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豬、磨豆腐嗎?賞梅、溫酒、吃火鍋……古人的小寒別有一番浪漫

2021-01-07 川北在線網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小寒只有殺豬、磨豆腐嗎?賞梅、溫酒、吃火鍋古人的小寒別有一番浪漫 人們常說冬至似年,冬至節的熱鬧剛過,又迎來了小寒。由於臨近春節,人們過小寒時會殺年豬、磨豆腐,為春節提前準備食材。但你以為古人這麼不解風情嗎?其實,古人過小寒時另有一番浪漫 小

  原標題:小寒只有殺豬、磨豆腐嗎?賞梅、溫酒、吃火鍋……古人的小寒別有一番浪漫

 

  人們常說"冬至似年",冬至節的熱鬧剛過,又迎來了小寒。由於臨近春節,人們過小寒時會殺年豬、磨豆腐,為春節提前準備食材。但你以為古人這麼不解風情嗎?其實,古人過小寒時另有一番浪漫……
 

  先來說一說普通大眾的樂趣。古人過小寒時,幾乎家家戶戶都做的一件事是殺年豬。今年的我們可能很難理解,豬就是豬,"年豬"又是什麼呢?

  中國人吃豬肉的習慣已經有兩三千年的歷史了。自漢代起,豬圈就成為家宅中一塊重要的風水寶地。在古代,豬肉、雞肉等家禽肉是普通百姓的主要肉食。

  因為豬的主要功用是食用,且飼養起來比較便宜;而牛是作為勞動工作的,羊有時作為交通工具,其價格自然也貴了許多。所以,老百姓每到節慶之日,就會殺豬,以示慶賀。

  古代沒有冰箱等保鮮設備,而一頭豬動輒幾十斤,吃不完難免浪費。所以,古人一年只殺一兩次豬,一般選在春節期間,比如包餃子、燉肉等美食,豬肉的消耗會快一些,避免腐爛。

  古代的年豬有哪些吃法呢?

  中華美食的傳承性是非常強的。今天很多美食的做法,都是傳承自古人。比如東北有一道名菜叫"殺豬菜",裡面有豬肉、豬血旺、豬肝、豬大腸、白豆腐、酸菜,就是古代流傳下來的。還有東北血腸,也是由豬血、豬肉、麵粉,加上各種佐料製成的。

  南方的有火腿、臘肉、東坡肉,都是由豬肉製成,也由古法傳承下來。其中,又以東坡肉更為 。其做法出自宋代 詞人蘇東坡。蘇大才子為此還特別寫了一首詞:

  豬肉頌

  【宋·蘇軾】

  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可以看出,宋代普通人家不但吃得起豬肉,甚至還當作早餐來吃。可見,殺豬這件事在當時已相當普通。今天的殺年豬也傳承自古法。

  其實,殺年豬,不僅僅是人們對於食物的企盼,更多的是對春節的企盼。因為殺年豬是為春節的食材做準備,人們在忙碌中,春節也悄悄走近了。

  磨豆腐考驗的是人緣

  豆腐是中國人對美食的重要貢獻。今年日本、韓國,東亞乃至全球吃的豆腐,可以自豪地說,都出得益於中國人的發明。古人對豆腐的偏愛,不僅限於"吃",還有磨豆腐的過程。

  古代雖然也有豆腐坊,但各家各戶到了小寒時節,還是樂於自己磨豆腐,並且鄰裡之間還就磨豆腐的技藝相互切磋。

  磨豆腐的工藝是非常複雜的。首先要將豆子碾成2到4瓣,稱為豆碴子;再將豆碴子加水泡透,才能開始上磨床磨豆子。

  那麼,磨豆腐裡鄰裡和諧有什麼關係呢?

  磨豆腐是考驗人緣的時候。因為古代的磨床並不是常備家具,都是臨時搭起來的。磨床上也不磨盤,而且直接支磨。磨床下一般放一口大鍋或是大盆,一個人推磨一個人用勺子往磨眼裡送浸泡好的豆碴和水。磨好的豆粕兒會流到大鍋或大盆裡,再用熱水衝開,舀進事先準備好的面袋裡,反覆揉搓,就形成了豆漿和豆腐渣。這門技藝叫納豆腐。

  納豆漿則是將豆漿燒開,再點滷水。點滷水是個技術活,點早了豆腐好,味道澀;點晚了,豆腐太嫩,一碰即化。

  磨豆腐

 

  可見,磨豆腐這個活,一個人幹不了。不僅需要體力,還需要相互協作。尤其在手工作坊的古代,鄰裡之間不相互幫忙,豆腐就磨不成。倘若街坊鄰居一大幫人,一邊說說笑笑,一邊幹活,不但默契,還不累。

 

  小寒這天磨豆腐,是給平日裡忙碌的鄰裡之間創造了聊天的機會。聊一聊一年來的家長裡短,才有年味兒;再冷的天,心裡也是一團熱氣。

 

  踏雪尋梅、溫酒火鍋,才是古人的小愜意

 

  古人的日子,也不都是家長裡短,偶爾也有閒情浪漫。即便是寒風嘯嘯的小寒,古人也自有一番情趣。

 

  有一句成語叫"踏雪尋梅",是說古人為了賞梅,不顧嚴寒,佇立雪中等梅花開。這是何等的情致呀?

 

  梅花是幾月開花呢?梅花的花期比較長,北方一般在11月就開花了。有一種梅花稱為"臘梅",就是說,它的花期在臘月,正是小寒和大寒時節。花色殷紅,在雪中綻放,宛如銀白底色中的一抹紅,甚是好看。古人賞梅,多指賞臘梅。
 

  臘梅

 

  梅花

 

  【宋·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王安石是北宋有名的文學家、政治家,當然也是官宦中人。他除了變法之外,還是比較講究生活情趣的。在這首小詩中,可以看出,北宋的冬天是比較冷的,汴梁一帶冬天下雪是常事,而賞梅也是當時文人墨客較為喜歡的冬季娛樂項目之一。

 

  詩人描寫了牆角伸出的幾枝梅花,雖然處境艱難,依然孤獨地盛開。有一點自畫像的感覺,與詩人當時的處境很像。變法改革本來就是一條孤獨的路,遠有管仲、商鞅,近有後周世宗,哪一次不是經歷千難萬險。詩人以梅花自比,也是在鼓勵自己堅守梅花凌寒獨開、暗香沁人的品格。

 

  除了賞梅,古人在冬天比較愜意的事就是三五知己圍坐一起,溫一壺好酒,架起爐火,擺上幾盆肉、菜,吃火鍋。
 

  火鍋的確不是現代才有的美食。

  火鍋最早起源於烹刑。比如那位被周夷王烹殺的齊哀公……當然,漢代以後,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想盡辦法滿足自己的口舌之欲,殺人刑法也就逐漸上了餐桌,由烹人改為涮肉和菜,可謂開創了一大飲食派系。

  據說,東漢海昏侯墓中出土的"鬥"就是用來吃火鍋的。因為海昏侯封地在江西,可以說目前發現的文物證據表明,最早吃火鍋的是江西人。

  東漢海昏侯墓出土的青銅火鍋

 

  從這個火鍋的構造來看,食物應該是放在上面的罐子裡,底部的託盤用來放炭火。想像一下:外面天寒地凍,北風呼嘯、大雪紛飛,屋子裡架起火鍋,一群人圍著桌子坐下,吃著熱氣騰騰的肉和菜,說著家長裡短,既暖了嘴,也暖了心,豈不愜意?

 

  最後要說的一點是,為什麼古人喝白酒都要溫過再喝呢?

 

  首先,溫過的白酒可以減少喉嚨的灼燒感,讓酒性更溫和;其次,白酒多為發酵而成,溫酒可以殺死酒中的細菌,又可以使酒的香氣四溢,一舉多得。

 

  另外,古人認為涼酒傷身。比如《紅樓夢》中有一個橋段,寶黛二人去薛姨娘處吃飯,外面下著大雪,薛姨娘便命人去溫酒來吃。可見,古人喝溫地的白酒已形成了一種習慣。
 

  總之,古人過小寒,不止會殺年豬、磨豆腐,也不僅僅盼著一年多月後的春節。古人的生活不止有奔波勞碌,還有賞梅、溫酒、吃火鍋這樣的小情趣。所以,天寒地凍也阻擋不了古人的小愜意。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

相關焦點

  • 今日小寒|該吃它了,熱熱乎乎來一鍋!
    每年1月5日前後為小寒節氣,冷氣積久而寒,古時有「小寒大寒,凍成冰團」的說法。 火 鍋 / 今冬禦寒佳品 小寒時節,天氣寒冷,多吃些禦寒食物,如海帶、紫菜、菠菜、大白菜、胡蘿蔔、山芋等可提高機體的抗寒能力。特別提醒你,小寒正是涮羊肉、吃火鍋的好時節喲~~~
  • 今日小寒,冷空氣來襲,和家人一起吃火鍋涮羊肉,禦寒暖身不怕冷
    小寒吃火鍋今天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3個節氣小寒,別看小寒小,小寒基本是一年中氣溫最低的日子。只有極少數年份的大寒氣溫低於小寒,民間也常有「小寒勝大寒」的說法。那麼該吃些什麼抵禦寒冷呢?我覺得涮羊肉火鍋再好不過了。
  • 夜讀|小寒:悽悽歲暮風,翳翳經日雪
    腦補這樣的情景,我們就能夠理解古人為什麼苦寒,為什麼數九,數著日子盼望著冬去春來了。從前,北方人把生活之美滿,形容為「老婆孩子熱炕頭」。躲在屋裡「貓冬」,盤坐在炕上「嘮嗑」,幾乎是東北人冬季之日常。問題來了,既然小寒比大寒還冷,是24節氣中最冷的節氣,那為什麼還叫小寒呢?是不是古人給弄錯了呢?
  • 這首宋詞告訴你,古人自有一番樂趣
    但是,古人是怎麼度過寒冷難熬的冬季的呢?讀一讀南宋詞人周晉的這首《清平樂》,從中可以看到,古人冬天的生活,一點都不缺少樂趣,甚至比現代人還要豐富。清平樂周晉(宋)圖書一室,香暖垂簾密。我雖然沒有飲酒作詩的心情,但是你瞧,院子裡寒梅欲放,天色漸暗,似乎要下起雪來,別有一番滋味。這首詞,讀來特別溫馨,生動地描述了一個古代文人在寒冷冬日的滿滿樂趣。
  • 俗語:「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還要「洗福祿」,你知道嗎?
    導語:俗語:「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還要「洗福祿」,你知道嗎?而流下來的豬血,之後也會成為春節的食材,用來做血豆腐之類的,豬的下水也會被清理乾淨成為一道美食。殺豬或者買了豬肉之後,還要進行一項重要的活動就是「燉年肉」,趁著豬肉還新鮮,趕緊燉起來,剩下的要保存起來,冬天的時候,天寒地凍,豬肉可以一直保存到過年之後。
  • 小寒吹來花信風,小寒一過,梅花就開了。古詩詞裡的梅花先睹為快
    「小寒吹來花信風」是古人總結的智慧。從深秋的菊花凋謝了之後,一直到小寒這段時間裡,是無花的。小寒的節氣雖然天氣很冷,但是卻帶來的春天的氣息,因為小寒一過,梅花就要開了。梅花是春天的信使,它不怕被埋藏在雪裡,別在用玉笛吹《梅花三弄》了,春天正在為降臨做準備呢。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寒夜》宋.杜耒冬天寒冷的夜裡,有客人來訪,就以茶當酒吧。把火燒得旺旺的,爐子上的壺煮的水冒著熱氣。
  • 節氣生活美學 ▏小寒節氣,小家美事
    在北方地區小寒節氣比大寒節氣更冷,故北方有「小寒勝大寒」一說;但對於南方大部地區,全年最低氣溫仍然會出現在大寒節氣內。小寒三候古人認為小寒有三候,一候雁北鄉,鄉是趨向,大雁感知到陽氣開始有了北歸的趨勢。二候鵲始巢,喜鵲開始築巢,準備繁衍後代。三候雉始雊,雉是野雞,野雞開始求偶,表明早春已近。
  • 俗語「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賣豆腐」,啥意思?古人智慧之談
    記得小時候,時常聽到村裡的老人在評價小孩子的時候,會說這樣的話:「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賣豆腐。那麼,村裡老人所說的話裡,「鬥」指的是什麼?並且這種說法是否有依據?在我國古代,衡量一個家庭是否成功的標準之一就是後人是否有出息。而如何在孩子較小的時候衡量後人是否有出息?
  • 「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是何意思?老一輩人跟你講,別被坑了
    大家肯定都聽過這句話:「民以食為天」,這句話是出自《史記·酈生陸賈列傳》,這就說明古人早就已經看明白了一點,那就是食物是人生存的基本。技術發展的現在的網際網路科技社會,這一點也從來都沒有改變過。現在的年輕人在吃飯飲食方面兩極化比較嚴重,一種年輕人是不講究,每天都是有什麼吃什麼,對於上班族而言,外賣是他們最熱衷的食物,因為方便,省時。這其實也符合如今快節奏的生活。而另一種年輕人則是相當講究。舉個例子,就拿那些天天泡在健身房的人來說,合理的規劃飲食是基本原則。每天吃什麼,吃多少,都必須精準到「克」。或者就是一些有錢人,吃飯必須的好的,就像牛排非「M12」不吃。
  • 關於小寒的諺語古詩詞大全 小寒節氣圖片朋友圈小寒唯美句子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關於小寒的諺語古詩詞大全 小寒節氣圖片朋友圈小寒唯美句子 小寒作為二十四節氣的倒數第二個節氣,意味著一年最冷的時候到了.古代人民群眾根據 節氣進行農耕,詩人藉此抒情達意,那麼古代關於小寒的古詩詞有哪些?又有哪些諺語值得我們學習?
  • 「小寒」這天全國各地都有哪些習俗?
    小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3個節氣,冬季的第5個節氣,小寒節氣的特點就是寒冷,但是卻還沒有冷到極致。根據我國長期以來的氣象記錄,在北方地區小寒節氣比大寒節氣更冷,在北方有「小寒勝大寒」一說;但對於南方大部地區,全年最低氣溫仍然會出現在大寒節氣內。小寒全國各地都有哪些食俗?
  • 今日小寒這樣吃,溫溫暖暖過冬日!
    小寒之名,由此而來。小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倒數第二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五個節氣,小寒時節大風降溫,標誌著開始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小寒一過,就進入「出門冰上走」的三九天了。古人將小寒分為三候:「一候雁北鄉,二候鵲始巢,三候雉始鴝。」
  • 今日小寒|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小寒已近手難舒,終日掩門深閉廬」 此時,冷空氣活動會愈加頻繁 韋亮 攝 小寒有「三候」 一候雁北鄉 小寒之日「雁北鄉」,「鄉」代表著一種趨向
  • 俗話說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這句話啥意思?有沒有道理?
    有句俗話叫「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就非常有意思,有人覺得很容易弄懂這句話是啥意思,但又不明白裡面說明了個什麼道理。農村俗話或者是老話,即便是順口溜,也有其特殊的意義,這是一種生活經驗的總結,同時也是漫長生活中累積出來的智慧。有人說農村俗話這些太過簡單,並沒有什麼值得研究和保留的價值。
  • 小寒過後,這食材要多吃,比牛羊肉強,常吃身體不怕冷,別不懂吃
    小寒一過,就進入「出門冰上走」的三九天了,此時除了大魚大肉以外,還要多吃一些可以禦寒的食材,增強身體的抗寒能力,暖和過冬天。研究發現,人體血液中缺鐵,就會更怕冷,這也是為什么女人總比男人更怕冷的原因。所以一到冬天,補鐵補血的食材要多吃,比如:菠菜、豬肝、豬血、木耳、紅豆等等。
  • 小寒:萬家燈裡待春風
    ▲ 日本 2000 鄉土郵票 東京都 冬季夜景。「霜風落葉小寒天。」窗外寒風勁烈,屋內一夕燈火。小寒時節,雖是至寒,萬物已冬藏,花卻依舊有信,如期開放。古人有「二十四花信風」,便是始於小寒,首候便是凌寒之梅花,次有山茶與水仙。孤清寒天,花如美人,幽姿淑態,香氣清遠,亦為這素白人間添了些許好顏色。
  • 「一螺窮,二螺富,三螺四螺賣豆腐」,古人的經驗,有道理嗎?
    ——《賈生》唐.李商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古人也留下了不少豐富的的諺語或者是一些奇聞軼事。有很多諺語都是見證我國歷史的文化瑰寶,在老一輩的眼中也是十分受用的。因為這是一輩人一輩人實踐出來的,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變化,後來的年輕人對於這些諺語接觸的機會已經變少了。但在老一輩的眼中,這些話都特別的有用可能會從他們的嘴裡聽出一兩句。
  • 一碗米豆腐磨出致富味道
    通川區的小吃米豆腐遠近聞名,連在外務工的青年也忍不住在網絡上表達對家鄉美味的想念。9月下旬,記者走進米豆腐的原生地——碑廟鎮石筍村,探尋米豆腐的「奧秘」。該村3組村民石正芳稱得上是米豆腐「代言人」,她手藝精湛,通過販售米豆腐脫了貧,還把技術教授給其他村民,帶動大家一起致富。
  • 吃火鍋必點的四種豆腐
    既然我們已經說到了火鍋食材,我們就不得不說豆腐。我們都知道,火鍋店裡的豆腐有很多種,那麼,你知道火鍋豆腐都有哪些嗎?下面,喵不同就來帶大家了解。1、千頁豆腐千頁豆腐是以大豆分離蛋白和水為主要原料,添加食用植物油、澱粉等為輔料,經斬拌乳化、調味、蒸煮、冷卻、切塊或再速凍等全部或部分工藝製成的大豆蛋白製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