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同性戀,你是否了解屬於你自己的故事呢?我們一天到晚叫嚷著同性戀古來有之,同性戀是完全正常的自然現象,同性戀平權天經地義,可是事實上,大多數同性戀對自己的歷史與文化並不了解。
今天,我們特別挑選了13件關於同性戀光怪陸離的故事,或許你對於這些事一無所知,聞所未聞,儘管它們本身也充滿傳奇色彩,令人難以置信,但是實際上它們都是真實的。
拉拉的象徵物,是一種叫做「雙刃斧」(Labrys)的終極殺器。這種斧頭雙邊開刃,殺氣十足,是拉拉團體力量與團結的象徵。這個典故來自於古希臘神話中掌管農業,結婚,豐饒之女神——得墨忒耳(Demeter),傳說她手持一把雙刃斧作為王杖。
象徵女同志的雙刃斧(Labrys)銀耳環
一些學者堅信:歷史上有考古遺址可查的最早一對同志伴侶,是古埃及神的侍從 柯南姆赫泰普(Khnumhotep)與尼安科南姆(Niankhkhnum),他們生活在公元前2400年!在它們的墓穴中,壁畫上的兩個人雙手相挽,含情脈脈的四目相對,似乎還能感覺到兩個人深愛著彼此的溫馨氣息。
史上最早的同性戀情侶,柯南姆赫泰普(Khnumhotep)與尼安科南姆(Niankhkhnum)
古希臘人的確不歧視同性戀。實際上,在古希臘人的腦海裡,壓根兒不知道什麼叫「同性戀」,什麼叫「異性戀」——古希臘語裡甚至沒有這個詞彙。古希臘人只懂得在性行為中區分主動與被動角色,而不在乎性行為是發生在同性之間,還是異性之間。相比於今天的同志,古希臘人更喜歡「老少戀」——因為他們相信精.液是知識的來源,智慧也因此可以由智者傳給下一代。
鍾情於「老少戀」的古希臘人
歷史學家們注意到在許多歷史悠久的文化中,同性戀並不被認為是「陰柔」「娘娘腔」,相反,同性性行為是男子氣概的最好證明,例如凱爾特人與古希臘文化。在美洲印第安人傳統中,被同性吸引並發生性關係是所有青年人可遇而不可求的,一旦成功,他們會得到全部落的祝福,並受到豐厚的禮物,以資鼓勵。至今,在美國的 印第安蘇庫米希 與 印第安柯奇爾族 地區,同性婚姻是合法的。
作為美國原住民的印第安人,自古有同性婚姻的傳統
歐洲的社會學家是這樣認為的:中國的獨生子女政策是引發中國社會對同性戀接受度升高的原因之一(growing acceptance of homosexuality in China is due to China’s 「one-child」 policy)。中國大多數人不像歐美人與中亞,西亞人那樣虔誠地篤信某種宗教,而中國少得可憐的的恐同論調,全部是西方的「舶來品」。因此,中國與臺灣,將成為世界上對同性戀最友好的地區。
中國是未來對同性戀友好的「天堂」?
在西方,薰衣草色的紫犀牛(lavender rhinoceros)也常常被選作女同性戀團體的象徵之一。犀牛,通常情況下是十分溫順的食草動物,然而一旦被激怒則威力無窮,兇悍異常。薰衣草常常是GLBT人群的最愛,因為它的紫色是紅色與藍色的混合,分別代表男性與女性。
GLBT這個術語(或者LGBT,LGBTQ)是在20世紀90年代被採用來代表Gay(男同志),Lesbian(女同志),Bisexuals(雙性戀),Transgender(跨性別)。至於Q,則是有兩種解釋,分別是指Queer,或者Questioning(對自己性取向有疑問)人群。此外,美國黑人同志團體由於反對白人至上,往往不喜歡使用這個詞,而更喜歡縮寫:SGL(same gender loving)「同性*愛」 人群。
調查發現,矮黑猩猩(dwarf chimpanzee)整個種族全民都是雙性戀。獅子的同性性行為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除此之外,通過野外觀察,有超過1500種動物被發現存在自然的同性性行為。
全民雙性戀的矮黑猩猩,是高級靈長類哺乳動物
希臘字母「λ」(Lambda),是一個屬於同性戀激進派別團體的字母。字母「λ」的傳統意義可以聯繫到許多信息:包括解放,團結,齊心協力以及正義。作為同性戀「左派」的象徵,起源於歷史學家發現,這個字母出現在底比斯聖隊(希臘語Ιερός Λόχος τών Θηβών)的盾牌上,而古希臘歷史上勇猛無比,戰無不勝的底比斯聖隊,是由共300人,由150對同性戀伴侶組成的精銳部隊。
底比斯聖隊,英勇戰鬥到最後一人,最終全軍覆沒無一人苟活。
1987年,達美航空(Delta Airlines)向在空難中的同性戀受難者道歉。1986年11月,達美航空的一次空難使一位律師不幸罹難,與別人不同,這位律師是一位同性戀者同時感染HIV晚期,生命即將結束。僅僅因為這個原因,達美航空對他的賠償金要少於其他罹難乘客。此事引發了全美愛滋病組織對達美航空的抵制,並迫使其為他的歧視性政策道歉。
同性戀人群在社會人口中所佔的比例以5%計算。按照這個比例,中國大陸有6500萬同性戀,而按照統計數據,美國約有880萬同性戀,同時有超過100萬兒童的雙親是同性戀「夫妻」。
託麗(左),凱特與她們的孩子全家福,她們是加州最早登記結婚的一對同性伴侶。
蕾絲邊(lesbian)這個詞來自於地中海上的希臘小島——萊斯博斯島(Lesbos)。這裡是古希臘著名女詩人薩福(Sappho)而聞名於世, 在她的詩裡宣告了她對女孩的熱愛與女性的美麗。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英國的女同性戀者開始鼓吹「回到女同性戀的故鄉」,因而再次令這裡名聲大噪。
薩福(Σαπφώ),公元前7世紀希臘著名女抒情詩人,曾開設女子學堂,當過「女子導師」。
2010年8月31日,馬賽諸塞Sackville公園 HIV遇難者追思會
1982年,同性戀瘟疫,或同性戀免疫缺陷(GRID,縮寫自Gay-related immune deficiency) 被正式重新命名為 「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症」 (AIDS,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20世紀70年代,人們誤以為愛滋病是只有同性戀才會得的病,在愛滋病擁有合理的作為症候群的醫學解釋之前,「同性戀瘟疫」一詞,更是被堂而皇之寫入官方醫學報告,用來代指愛滋病的早期用語。
——————————— 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