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國會正式批准新版地圖 與印度爭議地區被劃入

2020-12-18 中國青年網

6月18日,尼泊爾國會上院正式批准了新版地圖,該地圖將印度聲稱擁有的爭議地區劃入了尼泊爾版圖內。上周末,尼泊爾國會下院已經投票通過了該地圖。

據半島電視臺18日報導,尼泊爾國會上院8日批准了這份將爭議地區劃入版圖之內的新地圖,這讓尼泊爾與印度之間的關係驟然緊張。

最新被納入尼泊爾版圖的卡拉帕尼、裡普列克和林比亞杜拉三個地區,長期以來是引發尼泊爾和印度領土爭議的焦點。

6月13日,尼泊爾國會下院已經批准通過了這份新地圖,引發印度強烈不滿。

印度外交部13日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這種人為擴大聲索範圍的做法不是以歷史事實或證據為依據,是站不住腳的。這也違反了我們當前以談判方式解決懸而未決的邊界問題的相互諒解。」

6月17日,尼泊爾陸軍參謀長前往政府軍在遠西邦最西端的邊境哨所視察,該哨所靠近與印度有爭議的卡拉帕尼地區。

尼泊爾法務部長希瓦·瑪雅·圖姆巴哈姆18日對國會表示,「我們有足夠的事實和證據,我們將(與印度)坐下來通過外交談判解決爭端。」

半島電視臺指出,這份新地圖最終還需要尼泊爾總統比迪婭·戴維·班達裡的批准。

5月上旬,印度國防部長為一條連接印度內地至裡普列克山口的道路剪彩,這條道路經過卡拉帕尼,被尼泊爾視為「入侵」。這條道路剪彩之後,尼泊爾於5月20日對外公布一份新的全國行政地圖,將卡拉帕尼和裡普列克地區明確列入尼泊爾國土。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尼泊爾和印度兩國爭議地區面積約370平方公裡,其中包括卡拉帕尼、裡普列克、林比亞杜拉等地區。

(來源:澎湃新聞)

相關焦點

  • 尼泊爾將爭議地區納入新版國家地圖,印度拒絕承認
    【環球時報駐印度特派記者 胡博峰】據《印度時報》14日報導,尼泊爾聯邦議會眾議院13日表決通過憲法修正案,將與印度存在領土爭議的卡拉帕尼等地區納入新版國家地圖。《印度時報》報導稱,尼泊爾眾議院275名議員中,258人對憲法修正案投了贊成票,而且沒有人投反對票。印度外交部隨後發表聲明表示,拒絕承認尼泊爾的新版地圖,稱其為「單方面行動」,「不是以歷史事實或證據為依據」。據悉,根據尼泊爾的新版地圖,該國的國土面積比舊版多出約335平方公裡。
  • 邊境被劃入地圖,開建新道路,尼泊爾遭印度侵略,國內爆發大抗議
    印度新開通的通往卡拉什·曼薩羅瓦的連接道路可能不會立即順利運行,因為尼泊爾已就其領土主張對印度提出強烈反對。尼泊爾認為這是印度幹涉尼泊爾主權,無視尼泊爾在該地區的戰略利益。印度方面稱,最終的4公裡路段建設仍將繼續,並可能在今年晚些時候開始施工,目前印度施工隊尚待批准。尼泊爾外交部長普拉迪普·庫馬爾·賈瓦利在尼泊爾國會眾議院的會議上說:「我們呼籲印度政府不要在尼泊爾境內進行任何活動。」尼泊爾方面報導稱,尼泊爾擔心這條道路修好後,那麼印度坦克會順著這條大陸,不超過2個小時就可以抵達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地區。
  • 尼泊爾一拳打中印度痛處,這份重磅決定意義重大
    據《環球時報》6月14日報導,當地時間周六傍晚,尼泊爾聯邦眾議院通過憲法第二修正案,認可政府頒布的新版疆域圖,並將其納入國家各類徽章中。據悉,新版疆域圖包括西部卡拉帕尼、裡普列克、林比亞杜拉三個地區,比舊版疆域圖多出335平方公裡的領土面積,這對國土面積僅14萬餘平方公裡,且大部分都為山地的尼泊爾而言,堪稱意義重大。
  • 印度出擊致邊界爭端升級,尼泊爾不再讓步,將爭議地區納入版圖
    印度自建國以來與鄰國的爭端就沒有停止過,身邊幾個鄰居幾乎全部和印度有矛盾,實力最弱小的錫金甚至已經被印度給吞併了。因長期執行咄咄逼人的外交政策,另外一個鄰國尼泊爾也對印度積怨已久,但出於對印度的畏懼一直隱忍不發。然而印度卻絲毫不知收斂,在爭議地區步步進逼,最終導致局勢升級。
  • 尼泊爾被印度報復,遭氣象戰摧毀家園,運輸機投擲大量乾冰催雨
    尼泊爾官方人員當地時間周一對外表示,近幾日的大雨引發的山洪滑坡,已經導致至少40人死亡,數千人失去家園。而首都加德滿都附近地區,也出現了20人死亡13人失蹤的慘劇。
  • 尼泊爾和巴基斯坦聯手向印度反擊:阻止了親印派在尼泊爾「逼宮」
    隨著尼泊爾大軍與印度對峙,尼泊爾軍方與印度軍隊開火,尼泊爾軍隊擊斃3名印度士兵,收復了600平方公裡地區之後。印度繼續對尼泊爾地區展開了血腥的報復:印度正在聯合尼泊爾國內的反對派勢力,特別是親印度派別,對尼泊爾現任總理展開了「逼宮」。
  • 拒絕美國35億援助,尼泊爾宣布合作只認中國,隨後就對印度下手
    圖為尼泊爾軍人近期,印度在邊境地區與其他國家的矛盾可謂是愈演愈烈,其中就有一個南亞小國尼泊爾,態度十分強硬,在拒絕了美國不懷好意地35億援助後尼泊爾又對華伸出橄欖枝,宣布合作只認中國,並與中國已籤下大批訂單,甚至表示隨後就要對印度下手,目前其已在靠近印度的邊境地區修建了十幾個哨所,誓要捍衛自己的領土,面對巴基斯坦與尼泊爾兩國的不甘示弱,可以說印度此次是遭雙面夾擊。
  • 一文看懂印度與尼泊爾的衝突
    其次,印度始終與尼泊爾有著邊境爭議,在殖民時期,英殖民者對印度北部邊境劃分不夠明確,留下了很多影響至今的漏洞,其中就包括尼印邊境的兩處爭議地區。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地圖上的尼泊爾三面被印度環繞,北部是中國西藏自治區,看似是兩個鄰國,而實際上中尼是以喜馬拉雅山脈的山脊為界,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就位於中尼邊界上,在當時幾乎是不可能翻越的,所以尼泊爾實際意義上的陸上鄰國只有印度。
  • 國內疫情都那樣了,印度還同時挑釁中巴尼
    (觀察者網訊)印度新冠肺炎確診破34萬、4月失業人數創下1.2億的歷史記錄,面對疫情衝擊國內社會經濟,莫迪政府依舊不忘在邊境領土爭議問題上四處出擊,同時向中國、巴基斯坦和尼泊爾挑釁。在這次事件的背後,是印度過去1個多月以來在邊境領土爭議問題上「四面出擊」。5月27日,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在社交媒體上痛批莫迪政府鼓吹印度教至上主義,其「傲慢的對外擴張政策」已對周邊鄰國構成威脅。除了與尼泊爾、中國的邊境爭議外,印度還試圖通過「假旗」行動威脅巴基斯坦。
  • 尼泊爾現在為何敢於硬抗印度,原因在哪裡
    這個時候,莫迪肯定也納悶,現在的尼泊爾為何這麼「剛」,那麼問題就來了,誰給的尼泊爾的勇氣,誰在給尼泊爾撐腰。而印度現在為何敢在如此情況下,分別和中國,巴基斯坦和尼泊爾發生軍事挑釁,原因又在哪裡?有大國雄心,卻無大國的能力,小姐身子丫鬟命就是今天最好的寫照。
  • 尼泊爾切斷印度水源,是為哪般?
    而和印度就不同了,基本上平原相接,溝通來往相當方便,所以很長一段時間,尼泊爾與印度的關係可以說是「蜜月」期,而印度呢由於繼承了英國在南亞的遺產。對待尼泊爾那是毫不客氣,該指導的肯定會指導一二。對於自己不滿意的也會耍一耍脾氣,威脅一二那是常有的事情。面對如此霸道的印度,尼泊爾只能忍氣吞聲,敢怒不敢言啊,因為經濟很依賴印度,能源也很依賴印度。
  • 邊境開始大舉增兵,尼泊爾先發制人,印度想要挑刺也很難
    就在前段時間,印度突然向尼泊爾挑起事端,宣布將在兩國頗具爭議的地區修建公路。尼泊爾方面當然不可能袖手旁觀,立即派遣軍隊搶佔該區域。此後兩國在此還爆發過多次衝突,導致雙方互有傷亡。直到現在,兩國關係仍處於緊張狀態。而此次尼泊爾突然往邊境增兵,也自然不由得讓人猜測是不是印度人又突然幹了些什麼出格的事情。
  • 印度全面鼓動和策反:利用親印派,對尼泊爾總理展開「逼宮」行動
    隨著印度與尼泊爾局勢緊張,印度再度插手幹預了尼泊爾政府:印度聯合在尼泊爾親印度派別,對尼泊爾總理奧利進行「逼宮」。印度方面宣稱,尼泊爾總理對印度強勢態度適得其反,「他將徹底退出尼泊爾政壇。尼泊爾總理沙瑪·奧利指責印度精心策劃推翻他的努力,以使尼泊爾聯合黨負責人普什帕·卡馬爾·達哈爾,領導的敵對派別成功上臺。尼泊爾總理奧利在一次活動上發表講話稱,他的競爭對手試圖:從他的腳下拉下地毯,讓他跌倒「,因為他提出了新的政治地圖,使尼泊爾的這個巨大鄰國,印度感到不安。但是印度人策劃逼宮這種嘗試似乎事與願違。
  • 被遺忘的中印中段邊界爭議區 1954年中印西藏協定暗藏玄機
    對於中印邊界中段爭議區在哪兒這個問題,很多人第一反應是在錫金,甚至認為在不丹,因為這樣才符合中印邊界中段中的「中」的含義。事實上,中印邊界中段爭議區位於中國尼泊爾邊界以西,與中印西段邊界爭議區一樣都位於西部,只不過位於西段爭議區以南,因而稱之為「中段」以示區別。
  • 中印邊界爭議由來:印度繼承英國殖民遺產佔我領土
    阿克賽欽地區歷來屬於中國管轄。印度在 1954年的時候修改地圖,將中國境內的喀喇崑崙山以東的阿克賽欽、班公湖、 巴裡加斯三塊 「爭議」地區劃入印度版圖。其中,阿克賽欽地區面積最大,約2. 7萬平方公裡,是中印邊界西段最大的所謂「爭議」地區。這一地區雖然大部分地區是荒漠,人煙也很稀少,但地勢也很平緩,它是一個大的盆地,易於大規模軍事行動的展開。
  • 印度再次侵犯中國的加勒萬河谷地區
    清代西藏地圖,紅圈內是加勒萬河谷加勒萬河谷地區,位於中印邊界西段新疆阿克賽欽西部,在喀喇崑崙山和岡底斯山區。加勒萬河發源於我國新疆和田縣阿克賽欽南部地區的加勒萬岡日峰,發源地冰川長度達35公裡。大致位於新藏公路以西、班公湖以北。河流很短,僅80公裡左右,但水流湍急,至少發現有深度達數十米的深潭9處。加勒萬河向西匯入什約克河,什約克河為印度河的支流。此處海拔在4000米以上,高山峽谷地貌,地形十分複雜。
  • 又有3個壞消息從印度傳來,莫迪或遇到難題了
    這就意味著,與沙阿一起參加會議的印度高官,都要接受隔離與檢測,也都在有可能「被中招」的範圍中。當然,印度高官接連「中招」背後,該國「中樞系統」也正遭受攻擊,將進一步加劇該國的混亂程度,並引發外界擔憂。第三個壞消息,關鍵時刻,尼泊爾還是向印度出招了。
  • 尼泊爾和印度打起嘴仗
    來源:參考消息網印度媒體稱,尼泊爾外交部當地時間9日堅稱,尼泊爾是佛陀的出生地。印度外交部長蘇傑生此前則稱,那位佛教創始人是歷史上最偉大的印度人之一。印度外長的這番話引來尼泊爾政界要人作出一系列反應,該國前總理尼帕爾說,蘇傑生有關佛陀的表態「令人反感」。據《印度教徒報》網站8月9日報導,尼泊爾外交部發言人在一份官方聲明中說:「經歷史和考古證據證實,毋庸置疑的確鑿事實是,釋迦牟尼生於尼泊爾的藍毗尼。藍毗尼是佛陀的出生地,也是佛教發源地,還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 尼泊爾學者:是中國人,但印度臉皮厚不肯承認
    比如,尼泊爾的一個叫做阿木漢松的學者就曾經對釋迦牟尼的國籍提出過自己的一些不同看法,,在他看來,釋迦牟尼事實上應該是中國人,那麼他究竟有何憑證呢?二、古印度與印度的區別支撐阿木漢松觀點的一個重要依據就是古印度和如今的印度並不是同一個概念。
  • 印度軍方公告發現「雪人」,尼泊爾官方:是熊吧
    本周早些時候,印度軍方在推特上表示其官兵發現了一種傳說中神秘動物的巨大腳印,這種動物經常被稱為「雪人」。但3日尼泊爾官員駁斥了印度軍隊的說法。印度軍隊稱其人員在4月9日發現了「雪人的腳印,而陪同印度軍隊進行這一次登山探險活動的尼泊爾陸軍聯絡官,以及當地搬運工則說,這種腳印經常出現在該地區,來自於一種野生的熊類。印度軍方發現的「雪人腳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