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億元罰單之後,商銀信再被罰290萬元 大股東已申請破產
記者:謝婧
近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北京外匯管理部發布的罰單顯示,商銀信支付服務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商銀信」)因違反規定將境內外匯轉移境外,被罰290萬元。此前商銀信曾因收到億元罰單震驚業內。10月,央行營業管理部(北京)公告顯示,商銀信存在16項違法行為類型,被罰款1.16億元,時任董事長林耀、時任風險管理部總監/高級風控經理張月也分別被處罰款45萬元和20萬元。兩人違法違規行為包括:(1)未及時發現處置特約商戶轉接支付接口的情況;(2)為非法集資平臺直接提供支付結算服務;(3)違反T+0資金結算服務管理規定。
值得一提的是,商銀信「新換」的大股東Wirecard在今年6月深陷財務造假風波,後宣布申請破產。工商資料顯示,商銀信深陷多起訴訟,還曾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
商銀信再被罰290萬
近日,國家外匯管理北京外匯管理部發布的罰單顯示,商銀信支付服務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商銀信」)因違反規定將境內外匯轉移境外,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第十二條和第十四條及《服務貿易外匯管理指引》(匯發〔2013〕30號文印發)第四條,被處以罰款290萬元。
而這並非商銀信首次被罰,此前商銀信還曾因收到億元罰單而震驚業內。
10月10日,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北京)公告稱,為貫徹人民銀行關於加強支付機構監管、規範支付行業發展的工作要求,人行營業管理部持續強化對支付機構常態化執法檢查。人民銀行對商銀信支付服務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商銀信」)開出國內支付機構最大罰單,罰單金額高達1.16億元。
央行營業管理部(北京)列出了商銀信的16項違法行為類型,包括:擅自中止支付業務;挪用備付金;變相出借預付卡發行與受理資質;未按規定開展備付金集中交存等。
除了對商銀信給予警告,並罰沒合計1.16億元外,商銀信時任董事長林耀、時任風險管理部總監/高級風控經理張月也分別被處罰款45萬元和20萬元。兩人對公司下列違法違規行為負有責任:(1)未及時發現處置特約商戶轉接支付接口的情況;(2)為非法集資平臺直接提供支付結算服務;(3)違反T+0資金結算服務管理規定。
大股東Wirecard已申請破產
商銀信官網信息顯示,該公司於2007年9月29日在北京依法註冊成立,註冊資金1億元。人民銀行官網顯示,商銀信於2012年6月獲得《支付業務許可證》,2020年9月14日換證成功,有效期至2022年6月。目前該公司業務類型包括:預付卡發行與受理(北京市、廣東省、青海省)、網際網路支付(全國)。
不過商銀信卻在近年來深陷多起訴訟,甚至還曾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中。資料顯示,因違反財產報告制度、未履行相關法律文書義務,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將商銀信列入失信被執行人,立案時間為2020年4月3日。
此前,商銀信還剛迎來外資股東。2019年,德國Wirecard通過收購持有商銀信支付98.242%股權的北京蘋果信息諮詢有限公司的股權實現了控股商銀信80%股權。根據協議,Wirecard將以至多7240萬歐元的價格收購商銀信80%的股權,並有一項選擇權,可在兩年後以不超過2020萬歐元的價格收購其剩餘的20%股份。在完成工商變更後,Wirecard成為商銀信的大股東。
但在今年6月,Wirecard卻深陷財務造假風波,其審計機構安永拒絕作為審計方在Wirecard的2019年財報上簽字,理由是Wirecard無法提供19億歐元(約合21億美元)現金憑據。隨後,Wirecard在6月22日發布聲明稱,這一無法核實的19億歐元現金可能根本不存在。
儘管這場風波在德國發酵,但Wirecard想要進入中國市場的野心也化作泡影。在財務造假風波後,Wirecard表示,公司已申請啟動破產程序,創始人Markus Braun已經因欺詐罪被捕。
工商資料顯示,今年8月,商銀信的經營範圍發生變更,變更後的經營範圍中多了「軟體開發」一項,經營範圍中不再有「銷售文化用品、日用品、會議服務」等事項。
(責任編輯:馬先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