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6 10: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嚴冬時節,在新疆哈密巴裡坤縣三塘湖的戈壁灘上,狂風肆虐,天寒地凍,一抹鮮豔的黨旗迎風飄揚,鮮紅奪目,這裡就是鐵道總院新疆淖毛湖至將軍廟新建鐵路項目勘察隊駐地。
勘察隊將在這裡對全線430公裡進行補定測勘察,為設計工作提供重要參考。該線路途經準東、三塘湖、淖毛湖等多個「西煤東運」能源基地,未來將建設成為新疆煤炭外運的重要集運線路。
計劃於去年9月就開始的勘察工作,由於圖紙、疫情等原因,遲遲不能展開,直至12月初,各方條件具備,勘察工作正式開始,可留給大家的時間僅剩一個月。「我們要挑戰這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勘察隊黨小組長翟鵬程堅定地說。
勘察隊共27名職工,其中15名黨員。在第一次黨小組會議上,黨員們喊出了「不忘使命,奮勇衝鋒」的口號。「勘察工作是鐵路設計的重要基礎,哪怕一個數據偏差,都可能在未來造成大量人力物力浪費,甚至影響鐵路的安全運營。」翟鵬程以《黨員身份永遠不能忘》為主題為全體黨員講述了專題黨課,大家還共同觀看了有關兩萬五千裡長徵的電影《萬水千山》。「請大家帶上這份使命,拿出老一輩革命家爬雪山過草地的信念和毅力,向著我們的『雪山』進發。」
在任務分配時,全部黨員職工專挑重活、累活,報名最多的就是加入外出勘察組,進行艱苦的野外工作,而把整理資料的內業工作留給了普通職工。黨員突擊隊正式成立,並認真籤下了目標責任書。
要在溫度低於零下10度的戈壁灘上,完成長達430公裡的勘察工作,遠比想像的要難得多,首先要克服的就是嚴寒氣候。「戈壁灘上沒有可遮擋的建築,大風裹挾著冰沙呼嘯而來,隊員們的體感溫度遠遠低於天氣預報的溫度。」翟鵬程很是心疼地說,「而他們每天都是天不亮就出發,載月而歸,還要面臨早晚溫差大的考驗。」
為此,黨小組開展了「冬日送溫暖」專項行動。「我們想360度為隊員們防寒保暖。」翟鵬程介紹著。黨小組為隊員們配發了全套防寒衣物,甚至連保暖襪、保暖內衣等也是精挑細選;準備了最大號保溫時間超長的熱水壺;重新調整食譜,為職工24小時供應驅寒的羊肉湯。「黨小組服務太周到了,讓我們無後顧之憂!」突擊隊員劉思佳挑起了大拇指。
除了要對身體做好禦寒保暖,用於勘察的電子設備更是重點保護對象。「遇到急速降溫天,它們可是會招呼都不打就『冬眠』去了。」突擊隊員李再松調侃著將一個小型設備放在胸前內兜裡。黨小組還專門為每個設備定製了保護罩,給設備也穿上了「羽絨服」。
在四百多公裡的勘察路上,隊員們並不是全程乘坐越野車,常常需要徒步前往。「在戈壁灘上,我們很多時候很難找到成型的路,很多勘察點即便是本地人也很難找到。」突擊隊員孫嘉瑋介紹,「在粗沙遍布、礫石覆蓋的戈壁灘上行走,一腳踩下去可能就陷入到腳踝的沙土層。而且戈壁灘上沒有通信信號,一旦車輛遇到問題,夜裡零下二十多度的低溫就像是寒冬巨獸。」儘管如此,隊員們沒有絲毫退縮,不到半個月時間,勘察記錄本上已經密密麻麻地寫滿了工作成果。
動物保護是勘察工作繞不過的話題。「鐵路要修得好,就要為野生動物讓路。」在黨小組會上,黨員們制定了完備細緻的野生動物保護方案。因為戈壁灘上生態環境較為脆弱,考慮到黃羊、野駱駝等野生動物穿越鐵路時容易受傷,突擊隊將野生動物的出沒地點進行詳細標註,提出每隔一段距離設置一條野生動物專用通道的設計建議,並巧妙利用地基鑽孔裝置建立臨時飲水點,竭盡所能為野生動物提供幫助。
如今,黨員勘察突擊隊已經順利完成了穩定段落現場調查核對385公裡、改線段線路調查45公裡,共計430公裡的勘察任務,改線方案已獲得沿線政府的認可。那面鮮紅的黨旗依舊飄揚在戈壁灘上,突擊隊員們正在接受新的挑戰,開始進行改線段落測量和核對補充測量工作。「我們終於翻越心中的『雪山』,但是我們離鐵路建成還有很多路要走,大家還要繼續努力!」翟鵬程信心滿懷。
來源
鐵道總院
歡迎轉載 註明出處
點擊圖片
回顧精彩內容
原標題:《戈壁灘上的黨員突擊隊》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