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潛山市一名13歲的初中女生李怡考第一後跳水溺亡的消息引發社會持續關注。一個花季少女在她最高光的時候選擇了隕落,讓人心痛不已。考到第一名本應該是非常光彩的事情,為何卻成了這個女生的催命符呢?
1、被質疑的第一名
2021年的第一天,當人們還沉浸在節日的喜悅當中的時候,李怡選擇了在這一天結束自己的生命,「槓不住」的她選擇了在這一天,用死來救贖自己煎熬的人生。
李怡是帶著絕望走的,在跳湖溺亡前,她還服下了農藥,不給自己留一點生的餘地。李怡對死是如此地毅然決然,讓我們不禁好奇,是什麼讓這個花季少女喪失了活下去的全部勇氣?李怡生前又遭受過什麼?
這個答案藏在了李怡的遺書裡。在遺書中李怡寫到:
「寫的和答案差不多就是抄,在你們眼中,我不會一鳴驚人,超過你們想像的成績,不會是自己的,我受夠了。」
原來在李怡結束生命的前幾天,學校舉行了一次的月考,在這次月考中李怡取得了年級第一的好成績,但隨之而來的還有老師的質疑。因為在過往的考試當中李怡的成績一直平平,這次突然拿到班級第一,尤其是道法這門課取得滿分的成績,這引起了老師的懷疑。
道法老師帶著疑問與李怡進行了一番談心,結果是李怡哭著跑出老師辦公室。帶著疑問的老師還給李怡家長打去電話,詢問是否提前買了試卷,得到否定的回答,但這個回答並沒有消除老師的疑慮。
全校僅有兩個道法成績90分以上的學生,一個是李怡,一個是李怡的雙胞胎姐姐小樂,這不得不讓老師懷疑。於是,隔日,老師就安排了滿分的李怡和得分98的小樂進行了一次補考,兩人重考的成績均是98分。
考第一初中女生跳水溺亡,最後遺書充滿絕望:三次傷害讓她絕望這次補考打消了老師的疑慮,但是卻深深地傷害了李怡,在她心中埋下了受傷的種子,這顆在李怡的心中生根發芽,最後將李怡吞噬。
2、補考自證清白是她最後的倔強
被老師質疑作弊就跑去自殺,不得不讓人覺得有點玻璃心。但真的是李怡玻璃心嗎?我認為絕非如此,這次質疑的背後,肯定還藏著老師無數次的「打擊」式的教育方式和對普通學生的深深鄙視。
就像李怡講的那樣,「在你們眼中我不會一鳴驚人」。在老師的心中一定有這樣一種看法:普通學生只能普通,普通學生不可能變成黑馬,也不能涅槃,更不會一鳴驚人。
我不難想像這樣的老師會給普通的學生帶來怎樣的傷害,他們的不信任乃至打擊,是對廣大普通學生最大的傷害。
我很難想像李怡是帶著怎樣的羞恥感完成這次補考。也許,接受補考自證清白是李怡證明,普通學生也可以不普通的最後的倔強。
3、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讀到這裡不知你有沒有這樣一個疑問,既然已經補考自證清白了,李怡為何還要選擇自殺?因為補考後,仍未改變老師的態度,徹底壓垮了她,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一個生命的結束至今也未換來老師的一個道歉。
老師的做法一開始就是錯誤的。
首先,既然對成績有疑問,為何不先調查之後再予以公布,反而在公布之後,再公開質疑學生,也許在老師的心中,學生的自尊不值一提,也從沒有在乎過學生的自尊吧。
其次,老師給家長打電話詢問考生有沒有提前買試卷做,是對李怡的第二次傷害。對於關心孩子成績的家長來說,老師的每一次電話都讓他們如臨大敵,生怕是孩子在學校做了什麼錯事,老師才會給家長打電話。老師覺得這個電話沒什麼,但是對於孩子來說又是一場考驗,老師的質疑加上家長的詢問,讓孩子羞愧難當。其實老師打電話的時候,明明可以不那麼開門見山地表達出自己的質疑,如果以關心學生之名,順便詢問一下孩子近況,事情或許會不會不一樣?
最後,補考成績出來後,老師仍未改變的態度,讓李怡喪失了活下去的最後信心。不難想像,一直堅持認為自己沒有錯誤,堅決不道歉的老師會在補考成績出來後,怎樣對待接受補考的學生。是風輕雲淡地說一句當作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過,還是繼續將錯就錯警告學生,這次運氣好,下次別讓我逮著。我很難想像,是什麼樣的做法,才會讓李怡如此絕望。
4、絕望的教育
其實整件事情給李怡傷害最深的是老師的態度。因為即使是補考自證清白了,但是仍無法改變老師對這個普通學生的態度,老師也無法低下高昂的頭顱,在班裡面前還李怡一個道歉。最重要的是,李怡永遠改變不了在老師心中她永遠實現不了普通學生到優秀生的逆襲。
錢學森多年前曾發出「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人才?」的疑問。雖然我不知道培養出來傑出人才的方法,但我想,一味的打擊學生的自信心一定培養不出來傑出的人才。
我們的教育存在很大的問題,老師越來越吝嗇地誇獎學生,相反,更多的是用打擊來實現教育的目的,老師們似乎忘記了誇獎才是最好的鼓勵和教育。孩子都喜歡做夢,有夢想總是好的,有夢想才會有動力。但打擊式的教育所做的卻是折斷孩子夢想的翅膀。沒有翅膀,又如何能飛得更高更遠呢?
成績不應該成為學生的全部,學生也不應該根據成績被劃分為優秀生和普通生。如果學校都勢力地將學生劃分為三六九等,層層之間設置了無法逾越的門檻,老師對普通生逆襲成優秀生沒有絲毫期待,那學生所有的努力又有何意義?
教育不妨多給孩子一點誇獎,一些期待,或許他們能超過我們的想像。願祖國的花朵都能生在陽光下,活在期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