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克斯工作室出品的各種動畫電影向來是行業中的翹楚,被公認為是"叫好又叫座"的典型代表。2010年,他們推出了《晝與夜》這部動畫短片。該片獲得了"2011年安妮獎最佳動畫短片獎"、"視覺效果工會獎"等諸多榮譽。同時,它在我國也得到了8.6分的高分評價,贏得了網友們的眾多好評。
這部動畫短片的主人公是兩個特殊的小精靈——"晝精靈"和"夜精靈"。它們分別代表了光明燦爛的白天世界和安靜祥和的黑夜世界。剛見面時,這兩人都對彼此充滿了懷疑和恐懼。後來,他們不斷地你追我趕,互較高下。在這一連串的比試中,他們似乎對對方的世界有了全新的認識,認識到了對方的獨特品質,成為了好朋友。
顯然,這部動畫短片運用擬人的手法,將晝、夜兩種自然現象賦予人性特徵,簡單明了地揭示了自然運行的規律,能夠帶給兒童全新的認知,具有科普意義。
當然,《晝與夜》的廣受好評是有著多重原因的——它有著別樣的敘事魅力,非凡的審美情趣和獨具匠心的主題價值,因而吸引著觀眾的目光。接下來,我們就從這幾個方面來具體分析一下這部影片的魅力。
一、別樣的敘事魅力來源於"圓形人物"的設立和雙重空間的對稱運用
1、"圓形人物"的創造運用
由於缺乏實體原型,"晝夜變化"這一自然原理很難用相應的動畫角色來敘述清楚。但是,皮克斯工作室就創造性地設計出了具有類人身體結構的"晝"和"夜"兩個小精靈。它們能像人類一樣溝通交流和表達情感。
"角色設計"本就是動畫創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環,角色設計的效果極大地影響著動畫作品的成功與否。關於"晝"和"夜"小精靈的想像角色就創造得非常成功——它打破了之前"常以動植物作為主要角色"的慣用套路,超越了觀眾的預期,吸引著大眾的目光。
在此基礎上,皮克斯工作室進一步努力,推動角色不斷改變,使其成為典型的"圓形人物"。什麼是"圓形人物"?福特斯曾經提到過,人物有"圓形"和"扁形"之分。"圓形人物"一般較為豐滿,性格複雜。"人物"的性格特徵則較為單一,從出場至結束都沒有過多的變化。
相較於"扁形人物"而言,"圓形人物"能給觀眾帶來更為豐富的視覺體驗。比如,晝精靈和夜精靈"從起初的相互懷疑到後來的擁抱彼此"這一變化就給觀眾帶來了更多的驚喜。否則,單一的呆板角色怎能一直吸引觀眾的興趣呢?
2、平面、立體雙重空間的對稱運用
在這部影片開始的時候,主角晝精靈和夜精靈分別是兩個二維的平面形象。但是,從他們揉揉呵欠,打起精神開始,整個畫面就開始變得不一樣了——他們體內的三維世界也同時甦醒了。
"晝精靈"的體內藏著一個光明燦爛的日間世界:清晨,旭日東升,微風溫柔地拂過青青草原。農場上的家畜動物依次甦醒,活潑的叫喊聲此起彼伏。"夜精靈"的體內也藏著一個安靜祥和的夜間世界:夜幕之下,一輪明月輕輕地將光輝灑在青青草地上,幾隻頑皮的羊羔正試圖從圍欄處一躍而過。
我們能從"晝精靈"和"夜精靈"這兩個簡單的二維形象中,透視出複雜的三維世界。這個三維世界是自成一體,不受外界幹擾的。而且,不論是二維形象,還是三維世界,它們都是相互對立的,這就形成了一種對稱和諧之美。這種雙層敘事結構就加強了影片的層次感,豐富了觀眾的體驗感。
二、設計巧妙的視聽語言給觀眾帶來非凡的審美情趣
好的動畫影片總是會給人帶來極佳的視聽享受,給予觀眾潛移默化的美學薰陶。《晝與夜》這部影片也不例外,給我們帶來了一場視聽交響樂。在這方面,它運用了"情侶色彩"的冷暖搭配和"自然之聲"的組合搭配,體現出別樣的魅力。
1、"情侶色彩"的冷暖搭配
歌德在《色彩學》一書中指出,藍色能夠給人一種無言以表的特殊的感覺,令人不自主地追隨。而《晝與夜》這部影片也主要是以藍色作為主色調,給人以視覺上的吸引力。
其中,晝精靈通身是清新明快的淺藍色,夜精靈採用的是深沉穩重的深藍色。晝精靈和夜精靈同為藍色,但兩者的明度和亮度大不相同,卻又顯得意外的和諧,暗合"晝夜一體"這一影片主題。
後來,當晝精靈和夜精靈相互融合時,原本以藍色為主色調的畫面又發生了改變——變成了溫馨的暖紅色。其實,這種畫面顏色的轉換也有著特殊的寓意:晝夜相交,便是"朝"、"夕"之時。此時此刻,落日與朝陽交相輝映,美不勝收。
總的來說,整部影片有意識地運用了藍、紅兩種色彩,奠定了影片的主題基調,能夠有效地區分劇情變化,烘託場景氣氛,同時也對主題的表達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2、"自然之聲"的巧妙組合
動畫片向來都是音畫結合的一門藝術。因此,動畫片中的聲音的表達技巧也非常重要。皮克斯工作室就擅長用音樂來刻畫人物的情緒感受,以引起觀眾的情感認同,從而提升動畫片的藝術效果。
《晝與夜》這部影片在刻畫主人公晝精靈和夜精靈的不同活動狀態時,都會配以相應情緒特徵的音樂。比如,在晝精靈剛起床時,歡快明亮的音樂響起,充分表達了主人公此刻的歡愉情緒。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配合"自然規律變化"這一主題,本部影片並沒有採用各種人為的音樂旋律,而是創造性地截取了大自然的固有音樂,即"自然之聲"。例如,晝、夜兩精靈對打時的配樂是充滿力量感的砍樹聲;夜精靈的哈哈大笑聲則是"砰砰砰"的煙花爆竹聲音。其設計心思不可謂不巧妙!
三、除了有趣的故事和精美的畫面,孩子們還能從《晝與夜》中看到什麼?
傳遞情感和思想教育向來是動畫短片的重要使命。當然,各部動畫片對於這一使命的完成度有所不同。但是,皮克斯工作室顯然就將這一任務完成得很好。
皮克斯工作室出品的動畫短片大多雅俗共賞,在給孩子們帶來歡樂的同時,也促進了孩子們的思考,顯示出獨特的藝術魅力。
1、《晝與夜》為孩子們科普自然規律,答疑解惑
在孩子的眼中,大自然的一切都是新奇且未知的,他們也許會有很多這樣的疑問:
· 太陽為什麼從東邊升起,從西邊落下?· 白天和夜晚是如何相互轉換的?· 夜晚的時間為何過得這樣快?· 白天和夜晚有什麼不同之處?
這部《晝與夜》就完美地向孩子們解答了關於晝夜變化的問題。他們能在觀看這部影片的過程中,明白人們在白天和夜晚的不同表現,了解晝夜之間相互轉換的過程特點。所以,對於他們來說,這不僅是一部有趣的動畫片,還是一部極富教育意義的自然科普影片。
這種科普方法可比父母們乾巴巴地講道理生動有趣多了,也更容易被孩子們理解和接受。這就充分達到了"寓教於樂"的目的,循序漸進地提升了孩子們學習知識的興趣和能力。
2、《晝與夜》給孩子們帶來了別樣的"自然教育"
《晝與夜》中的大部分景象是山水自然之景。比如,"晝精靈"體內的日間世界清風拂過,松濤陣陣,而"夜精靈"體內的夜間世界月明星稀,安靜祥和。同時,本文的音效也都是極富詩意的"自然之聲",比如風吹樹林的"譁譁"之聲原來是晝精靈的哈欠聲。
這種充滿美感的"自然"音畫能夠帶給孩子無限的遐想和期待。在匆匆忙忙的現代社會中,孩子們迷失於成堆的作業中,眼鏡厚得都快追得上酒底瓶了。誰還記得要走出家門、擁抱自然呢?
《晝與夜》這部影片以"山水之音畫"作為切入口,帶領孩子們感受自然純美,呼籲他們回歸自然,從而獲得身心的放鬆和發展。
四、《晝與夜》還是一部教育啟示片:放下完美期待,用愛澆灌成長
出於鞏固家庭關係的需要,父母不得不抽出時間來陪孩子看動畫片。一般來說,兒童由於身心發展的特點,會偏好觀看輕鬆易懂的動畫片。不過,對於父母來說,那類枯燥幼稚的情節卻總是讓人不堪其擾。
但是,皮克斯工作室創造出來的作品就完美地避開了那些動畫的不足之處,同時也能給大人也帶來非凡的視聽享受和引人深思的教育價值。比如,《晝與夜》這部影片就能給廣大父母能帶來些許教育上的啟迪,所以這還是一部教育啟示片。
1、起初:"晝"、"夜"初遇,相互猜疑,分外焦慮
在影片的一開始,晝精靈和夜精靈初遇對方時,因為互相不了解而變得恐懼和多疑,這不就正像初為人父母的我們嗎?因為對"養育孩子"這一未知事物的恐懼和成見,我們往往就會變得分外焦慮。
現在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不可謂不用心,生怕"一招不慎,滿盤皆輸"。比如,今天李家孩子報了圍棋班,我家當然也不能落後,趕緊也給女兒報上一個班,美其名曰"鍛鍊邏輯思維,我家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
但是,這種成為完美父母的期待總是讓我們時刻處於壓力之中,因而變得十分焦慮,就像孩子那句無心的玩笑話一樣:"媽媽到了更年期了。"
2、後來:"晝"、"夜"擁抱,相互融合,幻化新生
隨著劇情的推進,晝精靈和夜精靈開始逐漸了解彼此,他們相互溝通,相互融合。原先未知的恐懼早已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擁抱彼此和巧妙融合。新的一幕出現了,那便是溫暖的"朝"、"夕"之景。《晝與夜》中的日夜變化告訴我們:一切都只是時間問題。
其實,這也給現在焦慮著的父母們帶來了啟示:如果這種成為完美父母的"期待"給我們帶來都是負面情緒,那還不如放下這個期待。《小王子》中有這樣一句話:"真正重要的事物,用眼睛是看不到的,要用心去感受。"所以,真正為孩子好的父母順心而做,給予孩子自己所能付出的最好的愛,那就是夠了的。我們需要有信心:在日益發達的現代社會裡,將來的孩子差不了!
電影《無問西東》中有一句話:"這個時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從心裡給出的真心、正義、無畏和同情。"同樣的,為人父母,我們不求完美,但求成長。
我們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與其焦慮和恐懼,不如擁抱時代變化,不斷改變進步,既給自己,也給孩子一個更好的未來。
希望父母們閒暇時可以多看看這樣的視頻,給內心帶來些許柔軟和溫情,拋棄一些焦慮和著急。
五、結語
《晝與夜》這部動畫影片是皮克斯工作室出品的佳作之一。它通過設立"圓形人物"和運用對稱的雙重空間,彰顯獨特的敘事魅力。同時,在極富審美價值的視聽語言中,它又給人們帶來了關於自然軌跡和成長規律的思考。顯然,這是一部兼具觀賞性和藝術性的優秀動畫作品,值得一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