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看完東野圭吾推理系列的《再見了,教練》都不太能理解其中的邏輯和最後結局的反轉,作為一名奶爸級推理選手,嘗試給大家對這部劇的結局進行一番簡單的解析。
所謂的再見了,教練其實有兩層含義。在第一次女主望月自殺未遂拍下的遺言視頻中,再見了,教練,代表著對教練純一的一種不舍,一種希望所愛之人能夠永遠銘記自己的牽掛;而在第二次為了嫁禍純一拍下的遺言視頻中,再見了,教練,代表的卻是對教練純一的送別,送他下半輩子背負著殺人的罪名,在牢獄中度過鐵窗生涯。
兩者的關係中,純一無異於一個渣男,想甩掉望月,但是還沒好好試著甩過,就覺得太麻煩了,萬一甩不掉呢?乾脆直接殺了算了。說真的,感覺男主處理這段感情真的是隨意而決絕。
而望月失去了奧運會參賽資格,又得不到自己心愛的人,於是望月開始一步一步的誘導著純一,從結婚紀念日闖進純一家開始,再到有意無意的提起之前自殺未遂的視頻。到最後當純一騙她恢復以前一樣的造型時,從驚訝到傷心到竊喜,一瞬間的五味陳雜,她知道自己得逞了。
一段感情中,每一個人都想要掌控對方,掌控全局,可是未曾想,自己又何嘗不是在被人掌控。說是自殺,也不是,畢竟望月是被純一殺死的;說是他殺,也不完全對,畢竟純一的一切都是由望月誘導,而望月也是甘願被他殺死。這種心機深沉到得不到就毀掉的惡女形象,不也正是東野圭吾最擅長也是作品中最常見的角色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