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在公園散步,遠遠看見在夜空中閃爍的警燈,感覺到無比的安全。」經常在陽東東城鎮燕山湖公園散步的市民梁小姐有感而發。
今年以來,陽江市公安局陽東分局針對新的治安形勢,深入分析轄區社會綜合治理的難點痛點,對症下藥,創新工作措施,構築新形勢下「打、防、管、控」格局,有力地維護社會政治和治安的持續穩定。
據統計,2020年第一季度,陽東分局巡警大隊開展清查行動23多次,盤查可疑人員1400多人次、車輛1100多輛次,破「兩搶一盜」案件17宗,抓獲嫌疑人15名,打掉盜竊團夥2個,抓獲嫌疑人15名,繳獲被盜摩託車5輛。
網格化立體防控體系
構築治安防控管理新模式
2月3日上午,市民劉先生報警稱,其停放在陽東區那龍鎮一停車場內的小車車窗被砸破,停在旁別的另3輛小車的車窗同樣被砸破了,車內值錢的財物均被盜走。
負責偵辦此類案件的巡警大隊,將類似案件進行串並分析,發現案件集中發生在下半夜,作案目標多是停在無人看管的停車場或路邊的「高身」類越野車,而且作案的地域跨度較大。於是民警確定了以車找人的進行突破,經幾天連續作戰,鎖定了這夥犯罪嫌疑人。
2月12日下午,收網時機成熟,民警一舉將正在一公寓內熟睡的陳某件等3名犯罪嫌疑人抓獲,現場繳獲作案小汽車一輛及搜查出作案工具一批。
近年來,陽東公安針對街面犯罪的特點,以「網格化」巡邏等動態警務管控方式和勤務模式為重點,改革勤務模式,做好巡邏延伸,充分調動巡警、特警、派出所民警和巡防、聯防員、治保隊員積極性,將警力最大限度推向街面。
形成了由巡警部門負責,重點加強汽車站、超市、主幹道等管控的一級網絡,由基層派出所負責,依託智能指揮調度平臺在各自轄區主要道路、重點部位實行網格化、全覆蓋、全天候巡控的二級網絡,由社區聯防隊和村治保會負責,對社區、小巷治安死角進行全方位的覆蓋的三級網絡。三級網絡之間力量層層疊加、互相交叉,使整個巡邏防控工作變得密度大、力量足。
與此同時,經過「平安陽江」工程建設,加上社會各類監控設施,形成了一張「視頻監控防控網」,對重點區域、部位、場所、道路進行全天候治安監控,建立可視化指揮作戰機制,幫助對路面「雙搶」、盜竊等違法犯罪活動實行精確打擊,提升整體打防控效能。
警示燈柱點亮安全明燈
構築治安防控管理新模式
沿著東風三路,經過大令圓盤,映入眼帘的就是寫著碩大陽東公安字體的的治安警示燈柱,柱高10米,柱身遍布藍紅LED,無論白天還是黑夜都顯得格外醒目。
「這是我們陽東公安根據城區化建設、快速反應機制要求、結合巡邏防控和接處警要求等工作實際,今年一月率先啟用的警示燈柱,在我市屬於首創,是構建陽東治安防控管理新模式邁出實質性的一步。」陽東分局巡警大隊副大隊長姚博文介紹道。現在,陽東分局已在城區重點部位重新設置治安崗亭11個及新建警示燈柱13套,每個治安崗亭都配備有專職人員24小時執勤。
3月6日晚19時30分,正在東城鎮燕山湖公園散步的市民李先生突然看見湖邊有一女子想跳湖輕生,情急之下他環顧四周,突然看到了50米開外閃亮的警示燈柱,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急忙跑過去求助。「我看見有人跳湖,快去救人!」崗亭值班民警接到救助後,一邊向分局指揮中心匯報情況,一邊組織警力拿好救生裝備飛速趕往湖邊救人。
民警趕到現場時,湖水已經漫過輕生女子的腰部,一名熟悉水性的民警二話沒說縱身跳入冰冷刺骨的湖水中,一把拉住輕生女子的胳膊將其拉上岸邊。
剛開始該女子極力牴觸,後來經過大家不斷勸說,輕生女子最終在救援民警的幫助下回到岸邊安全地帶。後經醫護人員檢查,該名女子因援救及時,身體並無大礙。
警用電瓶車走街入巷無死角
構築治安防控管理新模式
今年2月底,陽東警方接報在東城燕山湖廣場接連發生三起摩託車被盜案件。巡警大隊立即組織精幹警力,通過走訪調查及調取周邊監控視頻分析研判,發現一男子何某華有重大作案嫌疑。3月14日20時許,辦案民警充分利用智慧新警務技術在陽江市市區將涉嫌盜竊摩託車的犯罪嫌疑人何某華抓獲。
3月19日,被盜摩託車的兩名女事主來到陽江市公安局陽東分局,將一面「忠於職守,為民服務」的錦旗送到了辦案民警手中,以表達對陽東警方破案神速,為其找回被盜摩託車的感激之情。
如果說治安警示燈柱是遍布陽東區內各個點的話,那麼巡邏的警員,警用車輛就是連接點與點之間的線。
為了加強點與點之間的連線,暢通治安防控網格化裡「血液」的暢通,陽東公安還專門購置了輕量化、環保的警用電瓶車,分配到崗亭,每車兩到三人,人員組成以巡警、巡防、特勤為主,負責各個轄區、重點部位的巡邏防控。警用巡邏電瓶車為敞開式設計,上下車迅速、便捷。
坐在上面,周邊的環境情況可以一目了然,而且無死角。在這些居民區小巷,商圈密集的巡邏警車難以進入的地方,它都可以靈活去到,不少市民看到巡邏的隊員,都會微笑揮手示意。
圖文 | 陳醒
編輯 | 譚錦添
審核 | 陳明秀 陳計會 譚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