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決戰2020、世說新語
第三世界畫有新冠塗鴉的牆壁前,一位帶著口罩漫步的老人。圖源:ABC
新冠病毒從未向人類低過頭。
前幾天傳出俄羅斯註冊新冠疫苗一事,隨後多國疫苗又進入第三臨床階段。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新冠病毒再度變異,「10倍強於此前病毒」。
世衛組織表示,市面上沒有新冠特效藥,也許永遠不會出現,希望只能寄托在疫苗身上。
話音剛落,中國便傳來了炸裂的消息。
據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統計數據顯示,
全球新冠患者數量一日之內增加了30萬人,
累計確診2148萬例,死亡77.1萬例。
這無疑是一組讓所有人頭痛擔憂的數字。
圖源:微博
在新冠面前,人們也不是未曾見過希望。
近日,俄羅斯疫苗合法註冊,澳大利亞、英國等多國疫苗進入三期臨床,
這些都給了一直處於新冠困擾下的人們一劑強心劑。
然而,在人們祈禱疫苗一定會有效的時候,
病毒卻放了鴿子。
多國新冠病毒再變異,毒性為此前10倍
在人們的印象裡,美國和巴西一向是新冠疫情的「領跑人」,
巴西總統的幼子近日又死於新冠,給巴西疫情再添恐怖色彩。
但一股來自亞洲的力量一直被人們小視了,
印度已經「厚積薄發」,成為了疫情大國。
據數據顯示,印度累計確診人數達到了259萬人,死亡近5萬人,
且每日病例還在以63, 490例的速度上升,
已連續18天保持在5萬例以上。
這套數字本身就是噩夢,但與下面的消息相比實乃「小巫見大巫」——
印度一個國家,
就出現了73種變異毒株。
圖源:搜狐
印度出現73變種毒株
疫苗靠科技,病毒靠變異。這對宿敵分別在以自己的方式走向進化的極限。
據印度報業託拉斯8月15日報導,印度新冠病毒發生了令人惶恐的突變,
印度當地研究人員在東部奧裡薩邦發現了73個新冠病毒毒株的新型變種。
圖源:bbc
該研究團隊的首席研究員達斯博士自己也對研究結果表示震驚,
研究中,研究團隊對包括752個臨床樣本在內的1536個樣本進行了測序,最終首次在印度報告了兩個新的病毒譜系。
報導稱,
研究團隊發現了73個新冠病毒毒株的新變種。
圖源:新華社
達斯博士表示,這個實驗結果是令人沮喪的,但也未必沒有幫助。
他表示,了解新冠病毒的詳細特徵對治癒新冠肺炎患者很有幫助。
這項研究將有助於了解新冠毒株的脆弱性,以及印度東部,
尤其是奧裡薩邦的病毒變異動態。
圖源:網易新聞
然而壞消息不止這一個,同樣在亞洲,
馬來西亞新冠病毒也出現了「轉折性」變異,
變異後的病毒比此前的病毒強10倍。
圖源:網絡
· 馬拉西亞驚現烈性變異毒株,疫苗恐無效
據馬來西亞衛生部官員還表示,馬來西亞境內發現了一種未曾見過的新冠毒株,它傳播範圍極廣,受感染群眾還在不斷增多,經調查後發現,
這的確是一種烈性毒株。
圖源:trt
馬來西亞衛生部官員還表示,
這種變異毒株比新冠病毒傳播速度快10倍。
馬來西亞衛生部總監努爾16日在其社交媒體上發文指出,
根據馬來西亞醫學機構研究,
在該國現有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中確認了4例D614G變異毒株。
這一變異毒株傳播速度可能比一般毒株快10倍。
圖源:網絡
據努爾介紹,這4例患者分屬兩個感染群,
馬來西亞衛生部門已採取措施控制住這兩個感染群的傳播。
但衛生部門同事表示,不確定是否有更多的變異毒株病例,
這種毒株的傳播速度大大超乎人的想像。
努爾還提醒,由科學家發現於今年7月的此種毒株可能
導致目前正在研究中的疫苗無法發揮效果。
據《細胞》雜誌顯示,29%的新冠病毒樣本都出現了D614G的變異,帶有該變異的病毒早已在歐洲及美洲傳播,並且感染細胞的能力較前增強。
倘若現階段正在開發研究的疫苗對此種毒株無效,
那麼人類將再度陷入苦戰之中。
而中國醫療專家張文宏醫生卻表示:
「目前的證據還無法證實D614G突變病毒株的毒性更強,而且D614G突變不太可能對目前正在研製的疫苗的療效產生重大影響。但是在疫情逐漸進入深水區之際,後續還會有較多的不確定性,還需要更多實驗驗證和監測變異現象。」
也就是說,變異確實會給疫苗的研究帶來影響,
但目前證據不足。
圖源:trt
疫苗對於人類來說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最有力也是唯一的抗疫武器。
世衛組織(WHO)就表示,新冠肺炎不會有特效藥,永遠也不會有,人類只能依賴於初具雛形的疫苗。
疫苗是唯一的希望
新冠有沒有特效藥呢?疫苗可以預防病毒,那有沒有特效藥物可以治療病毒呢?
世衛組織(WHO)給出的答案是否定的。就在上周,世衛組織召開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指出,我們目前沒有治療新冠肺炎的「靈丹妙藥」(silverbullet),
而且可能永遠都不會有!
譚德賽:永遠不會有新冠特效藥。
這一席話讓人類的希望只能寄托在還在「娘胎」裡的疫苗身上。
譚德塞表示,現在有許多疫苗都處於三期臨床試驗中,
希望可以有很多的有效疫苗,避免人們感染新冠肺炎。
譚德賽。圖源:網絡
就目前而言,組織新冠疫情爆發的手段和措施均為公共衛生和疾病控制基礎措施,
即檢測、隔離和治療患者,並追蹤和隔離接觸者。
譚德賽還表示,
「口罩仍然是阻斷疫情最關鍵的手段之一。口罩應該成為全世界『團結的象徵』。」
圖源:greenpeace
來源:金陵往事 本次分享:山海會公眾號
===================
信息文明和智能革命背景下的思想和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