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現搭檔陳立農的《赤狐書生》,應該很多人都看了吧?
截止12月6日凌晨,影片已拿下1.09億票房,票房佔比和排片佔比都高達25%以上。
而此時距離開映,才是第3天。
雖然影片最終票房預測在2.6億,並不高。
但如果拉到同期日軍票房來看,《赤狐書生》的帶票能力還是不俗,僅低於郭敬明和落落的《如果聲音不記得》。
要知道,這個十二月影片十分密集,在這種情況下還能保持當前的票房,只能說《赤狐書生》盡力了。
但尷尬的是,與票房的「優勢」截然相反的,是影片開分後的5.5分這個不及格的成績。
而第三天的成績再滑落0.1分,則初步宣告了影票口碑下滑的趨勢。
啊這,螢屏處女作就憑藉《萬箭穿心》拿下了北京電影節「天壇獎」 提名的現男友,這是既扛不動票房,又撐不起口碑了?
事實上,在我印象中,好像之前《赤狐書生》為了宣傳,就聯合了各大知名網絡自媒體開展了一輪宣傳,而評論裡也基本上都是期待的聲音。
但理想是豐滿的,現實終究是骨感的。一片熱火朝天中登場,短短三天就現了原形,《赤狐書生》口碑的失利究竟因何?
看過的朋友不妨來一起說道說道。
故事的設定:五百年前捨命救你,五百年後你來「報仇」?
作為一部稱職的電影,《赤狐書生》一開始就用了一段短幕交代了故事的背景:
五百年前,尚未蒙智的小狐狸在崖邊玩耍,險些跌落懸崖,被一人類小童救下,而小童也不慎跌落懸崖。
小狐狸蹲在失去氣息的小童身邊,流下了一滴晶瑩的眼淚。
五百年後,李現扮演的赤狐白十三登場,在狐族考試中得到了自己蚌人的線索。
狐族試煉規則:尋找到自己的蚌人,能令其心甘情願獻出元魂珠者,可成仙。
而最奇葩的設定來了:白十三的蚌人居然是陳立農扮演的王子進,而王子進就是五百年前那個救下小狐的小童,那白十三的身份就不出意外了,他就是那個被救下的小狐狸。
人家救了你,你卻要去取人家的性命?這個設定真的沒問題嗎,喵喵喵?
哪怕你設定的是去報恩也讓人好想一點啊對不對,就算白十三這個時候還不知道兩人五百年前的淵源,但對於這一點狐族長老和張真人是門清的啊!
仙者真能坐視這種恩將仇報?你們既然下得去這個手,就別裝什麼高深莫測對不對?不得不說編劇這個設定是真的敢。
如果說這個設定是欲揚先抑,設定了一個在後期展現白十三得知真相後保護王子進的伏筆的話,那倒也行叭,我們先繼續往後看。
角色奇葩:人跟妖,比著賽看誰更蠢?
陳立農一出場,我就有點失望了。
呆呆傻傻,執拗又單純,這種狀態一看就是被編劇和導演調教出來的。
所以,這句吐槽衝著編劇:為什麼每一個註定要碰上狐妖的書生,都透著一股子智障氣息?
在跟白十三相遇的那一場戲中,王子進一嘴沒有離開過自己的驢。
為什麼?為了立起王子進這個書生的人設,編劇借他的口說出了一段往事,順便埋下了一個並不那麼有技術含量的伏筆。
原來那頭驢是奶奶拖他帶去給道然兄的。劉道然多年前離家考試,這麼多年一直不曾歸鄉,自小跟到然兄關係不錯的王子進這番進京趕考,還有個很重要的任務:
那就是把奶奶家的驢帶給道然兄,帶著他一起回去。
長達近十分鐘的被驢踢、驢跑了、找驢,就是為了讓白十三和王子進兩位主角碰面,順便一起稱兄道弟,這個小書生是不是有點太過於憨傻了?
不只是王子進不太聰明的亞子,白十三的腦袋也似乎時靈時不靈。
上一秒,他還能一臉小算計的帶著王子進去了鬼鎮,美其名曰帶他抄近路,結果下一秒就被青蛙精吐著長舌頭追得屁滾尿流。
雖然後來知道了這是他為騙取王子進的信任而設下的一場局,但在灰頭土臉得逃跑過程中的樣子實在不怎麼聰明。
兩位主演都這樣,其他人也沒精明到哪兒去。
姜超扮演的青蛙精呢,白長了那麼醜陋可怕的外表,結果才發現居然是只蠢萌的萌寵?
就連影片中最大的反派師傅吧,一路名義上是保護實際是利用的過程中,又是化身成驢又是扮成女裝,觀眾笑是笑了,但到後來露出真面目之後,這位老師也沒怎麼機智吧?
把丹隨手往地上一丟留給主角逆風翻盤這種事,就跟被喪屍追進屋卻不鎖門一樣讓人無語吧?
哇,好大一隻人型的帥狐狸啊!
在最後王子進被師傅化身的白十三欺騙而自願獻丹後,趕來的十三悲憤欲絕,毫不猶豫舉起匕首就是幹。
但結果肯定是顯而易見的啦,一隻被撿回去的小土狐,怎麼可能鬥得過正宗九尾狐呢?白十三被實力碾壓,打得奄奄一息。
竹林中那場戲設計得倒是精彩,兩人在竹間借力的打戲頗有點《臥虎藏龍》的味道。但也僅止於此了,劇情依舊稀爛,或者說一眼就能望到底。
瀕臨死亡的白十三扭頭看著躺在不遠處的王子進,突然一摸地上的黑元丹就順利成仙了,變身後的樣子簡直酷炫。
實不相瞞,白十三九尾狐真身出現的那一刻,我左右前後都有女孩子小聲「哇」得驚嘆了下。
確實,真身太酷了。但,這個造型,確定不是建模於一幅完美的人類軀體,然後加上了狐頭和尾巴嗎?
相比於威風凜凜又俊美(鬼知道我看一隻狐狸怎麼就能看出俊美了)的白十三,師傅的黑狐真身則更像一隻狐狸了。
兩爪直立著地,但依然有屬於獸類的彎曲弧度,上半身勁瘦,細長的臉上還有猙獰的傷疤,醜陋可怕又猙獰,不愧是反派的真身。
之所以這樣設計,大概是因為老師化成人也不好看,所以也不需要像李現那樣發揮吸引粉絲的作用吧?
總結
單純的用好看和不好看來劃分《赤狐書生》,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我所在的影院,在電影放到後半段時,座位右後方傳來了呼嚕聲,旁邊的男生按亮了手機就再沒暗過。
但在隔壁,也有不少人時不時跟著劇情歡呼一下,尤其更多地集中在兩位主演的互動中。
從一開始的強勢宣傳到現在口碑差異化太大,不得不說《赤狐書生》將要面對的爭議不少。
不論其他人,單就我個人而言,這一次的劇本是真的挺失望的。
千篇一律的呆蠢書生,一眼就能看出來的彼此成全的結局。要麼暗黑要麼溫暖,但編劇或許是想要表達的太多,篇幅扯的不短,卻終究是什麼也沒說到更深裡去。
於是就只能靠時不時的抖包袱和流於表面的笑點來支撐,博一笑,也就完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