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擊的巨人》這部作品應該算近幾年日本非常經典的動漫大作之一,作為一部「動作大戲」,其間不乏有許多諸如恐怖,熱血,懸疑等有趣元素的覆蓋,而自身的故事也因群體價值取向的多樣化而充滿著劍拔弩張的矛盾,使得作品情節連貫,耐人尋味。
在畫面上,故事的主人翁們利用「立體機動裝置」在城市中飛躍穿行,利用或飛速或旋轉的技巧砍殺巨人,那種切實的刺激和流暢的觀感也給人耳目一新的感受。另外,本作的背景音樂均由日本大師級音樂製作人澤野弘之完成,配上作品復古沉重的世界觀設定,譜寫出了一曲無比壯闊絕望的慘烈戰爭——「巨人之戰」。
當然,這部片子最吸引我的,還是在於它在價值觀層次的討論。
超大型巨人破壞了牆壁之後,巨人蜂擁而入,吞食人類,從此人類活在被巨人支配的恐懼之下。加入了訓練兵團的新兵畢業後有三個去處,負責在國王身邊管理人民的憲兵團,負責駐守城池城牆的駐兵兵團,負責調查巨人的前鋒——調查兵團。憲兵團駐紮在最內層的城牆,是最不容易遭受巨人侵害的地域,只有畢業成績前十的人才有資格進入,幾乎是所有新兵的終極目標。而加入調查兵團則意味著抱定必死的決心,為剷除巨人,恢復和平而鬥爭。
正是在這顯而易見的利弊下,仍然有一群人選擇加入了調查兵團,甘願為理想身先士卒,為自由而獻上心臟。即使與巨人對抗力量懸殊,每一次交戰無異於送死,可是仍然前僕後繼,奮不顧身。
這讓我想起了曾經看過的一個紀錄片。
一位記錄者回憶說,列強攻入北京的時候,面對著機槍大炮的強烈轟擊,手持冷兵器的清軍隊伍如送死般吶喊著衝上前,一批又一批的倒在了機槍掃射下,列強殺了一層又湧上一層,最後足足殺了兩個小時。
遑論這種做法正確與否,面對著強大的敵人,弱小的軍隊明知前進是死也從未潰散,即使倒下,也成為了一座山,一道嶺,就連敵人都感到震撼。
調查兵團則表現了這一亮劍精神。相比於蜷縮在城內過著家畜一般朝不保夕沒有自由的日子,他們更願意鬥爭,願意主動迎擊。無論是在戰爭年代還是和平時期,這種凜然決絕敢於挑戰的亮劍精神都如一道光芒,令人心生敬佩。