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農林作物種子基因庫」將落戶湖南

2020-12-24 新湖南

中國農科院打造區域性科企融合發展聯合體

國家級「農林作物種子基因庫」將落戶湖南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2月22日訊 (通訊員 廖勇鳳 記者 胡宇芬) 今天,中國農科院與中國林業集團在北京召開戰略研討會,雙方發起成立區域性科企融合發展聯合體,建立開放合作、協同推進、利益共享的新機制。會上,中國農科院麻類研究所與中國林業集團中國林木種子集團有限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致力於農林種質資源研發,在湖南合作建設國家級「農林作物種子基因庫」。據悉,這是農林領域國家級科企首次強強聯手。

中國農科院麻類研究所在湖南成立至今已有62年。作為唯一的國家級麻類科學研究機構,該所圍繞麻類等南方經濟作物,形成了4個一級學科和10個重點研究方向,擁有的國家麻類作物種質資源中期庫收集保存麻類資源15000多份,是全球庫存資源最多、遺傳多樣性最豐富和科學研究最深入的麻類資源研究中心。近年來該所依託中國農科院南方經濟作物研究中心建設,將研究領域拓展到高山蘿蔔、大蒜、柑橘、蘆葦筍、八月瓜等南方特色經濟作物,並取得實質性進展。

據中國農科院麻類研究所介紹,依據籤署的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聯合相關力量,搭建企業化的科改創新主體--湖南中部科創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作為雙方戰略合作的支持載體和成果轉化平臺。新科企融合發展聯合體將立足湖南、面向全國,通過種子新品種研發、聯合申報項目、開展高水平國際交流等,打造中部農林科技創新的示範高地。「十四五」期間,爭取在國內外推廣種植高品質農林作物100萬畝,帶動並實現國內高品質農林產品初加工和深加工產值100億元。

[責編:姚昕玥]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相關焦點

  • 中國農科院與中國林業集團將共建國家級農林作物種子基因庫
    新華社北京12月22日電(記者胡璐)中國農業科學院麻類研究所與中國林業集團中國林木種子集團有限公司22日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將致力於農林種質資源研發,合作建設國家級農林作物種子基因庫。根據協議,雙方將聯合搭建企業化的科改創新主體——湖南中部科創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作為戰略合作的支持載體和成果轉化平臺。「十四五」期間,雙方爭取在國內外推廣種植高品質農林作物100萬畝,帶動並實現國內高品質農林產品初加工和深加工產值100億元。
  • 中國農科院:科企融合提升我國農林科技創新水平
    會上,中國農業科學院麻類研究所與中國林業集團中國林木種子集團有限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聯合相關力量,搭建企業化的科改創新主體湖南中部科創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作為雙方戰略合作的支持載體和成果轉化平臺。此次農林領域國家級科企首次強強聯手,雙方將致力於農林種質資源研發,合作建設國家級「農林作物種子基因庫」。
  • 四川開建種子「諾亞方舟」
    由於缺乏保護和發掘,一些優異性狀和基因資源也正在丟失。2019年11月,省農科院生物技術核技術研究所的餘桂容博士在宜賓長寧縣梅硐鎮進行野外調查時,發現了一種優質糯玉米。「該品種糯性強、口感好,且維生素、微量元素豐富。」餘桂容說,該種子只存於當地一戶農家中,再不保存起來,很可能就將在地球上消失。餘桂容把種子帶回成都,決定先把優質基因上交到國家種質資源長期庫保存。
  • 「央廣網·視聽四川」保護優良農業種質資源 四川開建種子「諾亞...
    不久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納入今年八大重點任務之一。□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史曉露A為什麼建種質資源保存方式落後,一些珍稀資源正在消失得知四川省種質資源中心庫開工的消息,省農科院作物所副研究員、水稻育種專家羅大剛難掩興奮。他早就盼望著,為他照管了30多年的水稻種子換個「新家」。
  • 「親本材料」面臨卡脖子 關鍵時刻探訪中國最大種子庫
    本報記者 張 妮編者的話:俄羅斯媒體近日將「飢餓」列為2021年將發生的「最可怕事件」。世界糧食計劃署官員近日也表示,2021年全球或出現「罕見大饑荒」。而前不久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保障糧食安全」,要加強種子庫建設,並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為什麼要建種子庫?它和國家糧食安全有何關聯?我國種源「卡脖子」卡在哪?
  • 最後的糧倉:末日種子庫
    就在人類快要放棄希望之時,一位神秘人士公開表示,他有上百萬種作物種子,正藏在一座冰山中,那足以拯救全人類。這些種子就存在今天的末日種子庫中。,島上有一座普拉塔貝格山,坐落著一個世界級的「銀行」——末日種子庫。
  • 種子「諾亞方舟」四川省種質資源中心庫開建
    12月31日,「四川省種質資源中心庫」項目在邛崍國家天府現代種業園開工建設。四川省種質資源中心庫涵蓋農林牧漁草等領域,收集保存、研究利用與科普展示「三位一體」。規劃設計保存農作物(含林草)種子資源52.4萬份,保存畜禽基因資源105萬劑,保存水產基因資源26萬劑,整個項目預計2023年建成投用。
  • 金牧糧草落戶紅原國家級牧草種子生產基地
    本網訊(袁春華)4月17日,紅原縣農牧局局長姜林與四川金牧糧草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金牧糧草品牌創始人謝容在國家級牧草種子生產基地--紅原縣最大牧草產園區籤約,金牧糧草正式落戶紅原縣生態種植園。紅原縣農牧局局長姜林與四川金牧糧草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謝容在國家級牧草種子生產基地籤約籤約後,阿壩州紅原縣委副書記蔣明平、縣農牧局局長姜林、牧草技術專家向峰及當地牧民參加金牧糧草進入紅原栽種啟動儀式。
  • 北國江南,江南北國,農林立校,信陽農林學院
    信陽農林學院位於我國河南省信陽市平橋區北環路1號,信陽地處河南省南部,東鄰安徽、南接湖北,楚風豫韻交匯交融,素有「北國江南,江南北國」之美譽,為學子創造了一個良好的人文環境。學校源於1910年創辦的汝寧府中等實業學堂,次年改稱汝寧府官立甲種農業學校。
  • 柬埔寨農林漁業部部長:雜交水稻是來自湖南的珍貴禮物
    「雜交水稻是來自湖南的珍貴禮物」——專訪柬埔寨農林漁業部部長榮薩孔「雜交水稻是來自湖南的珍貴禮物。」5月14日,率代表團來湘商談水稻項目合作事宜的柬埔寨農林漁業部部長榮薩孔說,此次訪問對柬埔寨推廣雜交水稻種植技術、推進農業領域改革有著重要意義。
  • 【國科快資訊】保護種子生物多樣性,這27家組織名單值得收藏!
    異地收集保存代表了目前最廣泛的保護策略,包括冷藏的種子,活的植物,或者離體保存的組織、DNA、胚胎或花粉樣本。 致力於保護作物生物多樣性的業界領先者Crop Trust表示:「基因庫提供了一種手段,可以長期經濟有效地獲得獨特的生物多樣性。」
  • 如果世界末日來臨,你希望哪些食物的種子被收入諾亞方舟?
    20世紀20年代,俄羅斯科學家尼科萊瓦維洛夫提出了建立種子「銀行」的設想。他是個行動派,轉頭就將自己收集到的植物種子像在銀行存錢一樣存起來,並且在聖彼得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現代的種子銀行。隨後世界各地醍醐灌頂般地建種子庫,於是大大小小1700多個種子資源庫閃亮誕生。
  • 透視小種子背後的大戰略——一國糧食安全,繫於種質資源
    種質資源研究有進展,深度鑑定了一批適應機械化收穫的籽粒玉米、抗旱玉米、氮高效利用玉米,優質水稻、抗赤黴病小麥、高蛋白大豆等種質資源;品種創新成果多,「十三五」時期審定了五種主要農作物品種1.6萬多個,登記了29種非主要農作物品種2.1萬個;技術創新有突破,比如利用基因編輯技術,將無融合生殖技術特性成功引入雜交水稻,從而實現雜合基因型的固定。種子企業不斷壯大。
  • 珍稀動植物藏於山水間|走進第四屆中國綠化博覽會貴州園「生物基因...
    10月18日至11月18日,隨著第四屆中國綠化博覽會在黔南都勻舉行,貴州豐富多樣的生物基因庫備受關注。從貴州園內的石寨拾階而上,空中搖曳著「自由飛翔的種子」,頭頂上的傳承基因樹裡展示著貴州的珍稀植物圖像,遊客如果掃一掃圖像邊上的二維碼,還可以了解更多信息。
  • 科學家:早已備好了末日種子庫
    不過除了第一計劃其實還做了第二手的準備,那就是載著地球生物的基因以及種子的飛行器獨立飛行,一直到尋找到一下顆適宜人類居住的行星,重新建立起人類文明。你知道嗎?其實地球上真的有一個地方儲存了全世界的所有種子,當地球遭遇不測時,最終倖存下來的人能夠靠這裡的種子繼續繁衍下去。
  • 日本名古屋大學發現兩個水稻「抗澇基因」:可短時間內控制調節作物...
    日本名古屋大學發現兩個水稻「抗澇基因」:可短時間內控制調節作物生長高度  Evelyn Zhang • 2020-07-20
  • 2020中國電影評論高峰論壇舉辦 兩項國家級電影活動永久落戶江津
    以設立該專項基金為契機,今後,「中國電影評論高峰論壇」和「中國電影評論年度評選」兩項國家級電影活動將永久落戶重慶江津。鍾惦棐電影評論發展專項基金籤約。該基金將用於開展全國性電影評論學術活動、培訓工作及相關公益活動等。江津本土企業江小白酒業有限公司向該基金會捐贈20萬元,用於支持專項基金開展相關工作。        江津區政府副區長熊偉代表江津區政府與中國電影評論學會就戰略合作進行了籤約。根據協議,雙方將充分利用自身資源開展合作,助推江津影視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重慶文化產業發展。
  • 單細胞測序揭開「作物遺傳分析和產量基因挖掘」新篇章
    #BioArt植物#責編 | 奕梵作物性狀改良和產量提升的遺傳基礎依賴於關鍵調控基因的挖掘然而重要調控基因的遺傳分析常受制於基因的冗餘性和多效性。該研究成果將單細胞測序在農作物研究上的應用推向了新的高度。該成果以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 of developing maize ears facilitates functional analysis and trait candidate gene discovery為題發表在Developmental Cell上。
  • 高考志願填報海南大學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的11大理由,速戳↓↓
    海大擁有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14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16個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其中的農林經濟管理專業 農林經濟管理專業專業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具備經濟學和管理學基礎理論知識,掌握農林經濟管理所需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了解農林經濟發展的基本規律和制度政策環境,能在農林相關的政府部門
  • 福建農林大學,優勢和特色明顯、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省屬重點大學
    福建農林大學是農業農村部、國家林草局與福建省政府共建高校,是一所以農林學科為優勢和特色、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省屬重點大學,坐落在我國海峽西岸經濟區中心城市、福建省省會、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福州市。福建農林大學是一所具有悠久辦學歷史的高校,前身是成立於1936年的福建協和大學農科和成立於1940年的福建省立農學院;1952年,兩大文脈匯集成立福建農學院;1958年秋,以福建農學院森林係為基礎成立福建林學院;2000年10月,原福建農業大學和原福建林學院合併組建新的福建農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