億元罰單之後商銀信再被罰290萬元 大股東已申請破產

2020-12-12 中國經濟網

  原標題:億元罰單之後,商銀信再被罰290萬元 大股東已申請破產

  記者:謝婧

  近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北京外匯管理部發布的罰單顯示,商銀信支付服務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商銀信」)因違反規定將境內外匯轉移境外,被罰290萬元。此前商銀信曾因收到億元罰單震驚業內。10月,央行營業管理部(北京)公告顯示,商銀信存在16項違法行為類型,被罰款1.16億元,時任董事長林耀、時任風險管理部總監/高級風控經理張月也分別被處罰款45萬元和20萬元。兩人違法違規行為包括:(1)未及時發現處置特約商戶轉接支付接口的情況;(2)為非法集資平臺直接提供支付結算服務;(3)違反T+0資金結算服務管理規定。

  值得一提的是,商銀信「新換」的大股東Wirecard在今年6月深陷財務造假風波,後宣布申請破產。工商資料顯示,商銀信深陷多起訴訟,還曾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

  商銀信再被罰290萬

  近日,國家外匯管理北京外匯管理部發布的罰單顯示,商銀信支付服務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商銀信」)因違反規定將境內外匯轉移境外,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第十二條和第十四條及《服務貿易外匯管理指引》(匯發〔2013〕30號文印發)第四條,被處以罰款290萬元。

  而這並非商銀信首次被罰,此前商銀信還曾因收到億元罰單而震驚業內。

  10月10日,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北京)公告稱,為貫徹人民銀行關於加強支付機構監管、規範支付行業發展的工作要求,人行營業管理部持續強化對支付機構常態化執法檢查。人民銀行對商銀信支付服務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商銀信」)開出國內支付機構最大罰單,罰單金額高達1.16億元。

  央行營業管理部(北京)列出了商銀信的16項違法行為類型,包括:擅自中止支付業務;挪用備付金;變相出借預付卡發行與受理資質;未按規定開展備付金集中交存等。

  除了對商銀信給予警告,並罰沒合計1.16億元外,商銀信時任董事長林耀、時任風險管理部總監/高級風控經理張月也分別被處罰款45萬元和20萬元。兩人對公司下列違法違規行為負有責任:(1)未及時發現處置特約商戶轉接支付接口的情況;(2)為非法集資平臺直接提供支付結算服務;(3)違反T+0資金結算服務管理規定。

  大股東Wirecard已申請破產

  商銀信官網信息顯示,該公司於2007年9月29日在北京依法註冊成立,註冊資金1億元。人民銀行官網顯示,商銀信於2012年6月獲得《支付業務許可證》,2020年9月14日換證成功,有效期至2022年6月。目前該公司業務類型包括:預付卡發行與受理(北京市、廣東省、青海省)、網際網路支付(全國)。

  不過商銀信卻在近年來深陷多起訴訟,甚至還曾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中。資料顯示,因違反財產報告制度、未履行相關法律文書義務,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將商銀信列入失信被執行人,立案時間為2020年4月3日。

  此前,商銀信還剛迎來外資股東。2019年,德國Wirecard通過收購持有商銀信支付98.242%股權的北京蘋果信息諮詢有限公司的股權實現了控股商銀信80%股權。根據協議,Wirecard將以至多7240萬歐元的價格收購商銀信80%的股權,並有一項選擇權,可在兩年後以不超過2020萬歐元的價格收購其剩餘的20%股份。在完成工商變更後,Wirecard成為商銀信的大股東。

  但在今年6月,Wirecard卻深陷財務造假風波,其審計機構安永拒絕作為審計方在Wirecard的2019年財報上簽字,理由是Wirecard無法提供19億歐元(約合21億美元)現金憑據。隨後,Wirecard在6月22日發布聲明稱,這一無法核實的19億歐元現金可能根本不存在。

  儘管這場風波在德國發酵,但Wirecard想要進入中國市場的野心也化作泡影。在財務造假風波後,Wirecard表示,公司已申請啟動破產程序,創始人Markus Braun已經因欺詐罪被捕。

  工商資料顯示,今年8月,商銀信的經營範圍發生變更,變更後的經營範圍中多了「軟體開發」一項,經營範圍中不再有「銷售文化用品、日用品、會議服務」等事項。

(責任編輯:馬先震)

相關焦點

  • 億元罰單之後,商銀信再被罰290萬元 大股東已申請破產
    每經記者 謝婧 每經編輯 段煉 近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北京外匯管理部發布的罰單顯示,商銀信支付服務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商銀信」)因違反規定將境內外匯轉移境外,被罰290萬元。此前商銀信曾因收到億元罰單震驚業內。
  • 商銀信支付二度被罰、債務纏身,曾要收購商銀信的Wirecard已申請...
    在億元天價罰單之後,商銀信支付服務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商銀信支付)再收一張罰單。  近日,據國家外匯管理局北京外匯管理部公布的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商銀信支付違反規定將境內外匯轉移境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第三十九條,國家外匯管理局北京外匯管理部對商銀信支付處以290萬元罰款。  這是2020年商銀信支付二度被罰。
  • 收億元罰單後 商銀信支付年內再被罰款290萬元
    近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北京外匯管理部公布行政處罰決定書(京匯罰〔2020〕45號),處罰書顯示,商銀信支付服務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商銀信支付」)違反規定將境內外匯轉移境外。
  • 商銀信再收外管局罰單:違規將境內外匯轉移至境外單
    原標題:快看丨違反規定將境內外匯轉移境外,商銀信再收外管局罰單  記者:苗藝偉  禍不單行,商銀信成為今年最慘支付公司。
  • 商銀信支付再收罰單,「新主」Wirecard已破產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第三十九條,國家外匯管理局北京外匯管理部對商銀信支付處290萬元人民幣罰款。商銀信支付服務有限責任公司,於2007年9月29日在北京依法註冊成立,註冊資金1億元人民幣。北京作為支付服務總部,目前已於上海、深圳、廣州、廈門、西寧、湖北、山西、內蒙等地設立分公司。
  • 央行開出國內支付機構最大罰單:商銀信16項違規被罰1.16億
    銀訊網訊 10月10日,據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北京)在官網披露,今年以來,營業管理部圍繞「嚴監管常態化」工作主基調,針對轄區部分支付機構合規意識弱、違法違規嚴重等問題,多措並舉,加大查處力度,對6家支付機構給予警告,處罰款合計17,837.75萬元,對8名相關負責人員給予警告,並處罰款合計242.2萬元。
  • 太平洋財險接連「吃」罰單:今年已罰298萬元,還曾遭明星投訴
    8月12日,銀保監會下發了3張罰單,合計罰沒340萬元。其中,太平洋財險2家分公司合計被罰100萬元;平安財險總公司及4家分公司、支公司合計被罰205萬元。具體來看,罰單顯示,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太平洋財險」)浙江分公司存在下調未決賠案的交通事故責任比例行為。
  • 負債總額超2000億元!包商銀行走到破產這一步
    包商銀行最終還是走到了破產這一步。11月23日,銀保監會網站發布的公告顯示,原則同意包商銀行進入破產程序。作為城商行裡的過往「新星」,包商銀行此刻已徹底隕落。2020年11月11日,央行、銀保監會發布了《關於認定包商銀行發生無法生存觸發事件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稱,在接管期間,經清產核資,央行、銀保監會確認包商銀行已嚴重資不抵債,已經發生「無法生存觸發事件」。
  • 被罰190萬!浦發銀行遭大股東等減持可轉債,收錢不辦事被監管點名
    不過,在資本市場上,股民在享受狂歡同時,同樣在7月7日,大連銀保監局對外公布8張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中,浦發銀行大連分行領了4張罰單,合計被罰190萬元。而同一天(7月7日),浦發銀行收到來自第一大股東的告知函,即該股東及一致行動人減持部分浦發銀行可轉債。
  • 支付行業嚴監管常態化 央行營管部對商銀信開除億元罰單
    文章指出,今年以來,人行營業管理部圍繞「嚴監管常態化」工作主基調,對支付機構加大查處力度,對6家支付機構給予警告,處罰款合計17837.75萬元,對8名相關負責人員給予警告,並處罰款合計242.2萬元。其中,對商銀信支付服務有限責任公司開出國內支付機構目前最大罰單——近1.16億元。
  • 千萬罰單VS洗牌精變
    銠財梳理發現,中信銀行連續三年收到千萬元級別罰單。短短四年內因各類違規被罰1.2億元。僅從2012年11月至今的一年半內,已收3張2000萬級的大罰單,金額總計超6500萬元。2018年12月,因理財資金違規繳納土地款等6項違規行為,中信銀行被銀保監會罰款2280萬元。
  • 南京銀行大股東17個月增持25.4億元 2020年多次違規被罰超2100萬元
    來源:長江商報長江商報消息 ●長江商報記者 徐佳延續去年以來的銀行股東增持潮,南京銀行再次獲大股東增持,為銀行板塊注入強心劑。1月6日晚間,南京銀行(601009.SH)披露大股東增持情況。其中,南京高科在2019年8月6日和7日增持該行股票1520.74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0.18%)之後,宣布在即日起至2020年4月末止,累計增持該行股票不超過8億元。紫金集團則計劃在2019年9月3日至2019年12月31日止,累計增持金額不超過3億元。
  • 第三方支付最大罰單!商銀信16項違規被罰約1.16億元
    來源:網貸天眼網貸天眼訊 4月30日,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在其官網發布了對商銀信支付服務有限責任公司的行政處罰信息。根據通告,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5009萬元,並處罰款6589萬元,罰沒合計約1.16億元。
  • 陽光人壽、中衡股份再「吃」罰單 多名直接負責人合計被罰4.3萬元
    來源:網際網路金融新聞中心近日,內蒙古銀保監局接連開出多張罰單。其中,被處罰的金融機構包括陽光人壽、中衡保險公估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厚大保險公估有限公司等,合計罰款4.3萬元。不過,柒財經旗下柒聞網了解到,今年1月20日,內蒙古銀保監局曾發布關於陽光人壽包頭中心支公司的罰單,處罰原因正是其存在「編制虛假資料」行為。因此,內蒙古銀保監局決定對陽光人壽包頭中心支公司罰款15萬元,與此次罰單為同一批次。事實上,這也是2020年以來,陽光人壽在內蒙古「吃」到的第二張罰單。1月10日,陽光人壽內蒙古分公司因「編制虛假資料」,被罰款10萬元。
  • 包商銀行進入破產程序 儲戶存款怎麼辦
    銀行,居然破產!11月23日,銀保監會一紙批覆,正式批覆包商銀行進入破產程序。與此同時,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在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發布民事裁定書,法院受理包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的破產清算申請,成為首例進入破產司法程序的銀行。至此,中國迎來第四家破產銀行。
  • WEMONEY日報:銀保監2020年擬修訂製定銀行網絡貸款監管辦法;金美信...
    2019年,長銀消費金融營業收入約8.80億元,較2018年的1.34億元增長556.72%,實現淨利潤3.56億元,較2018年的0.38億元增長836.84%,經營活動現金流量-4億元。截至2019年末,長銀消費金融資產合計122.62億元,負債合計108.33億元。
  • 2天領21張罰單!南京銀行被罰超1400萬 合作放貸機構近20家
    繼去年因各種信貸違規問題收到銀保監會數十張罰單後,昨今兩日,南京銀行又被監管一口氣開出21張罰單,合計罰款金額一度超過1400萬元。比如,南京銀行常州分行因信貸資金被挪用等被罰65萬元;南京銀行淮安分行因虛增貸款規模,多層潛逃規避資金監控被罰35.375萬元,沒收違法所得10.375萬元;此外,南京銀行無錫分行因個人消費貸款資金被挪用於購買理財、投資證券、購房或償還貸款等被罰65萬元;南京銀行南通分行因違規發放消費貸款並流入證券市場、房地產市場等被罰
  • 「嚴監管」仍是銀行業關鍵詞全年13張千萬級罰單涉及這些違規高發區
    截至2020年12月31日,銀保監會和各地銀保監局針對銀行業開出超900張罰單,處罰金額超過9.45億元(註:罰單統計以作出處罰日期為準)。其中,銀保監會對銀行及從業人員共罰款約4.62億元,各地銀保監局對銀行以及從業人員共罰款約4.83億元(註:統計不含各地銀保監分局開出的罰單)。
  • 商銀信收支付機構史上最大罰單:因挪用備付金等被罰沒1.16億元
    中國網財經5月6日訊 近日,商銀信支付服務有限責任公司(下簡稱「商銀信」)因多項違規被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北京)罰沒約1.16億元。據不完全統計,這是央行首次對第三方支付機構開出億元罰單。據銀管罰〔2020〕9號,商銀信違規行為達16項:(1)擅自中止支付業務;(2)挪用備付金;(3)變相出借預付卡發行與受理資質;(4)未按規定開展備付金集中交存;(5)未按規定設置特約商戶銀行結算帳戶;(6)未嚴格落實特約商戶實名制,存在資料不實商戶;(7)未及時發現處置特約商戶轉接支付接口的情況;(8)為非法集資平臺直接提供支付結算服務;(9)違反T+0資金結算服務管理規定
  • 銀信科技股東李洪剛減持8.4萬股 套現約4.4萬元
    來源:挖貝網挖貝網 8月18日消息,銀信科技(300231)股東李洪剛在深圳證券交易所通過競價交易方式減持8.4萬股,權益變動後持股比例為0.06%。截至本公告日,股東李洪剛在深圳證券交易所通過競價交易方式完成8.4萬股的減持,權益變動前李洪剛持股0.08%,權益變動後持股比例為0.06%。公告顯示,本次減持價格區間為10.4-10.5元/股,本次減持套現約4.4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