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教師節那天晚上, 句容市道教協會的楊瑩女士,突然來訪,我真有點受寵若驚。她是句容市作家協會副主席,江蘇省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家學會會員,她的造訪,使我感到愕然。楊瑩是句容郭莊人,曾經在郭莊中學讀過書,但我沒有教過她,因而也就不認識她,她的來訪,我真的感到很突然。不過,楊瑩作為句容市作家協會副主席,關心一下一個愛好寫作的業餘作者,也是在情理之中的,再自然不過了。再說,楊瑩和我畢竟都是郭莊中學的校友,我們都是愛好寫作的。既然我們都是喜歡寫作的,那麼可以說,是趣味相投,愛好一樣,因此對於楊瑩的來訪也就覺得很自然了。
楊瑩很年輕,四十多歲,面善氣和,才華橫溢,思維敏捷,健談熱情,她潛心於道教事業,也顯得很善良謙虛。我們交流了寫作上的事宜,談得很投己。最後我們互相贈送了書籍。
我贈送了楊瑩女士兩本我寫的長篇小說;楊瑩贈送了一本她寫的散文大作給我。楊瑩的這本散文二十多萬字,叫《嶺上多白雲》。這本散文的名稱是以梁唐時代的山中宰相陶弘景的《詔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詩中的詩句「嶺上多白雲」命名的。《嶺上多白雲》的書名很有深意,也很有韻味,奇託了楊瑩女士的心願和情思。
楊瑩的《嶺上多白雲》的散文中的一篇篇美文,就像一朵朵飄忽在茅山嶺上的聖潔美麗的白雲。這一朵朵聖潔美麗的白雲,從茅山那林深草茂,松濤滾動,翠竹敲韻,泉水叮咚,鳥語花香,霧氣騰飛,煙霞繚繞的神仙般的境界的山嶺間飄忽到了人間,使人們都能觀賞到嶺上白雲的聖潔和美麗。
我在句容後白中學教書十二年,茅山的學生很多,後白離茅山也不遠,到茅山去家訪是常有的事,可是我就是沒有登臨過茅山,至今也沒有登臨過茅山,想來有點遺憾。因而我對茅山的認知也是籠統的,遠而觀之,茅山有大茅峰、二茅峰和三茅峰,至於茅山上的盛況美景以及豐富生動的人文歷史,也只有憑想像了。
楊瑩的來訪,給我帶來了驚喜,她是句容道教協會的,供職於茅山崇禧宮,她對茅山的歷史文化,人文軼事了如指掌,關於茅山的歷史變遷,人文歷史,在楊瑩的《嶺上多白雲》一書中,都作了詳細生動的介紹、說明和描寫。
楊瑩贈送給我的《嶺上多白雲》一書,我如獲至寶,慢慢地翻閱品賞,一篇篇看,一句句一字字閱讀,卻有登臨遊覽茅山的感覺,撫平了我沒有登臨茅山的遺憾。就是《嶺上多白雲》這本書,書中的這些美文,引領著我遊覽了茅山的奇峰異境,氣勢雄偉的三宮五觀,幽深神秘的溶洞;領略了茅山的豔麗靈異的神秘絕妙的風採;了解了茅山在歷史的長河中沿革、變遷和發展的漫長的歷史;回顧了茅山極其豐富極其神秘的人文歷史。
楊瑩的《嶺上多白雲》,我真的愛不釋手,一有空閒我就拿出來翻閱細讀,它不僅帶領我遊覽觀賞了茅山這個天下「第八洞天」,天下「第一福地」的神仙般的美麗境界,而且令我覺得比親自登臨茅山獲得的知識更為豐富,我覺得對茅山的了解和認識更全面更深刻了。讀著楊瑩的這本散文《嶺上多白雲》,我領略到了茅山風光豔麗的錦繡般的美;領略了茅山的山峰錯立,奇峰突起,山光水色競相輝映的奇特美;領略了茅山神光閃爍,溶洞幽深,鳴掌滴水,鞭炮齊鳴,軍號聲聲,神秘絕妙的靈異美;還有那些仁人志士,奮勇抗擊敵寇,大義凜然,視死如歸,為國為中華民族捐軀獻身的心靈美。
我雖然沒有去登臨茅山,但我從《嶺上多白雲》這本書中,觀賞到了茅山嶺上的朵朵白雲,領略到了茅山嶺上朵朵白雲的聖潔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