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裡是教育趣談,與大家分享教育方面的趣事,探討熱門的教育話題,傳達教育方面的政策調整,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點個關注!
在做英語閱讀理解時,想必很多人都碰到過這樣的情況:一句話翻來覆去讀幾遍還是一臉茫然,讀了下一句忘了上一句,一篇文章讀了十來分鐘,做起題來卻完美避開正確選項,一看時間所剩無幾,怎麼樣,是不是仿佛看到了英語考試中的自己?
其實,閱讀是每一個英語學習者學習路上都會碰到的一道坎,別著急,接下來筆者將會為大家提供一些針對閱讀理解的錦囊妙計,可解決很多人困擾的問題。
01癥結所在
1、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詞彙和語法
首先看一道例題,這是GRE考試中閱讀材料的片段,很多學生可能都有一種「看天數」的感覺,因為這其中的單詞都不常見,對非英語專業的本科生來說,屬於生僻詞。
如例句1,這一句的單詞相信多數學生都認識,怎麼翻譯?可能很多人不假思索地翻譯成「他不比你聰明」。實際上大錯特錯,因為很多人不理解「no more……than……」這一語法結構的含義,實際上應該翻譯成「他和你一樣不聰明」。
所以,詞彙量和語法知識是做好閱讀理解這盤菜的食材,食材尚無,佳餚何成?
關於閱讀理解,傳統的應試思維是先買一本單詞書和一本語法書,稀裡糊塗背過一邊,然後再去做閱讀訓練,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其實,這是低效的學習方法,真正高效的方法是通過做閱讀來積累單詞,鞏固語法。
單詞表上的單詞是孤立的沒有靈魂的,而詞語必須在意境中才能傳意,閱讀材料正是提供了大量的語境讓我們記憶單詞。
比如,通過一篇英語閱讀材料激昂了一個孩子自幼被拋棄,經歷萬千磨難最終自立成才的故事,你學會了「abandon」這個單詞,意為拋棄,此後你看到「abandon」腦海裡就會浮現出一個棄兒顛簸坎坷的悲慘處境,對這個詞的記憶自然深入腦海,遠比對著單詞表念經似的讀上幾十遍管用。
2、亂花漸欲迷人眼——無用信息
考試的真諦是什麼?在最短的時間拿最多的分!拿分就是宗旨,只要能把閱讀題選對就萬事大吉,至於文章的思想感情有沒有悟透,全文有沒有理解,統統不重要!
一篇文章幾百上千字,真正需要關注的就是和問題有關的內容,而與問題無關的,都是「迷人眼」的「亂花」,屬於無用信息,無需過多關注。
然而在做題過程中,許多考生過於糾結一些無用的信息,可能看了半天還是不能弄明白意思,這樣既浪費時間,又影響心態。因此,過濾掉無用信息,詳略得當地閱讀才是正確的。
02錦囊妙計
1、有的放失——先讀題再看文章
為了在最短時間內拿最多的分,要的就是找準目標開火,不可地毯式轟炸。看文章前先看題目,找出問題牽涉的主題,心中留有印象,然後帶著問題去看文章,對出現問題主題的內容額外關注,其餘內容快速掃描過即可,不需精讀也不需貫通其意。
如例句2,快速掃描這個問題後,迅速圈出關鍵信息「Mr.Martel」,再看到最後的「because」,這個問題就是讓你找出「Mr.Matel」放棄成為歌唱家的原因,帶著問題去閱讀文章,與關鍵詞相關的內容細讀,無用信息則略讀,就能夠加快閱讀節奏,提高閱讀效率。
2、取名賜姓——段落標記大意
學會「有的放矢」之後,還要能夠給閱讀材料的段落「取名賜姓」,這種方法主要用於高考、大學英語四六級以及更高層次的英語考試中,這類考試的閱讀材料往往篇幅較長,容易出現讀一段忘一段的情況,讀完後腦袋一片空白。
針對這類情況,考生可以嘗試著在讀完一段之後給段落標記大意,概括出本段的大致內容。這種段落標記大意的方式能夠讓考生在讀完文章回過頭來做題的時候迅速回憶起段落內容,避免無意義的二次閱讀。
3、神機妙算——根據語境推斷意思
如果與拿分有關的內容讀不懂怎麼辦?一個字,猜!但這個猜不是無頭無腦地猜,而是根據文章的語境和連貫性來猜,至於具體怎麼猜,有兩種方法。
第一種是根據上下文的思想感情,如果某一句話讀不懂,但是這句話的前一句後一句都是在批判一件事,那麼就能大致肯定這句話的立場多半也是批判,則可以因此排除答案中持讚揚或者中立態度的選項。
第二種則是根據上下文語境邏輯來猜,如例句3,對於「nickel-and-time」這種生僻詞,不用怕,試著猜一猜。我們細看:店主Mr.White說「人們說我nickel-and-time他們」,後面接著說「可是他們不知道我們在包裝和運輸上花了更多的錢」。
從語境上看,這是店主為自己辯解,自己抬價是因為成本變高,而不是人們以為的他是在「nickel-and-dime」他們,所以我們可以大致推測這個詞的意思是「坑騙,佔便宜」。怎麼樣,看到這裡是不是豁然開朗了?
03總結
以上的方法是筆者總結出來的關於英語閱讀的一些錦囊妙計,希望可以幫助到各位同學們。英語閱讀在各類英語考試中所佔的分值巨大,學生們不得不重視,不過,只要仔細領會這些妙招,勤思考,多練習,你一定能成為考場上最亮的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