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統考被強化到「一考定終身」的大背景下,如果統考真的考砸了確實很讓人頭痛。那麼,假如統考真的考差了,大家又該如何選擇目標院校呢?下面,小編就來談談這個問題!
統考進一步加強,使得校考格外珍貴。尤其是聯考分數不高的學生,校考就可能是救命稻草,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一再強調大家要儘可能參加校考的原因。
畢竟校考和統考不同,特別是教育部批准的部分獨立設置的本科藝術院校(含部分藝術類本科專業參照執行的少數高校),因其擁有劃線的特權,使得部分校考院校的考試難度比考認可統考成績的院校難度更低。
也就是說,校考院校中也有些比較容易過線的大學,由於在不同省份設置校考的院校也不盡相同,為了讓大家更好地理解,我們把校考大學分了四類:
第一類:專業類大學
難度指數:★★★★★
比如中國傳媒大學、中央美術學院、清華大學美院、四川美術學院、浙江傳媒學院、上海戲劇學院、北京電影學院、四川音樂學院、廣西藝術學院等等。
一般考這類專業藝術院校的學生都是比較自信的,基本不會考慮保底院校問題,但是專業類院校也有相對比較好考的,比如四川音樂學院、廣西藝術學院、雲南藝術學院等。
考這些院校容易過線的原因是給當地省份有明確的名額,所以考生只需要和省內考生競爭即可,比跟來自全國的考生競爭要容易得多。
第二類:師範類大學
難度指數:★★★★
比如東北師範大學、贛南師範大學、湖州師範學院等師範院校裡面,有難度較大的比如東北師範大學,也有難度小的比如湖州師範學院。
第三類:綜合類大學
難度指數:★★★★
比如鄭州大學、海南大學、湖南大學、中華女子學院等。綜合類大學一般對專業的要求沒有專業院校高。如果招生人數多的,相對還是比較容易的。
第四類:普通類大學
難度指數:★★★
比如四川傳媒學院、南京傳媒學院、首都師範大學科德學院等等。
這類大學一般都是比較容易考過的,但是這類大學也是學費最貴的。比如首都師範大學科德學院,比較容易考,但學費較高,每年30000元-70000元。所以大家在報考時,一定要考慮家庭的經濟承受力。
一所大學容不容易考上都是相對的,大家都想考上985和211院校,考的人多了,考上的難度自然就大了。
B段院校(普通類三本)難度較低。如果招生量大的,相對難度更低,難度低不等於百分之百一定過線。因此,不管報考哪類院校,都需要認真對待,不可馬虎。
在此,建議考生們不要盲目把普通文理科那一套直接搬到藝術類院校的報考上來。因為在藝考方面,不是一本大學就比二本大學好,211、985未必就比一本二本院校好。一定要注重專業實力,而不要再盲目崇拜那些211、985、一本院校。
二
校考通過率許多同學都認為比較低,因為部分藝考名校報考人數成千上萬,而錄取人數只有幾十個,僅有極個別專業錄取人數過百。還有許多不可控制的黑幕原因,導致藝考校考看起來難道更大。其實除開客觀原因,真正憑實力通過校考的同學也大有人在。所以同學們還是要理性積極看待校考,另外成績如果還未出的話,更不應妄下斷論,應以正確心態面對接下的考試或文化課學習。
假如,一旦發生校考成績不理想,勉強過線,或只拿到一兩所院校合格證,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辦?
一、不同省內都有很多院校是承認藝術統考/聯考(以下簡稱省考)成績的,可以使用省考成績錄取。
大家可以查找各自省份承認省考成績的高校,錄取分數按照省聯成績錄取。一般是按照這樣來錄取的:文化、專業成績上線,先按專業成績從高到低錄取招生計劃的60%,再按文化成績從高到低錄取招生計劃的40%。當然也有院校有自己的錄取原則,可以具體查看自己心儀院校的往年錄取原則。
二、省外部分綜合類院校同樣可使用省聯考成績錄取。
這類院校的名單會在5-6月陸續放出,最終名單在高考後志願填報前會全面公布。每年高考後,志願填報前,各省會發給藝術考生一本關於志願填報的書籍。書籍中包含了各招生院校名稱、招生專業、招生人數、學費、院校錄取批次、是否使用省考成績錄取等信息。根據各省招生辦的統計,每年憑藉省考成績被錄取的考生佔大多數,這些院校中,不乏各省一類大學等名校。因此校考一個沒過的考生不必灰心。
三、校考結束後,廣大考生應儘快投入文化課複習,致力提高文化課分數。
據媒體的調查,每年全國大約有30%-40%的考生過不了藝術類本科線,這類考生直接被淘汰在本科專業之外。千辛萬苦拿到合格證的同學,一定不能在文化課上掉以輕心,以免浪費合格證資格。值得注意的是報考術本科的院校和參照院校例外,各校對文化分數的要求由校方自己劃定,不受各省文化本科控制線的限制。因此,考生在選擇校考院校時,還是應遵循首先以專業水平來擇校的原則。
四、校考成績剛好過線或排名比較靠後的考生該怎麼辦?
校考排名並不是決定性因素,只是決定錄取的因素之一。目前藝術類院校錄取方式大致分為三種:
是專業合格後,按照文化課成績從高到低錄取,這樣的學校比較少。
是文化課過線後,按照專業課成績從高到低分錄取,這類錄取方式的院校佔一部分。
是將文化課成績與專業課成績按一定比例(學校給出的一個計算公式)相加後,從高到低錄取,這類錄取方式的院校佔另外一部分。
分析:校考成績排名好的考生,如果報考的是使用第種錄取規則的專業,最有優勢,因為是靠專業排名錄取,專業排名起到了非常關鍵的影響;如果是按照文化成績或綜合成績排名錄取,那麼專業排名不好的考生,仍然可以通過提高自己的文化成績,來彌補專業的不足。
五、排名不好的考生還是有機會被錄取
主要依據有以下幾個:
1、部分排名在你之前的考生,可能因文化成績過不了藝術類本科線而錯失機會,如上所述,此類考生每年全國平均大約有30%-40%。
2、部分考生因英語或語文成績達不到校方的小科目要求而直接被淘汰,這類情況針對的院校是對英語或語文有最低分數限制的院校。
3、部分考生在你的排名之前,但排名也不是很好,會擔心排名不好不被錄取而不敢填報該校。此類考生中,復讀生尤其慎重,因為他們的報考壓力更大,為求穩,不會鋌而走險。
4、部分考生提前被其他院校錄取了,一般獨立設置藝術本科的院校和參照院校在提前批,其他院校在本科一批、本科二批。
六、志願填報是又一次決定命運的時刻
使用平行志願和順序志願的省份大約各佔一半。使用平行志願的省份,考生的錄取機會比較大。平行志願的實質就是分數優先,按照分數的高低來進行整個錄取過程。
例如,從第一名考生的第一志願開始投檔,如果該生第一志願沒有被提檔,那麼就開始該生的第二志願投檔;如果第二志願還沒有被投檔,那麼就輪到第三志願,以此類推,直至該考生被提檔為止,或者所有志願都沒有提檔,然後就輪到第二名的考生開始此過程。(但是提檔不等於錄取,一般現在的提檔都是按照1:1.2提檔的,部分省份按照1:1.5提檔)
另外一種就是順序志願,或者說是傳統志願,此類錄取方法的實質就是志願優先。就是一次性把所有考生的第一志願投出,只要是符合各院校要求的,按照院校的錄取規則,直接錄取,錄取到院校錄取滿為止。如果院校的第一志願不足,再進行第二志願的錄取。所以,順序志願的第一志願非常關鍵。
分析:例如,一位考生第一志願報考了某大學,他的分數剛過合格線,恰好報考該校的考生不多,他可以直接被錄取。另外一位考生第二志願才報考該校,但該校已經錄取滿額了,即使分數再高,也無法被錄取。
七、出其不意,出奇制勝
部分院校在其他某個省招生計劃非常少,甚至只有1-2名。這樣的院校,往往考生不敢報考,特別是對於復讀生,風險太大了。對於剛上線的考生,可以考慮報考此類院校。正是因為考生分數不高,報考那些招生計劃比較多的院校,競爭反而更大,很難被錄取。報考此類院校,可謂出其不意,出奇制勝。
綜上所述,校考成績並不能最終決定考生是否能上某所大學,一旦發生校考成績不理想,勉強過線,或只拿到一兩所院校合格證的情況,考生及家長一定要再次仔細閱讀各校招生簡章,並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填報志願。
在填報志願或錄取的時候,很多時候都是在碰運氣。因為你無法預知別人的填報結果,以上分析錄取機會的大小,在實際操作中,還會有更多選擇。當然也不排除,成績不錯的考生最終填報了比較一般的院校,結果沒被錄取;成績一般的考生,報考比較不錯的大學,卻被錄取了。
所以各位同學現在不管取得怎樣的成績都有平常心對待,好好複習文化才是正事!加油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