「自己是個真正男子漢」!自豪!

時間的指針,轉動到公元2017年7月30日上午9點整。

新中國首次以慶祝建軍節為主題的盛大閱兵開始了!

這一時刻,將永遠鐫刻在他們的軍旅生涯中,更會鐫刻在他們的人生年輪上。

這,是屬於三個90後士兵的光榮時刻!

這,是屬於一支90年軍隊的輝煌時刻!

這,更是習主席作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首次親臨朱日和,在沙場檢閱部隊的重要時刻!

30天前,香港回歸20周年,習主席檢閱了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696天前,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習主席檢閱了陸、海、空、第二炮兵和武警部隊。從北京天安門,到香港「東方之珠」,再到如今的漠北戈壁朱日和,這是習主席第三次檢閱三軍。

此刻,黨旗、國旗、軍旗,迎風招展。護旗方隊莊嚴駛過。風吹旗展的一剎那,站在記者席的我,已完全忽略自己「記者」的身份。此刻,我就是一名最普通的中國人。此刻,人,仿佛會失去某種感知,所有的神經都處於興奮狀態,完全被神聖感籠罩著。

伴隨著一陣轟鳴,我抬頭仰望天空。「八一」「90」紀念標識梯隊,正從頭頂飛過。

八月一日,每一個中國軍人心中最神聖的日子!

90年,對於一個人來說,已是耄耋之年。但對於中國軍隊來說,90年,風華正茂!

受閱部隊接受檢閱。新華社記者 陳建力 圖

望著遠去的「八一」「90」,我想起了初中歷史課本裡的那段文字:「1927年8月1日,南昌城頭傳來第一聲槍響,標誌著中國人民解放軍誕生了……」2016年,我赴南昌採訪。在南昌市於固路,一座教堂的青磚上,3個彈痕清晰可辨。凝視彈痕,我仿佛看到90年前的戰火。而此時此刻,我站在成吉思汗曾策馬揚鞭的古戰場上,仰望紀念標識梯隊,深刻體會到:回望歷史,是擁抱未來的最好姿態。

「哇!」隨著周圍人的一聲驚呼,我的視線被遠處的轟鳴所吸引——36架「鐵甲戰鷹」組成的空中突擊梯隊來了!

「霹靂火」武直-10、「黑旋風」武直-19、「大黃蜂」直-8B,我細細觀察著這些飛翔於「一樹之高」的戰鷹,發現它們並非以往常的楔形隊形出現。

看!「大黃蜂」越飛越低,逐漸懸停。突然艙門開啟,藏在它「肚子」裡的士兵衝鋒下來。與此同時,兩組武直-19在附近空域,低空盤旋警戒。連長馮時和飛行員湯軍,隔著玻璃,對對方豎起大拇指。這是他們在完成任務後的一個習慣動作。這也是「空地兩種力量默契融合的一個獨特標誌」。

這是閱兵場上的一張新面孔。空中突擊旅,是在新一輪國防和軍隊改革中,首次進入人民軍隊序列的。今天,也是這支新生空中突擊力量的首次亮相。

這又是一張熟悉的老面孔。作為中國陸軍首支空中突擊旅,前身可以追溯到1955年9月在牡丹江成立的「空軍第一救護大隊」和1937年11月在河北高陽組建的人民自衛軍。

一氣呵成!士兵突擊!

「我流血的地方,或者我瘞骨的地方,或許會長出一朵可愛的花來……」此時此刻,方志敏烈士《可愛的中國》中的深情告白,仿佛迴蕩在朱日和戈壁。此時此景,應是他所堅信的「可讚美的光明前途」!

「轟隆隆——」大地震顫!99A式主戰坦克伴隨滾滾硝煙從我面前開過。距鐵甲方陣僅五米之遙的我,第一次如此近距離觀察這個被稱為「陸戰之王」的大傢伙,心臟也隨著它的巨大轟鳴在震顫。

99A式主戰坦克是閱兵式上的老面孔——2009年國慶大閱兵上,首次排成箭頭狀駛過長安街。當年那個打頭的錫伯族戰士丁輝,如今已成長為一名二級軍士長。

99A式主戰坦克又是新面孔——一年初秋,丁輝和戰友們駕駛著99A式主戰坦克首次亮相演兵場。橫進側打、快進快打、大密度火力打擊……這個大傢伙看似笨重,卻在丁輝和戰友們的「調教」下,成為一個「靈活的胖子」,在近些年的演兵場上,屢顯神威。

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緊隨其後的步戰車方隊、自行火炮方隊、反坦克飛彈方隊,如一道鋼鐵長城,展現出陸上作戰群披堅執銳的雄姿。

首次出現在閱兵場的信息支援方隊、電子偵察方隊、電子對抗方隊,組成一記信息作戰「鐵拳」,驚豔亮相。隨後而來的無人機方隊,雖然不是第一次出現在公眾視野,但它的現身,還是讓大家無比振奮。你可別被它潔白的機身和可愛的造型給「萌」到,這個「小傢伙」可厲害著呢!而它所列裝的部隊,也是全軍第一支某型無人機部隊。

特種作戰群由特種兵和特戰裝備方隊組成。某型特戰車,看起來小巧玲瓏,但卻是特種作戰的「神器」。如果你也是《我是特種兵》電視劇的粉絲,那看到這一作戰群,一定會驚呼,這比電視上的還要帥!

紀念標識梯隊。新華社記者 查春明 圖

兒時,羨慕神話故事裡的「千裡眼」!如今,在閱兵場上,我軍的「千裡眼」再次現身——預警雷達方隊。論造型,論能力,都甩神話故事裡的小神仙好幾條街!緊隨其後的地空飛彈方隊,仿佛手持長纓的神兵天將,威風凜凜。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防空反導作戰群中的彈炮系統方隊。為什麼特別?因為這個方隊是由一對「CP」組合——空軍某地空飛彈旅和陸軍某防空團,這是它們首次以陸空聯合的形式,在閱兵場上「秀恩愛」。空軍某地空飛彈旅的前身,是我軍組建最早的高炮部隊,為國土防空立下赫赫戰功。而陸軍某防空團,是我軍防空作戰的一隻「鐵拳」,在「和平使命-2014」聯合軍演裡的表現讓人拍手稱讚。這對「CP」,「門當戶對」。

望著一輛輛戰車飛馳於朱日和戈壁之上,我第一次覺得,飛揚在陽光下的滾滾塵埃也那麼好看!這塵埃,是戰車捲起的煙塵,這煙塵,包含著我軍的崢嶸歲月。

時間在往前走,許多歷史已凝成永恆。不知90後的戰士們,站在我軍最先進的戰車之上,是否會想到革命先輩如何穿著草鞋殺出血路?當仰望著鮮紅的旗幟,是否知道這旗幟下,人民軍隊打了多少大仗、惡仗?打從進部隊就喊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否真正理解了「苦」與「死」的涵義?或許,經歷了今天的榮光時刻,我們可以將平面的記憶再次升華。

9點40分,乾旱的漠北戈壁迎來一陣清涼。海軍陸戰隊方陣,以及海軍飛彈第一方隊、海軍飛彈第二方隊,像一層層藍色浪花湧了過來。這是此次閱兵的海上作戰群!

今年年初「新春走軍營」採訪活動,我來到朱曉琳所在的海軍陸戰隊某旅女兵隊。

上一次相見,還是在溫潤的南國。這一次相見,是在漠北草原最有野戰味的閱兵場。

上一次相見,新兵們還是天真孩子的模樣。這一次相見,她們已經出落成剛毅的中國軍人。

此刻的她們,英姿颯爽,此刻的她們,作為帥氣的女戰鬥員,接受檢閱。

可我知道,她們骨子裡,是水一樣的柔情。她們也會八卦,也會花痴;會因為訓練傷疤,在外出時很少穿裙子;會把寫在日記裡的小詩,悄悄拿給我看。我們會一起討論哪個面膜更好用,會討論蘆薈膠和黃瓜哪個更能修復曬傷,會討論熱播偶像劇裡的男主角,還會一起放聲唱首跑了調的流行歌。

可只要上了「戰場」,她們會自動忽略性別——吃著和男兵一樣的苦,受著和男兵一樣的罪,擔負和男兵一樣的任務。女飛行員劉文力曾說過的,離地三尺,不分男女。這些女兵,也一樣。她們不要當花木蘭,也不要當穆桂英。在她們心裡,自己是「踏破賀蘭山闕」的嶽飛,是「不破樓蘭終不還」的班超!

2015年勝利日大閱兵過後,有外媒評論,中國閱兵,是在「秀肌肉」。在我看來,閱兵場,的確是一個「秀場」。我們秀的,不僅是日漸強壯的「肌肉」,秀的更是人民軍隊維護國家安全和人民利益的堅定決心!

坦克方隊接受檢閱。新華社記者 李剛 圖

今天,八月一日,是屬於中國軍人獨有的「秀」時刻!

今天,在「秀」時刻的背後,我們看到了更多突破性時刻——看!空中作戰群來了!

「空警-2000」預警機,如展翅鯤鵬,背負藍天。

「戰神」轟-6K來了!9架「戰神」分為三個梯隊,如離弦之箭,刺破蒼穹。這是我國自主研製的新型中程轟炸機。2015年7月,轟-6K和殲擊機、偵察機、空中加油機共赴南海,執行例行性巡航。2016年,轟-6K首次突破第一島鏈。從飛機舷窗向下看,蔚藍的海水令人心曠神怡。看著這樣畫面的我們,心潮澎湃!

「胖妞!」看見運-20運輸機的那一刻,我激動地叫了出來。

只見「胖妞」帶著兩架運-9運輸機,在藍天上翩然飛過。這是運-20在2016年列裝部隊後的首秀!

飛行員們說,「胖妞」顛覆了許多以往的觀念,改裝的過程,像是重修了一個學位。西部戰區航空兵某師師長、運-20首任機長杜寶林,透露了更多信息:運-20在列裝7天後,就完成首飛;兩個月後,千裡奔襲至某聯合作戰演訓場;前不久,運-20首次擔負大機群、長航時、跨域運輸投送任務。

厲害了,我的「胖妞」!

朱斌,空軍航空兵某師師長。這一次,朱斌第三次和他的「老夥計」轟油-6接受檢閱。從1999年國慶50周年首次亮相,到此次沙場點兵,他們跨越了18年。這期間,轟油-6參加了中俄聯合軍演,首次實現了國境線加油;參加「使命行動-2013C」跨區機動戰役演習,深入南海腹地為某型殲擊機加油。這,都標誌著加受油能力的巨大突破。今天,就是轟油-6的18歲「成人禮」!

中國「飛鯊」呼嘯而過!雖身在朱日和,但仿佛也能看到「飛鯊」在航母甲板起飛時,那漂亮的14°起飛仰角!那是中國艦載機驕傲仰頭、呼嘯海天的仰角,那是中國航母滑躍起飛的仰角!張超,看到此景,你心可慰?

3架殲-20、5架殲-16、7架殲-11B組成的殲擊機梯隊,如一隻兇猛的獵鷹,又似一把出鞘的利劍,在湛藍如洗的天空中,留下瀟灑帥氣的身影。

戰車兩側捆綁降落傘,空降兵威武挺立於戰車之上。又是一對陸空組合!身邊一位新聞前輩感慨:「重裝空投時代來了!」

夢想,是「一幅需要付出很高代價的作品」。1949年國慶大典上,周恩來總理那句「讓飛機多飛兩圈」,讓人心酸。多一架戰機,多一架先進戰機,是周總理的夢想,是全中國人民的夢想。那時,站在天安門城樓,眺望著飛了幾圈的老式戰鬥機,周總理心中一定想到了今日中國空軍之盛世!如今,鷹擊長空,正如網友所言:今日盛世,如您所願!

「又是一個晴朗的早晨,鴿哨聲伴著起床號音……」在《當那一天來臨》的旋律中,綜合保障群和反恐維穩群浩浩蕩蕩通過觀禮臺。小事成就大事,細節成就完美。無論是綜合保障,還是反恐維穩,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在他們的日常裡,蘊含著一個深刻的道理:簡單的招式練到極致就是絕招!

翻看歷史,不難發現:一支軍隊的活力,源自創新。那麼,一支永葆活力的軍隊,必然事一支勇於創新的軍隊。

火箭軍部隊方隊。新華社記者 吳曉凌 圖

建軍節大閱兵的壓陣之筆——戰略打擊群震撼登場!這也是人民軍隊序列中最年輕的軍種——火箭軍,在閱兵式上的首度亮相。又是一個新面孔!但其實,這也是我們熟悉的老朋友。從1984年國慶35周年閱兵,中國戰略飛彈首次揭開神秘面紗至今,33年間,「大國長劍」早已露出鋒芒。

核常兼備飛彈飛彈、常規飛彈、核飛彈,這些被網友稱為「東風快遞」的大傢伙們,每一次出場都讓人震撼不已。而在這些脫胎換骨的武器裝備背後,是一支與之相適應的「人才方陣」。

在受閱官兵中,有60多名「一道槓」。他們來自同一所學校——火箭軍工程大學。即將畢業的他們,在朱日和訓練基地領取了「畢業證」,在閱兵現場留下了最帥氣的畢業照。而在不久的將來,他們都將成為國防建設的中堅力量。

如果說,看戰車、戰機從眼前高速通過,心臟會隨之加速跳動,那麼,眺望它們遠去的背影,你會感受到什麼叫「戰場」!站在記者席,我望著遠處飛揚的硝煙和塵土,仿佛在近距離欣賞一部戰爭大片。此時此刻,我的內心只有一個感受:燃!

我軍首支藍軍旅旅長滿廣志,曾置身朱日和山丘之上俯瞰戰場感慨:「在這片土地上,你能聽到中國軍隊信息化變革最強烈的脈動。」滿廣志從一場場紅藍對抗演習中,聽到了中國軍隊發出的最強脈動;今天,我同樣站在朱日和訓練場的大地上,以最直觀的方式,獲得了同樣強烈的感受!

正午12點,喧囂的閱兵場歸於平靜,3個90後士兵各自回營。

很快,朱曉琳將進入今年的海訓,即將退伍的劉徵洋將動筆寫出他的軍旅劇本,馬有金也將投入下一場實兵演練……90年的軍隊,交給90後的士兵,讓我們放心!

「作為和平時期的軍人,我可能一輩子都沒有機會經歷戰爭,但我願意用自己的一輩子時刻為戰爭做準備」。看著90後的他們,看著這支90年的軍隊,我知道,和平時期的中國軍隊,從來沒有停止準備打仗的腳步。這腳步,越走越疾。那腳步聲,振聾發聵。

滴答、滴答、滴答……

公元2017年7月30日——

這是朱日和時刻,這是中國軍隊時刻!

(原題為《軍網記者目擊建軍90周年閱兵式:朱日和時刻》)

相關焦點

  • 建軍90周年閱兵: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
    2017年7月30日上午9點,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閱兵(military parade to mark the PLA's 90th anniversary)在位於內蒙古的朱日和訓練基地舉行。
  • 2017建軍90周年大會觀後感範文 心得體會感想(多篇)
    7月30日,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閱兵在位於內蒙古的朱日和訓練基地舉行。新華社記者 吳曉凌 攝  新華社北京8月3日電題:為實現強國強軍夢不懈奮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在各地幹部群眾中引起強烈反響  8月1日,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
  • 解放軍建軍90周年紀念《鐵血軍魂·盛世軍郵》隆重發行
    摘要2017年,中國人民解放軍迎來了建軍90周年的盛大節日。90年來,人民解放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不畏艱難險阻,不懼流血犧牲,為新中國的成立立下不可磨滅的功勳。
  • 北京軍事博物館新館7月開放 建軍90周年展覽等你來看
    (領票地點:軍博正門西側票務中心)  今天上午,《歷史不能忘記——近代以來中國人民抗擊日本侵略展》在軍事博物館開幕。330張圖片和192件文物,「如此系統地展示近代以來日本對中國的侵略和中國人民的抗擊,在國內文博界尚屬首次」,軍事博物館館長董長軍介紹。記者了解到,正在修建的軍博新館預計在2016年底竣工,2017年8月1日前後正式對外開放。
  • 【紀念「三個90周年」】網媒記者齊聚「紅色搖籃」 探尋革命軌跡
    紀念「三個90周年」網絡媒體主題宣傳活動啟動儀式在南昌八一廣場舉行。中國網新聞7月29日訊(記者 王懷榮 渠津)7月29日上午,紀念「三個90周年」網絡媒體主題宣傳活動在南昌八一廣場正式啟動,江西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趙力平,中央網信辦傳播局負責人出席啟動儀式並向採訪團授旗,南昌市委副書記謝一平出席啟動儀式並致辭。來自中央新聞網站、地方主要新聞網站及商業網站等40多家媒體的80餘名記者參加了啟動儀式。
  • 朱日和閱兵信息支援方隊將軍領隊已有新職
    原標題:央視披露,朱日和閱兵信息支援方隊將軍領隊,已有新職政知君注意到,2017年參加「沙場閱兵」的將軍領隊李宗利已任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主任。近日,央視國防軍事報導了「一箭九星長徵十一號海上發射成功」的新聞,在這則新聞中,李宗利以「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主任」的身份公開亮相。
  • 建軍大業:於1981年的《南昌起義》來說《建軍大業》只是狗尾續貂
    (每天都有新的文章更新,希望能給您帶去舒心和指導,謝謝支持和閱讀……)作為「建國三部曲」系列的完結篇,電影《建軍大業》選擇在建軍90周年前夕公映,無疑是非常討巧的。從造勢的角度看,無論是公映前「小鮮肉」的話題也好,葉大鷹的吐槽、何長工後人的力挺也罷,毫無疑問都達到了「吸睛」效果,將觀眾的胃口吊得足足的。號稱是鴻篇巨製,被出品廠寄予厚望的「獻禮片」,何以讓人如此大跌眼鏡?
  • 堅守英雄主義的精神底色(鑄劍·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特刊)
    2017年8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迎來建軍90周年,這支人民軍隊與萬千中華兒女一同經歷風雨,更與天下百姓一起創建輝煌。從今天起,人民日報文藝部將陸續推出「鑄劍·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特刊」,邀請文藝名家從文學藝術的角度共敘軍旅情懷,期待再創軍旅文藝新高峰,為新時期的強軍建設貢獻力量。
  • 沙場大閱兵▕ 中國電科38所三型裝備亮相「八一」閱兵式
    今天上午9時,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閱兵在位於內蒙古的朱日和訓練基地舉行。此次閱兵式上,由咱們中國電科38所自主研製的三型裝備驚豔亮相。 其中,空警500預警機和306A雷達作為參閱裝備飛過或駛過檢閱臺,接受黨和人民檢閱;這也是空警500預警機繼參加2015年「九•三」閱兵後的再次受閱; 305A雷達以實戰狀態參與此次閱兵,主要承擔閱兵當天的安防、警戒任務。
  • 直擊俄羅斯紅場閱兵,新型武器裝備全亮相
    莫斯科時間6月24日10時(北京時間15時),俄羅斯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閱兵在莫斯科紅場拉開帷幕。據塔斯社報導,超過14000名士兵、234件武器裝備和75架飛機參加此次閱兵。
  • 見證新中國軍服發展歷程|歷次國慶閱兵,亮相幾式軍服?
    軍官戴大簷帽,士兵戴水兵帽。軍官服裝為中山裝式,四個貼袋,袋蓋有明扣,扎白色武裝帶;士兵服裝樣式為水兵服,有披肩,上衣下擺扎進褲子裡。軍官、士兵都穿黑皮鞋。不過,開國大典閱兵式上的海軍服裝,是為閱兵定製的,並不是海軍的制式服裝。開國大典,穿海軍軍官服的旗手。參加開國大典的水兵方隊陸軍參加閱兵的有步兵、炮兵、騎兵、裝甲(戰車)兵等多兵種的上萬人。
  • 國慶閱兵日記:篇三
    今天是一個特殊的日子,是全國人民值得驕傲的日子,今天就是祖國母親70歲生日,為了慶祝這一天,國家特別在*廣場舉辦了國慶70周年的慶典,而我卻不能去現場觀看這精彩的一幕,只能在電視裡觀看這激動人心的時刻。
  • 今日焦點|青島進入海軍閱兵倒計時,「劇透」薄霧裡的「藍色秘密」
    作為慶祝人民海軍成立70周年的重要內容,4月23日,國際性大規模海上閱兵將在青島附近海空域舉行。那麼,現場已預熱到什麼程度?已有多少精彩「劇透」?相信本文會給出一些答案。
  • 閱兵傾聽東風浩蕩進行曲!新式東風快遞,發送後可切換收件人
    1984年國慶閱兵,三型中遠程飛彈DF-3、DF-4、DF-5亮相,震驚世界 就是在這次閱兵式上,戰略飛彈部隊首次向世界公開亮相,並攜三型中遠程飛彈DF-3、DF-4、DF-5參加閱兵
  • 《今日影評》:編劇趙寧宇深度剖析《建軍大業》
    《今日影評》特邀北京電影學院教授、《建軍大業》編劇趙寧宇做客節目,深度點評獻禮建軍90周年之作《建軍大業》那些激動人心的熱血情懷。參與了「建國」系列三部的製作,趙寧宇在《今日影評》中稱:「《建軍大業》是站在《建國大業》和《建黨偉業》兩個巨人的肩膀上,所以必然會達到一個新的高峰。」
  • 我軍最震撼的一次閱兵,參過戰的士兵殺氣騰騰,令西方肅然起敬
    閱兵式是展示國防力量的重要手段,我國自建國以來已經在天安門廣場舉行過15次大閱兵,而外界公認最震撼的一次則是1984年舉辦的建國35周年國慶閱兵。這次閱兵的受閱部隊基本都是參加過對越自衛反擊戰的英雄部隊,從戰場上下來的士兵殺氣騰騰,他們出場時令西方記者肅然起敬,現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 建軍百年奮鬥目標:4個關鍵詞詳細解析
    2017年國慶閱兵,首次出現黨旗國旗軍旗3個旗組通過天安門廣場。(圖/新華社)在我們熟知的「建黨一百年」、「建國一百年」這「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基礎上,此次全會提出「建軍百年奮鬥目標」。在人民軍隊奮勇前進的道路上,建軍百年奮鬥目標的確立,無疑又立起了一面令人振奮的精神戰旗。筆者結合個人積累的資料和學習體悟,提煉出理解這一目標的4個關鍵詞,與大家一同討論。1.「捍衛」建軍百年奮鬥目標,其內涵寓意就是提高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戰略能力。
  • 中巴兩國兄弟情深,邊境戰士同慶解放軍建軍九十周年
    據相關報導顯示,我們解放軍展示和巴基斯坦軍人,在5100米的高海拔邊防檢查站上,一同紀念建軍九十周年。我國和巴基斯坦的深厚友情,早已存在巴基斯坦並不是一個固定存在的國家,它此前是屬於古印度領土。在1947年的時候,英國政府對印度的殖民統治中,單獨將巴基斯坦從古印度版塊給劃分了出來。此後巴基斯坦人民憑藉自己的實力,推翻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創建了屬於自己的國家。
  • 今天是「五三慘案」90周年紀念日
    當蔣介石所率北伐軍開進濟南城後,酒井隆即唆使早已做好準備的日軍四處尋釁。日軍不僅隨意捕捉北伐軍的士兵。5月2日上午,第一軍第二十三團營長阮濟民等數人徒手行經緯五路時,被日軍堵截後當場全部殺害。3日上午,日軍強行解除了北伐軍一部七千餘人的武裝。對日軍的一再挑釁,蔣介石再三地屈辱退讓,命令北伐軍各部「約束士兵,不準開槍還擊」。而且準備「繞道北伐」,這更加助長了日軍的囂張氣焰。
  • 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_央廣網
    國民黨軍頓時大亂,指揮失控。經1個多小時的激戰,斃傷俘敵2900餘人,其中包括旅長等3名少將,繳獲其大量裝備和輜重。這一戰役共殲滅敵7個師6萬餘人,俘敵第二綏靖區副司令李仙洲,收復城市13座,使魯中、渤海、膠東3個解放區連成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