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打好穩定增收攻堅戰 - 青海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2020-12-27 西海都市報

(上接第一版)

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黑馬河鎮文巴村全村530戶,貧困戶近五分之一,大多牧民一缺技術二缺文化,而5公裡外的青海湖讓文巴村看到了希望。整合資金900多萬元,共和縣在文巴村打造了一個集餐飲、住宿、特色工藝品銷售等多元化經營的旅遊文化扶貧產業園。

村委會主任德季加說,2019年開業僅兩個月第一年承包費30萬元已到帳。其中60%用於貧困戶分紅。相比以前靠著牛羊過日子,現在牧民不離土不離鄉就能賺到錢。

文巴村憑藉特殊的地理優勢,讓村民們走向了鄉村旅遊的致富道路。搭建「黑帳篷」、體驗遊、生態遊、演藝表演……文巴村的致富模式在於讓更多貧困人口參與其中,不僅如此,收購出售手工製品、牛羊肉、酸奶等特色農產品,帶動貧困群眾穩定脫貧、貧困村穩定退出。

培育和發展產業是增加村集體經濟,穩定脫貧的根本保障。我省立足各村資源稟賦,大力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和特色產業,增強後續發展能力,既能保障村集體經濟持續增收,又能幫助群眾就近就地就業,實現增收脫貧。

2019年,在全省2358個有貧困人口的行政村每村投入100萬元,扶持發展村集體經濟。全省4146個行政村,已有91.3%的村實現集體經濟收入「破零」。

實現高質量穩定脫貧,根本之策在於產業。在實踐中,我們深切體會到,只有通過建立貧困戶與新型經營主體的利益聯結機制,才能打通產業到戶的精準扶貧路。按照發展一個產業、繁榮一片區域、帶富一方百姓的目標,創新企業帶動機制,按戶施策扶持發展特色產業,讓貧困戶就地脫貧,讓貧困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

一人就業 全家致富

幾年前,建檔立卡貧困戶俄尖才旦還是黃南州澤庫縣澤曲鎮熱旭日村的「放羊娃」。現在,他家不僅從山裡搬到了縣城的移民安置點東格爾社區,還參加了縣裡組織的裝潢培訓班。「已經搞裝修兩三年了,我們家的房子就是我自己裝潢的。」說話間,俄尖才旦臉上揚起自豪的笑容。

這個90後的小夥子,怎麼也沒想到自己能從放羊娃變為裝潢工。站在自己親自設計、親自裝修的家裡,俄尖才旦臉上滿是幸福。如今他的裝潢生意已經遍及縣城和周邊鄉鎮,他夢想著有一天能走出縣城,走向省城。

「車間建在家門口,掙錢不用往外走。」隆冬時節,海南州共和縣扶貧產業園精準就業扶貧車間裡一派繁忙,暖意濃濃。

63歲的龍羊峽鎮龍羊新村貧困戶吳尕耕正和同伴們加緊趕製著床上三件套。裁剪、縫紉、修整、打包……個個忙得不亦樂乎。

吳尕耕為了孫子上學,租住在縣城,一年前靠當環衛工維持家用。2019年9月,她開始了新工作——扶貧車間縫紉師。吳尕耕說,「家門口」的扶貧車間,讓我們增收脫貧有奔頭。

從農民到工人,能在這個年紀成功轉型,對於吳尕耕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但從參加培訓到現在,迷彩服、沙發墊、遮陽帽……種了半輩子地的她已經能夠熟練地完成這些工作。

其實,不單單是吳尕耕,在共和縣的鐵蓋鄉託勒臺村、沙珠玉鄉上村、恰卜恰鎮加拉村三個村級扶貧車間裡,已有126戶貧困群眾,月收入1500元至4000元。扶貧車間負責人餘龍說:「力爭在全縣所有深度貧困村創建扶貧車間,讓貧困戶在家門口就近就業,顧家、務農、掙錢三不誤。」

實踐證明,只有讓貧困人口都掌握一個可謀生的手段,都擁有一項可持續的生計,貧困的脆弱性才能夠克服,脫貧的有效性才能得到鞏固。

「就業一人、脫貧一家,創業一人、帶動一片……」青海通過扶貧車間、公益崗位、勞務輸出、短期務工、技能培訓等方式,注重從「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轉變,激發貧困人口內生動力,打出一套就業扶貧組合拳。

到2019年底,開展貧困群眾短期實用技能培訓1萬人次,致富帶頭人培訓2000人次,70%的受訓人員實現就業,穩定就業率在60%以上。共培育持證勞務經紀人5193名,建立扶貧勞務協作對接基地70個。4.99萬名貧困群眾從事生態公益性管護工作,佔全省建檔立卡貧困戶的31.2%,年均收入最高達到2.16萬元,實現了增綠與增收、生態與生計共贏。

俗話說,「有田不耕倉廩虛」。脫貧致富,不是「等靠要」來的,終究要靠辛勤勞動來實現。我們欣喜地看到,在青海各地脫貧攻堅的實踐中,越來越多的困難群眾把堅定的脫貧志向轉化為切實的行動,用自己的勤勞雙手開創美好的明天,最終克服困難,走出貧困,形成了多元扶貧與自我脫貧的良性互動。

2020年青海省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將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強化攻堅責任,下足繡花功夫,開展「補針點睛」專項行動,實施「九大脫貧後續鞏固行動」,加強動態監測,堅持返貧即入、脫貧即出。強化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深入開展消費扶貧,加大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力度。全面推廣「精準防貧保」試點經驗,深入開展精神扶貧,建立解決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以優良作風衝刺決勝脫貧攻堅戰,決不搞弄虛作假的數字脫貧、「盆景工程」。

成就鼓舞人心,前景催人奮進,決戰脫貧攻堅,青海勝利在望。

相關焦點

  • 數字經濟—— 西寧綠色發展的助推器 - 青海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青海雲博計算機軟體開發有限公司的其中一間辦公室內,項目經理周繼輝和同伴正在根據平臺用戶反饋來的信息,對平臺數據做進一步的優化。另一邊的大屏上,智慧市場監管平臺上不斷躍動著各種數字,各種顏色組成圓形或柱狀圖形標識著不同的數據種類。 「今年疫情防控期間,很多事情都需要線上辦理,像這種政務類大數據平臺的優勢就顯現出來了。」
  • 「小神器」顯威 電網化險為夷 - 青海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阿蘭變電站是青海東部電網的重要樞紐變電站,承擔著樂都、民和等地區工農業生產供電的重要使命。 隔離開關若持續發熱會燒壞觸頭,造成設備停電事故,危及站內設備安全穩定運行。阿蘭變電站運維人員趕緊將情況向單位匯報,並且第一時間採取臨時處理措施,密切監視設備運行情況。
  • 以綠色為底 共享生態盛宴 - 青海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這是一個展覽展示的新窗口 從A館的青海生態經濟、生態文化和生態產品展示,到B館國內外精品地毯的挑選,再到C館各色美食的品嘗和廣場展區的「大美青海」攝影展、手工地毯現場編織、新能源汽車展銷,4萬多平方米、1200餘個展位的展覽展示區域讓展會變得立體多元,為省內外客商呈現了生態、文化、飲食、技藝等方方面面的新青海,也進一步打開了全面了解青海、認識青海的新窗口。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為「三創」攻堅戰助力添彩
    在文藝演出現場,許多居民深受感染和鼓舞,拿起手機錄製了「文明和平我代言」的小視頻,呼籲廣大居民朋友積極主動參與「三創」,用實際行動助力和平區打好創建攻堅戰。  又訊(記者張翅)8月7日,五大道街召開了「三創」工作誓師大會。  五大道街辦事處負責人對全街幹部社工包保網格攻堅「三創」工作進行了部署,明確了各位網格員的工作職責和創建工作的任務目標。
  • 「彩虹故鄉」的春天 - 青海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塘川鎮黨委書記馬守延說,同時,該鎮不斷提升設施農業的種植規模和運行水平,逐步形成了相對集中的農業生產基地,總寨村千畝標準化光伏蔬菜基地、高羌村溫棚蔬菜基地發展勢頭良好,已成為村集體資源增值和農民增收的主渠道。
  • 丁純:聚力攻堅克難抓緊補缺補差 高質量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收官戰
    丁純:聚力攻堅克難抓緊補缺補差 高質量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收官戰 2020-11-05 09: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青海日報社印刷廠全新進口 大幅面彩色膠印機上線
    好消息,新三菱彩色膠印機——利尤比新菱1050大幅面四色膠印機近日在青海日報社印刷廠全新上線。該機是目前我省最先進的大幅面彩色膠印機,印刷速度和質量控制等性能處於我省印刷行業領先水平。 該套設備全新整機進口,配備自動上版、自動套準、多模式潤版系統、墨輥溫度調節、色彩導航管理及數位化工作流程等先進技術工藝。
  • 潮州:統籌各方力量 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人民戰總體戰
    市委常委會召開會議統籌各方力量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人民戰總體戰李雅林主持會議12月18日,市委常委會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聽取全市汙染防治攻堅戰工作情況匯報
  • 以頑強鬥爭精神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
    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大力發揚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錘鍊鬥爭意志,主動迎接各種風險挑戰,以頑強的鬥爭精神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在打造美麗中國「江西樣板」的生動實踐中建功立業。  發揚鬥爭精神,堅定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信心  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時間緊、任務重、難度大,是一場大仗、硬仗、苦仗,更需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要求,發揚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
  • 新聞發布會丨天水:堅定信心決心 高質量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
    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我們有信心、有決心全面掃尾清零脫貧攻堅戰場,高質量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按期向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交一份滿意的答卷。「脫貧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還在後頭。」認真分析研判,大膽探索創新,形成了一系列易推廣、可複製、有實效的做法,為全面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奠定了堅實基礎。
  • 和興鎮:咬定脫貧不放鬆,全力打好攻堅戰
    脫貧攻堅收官之戰打響以來,遂平縣和興鎮切實提高政治站位,把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擺在工作全局的突出位置,圍繞剩餘貧困人口脫貧和貧困戶持續增收、鞏固脫貧成果等重點工作,強化責任落實、工作落實、政策落實,堅持「四個不摘」,為「十三五」圓滿收官,乘勝開啟「十四五」規劃打下堅實基礎。
  • ...環境保護依法推動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決議》落實情況的調研...
    2018年5月,黨中央召開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全面系統總結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對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作出部署。2018年7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專門加開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依法推動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決議》(以下簡稱《決議》)。今年6月至9月,全國人大常委會組織開展《決議》貫徹落實情況專題調研。
  • 新風尚帶來新感受 - 青海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 南充「體彩+公益」助農增收「益」起聚力走進白堡村
    四川省體育彩票管理中心南充分中心莊林致辭2020年12月2日,四川省體育彩票管理中心南充分中心、南充市網際網路聯合會、南充市運動協會和南充市戶外公益協會攜手開展了南充「體彩+公益」 脫貧攻堅、助農增收「益」起聚力走進白堡村以購代捐助農活動。
  • 湖南打好三大攻堅戰 催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全力打好三大攻堅戰三大攻堅戰是決勝全面小康必須跨越的重大關口。湖南萬名紀檢幹部進村入戶蹲點檢查,組建79個考察組深入涉貧縣考察、關愛一線扶貧幹部,扶貧辦等部門發揮各自優勢推動消費扶貧,統戰部門深化「萬企幫萬村」,政協系統開展助力鞏固脫貧成果萬戶幫扶行動。
  • 戰貧鬥困,不獲全勝誓不收兵—山東盡銳出戰,堅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
    2013年11月,總書記在菏澤召開座談會,同菏澤市及其縣區的主要負責同志座談時強調,要堅決打好扶貧開發攻堅戰,不斷改善貧困人口生活。2018年3月,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全力以赴消除農村貧困,推動鄉村生活富裕。  山東牢記總書記殷切囑託,把脫貧攻堅擺到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
  • 拂曉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家住埇橋區蘆嶺鎮南王寨村的王心朋,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民,前幾年一直外出工作,工資不多但很穩定。「在外邊就是賣苦力,我心底裡一直藏著一個回鄉創業的夢想。」    一次偶然的機會,王心朋發現,很多人喜歡喝菊花茶。他便研究起菊花茶的好處。
  • 深入宣傳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 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保駕護航
    一年來,在部黨組的堅強領導下,在各部門大力支持下,全國生態環境系統廣泛宣傳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貫徹落實全國生態環境宣傳工作會議精神,推動生態環境宣傳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和成效,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 守一方碧水 建美麗河湖——甘肅打好河湖管護攻堅戰紀實
    守一方碧水建美麗河湖——甘肅打好河湖管護攻堅戰紀實治河有方打好河湖管護攻堅戰,核心是管好「盆中水」。近年來,我省不斷完善河湖長制工作制度和機制,為抓好河湖管理和保護各項工作提供保障。
  • 且末縣:產業扶貧項目推進農牧民穩定增收
    產業扶貧項目是幫助農牧民實現快速、穩定增收的最重要載體。工作隊通過提升「造血」能力,精準施策和資源整合,圍繞特色優勢產業的多層次集聚發展,在增強產業輻射帶動能力的基礎上實現脫貧摘帽和改善民生的目標。其木布拉克村是一個牧民搬遷村,產業以畜牧養殖為主,為加快畜牧業發展步伐,做好飼草料儲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