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理科」組合專業覆蓋高達96%,有利也有弊,考生選擇要謹慎

2020-12-05 曉寧說教育

文/曉寧說教育

2021年將有8個省市開始實施新高考「3+1+2模式」,他們分別是:河北、江蘇、遼寧、湖北、湖南、廣東、福建以及重慶市。

作為第三批實施新高考改革制度的省市,同時也是第一批進行3+1+2模式的省市,將是高考改革路上的一個重要轉折年。

新高考模式是怎樣的?

新高考是我國高考改革試點的推薦,希望高考生們有更多自主的選擇權,可以自由的決定高考的科目選定,新高考模式取消了傳統的文理分科,改為考生自主選擇的模式,新模式下現在分為兩種模式:

「3+3模式」所謂的3+3就是語數外3門必考科目+3門學生自選科目,3門自選的科目從物化生、政史地中任意選擇3門就可以。

在這種模式下,考生的選擇組合模式有20種,其中物理+化學+生物這種傳統高考中純理科的組合仍是很受歡迎的。

我們以2020年山東高考為例,選擇政史地的人數最多,其次就是物化生,這種組合的韌度居高不下,其實主要原因就是專業的覆蓋率很高。

「3+1+2模式」這種模式依然也是語數外3門為必考科目,其中的「1」是需要考生從物理和歷史兩門學科中任選一個作為首選科目,成績是按照卷面原始成績計入總成績的,而「2」是需要考生從化、生、地、政中任選2門,按照登記賦分的方式計入總成績。

這個模式下共有12個組合模式,而2021年高考的搞個試點中,學生們選擇物化生的人數佔比依然是最高的。

「物化生」組合選擇人數多,真的適合所有人嗎?

物理、化學、生物這是一個純理科的組合模式,需要學生具備偏理解、思考的一個組合方案,可能很多學生一時間還沒辦法接受這種新高考的模式,所以覺得純理科以及純文科的組合是最「保險」的,但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

物化生組合的「適用人群」

1. 理科方面的邏輯思維能力優於文科;2. 思維嚴謹、更注重細節;3. 學習理科需要有很強的觀察能力,善於歸納總結;4. 動手能力強,可以獨立進行思考、有堅定的毅力以及刻苦鑽研的精神;5. 目標院校定在985名校中,希望自己有更多深造的機會。

「物化生」組合的優勢有哪些?

優勢一:專業覆蓋率高物化生的專業覆蓋率高達96.22%,可以說這是一個最傳統、最標準、最純粹的一個理科生選擇組合。

優勢二:可選擇的專業數量多既然專業的覆蓋率高,那必然的可供選擇的報考專業是非常多的,除了哲學類和歷史類這樣的純文科專業不能報考外,基本都是可以的。

優勢三:需要背誦的內容少物化生是純理科的組合,自然就需要學生更注重理解,以及思維邏輯的鍛鍊,在記憶、背誦方面的內容是比較少的。

優勢四:各學科之間的關聯性強這種純理科的組合,每個學科之間的關聯性是非常緊密的,除此之外他們和數學之間的關係也是互相促進的。

「物化生」組合的劣勢有哪些?

劣勢一:學習難度高這種純理科的組合,在學習過程中難度是比較高的,尤其是物理這門學科,在高中階段是被公認難度較大的學科,2020年山東高考中,很多考生都放棄了物理這門學科。

劣勢二:競爭力很大同時這個選科組合的報考人數比例是比較大的,除了那些因為它專業覆蓋率高而報考的考生之外,他也是學霸們的首選組合,所以競爭是非常激烈的。

除了物化生組合外,還有哪些組合模式專業覆蓋率高一些?

其實之前我的文章中提到過,物理這門學科在高考中是佔有非常重要的一個地位的,所以不建議考生在選考是放棄物理這門課。

除了純理科的物化生之外,其實還有兩個選科組合比較受考生的歡迎:

第一種組合:物化政(專業覆蓋率96.58%)這種組合的專業覆蓋率甚至比純理的物化生還要高一些,因為物理和化學都屬於理科類的學科,和選考了一門政治,雖然三個學科之間的關聯度不是很高,但是學科領域的跨度比較大,專業覆蓋率反而更高一些。

第二種組合:物化地(專業覆蓋率96.84%)地理這門學科也是新高考實施後,考生們開始熱衷的一門學科,如果說前面政治的背誦範圍比較大的話,那麼地理就相對少一些了,而且這三者之間也有一定的關聯度。

而這個組合的選擇人數也是比較多的,所以競爭力而並不小,大家在選擇的時候一定要注重一下自己每一門學科的基礎,儘量選擇自己的強勢學科。

最後送給2021屆考生的一句話:

在新高考的模式下,考生需要更早明確自己的方向,才能在選科以及報考的時候更加順利。

今日話題討論:你對於新高考模式下的選科,有什麼不同的看法?你覺得哪種組合更好一些?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專業覆蓋率96%,新高考【物+化+生】選科組合真的是「絕招」嗎?
    新高考從2014年開始啟動到現在,已經有6個省(市)實行了新高考,而今年是實行新高考省份最多的一次,尤其是山東省高分滑檔的情況,對於今年即將進入新高考的同學們也是很重要的警示。 對於新高考選科一直要慎重,一方面學霸扎堆現象嚴重,另一方面專業覆蓋率過低也會影響未來的發展。
  • 選科11期丨物史地組合解讀,專業選擇範圍廣選考熱度為何不高?
    採取「物理+兩個文科」的搭配方式,專業覆蓋率高達99.3%左右。但物理和地理、歷史的學科關聯度較低,且學習難度高,所以整個組合在學習上會有一定的難度。 二、適用人群 1、有良好的記憶力,對知識有整體的規劃把控能力,擅長歸納總結; 2、有一定的理科基礎,特別喜歡並擅長物理; 3、思維散發且活躍,能夠在不同的學科之間轉換學習思維; 4、希望擴大專業選擇範圍,但是不喜歡純理科組合
  • 新高考志願填報仍分「文理科」,「理科傾向」 考生今年優勢大
    但是,現實中高校(專業)卻仍是分「文理科"的,這不僅是由學校(專業)固有性質確定的,更是由社會對人才最終需求所決定的,因此,學校(專業)招生時對考生選手便有了要求,——要麼偏文,要麼偏理,文的核心是歷史,理的核心是物理。由於社會對「文理」人才的需求量是不同的——文少理多,從而決定了高校(專業)招生人數理工科多與文史科。
  • 「理科傾向」考生優勢明顯,文科生表示不會學了!
    (2)在專業的選擇上,選擇「物理」的考生可選擇範圍較大,偏文科考生的優勢僅體現在選擇了「歷史」或者不限選考科目的專業。根據歷年的招生情況和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一般招生理科生的名額遠遠大於文科考生。 有網友說,「高中選擇了文科,就相當於選擇了一條擁擠而狹窄的路。」
  • 新高考模式下,哪些學科組合最吃香?考生可得牢記
    考生對學習科目的自主選擇權增大,既有助於專業化人才培養,也能提升考生的學習積極性。但問題在於多數高校專業錄取時對學科有硬性要求,因此考生們往往會面臨「分數高卻報不了好專業」的尷尬局面,在填報志願時會受到很多限制。
  • 3+1+2選科有12種組合,哪個組合最好?
    二、「3+1+2」模式有幾種選擇方案? 按照「3+1+2」模式要求,我們可以將選科分為以下12種組合方案: 4.理生地組合:這個組合跟理化地組合比較接近,比較適合想學理科類專業,但是化學學習成績又不太好的考生報考。缺點是可以報考的專業相對於理化地來說較少。 5.理生政組合:跟理化政組合接近,一般選擇的人不多,比較適合今後想從事生物技術專業的考生選擇,缺點是可以報考的專業大多數處於剛起步階段。
  • 新高考選科全部組合優劣勢分析,最優選是哪個?
    競爭壓力:這種組合專業選擇面廣,專業覆蓋率高,同時政治科目的加入也為未來發展提供幫助,有利於考生考研和公務員。這種組合選擇人數較多,有一定的競爭壓力。 該組合最大特點是學習難度大、學科跨度大,競爭激烈,但卻是考研和考公務員的最佳組合,理科類考生選擇該組合,對未來有較大的幫助。
  • 理科專業和工科專業,有哪些區別呢,哪類專業就業更好?
    理工科是最受考生喜愛的專業,就業率與薪資待遇都很不錯,簡單地將,理工科是一個比較廣泛的科目,包括了物理、化學、生物、工程、天文、數學六大類的各種運用與組合的科目,據統計,理工大類共有53個一級學科,第四輪學科評估上榜學科約有282所大學。
  • 天津高考選科,6選3熱門組合分全面解讀(內附最佳組合)
    2、選考這幾個組合的考生可能大部分是總成績在中遊或中下遊的考生,這樣如果在高考賦分制的情況下,會導致區分度不會很高。 3、組合中有需要動手實驗的化學和生物,所以想要得到高分一定要具備喜歡實驗動手操作。 4、化學+生物+地理組合專業覆蓋率偏低。
  • 新高考物化生選考熱度居高不下,組合優劣一覽無遺!
    組合熱度居高不下,可能與其專業覆蓋率廣及就業熱度高有關,下面我們就來詳細說說物化生這個組合的特性、優劣以及專業覆蓋情況。 組合全方位分析 1 學科特性 純理科組合,偏理解思考 02 適合人群 1、理科的邏輯思維能力大幅度優於文科水平
  • 新高考3+1+2各省選科人數曝光,詳細盤點各種組合的優劣
    自從江蘇新高考選科以來,很多考生或是家長為了在賦分制度下平衡分差,在選擇化學時普遍比較謹慎,甚至在網絡有流傳江蘇重點中學為了保證升學率而不開設化學學科。很多人都認為選化學的基本上都是學習高手,在新高考實行賦分制政策下,和優秀學生PK要吃虧的。
  • 錯誤地選擇了理科,上大學該學什麼專業?
    也有人認為,理科以後學的專業,好找工作。殊不知,當你理科成績不怎麼樣時,學那些理工科和醫學裡的專業也是很痛苦的,甚至想到以後從事相關的工作,也會內心排斥,又何談好找工作呢?言歸正傳,下面我就列舉一下那些理科生也能選擇的偏文的專業。
  • 選科10期:化生政組合解讀,學醫考生的最佳選擇?
    三、優勢分析 1、專業覆蓋率高:「3+3」模式下化學生物政治組合專業覆蓋率為88.1%,化學生物兩科涵蓋的專業就包括醫學類、生物研究類、化學材料類等,該組合考生還可以報考行政管理類、經濟貿易類等專業,總體來說,可選擇的專業範圍較廣。
  • 這篇文章告訴你什麼選科組合是「最佳」!
    01 物理+化學+生物  專業覆蓋率:96.22%  該組合為傳統的純理科組合,科目之間的學習關聯度較高,一般理科特別強的考生會做此選擇。選擇該組合的考生人數較多,而且多為優等生,競爭壓力較大,如果成績一般的考生選擇這個組合,很明顯會處於競爭的劣勢。
  • 江蘇公布投檔線,北京電影學院理科分數高達408分,超眾多985高校
    等待已久的普通批本科錄取投檔線終於有省份率先公布了,教育大省江蘇省率先公布了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本科第一批投檔線,提檔人數接近8萬人,祝各位考生金榜題名。我們一塊來看看文、理投檔前十名的高校有哪些?1、理科一本投檔前10名高校:第一名: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425分第二名:上海交通大學,423分第三名:復旦大學,422分第四名:中國科學院大學,420分第五名:
  • 理工科專業才有高工資?看理科文科專業十年對比,才明白真相為何
    原因三:大學裡,理科專業比文科專業多不少,所以排行榜裡理科專業自然會更多很多人表示,無論是熱門專業排行榜還是就業方面的排行榜,都很少有文科類專業,大多是理工類專業。學生有必要為了高薪選理工類專業嗎?在自己已有心儀專業的前提下,沒有必要選擇專業時必須要考慮到興趣因素,畢竟如果我們連學習的興趣都沒有,也就難以真正地用心學。
  • 浙江理科考生661分被浙大提前批錄取,考生卻想退學?家長後悔不已
    但是有時候家長和高三學生也會有煩惱,雖然能被重點大學錄取,但是發現去了不太好的專業,將來就業可能不好,學生對專業也不感興趣。最近浙江省的一位理科考生661分被浙江大學提前批次錄取,但是考生卻想退學。那麼為何會出現考生想退學呢?
  • ...年新高考模考數據:全省前100名選科組合95%是「老理科」物化生
    最後,題目變活了理科,給人的感覺就是不斷刷題,但是這次考試,加上了很多科技前沿的東西,重視物理學的實際應用,對學生學科素養的考查更加明顯。「絞吸挖泥船天鯤號」、「天王星衝日」、「上海辦進博會」、「高速列車」等時政新聞,都進入了高考試題,看來理科生,也要定時看《新聞周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